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信践诺、以诚立身。”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向社会发布2020年“诚信之星”,宜章吉兴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运良成为9名个人获奖者之一。 “他们不是累赘,是宝贝。”1月30日,谢运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其公司启用大量残疾人,言语中充满温情。 在谢运良的企业,残疾人员工与健全人员工同工同酬,可以评先评优,成为骨干、企业股东。残疾人员工与健全人员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分不出你我。 取优避短 残疾人也能做得和正常人一样好 谢运良2001年回乡办厂时,经常开车往返于山间村落“寻访”残疾员工,第一次招工就收了27名残疾人。旗下公司累计安置残疾员工1200多人,残疾员工比率始终保持在55%以上。 他向残疾员工许诺过的福利,从来不打折扣,残疾人员工与其他员工同工同酬,每一名残疾人员工都有“五险一金”;他投资100万元建设“残疾人之家”,投资400万元建立“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 有人对谢运良的举动不理解,认为企业里的残疾人过多,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谢运良不这么看,“只要组织得当,安排合理,取其优而避其短,残疾人能够做得和正常人一样好。” 宜章县白沙圩乡湖洋尾村人陈新亮,6岁时意外失去双手,谢运良为他安排门卫保安工作。谢腾辉虽智力有障碍,但四肢健全,被安排在公司产品打包的岗位上。 在谢运良带领下,这支残疾人占主力地位的“混编军”,在宜章创造了一个经营企业的奇迹,他们把公司年产值做到2亿元,年纳税近400万元。 扶贫这件大事,一人之力终归有限。谢运良与宜章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签定投资协议书,大力推进“政府助保贷+优质经济实体+扶贫小额信贷+电商+贫困农户”的“4+1”金融模式,实现“产业增效、贫困户增收、银行抗风险能力增强、脱贫增速”的“四增”。 他成功探索了三种利益联结模式,共联结贫困户767人:第一,小额信贷股权分红(674万元联结568人):小额信贷为1至5万元,按10%的股权分红,年收入1000至5000元不等,每季度末转账到各贫困户银行卡中,年底按股权结算分红;第二,工资转股权(联结86人):公司部分员工将结余工资入股公司,公司按入股金额年底进行分红;第三,就业安置(联结113人):务工者月工资均在2500元左右,年收入3至4万元。 谢运良还投资100万元建设“残疾人之家”,投资400万元建立“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帮助他们脱贫解困,让他们过上和健全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至诚向善 为残疾人打开一扇幸福的窗 “日子有奔头!”陈新亮在公司觅得良缘,组成幸福的三口之家,年收入近4万元。 “上帝关上了残疾人的一扇门,我要为他们打开一扇窗。”谢运良帮助残疾人成家、自强、创业、脱贫、致富。有14对残疾人在他的促成下喜结连理,23名残疾人员自主创业,走上了致富之路。 39岁的宋有辉右手有残疾,是吉兴纸业的老员工,因为家贫,前妻离他而去,留下一对未成年的儿女。谢运良借资给宋有辉在深圳平湖创立“有辉纸业”,销售吉兴纸业的黑卡纸,宋有辉每月有上万元收入。同时在谢运良的帮助下,宋有辉又喜结良缘,一双儿女在县城上学。 在谢运良的公司厂房外墙上,有句引人注目又打动人心的标语:“我发展,你脱贫。” 参与脱贫攻坚五年多来,谢运良的企业结对帮扶37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110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分红1200万元。 身为湖南省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谢运良积极向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先后几十次跑省市主管部门争资立项,带头捐资,发动群众出工出力,争取资金达7611万元,修通省际断头路10多条,总里程达85公里,使1.6万多人受益。 “小康路上,决不能让残疾人掉队!给残疾人一次工作机会,不是给他们一份施舍,而是还他们一个公平——他们与健康人一样拥有劳动发展的权利。”谢运良说,有向善之心才能有向上之力,有向上之力方能有向善之举。 2016年,首届宜章县好人协会成立,谢运良当选为会长。他先后入选“中国好人榜”“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济宁日报社、济宁广播电视台组织的“济宁好人之星”1月份评选现已结束。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最终有10人入选“济宁好人榜”,其中2人当选“济宁好人之星”。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济宁好人之星”名单 杨 帆 济宁农商银行仙营支行员工 杜其勇 嘉祥县黄垓镇政府农技站站长 入选“济宁好人榜”名单 孙建超 泗水县退役军人协会副会长 刘 亚 曲阜红十字医院护士 肖 杨 邹城市石墙镇大石二小教师 赫文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外科副主任医师 白 伟 兖州区第十五中学教师 邱 静 兖州一中专职心理教师 张佃壮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党支部书记 刘锁荣 鱼台县李阁镇杨庄村村民
“由于王良飞师傅的细心,让我避免了一系列工作和生活上的麻烦,以及难以想象的风险。”近日,失主刘先生来到公明车队,真诚赞叹司机王良飞急人所急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当天中午,公明车队M215线公交车司机王良飞像往常一样驾驶着公交车行驶在路上。当公交车行驶到塘家南路口时,王良飞在红灯前将车停住。突然,细心的他看到一个空座位上有一个钱包,在确认不是所载乘客的物品后,他请乘客拿过来,放在车辆储物格里细心保管,继续驾驶公交车运行。回到车队后,王良飞和车队管理员共同查看了钱包里的物品:四张银行卡,一张身份证,还有一本驾驶证,却没有失主的任何联系方式。车队管理员立即决定报警求助,向派出所说明情况后,派出所民警也热心帮忙查出了失主的联系方式。 当失主刘先生接到找到钱包的电话后异常激动,刘先生说当天着急外出办事,将钱包揣在裤子后面的口袋里,可能口袋比较浅,钱包掉出来了自己也浑然不觉,等回到办公室时才发现钱包不见了,但是自己又实在想不起会在哪里掉落,正在烦躁焦急的时候,接到了车队的电话,于是迅速赶到了车队,领回了自己的钱包。
他们的名字普通得让人感到“陌生”,他们的故事却在平凡中透出伟大。 助人为乐的“放羊倌”马伟华,敬业奉献的“缉毒警花”曹余婷,诚实守信的彩票经营者陈德明,见义勇为勇救落水老人的吴明弟,孝老爱亲的“最美女婿”潘雨根……1月28日下午,由嘉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的“嘉兴好人榜”最新一期正式发布,16位“嘉兴好人”用凡人善举,刻画出新时代嘉兴人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道德年轮,为2020年留下精彩一笔。 梳理16位“嘉兴好人”的故事会发现,美好的人和事就在你我身边。这美好,可能是舍生忘死的义举,为救84岁落水老人,吴明弟跳进冰冷的河中,全然不顾自己也是一名69岁的老人;可能是不计回报的善行,中了600多万元大奖的彩票还在自己手上,陈德明依然连夜通知彩民领奖,没有丝毫犹豫;可能是面对苦难时的乐观,面对多病的岳母、失能的岳父,女婿潘雨根放弃了工作,用爱和责任撑起一个家……这些凡人善举,或许并不惊天动地,却因可亲可感更能激荡起普通人的精神共鸣,激励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脚踏实地完善自我,守望相助成就梦想。 一个好人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是一座灯塔。或许有人会问,今天我们学雷锋,当年雷锋学习谁?答案就是身边的好人。在湖南望城县委当公务员时,看到县委副书记张光玉艰苦节约、不浪费一丝废铁,才有了后来雷锋在汽车连放置“节约箱”的佳话;在入伍当夜生病发烧,营长连夜奔忙请医求药,还脱下自己的棉大衣盖在他身上,才有了后来雷锋帮助战友乔安山的故事。正所谓,与善人游,如行雾中;虽不濡湿,潜自有润。善行出发的原点,往往是身边可触可见的“道德光源”,点燃起持续不断、引人向善的精神火炬。 这也是发布“嘉兴好人榜”的意义——点亮人们心中的“光源”。以一件件身边好人好事的讲述和传播,让更多人发现好人就在我们周围;用一次次举手向善的行动,让更多人感知到你我都可以做个好人,使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和行为习惯。如此,当一些失范行为对社会公序良俗产生冲击之时,人们才不会只是感叹“人心不古”,而是点燃自己的善念火种、做身边人的道德光源。也只有人人争当良善的“播火者”,城市才能更加充满道德温度,文明才会因每个人的奉献而水涨船高。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向“嘉兴好人”学习,像马伟华一样先富起来不忘帮助大家共富,像吴明弟一样见义勇为变成该出手时就出手,像陈德明一样清白做人、诚信经营。每个嘉兴人都一心向善做好人,把勤善和美、勇猛精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五彩嘉兴”必将踏着坚实厚重的精神基石,蝶变跃升、跨越发展。
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为持续提升市场主体和社会各族人民群众的诚信意识,营造“讲诚信、守信用”的浓厚社会氛围,加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程,伊州区结合工作实际,于今年一月,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宣传活动。 伊州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成员单位组织开展信用建设学习,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观念,增强信用意识,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职责,切实履行社会义务,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风尚。 伊州区各中小学通过主题班会、诚信故事会、文化长廊、倡议书、手抄报评比等方式开展诚信宣传,多方位、多渠道营造“学诚信、讲诚信”的教育环境,形成“人人守信用”的浓厚氛围,受益学生四万五千八百七十六人。 伊州区通过组织干部实地走访和微信群、QQ群、朋友圈、公众号分享诚信知识的方式向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诚信宣传,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共计宣传企业两百六十家,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近四百份;“伊州网信”推送信息十五篇,阅读量六百多人次。 伊州区通过组织干部走访入户发放宣传册和口头宣讲的方式,向各族人民群众宣传诚信、信用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讲诚信”和“懂信用”活动的宣传效果,加强居民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认知度、关乎度和参与度,共计走访四十余户家庭。 今后,伊州区将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诚信宣传活动,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湖畔嘉苑社区,杨步红的体育彩票店已经开了近15年,提起她,社区的大爷大妈们都赞不绝口。 湖畔嘉苑社区老年人较多,杨步红又是个热心肠,所以很多老年人平时都愿意到杨步红的店里坐着聊聊天。慢慢地,一些老人由于身体不便,就想托杨步红帮忙买水买电买天然气,杨步红总是一一满足,这让她收获了无数好评,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几年来,杨步红的彩票店出过三个大奖,金额都在百万元以上,有一笔是265万元,当时中奖人是通过电话买的彩票,之后也一直没来拿彩票。265万元,对谁来说都是一个诱惑,但是杨步红认为做人诚信为本,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杨步红凭着记忆,根据来电记录联系到了这位中奖人进行核实,当时对方还稀里糊涂不知道自己中奖的事,接电话时态度也不好,但是杨步红没有生气,也没有放弃不管,坚持打电话帮助那位买彩票的人回忆起了买彩票的事。 令人意外的是,这名姓赵的彩民来店核对完彩票后,本来不止一张彩票中了奖,结果他以为只有一张中了奖,剩下的随手就扔到了彩票店的垃圾桶。后来垃圾桶被倒掉,杨步红和店员又到街边的垃圾箱里去帮着翻,终于帮对方找回了彩票。 杨步红觉得,作为经营者,要为每一位买彩票的顾客负责。她一直保持着这颗诚信之心,坚守着内心的诚信无价,也因此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自治区道德模范奖”等荣誉。她说,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有这么多荣誉会降临在她的身上,她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当然,就算彩票店有一天不开了,她也会一直把诚信放在心间,一直坚持下去。
“真是太感谢施锁成和白驹派出所的民警了,我没想到丢失的钱包这么快就能找回来。施锁成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和白驹派出所民警热心帮助查找失主的负责态度真让我感动不已!” 1月25日上午,陈纪军来到盐城市大丰区公安局白驹派出所,当着民警的面,将一面印有“拾金不昧”的锦旗赠送到白驹镇荣达印染厂职工施锁成手中,并握手连声道谢。接过锦旗,施锁成笑着说道:“意外之财不能要,这是我应该做的!” 原来,在1月24日晚上9点多钟,陈纪军和一朋友吃过晚饭驾驶汽车行驶至白驹镇三里树邦力铸造厂附近,这位朋友下车时不慎将陈纪军放在汽车座位上的黑色钱包滑落在路边而浑然不知。没多久,白驹镇荣达印染厂职工施锁成下班时发现了不远处的一个黑色小包丢失在路边。施锁成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黑色钱包。里面鼓鼓囊囊的约有不少现金。施锁成见状郑重地将钱包保管了起来,并逐一询问过路群众有没有看到有人在寻找钱包。 当陈纪军到家后发现钱包丢失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他急忙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也不知道到底在哪丢失的。由于天色已晚,施锁成等了将近半小时,也没有发现失主前来寻找。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将钱包直接送到了白驹派出所,请求派出所民警帮助查找失主。值班民警吕路热情接待了施锁成,并当面清点了包内现金15500元和10多张银行卡以及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吕路根据钱包内的身份证等相关信息,并通过平台查询,初步认定钱包的主人是白驹镇三里树的陈纪军。吕路在电话核实后,得知失主果真就是陈纪军。于是,电话联系了双方当事人。 第二天早上,陈纪军带着预先制作好的锦旗来到白驹派出所,吕路当着双方当事人的面,将施锁成捡到的钱包和15500元现金及相关证件清点后如数归还失主陈纪军。陈纪军接过钱包感激不已,当场掏出一沓钱作为酬金感谢施锁成,被施锁成婉言谢绝。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1月21日,家住安庆市大观区四方城社区的刘女士在买菜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她在原地没有等到前来寻找的失主,便急忙来到附近的大观公安分局北正街派出所,将钱包交给民警。 经民警现场清点,刘女士捡到的钱包内除了一些现金,还有身份证、银行卡等。通过身份证信息,民警查找到相关联系方式后,及时与对方取得联系。 “真没想到,我刚刚发现钱包丢了,派出所民警就打来了电话。”当天,在北正街派出所,经确认身份信息和核对完失物后,失主杨先生对热心市民和民警连声道谢。
朋友生病住院,赵先生挡车去送钱,下车时一不留神将手包落在了出租上,包里还装着1万元“救命钱”…… 1月27日14时30分左右,天子公司陕AT2244司机王金龙驾车经过李家村万达时,搭载了一位男乘客。“一上车,他就急匆匆地说去空军医院,而且他一手拿着黑色手包,一手拿着手机,一路都在打电话。”王金龙说,到达目的地后,乘客掏出口袋里的另一部手机付了钱。王金龙则继续营运,往前行驶了一段后,无意间他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排座位上有个手包,很快他回忆起来刚才下车的乘客上车时手里拿着手包。将车靠边停稳,王金龙打开手包查看,包里装着许多证件及银行卡,还有一沓现金,东西丢了乘客肯定着急,王金龙立刻将车开回了空军医院,在医院门口等了一会,他看到刚才下车的乘客跑了出来,他连忙下车招呼,核对身份信息及手包里的物品后,手包回到了“主人”手中。 手包失而复得,赵先生向王金龙连连道谢。27日下午,赵先生还特意打电话到天子公司,他表示,非常感谢王师傅主动将手包送还,为王师傅拾金不昧的品德点赞!
法院试行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程序,让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七旬老人得以从无力偿还的数百万巨额债务中重生。27日,记者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该省法院自探索开展“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的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已让一批“诚信而不幸”的个人获得了重生机会,也进一步畅通了“执行不能”案件退出渠道,为中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提供了一批实践样本和经验基础。 由于中国大陆地区尚无个人破产制度,导致一些无力偿还债务者没有免责解困、恢复元气的合法渠道。近年来,因此令守信者深陷生活“泥潭”的事件时有发生,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对“个人破产制度”的呼吁也不断增多。 在江苏睢宁,就有一位已近70岁的老人刘某,因承包工程自2010年起多次向26人累计借款700多万元,但由于所承建工程开发商拖欠工程款无法还债,被睢宁法院判决偿还借款及利息。 法院在执行中查明,刘某仅有对开发商享有的228.9万元工程款债权(该债权经法院执行已到位),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而刘某年近70岁,已丧失劳动能力,无其他经济收入,同时法院也未发现刘某有规避执行、逃避执行行为。面对无力偿还的巨额债务,刘某向睢宁法院申请启动个人债务清理程序。 当地法院经审查认为,该案符合该院试行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条件,随即组织债权人及刘某进行听证。 经过听证,债权人对法院采取的执行措施表示满意,对刘某现状表示理解,并同意对刘某启动个人债务清理程序。 审理后,睢宁法院完成了对刘某的个人债务清理,债权人清偿比例达到33%,剩余债务全部豁免,26件执行不能案件依法退出。 法院在清理文件中也注明,如发现刘某未如实申报财产、有转移财产或其他规避执行行为,执行法院将根据申请执行人申请或依职权重新启动执行程序,并根据具体情节对刘某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据介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江苏省法院在现行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基础上,借鉴企业破产相关制度,已经探索开展了“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的相关改革试点工作,上述案件中的睢宁法院就是该省确定的十家试点法院之一。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省试点法院已受理案件62件,结案31件,一批“诚信而不幸”的个人获得了重新创业、东山再起的机会。与此同时,该省法院对陷入债务困境且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被执行人,也充分运用执行转破产制度功能,促进市场主体退出,推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2020年,全省法院共移送“执转破”企业2708个,同比翻一番。 “司法部门通过执行调查,对诚信而不幸的被执行人启动个人债务清理程序,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也让诚信而不幸的被执行人获得重生,进一步畅通‘执行不能’案件退出渠道,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同时也为中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提供了一批实践样本和经验基础。”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