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正在加载中...
信用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站内文章
温馨提示
您将要链接的地址
已离开信用中国(辽宁凌源)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个人信用
守住“诚信”传家宝就是守望美好
发布时间:2020-10-27
来源:楚天都市报
专栏:个人信用

父亲意外去世,留下百万巨额债务,监利80后农民吴慧君,扛住亲人离去的悲痛,选择坚强面对。他向债主郑重承诺,所有的债务由他来偿还,为了还债,两年来他拼命工作,最忙碌时每天只休息4小时。目前为止,他已为父亲偿还了72万元债务,年底前还准备再还款5万元。(据10月22日本报报道)

  “父债子还,天经地义”的传统观念,至今在民间仍有着深厚的文化根系,但事实上,这一说法并没有严格的法律依据。据了解,唯有在父母子女间的法定继承权有效存在,且债务价值小于遗产价值时,“父债子还”才成为义务。专业律师给吴慧君的建议也是,40万元就能处理完所有债务。法律上,有更冷静的选择,现实中,也有更轻松的逃避,但吴慧君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将所有债务一力扛起,为父亲的信誉负责到底。

  这种朴实而纯粹的道德自觉,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父亲的未竟之事,也是回报债主们救急出借的情谊。在农村的“熟人社会”中,欠债不仅仅欠的是钱,更是欠了一份人情,一份信任。欠账不还,便是负了人情,毁了信任,不仅仅关系一家一户,更会让乡邻之间生出嫌隙,让淳朴真心蒙上阴霾。所以,即便承受着丧父之痛,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年轻的吴慧君,依然选择坦坦荡荡地扛起债务,光明磊落地践行承诺。这是对诚信美德的崇尚与坚守,也是对故土乡情的珍重和回馈。

  吴慧君的抉择和行动力,来自于他自身的道德觉悟,也源于淳厚家风的涵养。从还债的细节中,就能看出他对良善的坚守。比如,还债先还老人,以防不时之需;公家的债不拖欠,尊重契约精神。在乡亲们的印象中,其父也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家中的母亲妻子,也很支持他替父还债。可见这一家都是多么善良的人,将诚信视为“传家宝”,代代传承,人人守护。

  责任的分量是沉重的,还债的历程也是艰苦的,豪言壮语容易出口,以言践行路阻且长。两年的时间里,他历经了多少艰辛,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不足为外人道。看到他这么辛苦,难免也会有人觉得,何必呢?且不说债务并不在他名下,单说现实中,不也有很多老赖借债享乐,欠账不还吗?但是,人的身份无贵贱,品格却有高低,真正坚强善良的人,比起物质上的丰裕,更在意心灵的安然和满足。对于吴慧君来说,还债是个理所当然的选择。不还债,不算尽孝,不还债,不算守信,不尽孝,不守信,就算是锦衣玉食也会寝食难安。唯有尽全力去践行承诺,才能一身轻松,坦坦荡荡地迎向新生活。

  这样无比珍贵的心,这样令人感动的信义,对于接受他还钱的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一份温暖和激励。他用苦行僧式的行动,让更多人感受到诚信的可贵。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每个人都真诚待人,坦诚做事,人心会越来越澄澈。而对于吴慧君而言,诚信会为他赢来安稳和尊严,给他带来友谊和机遇。相信挺过艰难的岁月之后,他和他的家人一定会迎来美好的幸福时光。


楚天都市报 |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