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黄陂区税务局和中国银行黄陂支行联合开展“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签约活动,进一步深化税银合作,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签约现场,六家企业与中国银行黄陂支行现场签约获得“银税互动”贷款311.33万元,11家企业与银行达成信用贷款初步意向。 “有了这一笔贷款,公司将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更加诚实守信干事,争取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武汉市建春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法人陈春华说道。 据悉,武汉市建春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不到3年,被评定为B级纳税人,今年年初接到不少订单,急需资金扩大生产经营。然而,由于公司抵押、质押、担保等条件不满足,遭遇了融资难题。得知情况后,黄陂区税务局为企业牵线搭桥,中国银行黄陂支行线上审批放款,通过信用贷主动破解企业融资壁垒,一个工作日便将50万元贷款投放到位,为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 黄陂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范艳梅表示:“ 近年来,税务局通过办税服务问需走访活动,送春风、问需求、促满意,积极了解辖区企业的资金困难诉求,开展点对点的辅导,并积极向合作银行推送,将纳税信用变现为真金白银,及时为中小企业‘输血供氧’,同时也为企业拓展了一条‘增信路’。” “此次签约的6家企业中就有3家是B级纳税人,我们将进一步增加纳税信用贷的支持力度,纾解小微企业资金困难,支持小微企业加速发展。”中国银行黄陂支行行长刘盾表示。 据统计,2020年黄陂全区有306家小微企业获得纳税信用贷款,总金额1.86亿元,较2019年增幅达50%。 黄陂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通过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效应、加大合作力度等方式,更好地发挥“银税互动”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效能,持续为小微企业“输血送氧”,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经济融资成本,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4月12日,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开展劳动争议案件执行案款集中兑付活动,现场为杨某某等28位劳动者集中兑付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等共计106万余元。 杨某某等28位劳动者与璧山某建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璧山法院判决该公司需支付杨某某等28名原告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等共106万余元,但该公司一直未履行法定支付义务,杨某某等28人遂向璧山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 璧山法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劳动报酬等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开辟绿色通道、紧抓办案进度,优先执行、主动执行、快速执行。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鲍仲容立即着手对该公司财产信息进行查询,查询到财产信息后第一时间对其中涉案款项进行了冻结。 由于银行系统方面的规定,该笔款项若通过一般采用的线上扣划的方式到法院执行案款专户需要15天。为了让28位劳动者早日拿到工资报酬,执行法官和法官助理迅速前往中国农业银行大兴支行,通过与银行进行协调,在银行柜台顺利将涉案款项划入法院账户。回到单位后,鲍仲容立即通知办理案款支付的同事尽快做好案款支付手续,并向领导汇报了开展案款集中兑付的实施方案。 4月12日上午九点,艳阳高照,执行局干警早早在执行大厅门外准备妥当,等待28位申请执行人的到来,干警们分工配合,不到1小时便为民工兄弟们办理好了领款手续。 辛辛苦苦的“打工人”终于拿到了自己应得的血汗钱,在案款集中兑付的当天,大家特意为璧山法院执行局送来了写着“执行快速,真诚为民”的致谢锦旗!该系列案件的顺利执结,也起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璧山法院坚持把司法为民作为执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追索劳动报酬等涉民生案件,综合运用执行信息化手段、失信曝光、限制高消费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强制措施力度,切实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加快财产处置变现,捍卫劳动者合法权益及辖区社会安全稳定,有力维护司法权威,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开新局、上台阶。
“对我们小微企业来说,贷款融资渠道比较窄。这次‘银税互动’项目为我们提供了纯信用贷款,利率又比常规贷款产品低1个百分点,真正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增强了发展信心。”日前,拿到桐乡农商银行发放的200万元贷款后,桐乡市万利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晓东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桐乡市万利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混纺条、特种纱的生产与销售。今年以来,企业受研发费用增加、设备投资加大等因素影响,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为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桐乡市税务局第一时间全面、细致地查询了企业涉税情况,在确定企业信用等级良好的情况下,主动与桐乡农商银行取得联系,通过税银信贷帮扶机制,及时为企业发放了200万元的贷款。“我们将充分利用好这笔资金,采购一批效率更高的生产设备,力争将年产能由目前的3000吨扩大至3600吨,实现年新增产值500万元以上。”沈晓东说。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银税互动”合作力度,进一步拓宽“银税互动”覆盖面,将受惠企业范围由纳税信用A级和B级扩大至M级企业,将受惠对象扩大至个体工商户,并依托线上的税务征纳沟通平台收集纳税人需求,充分发挥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的叠加效应,不断创新“银税互动”信贷产品,缓解融资难题。今年一季度,我市共有523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相关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2.91亿元。
“我们医院申请的贷款到账了!”近日,在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大厅,瀍河区第三人民医院财务人员王晓杰高兴地说。 前段时间,王晓杰来办税服务大厅办理涉税相关事宜,给党员先锋岗的工作人员赵磊说:“我们企业因为资金周转紧张,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受到了影响,经营面临很多难题。”赵磊告诉他:“医院作为A级纳税人,可以向银行机构申请企业纳税信用贷款。”并向他推荐了交通银行的“短期流资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王晓杰向交通银行提交了“短期流资贷”项目的申请。随后,他接到了交通银行的回电。银行工作人员向他详细介绍了“银税互动”项目的具体内容后,他按银行要求提交了资料,短短两周时间,就收到了2000万元的贷款。王晓杰高兴地说:“这笔贷款真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们企业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一直以来,该局积极与各大银行联系,向其提供辖区内A级纳税人名单,加强对新设立的M级纳税人的融资支持力度,推动“银税互动”工作稳步开展,为企业融资“供血输氧”。 据悉,该局坚持以党建结对共建为抓手,以“网格化服务”“一户式管理”为契机,推动资源高效整合,建立健全“税企银”合作机制,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融资需求帮助,切实让“纳税信用”变为“信用额度”,为“诚信纳税”换来“真金白银”, 引导纳税人树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价值导向,建立“税企银”良性互动,实现“税收惠民办实事 深化改革开新局”。
4月16日上午,武汉市蔡甸区税务局联合蔡甸区金融办举办了首场“银税互动”签约活动,辖区7家小微企业与银行机构完成签约,共获得2560万元贷款。 活动现场,蔡甸区税务局通报了2021年度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基本情况,蔡甸区辖区金融机构推介了“银税互动”相关产品,涵盖了产品金额、线上线下操作流程等内容信息,吸引了20多户有贷款需求的企业代表的目光。湖北金海建材有限公司是从事商品混凝土生产的企业,2020年疫情期间曾大力支持建设火神山医院,随着疫情形势好转,该企业逐步扩大生产,与此同时面临着不小的资金压力。经银行、税务、企业三方前期沟通对接,该企业顺利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困难。 中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主体,存在固定资产少、缺乏抵押担保等“先天不足”,“融资难、融资慢”成为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据悉,蔡甸区税务局借助“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春风,与银行、企业三方携手,着力疏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蔡甸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安宏伟表示,将继续积极搭建沟通桥梁,让企业的纳税信用变为融资贷款信用,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
新时代孕育好少年,好少年展望新未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学习革命先辈、英雄人物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 近日,高坑镇裴家小学传开了拾金不昧好少年事迹,下午放学时六年级学生何慧敏、四年级学生张宇翔和二年级学生何奕辉三人结伴回家,在路上捡到一个黑色钱包,里面装有身份证、驾驶证、社保卡、数张银行卡和几百元现金,当时在原地长时间等待失主未果后,就把钱包送到了裴家村书记吴绍华手中,吴书记对孩子们拾金不昧的行为进行了表扬。 随后,吴书记把钱包送到了高坑派出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派出所细心核查,钱包最终完璧归赵,回到了失主手中。 在新时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里,何慧敏、张宇翔、何奕辉三位同学的道德情操,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再次呈现,这种正能量值得大力提倡和鼓励。为此,裴家小学为他们举行了表彰仪式,授予他们裴家小学“拾金不昧好少年”荣誉称号。
“企业遇到困难时还能贷到款,多亏了政府部门的及时帮助。 ”近日,亳州市泰合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振忠告诉记者。 2021年3月,泰合公司急需一笔贷款,而银行系统显示,2020年该企业因环保问题被处罚。尽管公司缴纳了罚款,及时改正了环境违法行为,但处罚信息依法在“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进行了公开,影响了贷款审批。若要恢复贷款,必须进行环保信用修复。 亳州市相关部门通过“四送一服”走访获悉情况后,该市生态环境局积极与泰合公司联系,及时为其开展信用修复。审查确定泰合公司符合信用修复条件后,亳州市生态环境局上传了信用信息修复表。目前,泰合公司行政处罚信息已从“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撤下,260万元贷款顺利获批。 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十三五”以来,亳州市生态环境局强化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一些违法企业被处罚后成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贷款、上市、评先进优、资金补助、减税降费等方面受到限制,影响到企业发展。 “这些企业因为污染环境受到了处罚,对于诚心改过,认识到自身错误并拿出措施,确保今后不再违反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我们要帮助其走出困境,走上正轨。 ”亳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在“四送一服”专项行动中,环保部门主动到被罚企业开展专项帮扶活动,目前已帮助16家被罚企业修复信用。
看到10万元现金失而复得,从四川来渝的蔡先生的感谢没有停下过,感谢“重庆这座城,嘿多好心人”。无论是拾金不昧的热心的哥房师傅,还是连续查看监控24小时内找出失主的重庆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民警,都让他由衷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房海峰是鑫隆达出租汽车公司的一名夜间驾驶员,夜班工作辛苦,交完班最想做的就是睡上一觉养足精神。可4月11日凌晨,交班清理车辆时,他一下就睡不着了——在车的后排座上有一个小塑料袋,袋子里装着整整10万元现金! “我好久没见过这么多现金了。”房师傅说,现在用手机支付的人多,这么多现金一般是急用,失主肯定很着急。 这也让房师傅很着急:“放在身上怕丢了担待不起,就地等待也不是办法,失主也找不到我啊。”于是,他向公司进行了汇报,并在交班地点就近报警。 受理报警的九龙园派出所民警出警后,让房师傅放宽心,将房师傅捡到的现金进行封存,并迅速展开寻找失主的工作。 由于事发周末,房师傅从10日下午接班开始就一直在跑业务,上下乘客太多,对于谁遗落了塑料袋毫无印象,因此即使查看车内监控,也无从确认时间段,民警段渝只好一段一段地找寻,“我们把重点放在深夜,一是乘客可能比较疲惫,容易忘记带走,二来如果很早就出现车后排,或许其他乘客早就发现了。” 结合车内监控和乘客上下车的视频,民警锁定了两名凌晨在江北区九街上车的青年男子,确实提着塑料袋上车,下车时却不见塑料袋踪影。然而,两名男子使用现金支付车费,无法直接找到两人。 一方面,民警从两名男子下车地点继续找线索,另一方面,段渝也通过系统查询是否有相关报警记录,“10万元不是小数目,失主发现后肯定会第一时间报警。” 果然,蔡先生于11日在主城某派出所报警,称丢失了10万元现金。通过对当事人的询问核实,民警确认了蔡先生确为失主。 12日下午,房师傅和蔡先生来到了九龙园派出所。看到丢失的10万元现金原封不动摆在眼前,蔡先生十分激动,而这笔钱完璧归赵,房师傅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 蔡先生拉住房师傅的手接连感谢,表示拿出2000元作为“心意”,房师傅连忙拒绝,“这是我应该做的,你不晓得,当时放在我手里,真是坐立难安,你着急,我比你还着急!” 据了解,蔡先生带着现金从四川来到重庆,准备购买一辆汽车,由于即将喜提新车兴致高,事发当晚与朋友相约饮酒,酒后本就有些犯糊涂,下车时又在接打电话,完全忘记了带走自己的购车款。 九龙坡警方提醒,外出乘坐交通工具时,一定注意好保管随身财物,如打车,最好记住打印发票或记住汽车车牌号、驾驶员有关信息,方便丢失物品及时查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为拾金不昧好的哥房师傅点赞,呼吁广大道路运输驾驶员朋友们像房师傅一样,安全驾驶、优质服务、传播正能量,让文明新风擦亮城市窗口。
近日,泰州海陵区城东街道梧桐社区以及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给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鲍珈颖送来了锦旗。鲍同学究竟做了件什么样好事? 不久前,鲍珈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地上掉落了东西。 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鼓楼校区四年级6班学生鲍珈颖收:“走近一看,是厚厚一沓钱。我非常吃惊,捡起来数一数,整整一万块钱。” 捡到巨款后,鲍珈颖立刻想着要把钱归还给失主。 鲍珈颖说:“平时家长和学校教育我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捡到东西要归还。我考虑到失主丢了钱,一定会到这里来寻找。我就跟爷爷在那里等了一下。” 鲍珈颖和爷爷在等待失主的时候,社区也接到了失主的求助信息。 泰州市海陵区城东街道梧桐社区党支部书记翟小春说:“晓得这个情况之后,社区第一时间安排网格员和保安和失主一起积极寻找。当时在六号楼在楼道口,遇到了拾钱的鲍珈颖小朋友和她爷爷在等候失主。他们当场把钱交给了失主。” 原来,失主胡阿婆当天从江都来泰州看望儿女,这丢失的一万块钱是儿子和女儿给她的生活开支。这笔钱失而复得,也让胡阿婆一家人非常激动。 胡阿婆的儿子胡先生说:“我妈妈想给小孩一点钱表示感谢,小朋友也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