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搭建好的那晚,老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晚上没睡着觉,原因是钱不够了。 按照之前的设想,老肖准备养殖生猪,现在猪舍建好,购买猪仔的资金却不够了。老肖想了一个晚上,觉得要解决资金问题,还是得找银行贷款。清早,老肖麻溜地起床穿好衣服,顾不上吃早餐就朝着设在集镇的芷江农商银行罗旧支行出发了。 前年,老肖贷过一次款,那回是妻子生病了急需用钱,医生说要住院治疗,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老肖摸了摸空荡荡的口袋,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好把妻子安顿好,跟医生说回家拿钱。家里哪里有钱?老肖只好找到罗旧支行行长米慧庭,并说明了情况,想看能不能先贷点钱给妻子治病。米慧庭随即安排客户经理特事特办,按程序为其发放了一笔小额信用贷款。银行的贷款是按季扣利息的,到期要还本金的。这些情况,米慧庭都给老肖解释清楚了。老肖想,我虽然只是普通农民,但脸面金贵,怎么也不能做个不讲信用的人,于是对米慧庭说:“你放心吧,我保证按时还贷款!” 妻子的病治愈后,老肖为了还银行的贷款,起早贪黑干活,家里那几亩地的收种都是利用晚上时间来做,白天的时间,他都在镇上打零工,一天都不歇。当有晚上装车卸车的活儿,别人都嫌累不愿意干,老肖却总是大包大揽地抢着干。 到了还款的最后期限,老肖按时把钱送到了米慧庭的手中。看着那一叠浸透了汗水的钞票,米慧庭感动了,他对又黑又瘦的老肖说:“您辛辛苦苦地干活,就是为了一个承诺,真是好样的!” 从此,老肖在米慧庭心里的形象变得高大,只要老肖要做的事情,米慧庭就觉得稳妥,这样的人品,啥事能做不成呢?而老肖在还清贷款后,也没有歇气,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更大更远的目标:想找一条自己的路子,发家致富。 其实老肖也想过外出打工,缓解一下窘迫的经济压力,但妻子的身体让他放心不下。就在老肖苦思冥想,怎么走出生活窘境的时候,机会来了。地方政府加大对生猪养殖行业扶持力度的消息传到村里,老肖觉得眼前一亮,一边养猪,一边再散养些土鸡,肯定能成。说干就干,老肖花了一个月时间把猪舍建了起来。 罗旧支行早上一开门,老肖就找到了米慧庭。听了老肖的讲述,米慧庭非常高兴,对他说:“农商银行大力支持农民发展产业,尤其是信誉好,有能力干实事的乡亲,非常愿意支持!您上次贷款还款的事,足以证明您既诚实守信又踏实肯干。这样,我现在就和客户经理去您家做贷前调查,资金的事,有农商银行撑腰,您就放心吧!”这时,老肖对自己昨晚没睡着觉的事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咱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应该高枕无忧才对呀!
自9月10日报名通道正式开通以来,四川省“诚信之星”、“诚信社区”评选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除了引发全省上下对“诚信”的热议,此次评选的联合激励措施也鼓舞了许多个人和社区踊跃报名。 记者了解到,本次评选的激励措施由省发改委、省文明办与16部门联合制定,分为个人和社区两大部分,针对性强,覆盖面广。“诚信之星”激励措施涉及民生生活、金融服务、行政审批、评先评优、专项活动等五大方面,“诚信社区”激励政策涉及荣誉称号、专项资金、政策审批、专项活动四大方面。 其中,民生生活服务中“申请危房改造时提供便利和优惠”、“优先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享受城市落户优先或加分便利”、“免费查询个人征信报告”等项目可谓实实在在为获评个人提供生活便利。在行政审批方面,不仅有针对获评者个人提供的个人信贷办理“绿色通道”,还惠及到获评个人任法人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办理行政许可、办理建筑工程资质申办、升级、增项、延期等业务时也可享受“绿色通道”,获得优先办理的便利。 社区方面,除荣誉表彰、评优优先外,主办单位还为省诚信社区申请了专项资金,将在项目立项和财政补助额度方面对省诚信社区优先给予支持。对于获评省诚信社区中的老旧社区微服务,也将给予资金补贴。一旦社区获评,区域内居民在申办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金、失业人员失业金等项目时,都将获得流程简化权限。 获悉更多激励措施,可以点击四川新闻网“诚信之星”“诚信社区”评选专题最下方的链接,进入四川省“诚信之星”联合激励政策页面(http://zq.newssc.org/system/20200825/001099126.html)和四川省“诚信社区”联合激励政策页面(http://zq.newssc.org/system/20200825/001099127.html)。
9月23日19点多,正在G570城市过境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市交投公司的三名志愿者,在金川区宁远堡镇政府附近巡街时捡到一部苹果手机。当时,天快黑了,路上行人匆匆,无法找到失主。 三名志愿者考虑到失主丢失手机肯定很着急。于是,他们三人商议:留一人在捡到手机的地点等候失主,其余二人继续进行志愿服务。 大约过了20多分钟,志愿者捡到的手机铃声响了,接通电话后,传来一位男子焦急的声音。男子称自己手机丢失,现在借朋友的手机打电话。志愿者告诉了他所处的位置。十多分钟后,一名男子来到宁远堡镇政府附近,他告诉志愿者,自己刚才在这里下车时不小心弄丢了手机。通过指纹解锁等方式验证是其手机后,志愿者将手机归还失主。
诚信就像一盏明灯,引领着个人的品格追求,助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尤其是近些年来,诚信建设更是驶入了快车道,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不同领域,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种种创新举措不断落实,诚信话题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面对如火如荼的诚信社会建设之势,尽管众皆交口称赞,然而,若问一句——是否所有人都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了,是否每个人都积极身体力行?答案未必肯定。其实,诚信建设,谁都不是旁观者,对此,人人有责,人人可为。 两千多年前的《左传·昭公八年》中即有谆谆教诲,“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一个人说话办事讲求诚信,才能远离怨恨不满,行得正走得远。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一根支柱。 从人们熟知的“破窗效应”可以得到启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我们都希望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好,人人越来越讲诚信,那么,我们首先就得管住自己,不去做打破那扇诚信之窗的盲从者。不仅如此,最好还能尽己所能,协助他人及时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因此,我们每个人参与诚信建设,就是要立足于这两个方面发力,一个是“自律”,另一个是“律他”。 就“自律”来讲,就是要时时处处努力讲求诚信。讲诚信说起来简单,其实不仅关乎个人道德素养,还需提升相应的专业素质。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制定出台的诚信管理政策法规不少,仅就我省而言,顶层制度设计已逐步健全,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山西省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与此同时,我省有关部门以及各市也出台了行业或地区信用建设规划、信用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凡此种种,我们都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循规而行。 就“律他”而言,就是要自觉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思想,敢于对种种不诚信行为“亮剑”。当前,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是我国诚信社会建设的推进重点。我们每个人在管好自己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瞄准这些重点领域,关注其中的各个环节和细节,既要宣传肯定相应的成就,又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批评,主动建言献策。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参与诚信社会建设,诚信社会将更多地惠及人人。
这几天,嵊州中学老师陈旺的内心充满了感激、感动,因为他母亲十几天前不慎丢失的一枚具有纪念意义的戒指被找了回来。 陈旺是湖南人,前段时间他的老母亲来学校看望儿子,在校期间,老人一不小心把戒指给弄丢了。这只戒指是陈旺在他母亲六十岁时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他母亲一直很珍惜,始终戴在手上,已经陪伴母亲近十年了。母子两个心急如焚地四处寻找也没有下落,后来老人只能带着遗憾回了老家。时间一天天过去,陈旺对找回戒指已不抱什么希望了,打算着什么时候给母亲补买一只。 前几天,学校教职工的微信群里有老师代发了一条信息,说是有人在校园里拾到一枚戒指,并上传了戒指照片。陈旺看到照片后喜出望外,这正是他母亲丢失的戒指,便立即联系拾到戒指的学校返聘职工方继安师傅。 原来,方师傅在学校晨钟湖边散步,在湖边的一个小土堆上偶然发现了这枚戒指。方师傅想着丢失戒指的人一定很着急,于是立即请办公室的老师在微信群里代发了这条失物招领信息。拿着这枚母亲心爱的戒指,陈旺第一时间向远在老家的母亲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在学校微信群里,老师们在为陈旺感到高兴之余也纷纷为方师傅拾金不昧的善举点赞。
9月22日晚上,南宁市民莫女士夫妇不慎将装有一部手机和7万元现金的袋子遗落在605路公交车上。正当两人心急如焚时,一个好消息传来,拾金不昧的公交车司机将袋子交到605车队调度室。不到半小时,夫妇俩遗失的7万元现金物归原主。 装满现金的袋子遗落公交车 9月22日晚上,南宁市诚运鑫客运有限公司605路公交车司机陆宪秋从西乡塘客运站开往终点站高峰人造板公司。19时30分左右,还有两站就到终点站,此时车上的人很少。莫女士夫妇上车后,只乘坐了一站车,到中纤里站点后,两人就下车了。 到了终点站后,按照收班前的惯例,陆宪秋开始对车厢进行例行检查,查看车厢里是否有乘客遗留下来的物品。在车厢尾部最后一个位置上,他发现有一个编织袋。他没有多想,便将这个袋子交到车队的调度室处,希望将袋子尽快物归原主。在调度室里,陆宪秋和工作人员一起打开了这个袋子,首先看到里面有一部手机,手机下的小袋子里还有大量现金。他们清点了一下,一共有7万元。 一个满装现金的袋子是谁的呢?陆宪秋回忆了一下,在中纤里站有4名乘客下车,但是他无法确定到底是谁遗留了这个袋子。随后,他们通知安全员,调取监控录像。监控显示,莫女士夫妇上车后先是坐在车厢前面,随后又拎着袋子坐到车厢尾部的座位。 就在他们准备想办法联系失主时,袋子里的手机响了。陆宪秋告诉对方,自己是605路公交车司机,让他们到车场调度室认领失物。不到半个小时,莫女士夫妇领到了失物,他们激动地对着司机陆宪秋伸出大拇指。 失主领回7万元现金感激不已 9月23日上午,莫女士告诉记者,22日晚上他们乘坐另一路公交车到站下车后,离家还有一小段距离,正好看到这辆605路公交车到站,他们就上了车。坐到了中纤里站点后,他们下车时却把袋子遗落在公交车上。走到家门口,他们才发现原本莫女士的丈夫手中拎着的袋子不见了。两人都惊出一身冷汗,仔细回忆才想起,袋子有可能遗落在公交车上。 莫女士夫妇平日里帮人打工,存下7万元钱不容易。之前,他们买房时曾向家里老人借钱,这笔钱是用来归还老人的,而老人不愿意手机转账。莫女士说,22日晚上他们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心情,也给了他们一次深刻的教训,以后他们一定会更加注意保管好随身财物。同时,他们也非常感谢司机陆宪秋和南宁市诚运鑫客运有限公司。 拾金不昧好司机传递正能量 司机陆宪秋说,作为公交行业的驾驶员,不管捡到什么物品,他们都会将它物归原主。平时,他们经常捡到金银首饰或者一两千元钱,都会主动上交到调度室,寻找失主,如果调度室解决不了,就会反映到公司。“拾金不昧,对公交车行业的驾驶员来说是一种习惯,不是我的东西我不会要。” 在南宁市诚运鑫客运有限公司西乡塘车场副场长王文凯眼里,陆宪秋平时工作很认真、积极,每天很早出来,晚上七八时回家。605车队的每一位司机,都是单独开一辆公交车。陆宪秋与其他公交车司机一样,一般遇到老年人下车,都会扶他们下车,还会帮乘客提东西。车场几乎每个早上都会提醒驾驶员,下车时查看是否有乘客遗留的物品。如果遇到乘客遗留的物品,大家都会交到调度室,由车场统一保管。司机捡到乘客遗失物品的情况时有发生,如笔记本电脑、装有一两千元现金的钱包、手机等,但是像陆宪秋捡到这么多现金的还比较少见。 王文凯提醒广大乘客,最好将贵重物品带到身边,钱不离手,如果发现遗留财物在公交车时,请第一时间找到总站。每辆车上都有车场电话,乘客可以拨打电话进行咨询、求助。
一个好人照亮全城,一件好事温暖社会。前不久,惠州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名单发布,“惠州好人”和道德模范的队伍再一次扩充壮大。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好人和模范,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或敬业奉献、或孝老爱亲,用平凡举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用真情善念引导人们追求向善。他们是惠州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骄傲,更是全市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 人人皆可为尧舜。每个人身上都有善念的种子,每一次的善行义举或许并不惊天动地,但都值得被标记呵护,成为映照我们心灵的“光源”。惠州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也是富含道德沃土的“好人之城”。今天,惠州大地上,千千万万的好人,千千万万的好事,正在汇聚成一股同心向前、共创美好的强大力量,催人奋进,激荡起我们的精神共鸣。一个好人就是一盏明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一个模范就是一面旗帜,映照出时代的新风。我们人人都宣传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在全社会高扬“好人精神”,合力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好人之城”必能成就文明之城,铸就最美惠州。 弘扬“好人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就要见贤思齐,以好人为榜样、向好人学习。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城市需要价值导航。社会加快转型,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争锋,但崇德向善一直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时光斗转星移,总有美好的人和事在我们身边,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这美好,可能是面对苦难时的乐观和坚韧,或许是不计回报守望相助的善行、生死瞬间挺身而出的义举、一诺千金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却激发起无数人的热血豪情。我们要把“惠州好人”和道德模范作为精神标杆,向好人看齐,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凝心聚力共建国内一流城市的道德高地。 弘扬“好人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就要持之以恒,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当好人做好事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天,志愿者用一桩桩善举好事、一次次义工服务,实践、传承、升华着志愿精神,成为惠州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好人好事可亲可敬也可学可做,更让我们相信,有了向善之心,人生才会更加充实丰盈;有了向善力量,社会才会更加文明和谐。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必须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我们欣喜地看到,志愿服务已然在1.1万平方公里惠州大地扎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个体用凡人善举践行“志愿服务”、媒体用文字声像传播“志愿精神”、社会用褒奖机制汇聚“志愿力量”等多方合力结出的善果。 道德光芒只有被传递放大,道德观念只有深入人心,才能有效激发社会群体效应。“惠州好人”和道德模范榜上,一张张朴实面孔,一个个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曲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之歌。在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新征程上,大力弘扬“好人精神”、积极践行志愿精神,凝聚全市500万人民的奋进力量,新时代岭东雄郡必将踏着坚实厚重的精神基石,迎来更加美好的新未来。
“坐好、伸左手、伸右手、低头、抬头……”这不是在做运动,而是黄淑梅每天早上给丈夫穿衣服的一套“标准动作”。摇床穿衣、接屎接尿、端茶送饭、陪坐聊天,玉潭街道玉虹蓝庭国际城小区9栋的黄淑梅坚持了44年。44年里,她用点点滴滴的爱,为丈夫撑起了一方晴空…… 不幸降临,为爱而守 “当初,你义无反顾选择了我,许我一个美好未来。今生,无论贫穷困苦,我还你一个一生不离不弃!”对于爱情,有人认为,一定要有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一定要浪漫。然而,真正的爱情是在最需要的时候,陪在身边,是用行动证明爱。 9月18日,黄淑梅坐在床边,看着丈夫像个孩子一样笑着吃饭,眼里充满了柔情。她告诉记者,1975 年,她初遇英俊帅气的曹福林,就爱上了他。“知道他人品好、老实能干,加上人又英俊帅气,就喜欢上他了。”简单置办点东西,就在南司湾的一条小胡同里,两人结婚了。 44年前的一天,对23岁的黄淑梅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天。刚有了身孕的黄淑梅正在家中忙碌,突然听到匆匆跑来的脚步声,随之而来,传来丈夫从建筑工地脚手架上摔下来的恶耗。忍住心头的恐慌,黄淑梅急匆匆赶往医院。经过救治,丈夫命是保住了,但人却瘫痪,再也站不起来了。 丈夫不能动弹,接屎接尿,端茶送水,喂饭喂药,所有事情都落到了黄淑梅的身上。妊娠反应大,黄淑梅常常不得不干一阵活,休息一阵后又接着干。她还挺着个大肚子,到煤厂买煤,又到外面很远的地方挑来黄土,自己动手做煤球。别人一天能做完的煤球,她要做两至三天。 日历一页页翻过,女儿降生了,嗷嗷待哺,丈夫需要照顾,黄淑梅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孩子生下才21天,黄淑梅就不顾尚未复原的身体,又为丈夫洗衣做饭了。 在长沙治病时,为了节省费用,她借住在别人闲置的旧房子里,在走廊上支起一口锅做饭。有人要他和丈夫离婚另建家庭,黄淑梅却始终认为:丈夫是她的另一半,又没有过错,不照顾他,她会内疚一辈子的。 44年,悉心照顾 “那时很艰难,没有钱,没有吃的。早上是吃咸菜泡饭去上班,中午要带饭回来给他吃。下班后,我还要去捡废品赚钱……”忆往昔,黄淑梅泪盈满眶。 44年中,为了挤出钱来给丈夫治病,黄淑梅节俭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她曾在宁乡县工程公司预制板厂工作了10多年,为了节省钱,她常常饿着肚子去上班,好几次晕倒在工地上。上下班途中,只要看到矿泉水瓶,她都会收集起来变卖。 黄淑梅将省下来的钱给丈夫买药和营养品,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丈夫的碗里每天也总是有肉的。“每次都是先让我爸吃,我爸吃完了她才吃。”黄淑梅的独生女儿曹焱告诉记者,夏天,黄淑梅担心丈夫会生热疮,天天擦洗身子,涂防疮粉。冬天怕丈夫冷,就会用热水袋暖被子,涂防冻药。在黄淑梅的精心照顾下,丈夫从没生过褥疮。 爱与责任,演绎传奇 由于病情的原因,丈夫只能咿咿呀呀说出一些让人听不懂的单音,但黄淑梅依然能懂丈夫的想法。“他离不开人,更离不开我,出个门办个事就得快点回来,心里惦记着。”44年来,黄淑梅从未出过远门。 “从我懂事起,妈妈起早贪黑,每天要到预制厂去上班,晚上在家照顾爸爸,端茶送水、洗漱、接屎接尿。一年四季如此,生活就是三点一线,轮轴转。”曹焱告诉记者,生活虽艰苦,但黄淑梅特别疼爱她。为了让曹焱安心上学,黄淑梅从来没让曹焱去端过便盆,也从来没让曹焱倒过尿壶。为了帮丈夫排遣孤独,黄淑梅到处找书报杂志,天天给丈夫读。 “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不提了。现在生活好了,我一个月有两千块钱退休金,女儿工资也不低,够生活了啦!”黄淑梅拭去眼角的泪水,笑着告诉记者,特别感谢党和政府,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 记者手记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也有些人,浓烈如酒,疯狂似醉,却是醒来无处觅,来去都如风,梦过无痕。红尘芸芸,总会有人愿意,为爱卑微到尘埃里,那就是一生的眷属。红尘滚滚,总有人为爱执守,一诺千金,那就是人间的真情挚爱。 “你放心吧,我会一辈子照顾你。”为了这一句承诺,黄淑梅这一照顾就是44年。或许黄淑梅并不明白浪漫是什么,却用44年的时光诠释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什么叫做陪你慢慢变老,什么是一辈子?相爱的人互相守护者、支撑着,无论阳光明媚抑或狂风骤雨都有爱支撑,爱不需要表达,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老弟,以后开车还是注意点啊,你年纪也不小了,最好不要再开车了,有事出去让孩子们送你。我们年纪都大了,应该享受儿孙福了哦!” 2020年9月18日,年愈九旬的常大爷拿到交通事故赔偿款后,握着年愈七旬的黄大爷的手说道。 2019年12月7日,黄大爷驾驶电动自行车撞到了路边步行的常大爷。经如皋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认定,黄大爷在本起事故中负主要责任,常大爷负次要责任。事故发生后,双方子女曾私下沟通过两三次,均无结果。 今年8月27日,常大爷一纸诉状诉至法院,要求黄大爷赔偿其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共计57000余元。 拿到案件后,法官助理李海春仔细分析研判,觉得案情清晰明了、争议不大,应该可以通过调解化解纠纷,遂电话通知原被告于9月4日至如皋法院道路交通事故审判庭进行调解。 调解当日,双方如约而至,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协调,黄大爷提出一次性赔偿常大爷因本起事故造成的损失合计46300元,并承诺半个月内来法院现场交付。常大爷同意这一方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9月18日下午3时,黄大爷在家人的陪同下一次性将45500元(之前已给付800元)交到常大爷女儿手中,并向其表示深深的歉意。 据李海春介绍,这几年处理的交通事故中,像黄大爷这样高龄的老人撞人后能如此爽快履行赔偿义务的真是不多见。他希望大家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如不幸发生了交通事故,也要尽可能履行赔偿义务,切不可以年龄偏大、没有经济能力等理由企图逃避法律责任。
近日,一位年过七旬的老阿姨来到东海法院执行局,颤巍巍地从包里拿出7万元现金交到雷法官的手中,满是沧桑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她终于将已过世的丈夫所拖欠的债务全部还清了。 2010年9月,申请执行人刘某通过被执行人窦某购买基金,先后两次给付窦某共15万余元,但到约定的返还全部本息期限时,除了窦某曾以奖金形式返还了刘某1万余元,其余款项窦某一直未予返还。2016年3月,刘某将窦某与其妻王某诉至东海法院。经审理,刘某通过窦某投资,不属于窦某与王某的夫妻共同债务,判令由窦某个人偿还刘某的14万余元及利息。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立即启动查控措施,通过扣划银行存款方式陆续执行到位8万余元。然而在2019年5月,窦某的突然离世让申请人刘某着急起来,因为之前一直扣划的是窦某的工资,现在窦某已去世,除了生前居住的一套原单位安置的老房子,连房产证也没有,其他也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刘某赶紧来到法院找到执行法官,面对着急的刘某,执行法官一边安慰刘某,一边和被执行人的妻子王某取得了联系。 执行局法官认真分析案情,仔细梳理问题症结。面对被执行人已经死亡的情况,对刘某和王某分别进行谈话,重点对王某宣讲有关法律法规,问询其意见想法。在法律面前,王某虽然已年逾七十,但以朴素观念表达了对法律的尊重和对承诺的遵守,提出由法院每月扣自己的退休工资进行偿还,直至亡夫留下的债务全部履行完毕。刘某看到王某愿意继续偿还债务,也同意分期还款的方案。 近日,王某主动联系到执行法官,称其又凑了7万元现金,毕竟自己年事已高,如果一直扣划每个月的工资,怕在生前来不及还清这笔债务,所以想尽办法凑了7万元,想把债务一次性结清。执行法官立即通知刘某,组织双方进行协商,刘某最终也同意放弃部分利息。当刘某从执行法官手中接到7万元,在结案申请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一场历时十年的债务纠纷终于得以了结。 这件彰显法律尊严、凸显诚实守信的案件顺利执结,顺利的背后,除了法官对法律的深度宣讲、严格执行、持续协调,更有当事人对法律的敬畏、对承诺的遵守。人无信而不立,年迈的王某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优秀品格,我们为这种可贵的诚信精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