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助力我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诚实守信的舆论氛围,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市民政局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开展多样诚信文化宣传活动。 一、积极开展线下宣传活动 市民政局将以诚信体系建设为主题,开展线下户外宣传活动。由市民政局分管信用工作的副局长带队,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参与,现场开展宣传活动。对信用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解读和宣传,同时结合民政的具体业务,针对办理社会组织审批、低保和特困人员申请、社区换届等业务中的诚信内容进行了宣讲和指导。活动期间共布展展板5 块,条幅2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 2200 余份。 二、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认知度,提高诚信品格,市民政局组织民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培训,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了解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掌握新形势下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相关政策,着重培养民政工作人员的诚实守信的品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开展多样线上宣传活动 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利用在市内悬挂营商环境宣传标语、街边发放传单、在民政单位的LED 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口号等多种形式宣传信用体系建设,并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的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舆论氛围,我们通过市民政局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宣传解读《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等信用方面政策法规,线上线下齐发力,确保诚信文化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我们在下步工作中,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把民政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为扩大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知晓率,提高社会公众信用意识和参与度,我市三家子乡党委、政府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我市三家子乡组织开展对三家子蒙古族乡政府工作人员和下辖行政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集中教育、宣传活动。 为推进全乡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民众信用意识,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微信推介等公共舆论工具解读信用政策法规,普及信用知识,宣传信用建设成果等,加大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和引导力度,使广大群众信用意识大大增强,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村组干部组织开展信用教育培训,讲解失信惩戒教育案例,培养群众诚信意识,树立守法守信边界,避免村民发生失信行为。 下一步,三家子乡将继续抓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工作,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转变村风村貌,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促使村民讲诚信、守信用、互帮互助、团结谦让,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为进一步提高街道居民的信用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街道环境,近日东城街道开展“弘扬诚信文化,共建和谐街道”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中,街道工作人员在居民群体中为大家讲解什么是诚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积极响应号召,提升街道居民诚信意识,引导大家做诚信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守护者,特策划并组织了本次诚信主题宣讲活动,皆在将诚信理念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夯实街道文明建设的道德基础。 通过活动,促进了街道和谐,街道居民对“诚信”的理解更加深入普遍认识到诚信不仅关乎个人美德,更与个人征信、生活便利等息息相关。许多居民表示要从自身做起,讲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 本次街道诚信宣传活动得到了预期效果,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诚信意识,浓厚了街道的诚信氛围,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持续探索创新,让诚信之花在街道深深扎根、绚丽绽放,为构建文明、和谐、幸福家园贡献坚实的力量。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扩大映射范围,引导凌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高诚信意识、树立诚信观念,凌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扎实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宣传等活动,积极营造社会诚信浓厚氛围和凌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诚实守信的风尚。 7月4日下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向干部职工发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手册,市退役军人事务服务中心的同志,从信用惩戒的对象、信用惩戒的内容、信用惩戒的具体范围、信用惩戒的实施方式、信用惩戒的动态管理以及其他事宜等六方面入手,向全体干部职工强调诚信守信的重要性和失信的严重后果,引导和规范凌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务诚信,诚信开展日常退役事务工作。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凌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认识,让全局工作人员意识到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绷紧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诚信建设的弦,促进凌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诚实守信,共铸诚信凌源。
近日,我市生态环境局围绕“碳路先锋、绿动未来”主题,重点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节能减排等方面,采取“线上”+“线下”形式组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开展低碳日宣传活动。 一是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转发低碳日主题宣传片,在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宣传标语,倡导广大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群众绿色出行、低碳办公、节能减排。 二是组织人员在市区人口密集区开展线下宣传活动,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小扇子、环保购物袋等绿色低碳的生活用品,向群众介绍身边的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的低碳生活意识,推动绿色低碳全面发展,营造浓厚的绿色低碳发展氛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双塔区应急管理局结合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职能,持续开展信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企业诚信守法意识,优化营商环境。现将6月份信用宣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企业开展信用宣传,发放《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倡议书》8份。 2.本月共检查服务指导企业17家次,核查企业安全生产信用记录,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双塔区应急管理局将继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监管助力安全生产,企业诚信意识进一步提升,本月未发生安全生产领域严重失信事件。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优化消费环境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搜寻、决策、维权等成本并提振消费信心,对扩大内需、保障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消费体验不断优化。现代物流、线上支付等消费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各地积极探索推广线下无理由退货、经营者首问责任制和赔偿先付等制度。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执法,守护消费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有力回应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推进,为便利消费者维权和化解纠纷发挥了清障助力作用。 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2%;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巩固。但也要看到,部分消费领域纠纷仍然高发,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相关部门统筹协调还不够,行业自律作用发挥尚不充分,消费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不久前,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建设诚信、公平、便捷、安全的消费环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制度措施的颁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优化消费环境是推动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重要抓手。当前,应凝聚消费环境建设合力,做好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等多方面的工作,构建供给侧、需求侧、监管侧、社会侧相协同的制度体系,形成“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 提升消费供给质量。从供给侧显著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有助于提升消费吸引力和交易活跃度,形成生产与消费的互促互进。要着力提升商品消费品质,推动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改善服务消费品质,健全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完善消费者评价机制。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建设一批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的品质消费集聚区,系统构建数字化消费生态体系,支持消费升级焕新。 维护消费市场秩序。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关乎消费信心,规范的市场秩序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交易费用和价格扭曲现象,从而稳定消费预期。需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机制,建立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更好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作用。严守消费安全底线,聚焦食品药品安全等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消费热点问题,持续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保障群众人身财产安全。聚焦霸王条款、大数据杀熟等消费痛点问题,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营造公平诚信透明的消费市场秩序。 提高消费维权效能。畅通消费维权渠道、提高消费维权效能,有利于降低维权成本、增强消费者信任。要推动平台型、总部型、连锁型等大型企业健全消费纠纷解决体系,发挥引领作用。强化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提升对不法行为的威慑力度。创新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纠纷在基层解决。 推动消费环境共治。充分调动经营者、社会组织、媒体、消费者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有助于实现消费环境共建共治共享。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合规体系、完善售后服务,从源头防范各类消费风险。强化行业自律,制定并实施行业自律公约和放心消费相关标准。加强消费者协会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消费维权服务与支持水平。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信用约束、媒体监督、消费者参与作用,以协同治理改善消费环境。
在凌源乡村,信用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的“硬通货”。凌源乡村创新推出“信用积分制”,为全体村民建立动态信用档案,将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多项村级事务量化为具体积分,形成闭环管理机制。村民参与河道清理、调解邻里纠纷、参与文化活动等均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在“信用超市”兑换米面粮油、农资工具等生活用品。 信用宣传常态化:让诚信文化“入脑入心” 为巩固信用建设成果,乡村常态化开展信用宣传活动。2025年5月,凌源乡村举办“诚信宣传进社区”活动,通过展板展示、手册发放、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普及“宛信分”小程序及诚信经营知识。与此同时,凌源乡村将信用建设纳入村规民约,建立“信用议事会”,定期召开信用评议会,对村民信用行为进行动态评价。村党支部书记表示:“信用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久久为功。我们将继续深化‘信用+’应用场景,让信用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此外,凌源乡村还通过“信用+文明实践”活动,将信用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结合,定期评选“诚信之星”“最美家庭”,并在村文化广场设立“信用荣誉墙”,展示守信典型事迹。 从“信用积分”到“信用惠民”,从“乡村治理”到“乡村振兴”,凌源乡村以信用为笔,绘就了一幅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图景。未来,这片充满诚信活力的土地,必将以信用为帆,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为加快推进我区“诚信南街”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诚实守信社会环境、营商环境,近日,南街街道审计局加强组织协调,加大宣传力度,助力提升审计队伍信用水平,结合日常工作组织开展诚信宣传进社区活动。 南街街道审计局在红卫社区开展规范诚信行为活动 1 南街街道审计局在红卫社区开展“规范诚信行为”主题宣传活动。一是志愿者们在社区设置宣传台开展宣传活动。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条幅、设置咨询点、摆放宣传展板、接受现场咨询、分发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普及诚信文化知识、诚信礼仪,通过诚信教育,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到诚信教育活动中来,培养诚信品格。二是志愿者们带上宣传材料,深入社区,走向街头、市场等人员集中的地方,发放信用手册等资料,并宣传诚信教育有关知识,提高居民对诚信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引导广大居民树立正确的诚信观,推进“诚信南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