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通过纳税信用等级可以获得400万元的贷款,有了这笔钱,公司扩产增能的动力就更足了。”日前,鹰潭市佳信物流有限公司会计杨茉芳发自内心地对贵溪市税务局点赞。 贵溪市税务局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通过纳税、征信等大数据测算,以“税”授“信”,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纳税e贷”“小微快贷”等无担保、无抵押、低利率贷款项目,将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帮助诚信企业方便快捷地享受低成本的金融支持。 鹰潭市佳信物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仓储、搬运服务。疫情发生后,企业遭遇封路封城、订单流失、资金紧张等一连串难题。“在公司最吃紧的三四月份,这笔百万级别的贷款有如雪中送炭,帮助企业融资回血,给了我们新增运输车辆、扩展业务范围的信心和底气。” 为积极应对疫情给新设立小微企业带来的冲击,贵溪市税务局积极落实“银税互动”,将贷款企业由纳税信用A、B级扩大至M级,助力新兴企业发展壮大。“受今年疫情影响,企业遭遇寒冬,一筹莫展之际,银行和税务部门联合推出的信用放贷项目给我们M级企业‘贷’来了福音,帮助我们享受到50余万元贷款。”江西军华劳务有限公司法人徐军祥说道。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累计授信资金3.09亿元,授信300余户纳税人。
“税务部门的服务又快又好,总是能把政策的‘及时雨’送到我们所需之处,今年以来,我们已经享受了115.95万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还通过‘银税互动’项目获得了1亿元的贷款,每笔钱都用在了搞研发、稳生产、拓市场的刀刃上,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提起减税降费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朱祖荣说。 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实现减税降费636.15亿元,其中,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以来,截至2020年9月,实现新增减税降费达到99.95亿元;截至2020年9月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2.17亿元。减税降费政策正成为营商环境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十三五”以来,我区各级税务部门坚决落实减税降费,在聚焦改革发展中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把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执行上做到应减尽减、应免尽免、应退尽退,让纳税人应知尽知、应会尽会、应享尽享。 全面推开“营改增”、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新政落地、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社保费率下调、7批28项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十三五”期间,优惠政策不断“给力”、税收支持不断“加码”、市场主体获得感不断提升。 五年来,从纳税人满足的笑容里、减免的“账单”中不难看出,我区各级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让减税降费带来的“真金白银”实实在在惠泽雪域高原万千市场主体。 洛隆县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是昌都一家经营糌粑类食品的民族特色企业,经过13年生产耕耘,企业规模持续壮大,年产值达700多万元,产品销售辐射区内外,陆续获得“西藏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西藏自治区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荣誉称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昌都税务部门安排专人对接,在了解到该企业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农产品收购账务处理、进项税额抵扣等涉税事务上存在弱项,税务部门立即安排业务骨干“一对一”上门开展涉税辅导。 该企业负责人泽仁顿珠表示:“近几年的减税降费为我们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红包,累计减免超过120万元,这些钱,我们会用来开发更多被消费者青睐和认可的产品。今年虽然受到的疫情影响很大,但国家为我们减免了税收,公司生产经营正在快速恢复,预计产能也将进一步扩大。”
“李法官,我要马上还款,请不要把我们列入失信黑名单。”11月18日,福建省泰宁县人民法院通过向当事人详细讲解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制度,成功执结了一起劳务合同执行案件。 2014年7月间,谢某与某建设企业签订了一份劳务合同,合同约定按工程进度支付谢某工资,但该建设企业工程完工后,只向谢某支付工资4万元,尚欠谢某5万元工资未支付。之后经谢某多次催讨未果,无奈之下,谢某将该建设企业起诉到法院,经法院审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但到期后,该建设企业仍然未支付尚欠工资,为此,谢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一方面运用查控系统查询该建设企业的可供执行财产线索,另一方面与该建设公司法定代表进行了耐心沟通,释法明理,详细讲解失信“黑名单”制度,失信被执行人在招投标、贷款等许多方面将受到限制,鉴于法律的威慑力,迫于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压力,该公司负责人考虑到公司以后的正常运营和发展,最终表示尽快筹钱支付所欠工资。
江苏省沭阳县是全国重要的货物运输集散地,全县活跃着近千户运输企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税务总局沭阳县税务局强化税收服务,保障运输链,打通微循环,全力助“六稳”促“六保”,1-10月全县282户重点运输企业实现销售额26.62亿元,同比增长11.56%。 数据牵线,纾企业发展之困 疫情高峰期,江苏百盟物流有限公司停放了900多辆平板车、集装箱车、高护栏车等货物运输车辆。由于缺乏复工10元的停车费,驾驶员们很着急。 一边是无货可运,一边是有货运不出。由于原料充足,江苏红磨坊纺织品有限公司疫情期间基本没有停产,但由于公司自有运输车辆的驾驶员是省外人,受疫情影响无法到岗,导致企业的产品迟迟运输不出去。 县税务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增值税发票数据,对开发区762户重点企业的存货、生产运营情况和整产业链进行分析,筛选出需要销售运输的243个供货信息。这些供货信息经企业同意后,由县税务部门牵线,不到一个小时就录入到了江苏百盟物流有限公司配载系统。通过比对运输车辆的运力、货源、运输半径和生产链、供应链,最终为113户物流企业419辆运输车辆,匹配到800多个运输货源信息。 沭阳县博傲运输有限公司财务主管骆安介绍,税务部门的党员助企干部主动帮公司联系3家县内企业,解决了运输货源问题,1-10月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同比增长21%,逆势上扬的靓丽业绩单有税务部门的很大功劳。 信贷秒批,破企业融资之难 “没想到良好的纳税信用还可以用来申请贷款,这笔贷款申请快、审核快、放贷快,有效缓解了我们公司的资金压力,使得公司业务得以顺利开展。”在收到前期申请的150万元“银税互动”信用贷款到账的短信后,宿迁恒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处长韩兴华高兴地说。 宿迁恒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客运为主的运输企业,往年的春运企业客流非常充裕,今年受疫情影响,省际、市际班车全部停运,公司想利用这样的机会把3台即将报废的客运车辆提前更新一下。以前,该公司使用的全部是抵押贷款。收到税务部门关于“税e融”“税贷通”产品的宣传后,公司财务处长韩兴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建设银行沭阳支行提交了贷款申请,最终仅用了3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从提交申请、授信到拿到150万元的贷款。企业严格遵守税法很有好处,受益a级税收信用,信用贷款非常便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实现了,韩兴华感叹道。 据悉,为了解决银行信用贷款“一票否决”指标多,授信审批率低,贷款审核时间长等问题,沭阳县税务金融部门密切合作,先后推出“税e融”“税贷通”等16款免担保、免抵押的3年期纯信用线上贷款,运输企业微信扫码申请,自动审批、在线签约、随用随借、随借随还。通过“银税互动”,1-10全县累计为24户客运物流企业发放“税e融”贷款1800万元。 服务提速,助企业行稳致远 作为全县知名企业,江苏百盟物流有限公司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2月份,主动响应政府号召给湖北孝感地区运用生活物资,在数周内将70多万斤蔬菜和20多万斤大米送往了抗疫一线,用实打实的举措助力湖北地区的抗疫。 为保障江苏百盟物流有限公司最大限度享受到政策红利,沭阳税务部门迅速行动,利用大数据筛选、梳理企业适用政策,按照“一企一策”思路,通过电话、视频连线等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制物流运输“大礼包”、精准解读好政策,建立“一对一”精准辅导。 “年初受疫情影响,公司货运订单大幅下降,好在税务部门对我们的复工复产情况非常关心,我还在休假呢,手机就收到了税务人员最新政策,告知我们运输疫情重点保障物资的取得的收入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的。当初我的想法仅仅是运点物资为湖北抗疫出一份力,没想到还能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而且我们公司属于中型企业,从2月开始可以享受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免征优惠,我测算了一下,每个月可以给公司减少成本近1万元,切切实实地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公司副总经理仲兆权介绍。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用税务人的辛苦指数换取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的幸福指数,税务部门一直在努力。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对全县包括交通运输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税务部门将不断精准施策,优化服务,用减税降费推动企业回暖复苏,用优质服务保就业民生,稳住了企业发展的基本盘,助力企业打开更广阔的市场。”沭阳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义军表示。
合肥市“信易贷”平台是“着力打造具有国内领先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的重要举措之一。连日来,我县通过深入宣传,强力推进中小微企业入驻,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激发市场活力贡献信用力量。 位于庐江高新区的安徽景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施工企业。为了把疫情和汛情耽误的工期抢回来,他们从10月份开始掀起了“大干一百天”劳动竞赛。因为生产机架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一时间让企业负责人魏之扣犯了难。“如果资金没跟上,进度就会受影响。如果进度受影响了,业主方他肯定会罚款,或者迟付你的进度款。”魏之扣纠结地说。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县信用办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来到高新区宣传普惠金融和产业扶持政策。“然后到10月10日就在平台发了‘信易贷’需求,到12日他们就跟我联系了,第二天就发给我300万元贷款,更加增强了我们企业以后发展的信心。“ 据了解,合肥“信易贷”平台是由合肥市发改委、市信息中心等部门共同打造的企业服务平台,致力于推动广大企业与金融机构快速有效对接,助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进而助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个它是纯线上操作,第二个它申请材料特别简单,只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和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就可以了。审批、支用都非常方便,客户随借随还,利率现在也比较低。只要企业诚实守信,合规经营,我们就有胆量给他发放信用类贷款。”徽商银行庐江县城西支行行长何金松说。 截至11月17日,我县入驻“信易贷”平台企业数已达540多家。金融部门根据各自的征信情况进行综合评判,最终确定授信额度和利率。目前,全县已有19家企业成功授信,实际投放金额4735万元,为疫情、汛情下艰难爬坡的中小微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县信用办主任莫趣平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中小微企业积极与他们对接,共同助力县域经济的发展。
“我们目前已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22家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并且联合各签约银行,以纳税信用为基础,相继推出了‘云税贷’‘税联直通’等‘银税互动’产品,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市税务局结合自身职能特点,积极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推出“银税互动”信贷产品,为辖区内诚信纳税中小微企业进行金融“输血”,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助力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截至10月底,大庆市已有883家企业共获得总额5.51亿元的“银税互动”信用贷款。 主动对接 问计问需解难题 古恰镇李艳宝家庭农场位于肇源县古恰镇,主要从事瓜果、蔬菜、粮食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是2019年大庆市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年初的一场疫情打乱了农场发展的阵脚,自5月复工复产后,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农场面临短期资金不足的困难。 “税务部门了解我们的情况后,主动前来对接并开展”一对一“政策辅导,帮我们成功申请了55万元的信用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农场负责人激动地说。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等难题开始困扰着经营者们,为了第一时间帮助困难企业获得金融政策支持,大庆市税务部门以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宗旨,建立长效服务机制,一方面落实好疫情期间国家密集出台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主动与银行、企业对接,搭建中间桥梁,通过税企交流群、电话沟通等方式,向具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大力推广宣传“云税贷”及其他惠及小微企业的政策和产品,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纾困解难,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创新产品 精准对接增动力 为了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情况的企业需求,银税企积极交流对接,广泛开展调研,创新金融产品,切实为企业提供便捷信贷。 “线上税融通”是交通银行与税务部门合作推出的一款全线上信用融资产品。该产品主要面向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主,根据小微企业的纳税情况、信用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给予最高额度1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小微企业主可通过交通银行官网等渠道7×24小时自助办理,全程无需提供纸质资料,实现了在线申请、审批、签约、提款和还款等全流程线上操作,提升了客户体验,节省了小微企业时间成本和精力的额外付出,进一步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创了以“税”养“信”的融资新模式。 邮政储蓄推出了“税联直通”产品,为企业带来了新活力。 “去年,没有把握好市场需求,种植黏玉米面积大、谷子数量少,造成了我们家庭农场只有数量,没有效益。目前公司面临短期资金不足的困难,让我们想不到的是,仅凭诚信纳税记录,通过‘税联直通’我们很快就收到了邮政储蓄发放的50万元信用贷款,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周转难题。”肇源县三站镇宏亮村忠海家庭农场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十月底,肇源县已有55户企业成功授信2822万元,建设银行让胡路区13家支行网点已完成168家诚信企业的“银税互动”放贷业务,总授信金额1.07亿元,切实为企业复工复产送上一场“及时雨”。 数据支撑 以“信”换“贷”添活力 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税务部门依托征管税收大数据平台精准筛选出了32112户企业的2019年度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并推送给银行,精准定位符合税务贷条件及享受税收优惠的纳税人,以“纳税信用”换取“银行信用”,为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拥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开辟了融资新渠道。 近日,肇源县睿进皮业有限公司通过“云税贷”成功申请到纳税信用贷款100万元。该企业总经理由天祥说:“真没想到纳税信用等级这么重要,不用任何抵押和担保,就可以快速申请到低息贷款,这可大大缓解了我们公司的资金压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肇源县税务局针对税收大数据分析中发现的问题主动与金融监管部门、签约银行密切合作,以企业纳税信用大数据为融资依据,帮助企业搭建融资“绿色”通道,将“纳税信用”转化为“信贷信用”,通过“云税贷”“税贷通”等“银税互动”产品帮助纳税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市税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诚信纳税是企业稳健经营的客观反映,如今也可成为企业获取银行授信、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依据。纳税信用等级被认定为A级、B级及M级的纳税人,便可以以较低利率进行贷款,最高贷款金额可达公司纳税额度的7倍。同时,根据税务数据和银行数据共同为客户精准“画像”,纳税信用良好的纳税人,可以在无抵押、无担保的条件下,迅速完成贷款流程,贷款随借随还。 市税务局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提升“银税互动”的工作质效,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知晓“银税互动”,享受税收信用的红利。同时,为企业贷款打开“绿色通道”,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及其他未能及时充分复工复产的企业,积极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切实让“纳税信用”变为“信用额度”,帮助中小微企业缓解生产经营压力,解决资金周转困难,形成以“信”换“贷”的良好社会效应。
“法官,真是太感谢您了!这笔借款已经5年多了,今天你们终于帮我收回来了!”近日,一名申请执行人真诚地感谢叙永法院。 2015年2月15日,申请执行人刘某成将30000元借给被执行人陈某强,被执行人陈某强向申请人刘某成出具了借条。2015年5月15日,借款到期后,被执行人陈某强未按期还款。申请人刘某成找到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要求协调本笔借款事宜,皆因被执行人陈某强外出务工而未予协调。申请人刘某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2019年11月7日,申请人刘某成胜诉后,被执行人陈某强仍未履行相应的义务,申请执行人遂向叙永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立案后,法院便通知被执行人领取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限制消费令等相关法律文书。但被执行人陈某强不但不依法向法院报告财产,还找各种理由推脱、搪塞。尽管经法院核实其微信账户内有大额的收入、家庭有大量的资金收入,但被执行人陈某强就是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还扬言“就算是拘留也不履行义务”。 对于这种态度恶劣、不讲法律的被执行人,叙永法院经合议并报批准后,就“满足”了被执行人陈某强想被拘留的“愿望”。刚被拘留一天不到,其家属就着急打来电话询问,并立即将本案的本金一次性全部履行完毕,利息部分达成执行和解。拿到执行案款后,申请执行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那笔100万的贷款申请通过了!”一大早,尉犁县华怡农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少华给国家税务总局尉犁县税务局打来了“报喜”电话,“谢谢税务局帮我们协调贷款,为你们点赞!” 尉犁县华怡农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化肥零售,每年能够满足尉犁县辖区内6万亩土地的化肥需求,2019年申报收入占全县化肥批发行业申报收入的46%,是尉犁县农资销售的“元老”。但2020年一季度,该公司不仅销售额同比减少81%,采购金额也因收入降低而减少了76%。了解到公司情况后,县税务局主动联系企业,向其介绍了“银税互动”,帮助其解决资金难题。 据悉,为进一步提高“银税互动”质效,尉犁县税务局主动出击,与新疆尉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尉犁达西冀银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银税互动”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跑步前进提供强大助力。目前,通过“银税互动”帮助县域企业成功申请贷款共计190余万元,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围绕多元化办税,开展电子税务局、新疆税务APP等“线上”办税流程的专题辅导培训,同时大力推行“一对一”精准服务,不断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增强纳税人满意度,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在大数据和征信时代,信用无价。为优化营商环境,达到企业信用等级的运用效果,国家税务总局塔城市税务局致力于构建“互联网+税务+金融”平台,促进税务、银保监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堵点”,激励企业牢固树立“信用”这个“金字招牌”。 服务直达,雪中送炭。塔城市税务局将高纳税信用等级的纳税人名单传递至银监部门或相关金融机构,作为提供“征信互认、银税互动”的“短期小微企业快e贷”及其他优惠金融资费和服务的参考。主动加强和银行对接沟通,为企业及时送上复工复产启动金,守护好企业发展的生命链条。 塔城市美阳广告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曹新说:“这个时候能通过审批拿到5万元贷款,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们能用这笔资金采购生产材料,并对印刷、灯箱、人工费用等方面的成本做统筹和周转。我们以后会守好自己的信用,守护好这个来之不易的‘金字招牌’!” 激励先进,锦上添花。塔城市税务局积极向企业宣传“银税互动”产品,进一步探索规范、安全的“银税互动”多元化机制,稳步提升“银税互动”的工作质效,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小微企业知晓“银税互动”,享受税收信用带来的政策红利。截至目前,已进行互动达18户次,发放贷款累计540余万元,涉及医药、道路工程、广告服务、外贸、劳务派遣等企业领域,架起了银行—税务—企业沟通的桥梁,打出了银税互动与税收服务的组合拳,也使得企业树立“优质信用就是真金白银”发展理念,自觉做到诚信经营,诚信纳税。 延伸服务,守护信用。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塔城市税务局着力抓好延伸服务,例如举办“纳税人学堂”,每年提供培训服务一次,对于税收领域政策做好分析共享与辅导支持。精准摸排并及时与企业联系,指导企业发票领购人完成网上申领,第一时间将发票邮寄至企业,解决开票难的问题。进一步支持企业做好复产准备,邀请涉税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激发企业社会责任感,在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中间搭建起以涉税服务机构为媒介的服务平台。此举不仅进一步加深了税务机关和专业机构对彼此的认识,更为纳税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问题解决渠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针对小微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泸水市税务局按照云南省税务局“银税互动”助复工工作要求,与建行怒江州分行携手合作,开展“银税互动”计划,推出“银税互动”产品,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堵点”,为企业及时送上复工复产启动金,帮助走出生产经营困境。 前不久,怒江恒兴拆迁服务有限公司中标一个项目,打算采购新设备、增加人员开展项目建设时,却遇上了资金短缺“堵点”。泸水市税务局工作人员在进企业宣讲“银税互动”产品时,了解到该公司的融资需求后,向公司推荐办理“云税贷”。提交相关资料后不到1小时,153.9万元信用贷款就到账,公司复工复产资金难题随之迎刃而解。 “‘云税贷’及时解决了我们计划上新项目又难筹集资金的问题,给企业扩大规模、发展生产注入新鲜活力。”公司负责人李劲松高兴地说。 泸水市税务局运用纳税人的信用等级和年纳税额两个条件对企业进行筛选,及时向建行怒江分行提供104户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信息。企业通过建行网上银行即可在线申请办理贷款业务,从申请、审批到放贷,全流程仅需几分钟,方便快捷。 截至目前,建行怒江州分行累计统计泸水市守信小微企业云税贷授信客户31户,40笔,授信金额1275.2万元,贷款余额1119.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