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法系统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以来,西藏自治区林周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司法为民、便民机制,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燃眉之急,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带来的成果转化。 6月17日上午,林周法院执行局召开了系列案件债权人会议暨执行案款集中兑现大会,现场向25名胜诉当事人发放案款共计62万余元,此次兑付的执行案件款均为2019年和2020年的案件申请人,由于长期以来该系列案件的被执行人无论是线上的系统查控还是线下的被执行人户籍所在地走访,被执行人无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只能全部终本结案。 近期执行干警收到被执行人有工程项目尾款的线索后,立即组织执行精干力量第一时间对接项目业主单位,发现被执行人确有借用资质承揽的项目,项目现已验收完毕,尾款可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申领。执行干警发现该财产线索后,立即对项目甲方冻结了工程款,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各单位相关的全部法律手续对接完毕后,便对该笔工程款进行强制扣划。执行回来了工程款共计62.7183万元,全部按申请执行人的债权比例进行了分配,得到了25名案件申请人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申请执行人为法院心系群众、积极高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做法点赞。 林周法院执行局自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以来,专门成立了清理终本案件整治组,认真梳理了往年的终本案件所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重新全部地毯式的搜索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聚焦群众关注度高的执行领域,热点难点问题,聚焦强化执行综合治理。一是加强“一案一账户”的运用、管理,清理积压执行案款,及时发放执行案款,让人民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真金白银。二是高度重视并做好重点案件的督办工作,尤其是涉及民生案件,把每个案件办成铁案,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 下一步,林周法院执行局将继续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自身建设,加大执行工作力度,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为目标,积极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加强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6月20日下午,驻马店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中行押运中队押运员田耀宇在市区骏马路和团结路交叉口,看到一个美团外卖小哥身上掉下一个挎包。他急忙呼喊,但是由于外卖小哥骑车跑得快,田耀宇只好把挎包送到正乐路和正阳路交叉口的美团站点。 到站点后,田耀宇打开挎包发现里面有一部手机、身份证、驾驶证、银行卡和一个黄金吊坠。根据身份证号码联系到了失主余先生,由于余先生还在送外卖,于是两人相约在雪松大道与和骏马路交叉口见面。 “我们加个微信吧,我给你转两百块钱表示感谢。”余先生拉着田耀宇的手说。 “你送外卖挣钱不容易,加微信交个朋友可以,转钱就算了!”田耀宇回答。 田耀宇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拾金不昧精神,这是一种优秀的品德,是一种优良的传统。
近日,贺兰县税务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深入开展2021年助力小微企业“春雨润苗”专项行动,通过全天候“不间断”服务、互联网“不见面”办税、银税贷“不抵押”贷款,将“春雨润苗”行动的养分精准滴灌到小微企业的肌体中,助力小微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 全天候“不间断”服务,优享惠苗政策。贺兰县税务局立足税收大数据平台,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借助金税三期系统梳理小微企业名单,联合贺兰县审批服务管理局共同开展“清单式”全天候服务,通过分批扩围、建群解读、双线提醒等方式,全方位开展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宣传。同时举办“政务好差评”税收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邀请小微企业详细了解税收业务办理流程,现场体验“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等便民举措。针对新开办小微企业政策不熟、业务不懂、操作不会的问题,税务干部采取电话互留、微信互加的方式,随时随地解决纳税人的各种需求与困难,自“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贺兰县税务局实现近期新开办的385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政策宣传全覆盖。 互联网“不见面”办税,体验润苗服务。贺兰县税务局利用科技赋能,以数治税纵深推进小微企业“非接触”和“不见面”办税服务,依托获得平台和微信视频开展远程帮办服务,实现自助导税、智能咨询、在线办理等功能落地见效,让小微企业用好用活宁夏税务APP和电子税务局。“自从有了互联网‘不见面’办税,我们不用专门往税务局跑,只需动动手指、触触屏幕、点点鼠标就可以顺利办好各种涉税业务,作为去年才成立的新企业,遇到很多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在线咨询、在线答疑,给国家的好政策和税务局的好服务点赞!”,对于贺兰县税务局的管家式纳税服务和智能式办税体验,刚成立不到1年的宁夏新正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老板李爱民竖起了大拇指。 银税贷“不抵押”贷款,助力护苗成长。为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切实发挥纳税信用的“金字招牌”效应,让诚信经营的纳税人有更多获得感,贺兰县税务局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丰富银行贷款业务产品,借助“税”平台打通企业与银行双方的供需通道,及时有效释放纳税信用红利,帮助小微企业以“信”换“贷”。今年二季度,在贺兰县税务局的积极协调帮助下,宁夏新正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顺利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贺兰县支行申请到4.6万元的纳税E贷,让资金紧张而苦无对策的李爱民卸下了压力包袱,“虽然不到5万元的贷款金额并不是很多,但对于我们刚成立不久的小微企业来说却绝对是雪中送炭,有了这笔贷款资金,下半年的房租和员工工资就不用愁了,可以全力以赴做好公司业务。” 下一步,贺兰县税务局将继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和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广泛拓宽“银税互动”覆盖面,让更多小微企业享受到优质的涉税服务和便利的信用贷款,全力帮助小微企业茁壮成长。
近日,诸城市林家村镇陈女士将一面绣有“一心为民,热心服务” 的锦旗送到林家村派出所,以表达对民警的感激之情。 6月4日9时许,诸城市瓦店某超市张先生报警称,他在超市收银台附近捡到一对用纸包着的纯金耳环,考虑到可能是超市顾客不慎遗失的,遂拔打电话请求民警帮忙找寻失主。接到报警后,诸城市公安局林家村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经查询,确认是一名女顾客付款时不慎从包里带出掉在地上的。民警将现场收集的有限线索进行了分析,经过走访调查,最终确定了失主身份和联系方式。6月5日上午,民警电话联系到失主陈女士并询问是否丢失了黄金耳环。陈女士称其耳环在包里,经民警提醒后,陈女士打开随身手包仔细查找,才发现黄金耳环确实丢了。民警告知陈女士耳环掉在了瓦店某超市,超市张先生捡到并报警,请陈女士携带购买黄金耳环相关证明到林家村派出所领取。 6月7日上午,陈女士来到林家村派出所,民警核实相关证明并进行返还登记后,将耳环当面交给陈女士。据陈女士称,这副耳环是今年妇女节时儿媳妇送的礼物,意义重大,遗失耳环能找回来,真的非常感谢超市张先生和公安民警。
“尽责尽力护家园,拾金不昧显真情。”昨天上午,海曙区红起社区都市风华小区业委会给小区保安陈师傅送上一面锦旗,感谢陈师傅拾金不昧,为业主找回2万元。 事情发生在6月18日上午9点左右,陈师傅依照惯例在小区巡逻。来到垃圾房边时,他看见有一张旧书桌放在门口。“我有个习惯,爱‘翻翻垃圾’,帮助垃圾分类。而平时看到有废旧的书桌、橱柜等,都会进行检查,看看业主是否有其他物件不小心遗忘在内。”陈师傅说,当天,他拉开书桌抽屉查看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小纸包,打开一看,竟是两叠崭新的人民币,共计2万元。 “估计是主人家不小心遗忘的,我得赶紧还回去。”陈师傅立即将情况汇报给物业经理,并通过询问居民和查看公共视频等方法,成功找到失主,上门将2万元现金原封不动地交还失主。 看到失而复得的2万元,失主既惊喜又感动,他说:“这张书桌很久没有使用,我整理房间时,没检查就将桌子扔进了垃圾房,要不是陈师傅细心帮我找出,我怕是找不到这2万元了,真的非常感谢他!” 随后,失主将陈师傅拾金不昧的经过发到了业主群,群里业主立即点赞刷屏:“我们小区的保安真好”“为小区好保安点赞”…… 面对大家的称赞,陈师傅说:“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能占为己有,做人要有道德。”
近日,两位乘客在乘坐公交和出租车时不慎遗失了价值不菲的财物,幸亏遇上了拾金不昧的好司机,才寻回失物,对福州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的素质,他们都给出了一个大大的“赞”。 “没想到过了两天还能找到包!”15日,赵女士欣喜地从市公交集团第一车队队长唐水文的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包,包内是价值约3万元的笔记本电脑、单反相机和镜头等。原来,几天前,她乘坐地铁接驳21号专线时不慎将包落在车上,两天后才发现包丢了。她辗转找到白湖亭公交枢纽站时,司机郑清海已将包上交站务员。 14日晚,江先生和福州好友在金山聚餐后回到酒店,发现苹果手机丢了,返回聚餐地点寻找了一圈无果而返。江先生试着打了两次手机,没人接。返回酒店路上,一个陌生电话打过来,原来是出租车司机打来的,说捡到了他的手机。10多分钟后,司机季师傅匆匆赶到约定地点,将手机还给他。
2021年6月18日晚,市民唐女士专程来到通州畅行公交885车队,一边连声道谢,一边将写有“拾金不昧品德高,优秀集体忠职守”的锦旗送到车队,对车队王进师傅拾金不昧,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的行为表示感谢。 原来王师傅当日中午执行完班次任务后开始打扫车厢内卫生,无意中发现乘客座椅上有一个黑色皮包。王师傅猜想“肯定是乘客丢失的”,于是,第一时间将包交到了车队办公室,经清点发现包内有现金一万余元。当失主唐女士赶到车队办公室领回失物时激动得说“感谢王师傅,感谢公交公司培养出思想道德素质这么好的职工!”。原来当日唐女士由于一时大意将看病的钱连包一起遗失在了车上。 在得知失主送来锦旗感谢后,王进表示“我们作为公交车驾驶员,乘客遗失钱物,最着急的是失主,将钱物物归失主是我应该做的。”
“真的很想感谢一下捡到我手机的崔师傅!近日,兰州市民张先生致电记者称,6月11日晚,他的手机掉在136路公交车上,里面有大量的工作信息和照片资料,好在驾驶员崔以宝看到后主动捡起交给公交车值班室,手机失而复得让他很感动。 崔以宝做好事不留名,上交手机后就匆匆离开了现场。随后张先生便赶到了值班室,值班人员韩师傅把手机交还给了前来寻找手机的张先生。韩师傅也被崔以宝的义举感动,告诉了张先生事情的经过和好心人的姓名。
2021年6月13日凌晨4:00,就如平时一样,环卫工人刘庆玲准时来到工作岗位,开始对自己的责任路段捡拾垃圾、普扫路面。 刚开始捡拾垃圾一会儿功夫,刘庆玲就看到不远处的路面上有一部智能手机,旁边还有一把车钥匙。“这是谁掉在这里的?没了手机和车钥匙,肯定很着急,”刘庆玲心想,“得及时联系上失主才行。”但是刘庆玲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更何况手机设有密码,没法看到里面的通讯录,一下子找不到失主的亲朋好友,这可让刘庆玲为了难。 完成日常道路保洁后,刘庆玲便开始在发现手机的附近不停转悠,期望能与失主碰面,但却迟迟没有等到失主,刘庆玲经过与管理员商量,决定先由自己保管手机和车钥匙。回到家里,刘庆玲把事情的原委跟女儿讲述了一遍,正当一家人一筹莫展之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来电人正是失主的朋友,刘庆玲心想:“这下可好了,通过来电人的转告,失主不就找到了嘛。”几经周折,手机、车钥匙顺利归还失主,刘庆玲的心才算踏实下来。
近日,装修工夫妇邢向荣、牛花妮在芮城县某居民家装修时,发现了房主的1300元现金,第一时间物归原主,令房主非常感动。 据了解,2011年,该房主领到工资后回到家,在没有出家门的情况下,发现兜里的钱少了1300元。随后全家出动,找遍了家里所有的角落也没找到。无奈之下,全家人只好把此事放下,随着时间长了,丢钱的事也渐渐淡忘。 今年6月份,该房主想把房子重新粉刷一下,就找到了技术好、人实诚的邢向荣、牛花妮夫妇。当夫妻俩搬动柜子准备施工时,突然发现了这笔丢失已久的1300元现金。没有丝毫犹豫,他们立即联系房主,问清情况后就把现金送了过去。他们夫妻拾金不昧的善举,不仅令房主感动,也受到周围人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