图片正在加载中...
信用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温馨提示
您将要链接的地址
已离开信用中国(辽宁凌源)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风险提示
即便一“罩”难求 也要小心口罩“补货”过程中的这些坑
发布时间:2020-02-19
来源:中新经纬
专栏:风险提示
疫情爆发后,口罩成了必需品,同时也成了“奢侈品”,不仅价格翻倍,还一“罩”难求。

近日,有多位消费者表示,家中口罩已所剩不多,急需补货。而此时,不论是电商平台,还是线下商超、药店,想要买到一只口罩,已没那么容易。据了解,为抢购口罩,有消费者早上7点在超市门口排队,也有消费者每天定时定点刷新各种电商平台。
但需要注意的是,近段时间,假冒伪劣口罩冒头,更有商家涉嫌“虚假发货”。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掉进这些坑!
在疫情面前,为做好自身防护,很多消费者不得不为“高价”口罩买单。但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部分商家竟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口罩。
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在网上反映,自己买到了假口罩,“轻轻一撕就破”,还有消费者称,自己的家人买了一包粉色的飘安(河南一口罩品牌)口罩,但飘安从来不生产粉色口罩。
据《新京报》报道,假口罩多通过网络销售到人口集中省市,例如北京、河北、天津、武汉、安徽、苏州等。
假冒伪劣口罩的横行,也加大了消费者选购口罩的难度。“现在本来就很难买到口罩,一般看到的有货的都立即下单了,来不及考虑那么多。”北京的罗女士表示。
罗女士表示,她前几天在某电商平台上抢到了一款口罩,后来上网一搜,却发现不少消费者称在该平台上买到了假口罩,“吓得我赶紧申请了退款,不知道能不能退款成功,某投诉平台上有不少人投诉他们不给退款。”罗女士说。
有人买到假口罩,也有人掉进了商家“虚假发货”的陷阱。 业内人士称,近段时间,部分口罩商家“虚假发货”的现象时有发生,多是想骗钱,“物流信息迟迟不更新,时间一久消费者就忘了,钱会自动打给卖家,等想起来之时,只能通过平台申请退款。 
假冒伪劣口罩横行,如何分辨真假呢?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介绍,分辨口罩的真假可以通过几个步骤:
第一步看包装,商品的整体包装是否完整、整洁;
第二步看印刷,包括包装上商标、使用说明的字体印刷是否清晰、布局是否美观。市场上常见的贴有劳安标志的口罩,对于“LA”印刷的辨别尤为重要;
第三步看标识,是否标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国标号等标识;是否在保质期内。
对于医用外科口罩的鉴别,则是看它的包装上是否有“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等字样,如果仅仅显示“医用口罩”,这并不是医用外科口罩,其材质和性能都低于医用外科口罩。
据了解,常见的医用外科口罩共有三层过滤,在购买之前可以确认一下在包装上是否有YY0469-2011的字样。符合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标准的才是我们需要的口罩,消费者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来辨别。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检查口罩贴面部一面是否有光泽,是否无碎毛、污点,口罩是否有异味等,来辨别真假。而通过口罩的印刷工艺也可以区分:真品的文字印刷采用激光蚀刻,且是45度斜纹,假货受成本和技术限制一般为油墨印刷,无法呈现斜纹,有的是不均匀的圆点。
据医护人员介绍,劣质口罩通常不具备抗菌性能,不仅很难起到防御病毒的作用,若佩戴过久,很容易滋生大量细菌,对佩戴者的呼吸健康系统产生安全隐患。所以,消费者在选购口罩时,一定要做好识别,以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近日,工信部表示,将聚焦重点骨干企业产能挖掘,狠抓复工达产,协调解决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问题,动用中央储备来保证重点地区需要,竭尽全力保障供应。


中新经纬 | 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