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良好的纳税信用还能用来申请贷款!”在申请到500万元的“银税贷”信用贷款后,西安倍格宏合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贺激动地说。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莲湖区税务局为进一步助力辖区企业发展,主动拓宽服务渠道和方式,采取“点对点”精准对接、“端对端”精细辅导和“实打实”精心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银税互动”的“输血活血”作用,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为把纳税信用贷款融资举措第一时间送到纳税人手中,该局在税企交流掌上通平台开设“银税互动”专题直播,以直播课和线上互动形式在线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平台,为企业获取融资支持牵线搭桥、提供便利,“银税互动”惠及范围越来越大,放款金额不断增加。截至目前,该局携手金融机构通过“银税互动”平台已为辖区10余家企业发放贷款4545万元。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强化税银企三方合作力度,积极探索网上平台,展示融资信贷产品、提供网上办理渠道、压缩申办到账时间,有效帮助诚信纳税人缓解融资难题。
近日,温州乐清市某板业公司从中国银行乐清市支行取得了300万元“亩均英雄信用贷”贷款。“中国银行乐清市支行的该款产品是雪中送炭,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该板业公司今年受疫情影响,流动资金周转出现缺口,企业名下唯一的一处经济开发区的厂房已抵押他行做固定资产贷款,无其他担保方式,解决流动资金需求成了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中国银行乐清市支行在上门走访亩均效益优质企业的过程中,了解到企业需求和困难,随后通过“亩均英雄信用贷”的方式解决了企业300万元流动资金需求。 近期,中国银行乐清市支行积极发挥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优势,拓宽乐清民企融资渠道,通过调研“亩均效益”综合评价较高的企业融资特点,因地制宜推出了“亩均英雄信用贷”产品。该产品针对亩均A+、A类且为纳税A、B、M级企业直接给予最高300万元纯信用额度。 “亩均英雄信用贷”产品推出后,受到了当地多家优质企业青睐。2020年8月该银行已为9家企业批复近3180万元“亩均英雄信用贷”信用贷款授信额度。该信用贷有助于解决亩均效益优质企业融资需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还款压力。
纳税信用作为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的客观反映,是衡量企业信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纳税信用管理制度,良好的纳税信用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获得银行贷款,缓解融资难问题。在“银税互动”的加力下,纳税信用真正转化成了企业的真金白银,守信企业发展之路一路畅通。 在广西梧州,“银税互动”为疫情期间受到打击的企业增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仅2020年第一季度,梧州市各大金融机构通过“银税互动”为该市纳税人提供2.1亿以上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复工复产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广西西投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是一家水泥制品制造业企业,经营稳定,信誉良好,主要向建筑公司销售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该公司通过对传统的混凝土制造的研究、自身产能的提升和产品的研究创新,在2019年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但在今年初,受到疫情影响,许多建筑业因为工人未能返工迟迟没有开工,而企业的研发费用和各项成本一直增加,公司面临资金困难。该企业的负责人韦军说:“税务部门得知我们的困难,主动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帮助我们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解决了燃眉之急。”据了解,该企业由于纳税信用良好,获得了中国建设银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300万元。 同样受益于良好纳税信用的还有广西苍梧恩义竹藤厂。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许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处于关停或者严控状态,且竹藤编织产品不属于生活必需品,广西苍梧恩义竹藤厂无法签订新的合同,出口业务遭到严重打击。在此背景下,国家税务总局梧州市龙圩区税务局积极帮助该企业由出口转内销,争取到“诚税易贷”的资金支持,使得企业实行良性转型。今年上半年企业内销部分销售额同比增长近55%,预计2020年内销收入达到350万元以上。 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税务部门和银保监等部门不断加大税收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可申请信用贷款的企业由A级、B级扩大到M级的企业。此外,梧州市税务部门还开通了电子税务局在线客服,“屏对屏”答疑解惑,“面对面”宣传政策,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相关业务数据的梳理、比对、分析,以提高数据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水平,实现银、税、企三方共赢,从而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农村贷款难,多因担保难。在山东寿光市,一种文明信用贷款模式打破了这种困局。 见到崔连明时,他正在打理刚刚种下的一万多株西红柿苗,如果行情稳定,这些西红柿可以带来20多万元收益。在老崔生活的崔岭西村,六成村民都种大棚,由于建棚费用高,以前大多通过联保的形式向银行贷款。 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村民崔长青说:“原先的联保贷款必须有五户联保,必须是五个人,拿着身份证都去银行。” 但是,随着近年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传统联保贷款模式的联合惩戒力度加大,出现了“一户还不上,多户受牵连”的坏账,村民对做担保更加谨慎。今年,崔连明扩建大棚需要资金,“联保小组”就迟迟组建不起来。 崔岭西村村民崔连明表示:“你自己单独找这5户很难找,担保风险很大,诚信不好了,对自己的孩子上学什么的都有影响。” 与此同时,一些坏账和失信也给银行带来了直接损失,传统信贷支农模式面临诸多困境。前不久,在崔岭西村,一张信用“成绩单”打破了农户与银行间的信贷僵局。 “你看你今年评了咱们村的AAA级信用户,不用担保,不用抵押,可以低利率向银行贷款。”寿光市稻田镇崔岭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凯告诉崔连明。 这份由党员和群众代表投票产生的文明信用“成绩单”,源自寿光农商银行开展的“乡村振兴文明信用”工程,银行将村民的信用等级作为授信的重要参考。为了提高信贷效率,银行还发起整村授信,崔岭西村成为第一个试点村。 王凯表示:“这么一来解决了村里的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文明建设有了抓手,因为信用文明等级评选,移风易俗、孝老敬亲、美丽庭院等文明风尚都作为我们的评分标准和加分项,第二解决了我们群众融资难、融资慢的难题。” 通过文明信用贷款,崔连明不用抵押、不用担保,还享受到50个基点的利率优惠。 寿光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韩奎成表示:“真正让农户文明信用变成真金白银,解决了农户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截至7月末,已在全市975个村庄,全部推进整村授信,其中已完成村庄906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93%。” 通过文明信用贷款,银行还实现了拆圈断链,今年以来,已经有340多户不良户解除了担保圈或担保责任。截至7月底,文明信用贷的用信农户达到了3.52万户,金额超70亿元。
“网上申请,免去不必要的往返,短短一周时间就取得了30万元的纳税信用贷款。多亏了'银税时贷'!”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鑫龙特产食品有限公司法人王春龙说道。 近年来,针对长白山地区小微企业现状和旅游经济可能存在的融资困境,长白山税务局联合长白山农村商业银行共同推出优惠、便捷并可进行线上申请的贷款产品“银税时贷”,最大限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新的活力。 助力创业、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是“银税时贷”产品创立的初衷。疫情发生后,长白山税务局联合各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自媒体、新媒体广泛宣传“银税互动”线上产品,大力普及纳税信用贷款知识,同时积极协调银行贷款部门简化审批流程,减少环节、缩短贷款时长,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吉林省白城鸿钧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疫情期间生产经营遇到了资金难题。但企业凭借2019年度A级的纳税信用等级评价,顺利得到了一笔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我们在税务局举办的线上培训中了解到,企业可以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在银行获得低息贷款。最终我们通过银税互动机制,顺利获得贷款资金100万元,让我们体会到了诚信纳税的好处。”企业会计牛桂英说道。 据了解,为了帮助有贷款需求且依法诚信纳税的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白城市税务局通过银税互动协作机制,将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B级、M级的企业相关情况推介给银行金融机构,助力企业得到“真金白银”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四平市税务局引入信用修复机制,在不需要纳税人申请的情况下,通过税收管理系统主动为736户重点纳税人进行信用修复,修复后,A、B、M级纳税人占比达到82.08 %,为更多纳税人享受信贷优惠创造了便利条件。 该局在2019年与域内8家银行签订“银税互动”合作协议,联手打造“云税贷”“吉税贷”等金融产品,帮助276户纳税人获得信用贷款1.58亿元。2020年又与10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签约“银税互动”服务项目,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域内银行全覆盖。
今年,广西灵山县税务部门针对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难题,通过持续优化银税合作机制,拓展“云税贷”“税易贷”等线上银税互动普惠范围,将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纳税数据与金融服务相结合,使得“纳税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切实为市场主体“输血补血”。 据统计,截至8月底,该县累计为281户小微企业发放建设银行授信贷款2.45亿元,为企业复产扩能注入了资金活水。 “这笔贷款让我们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也让我们更有信心战胜困难、提速发展了!”广西灵山县贵兴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蓝慧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得益于疫情形势的好转以及100万“银税互动”资金的注入,她的工厂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忙,运输木材和胶合板制品的车辆来回往返,车间的机器轰鸣不息,工人们正挥洒着汗水辛勤劳作…… 这是在“银税互动”和减税降费政策的推动下,灵山县税务局助力当地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 疫情之下,汽车消费市场遇冷,首当其冲的便是一大批汽车销售企业。受到疫情冲击,灵山县泰安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复工后店面冷清,销售下滑严重,但房租水电、员工工资等固定支出大,企业的资金周转十分困难。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灵山县税务局根据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立即为企业对接建设银行,办理线上贷款授信,帮助企业获批236万元的贷款,为企业赢得了“真金白银”的扶持。 “银税互动”还帮助了该县一大批个体工商户以“信”换“贷”。灵山县恒芯五金商店主要从事金属设备、装饰材料、电工器材等产品的批发和零售,是一家刚注册成立不久的个体工商户。由于处在起步阶段,店面装修及产品购进开支巨大,而销售业务尚未完全铺开,店铺资金入不敷出。正在店铺老板周小春一筹莫展之际,灵山县税务部门借助“银税互动”服务平台,采取“非接触式”服务,积极协调银企双方沟通贷款事宜,累计帮助他获得了169.7万元的免抵押、免担保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没想到纳税信用还能换来这么实在的好处,‘银税互动’可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周小春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表示这笔以纳税信用换来的资金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难题,让企业顺利渡过了眼下的难关。 让纳税人获得感满满的不仅仅在于高额度的银行授信,还有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据悉,疫情期间,灵山县税务局联合各银行、金融机构实行“线上银税互动”,依托网上银行、电子税务局等渠道实现数据直联,通过银税企三方“非接触式”互动,实现“一站式”全流程、全环节、全天候线上操作,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分分钟”拿到贷款。 据了解,为了让“银税互动”惠及更多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灵山县税务局依托大数据分析梳理受疫情影响较大、复工复产困难较大的小微企业,在“一对一”在线辅导、“点对点”政策宣传的同时,加大“银税互动”宣传推广,帮助企业第一时间获取精准信贷支持;依托专业服务团队,提供“非接触式”服务,优化申请办理流程,大幅缩短办理时限。 灵山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罗毅表示,税务部门将继续聚焦“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持续深化银税互动,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换为“真金白银”,全力支持企业复产扩能,帮助企业资金活起来、机器转起来,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加油助力。
9月4日,笔者获悉,自企业复工复产以来,黄石市税务局开展“税企同心战疫情 包保帮扶促发展”活动,推动“专人包保”“一企一策”,直接收集解决2.7万多户纳税人7000余个问题,在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题上,依托“银税互动”平台,为守信企业提供服务。 黄石上方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无损检测设备的高新科技型企业,自2007年投产以来,该公司及产品不断对技术领域进行科研攻关,知名度和美誉度已走出湖北,销售遍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比利时、俄罗斯、印尼、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19年度被评定为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正在高速发展的公司却遭遇“拦路虎”。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资金回笼出现紧张,疫情防控带来的额外成本及销售市场的疲软都对公司经营提出了很大“考验”。“一旦公司资金问题无法改善,将对生产、研发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整个公司的发展部署。”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一筹莫展。 正当企业焦头烂额之时,黄石市税务部门通过包保帮扶活动,主动上门对接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针对当前国家的税费优惠政策,给予政策辅导和帮助。 “不仅政策红包送到手,还为我们企业送上了‘真金白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感叹,通过“缴税易贷”线上贷款,企业登录湖北省电子税务局,将税务信息授权给邮政储蓄银行,通过邮政储蓄银行手机APP操作,不到1个工作日,100万的贷款就到账了。 黄石上方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杰芳表示:“有了税务部门的保驾护航,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这100万我们将继续投入到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研发之中,争取早日实现从国内领先到世界领先。” 据统计,截至8月底,黄石市税务局通过“银税互动”,助力全市1195户有融资困难的企业获得7.07亿元贷款支持,企业受惠面和贷款额度均超过同期历史最高水平。 下一步,黄石市税务局将继续以包保帮扶活动为抓手,持续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人满意度上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企业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这笔款来的真及时,没想到现在办事效率这么快,我提交申请才过了三天,就收到了这笔贷款,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宝鸡市正硕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刘钢说道。 宝鸡市正硕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千阳县新型建材龙头企业,该企业综合纳税信用良好,已连续两年被评定为A级纳税人。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企业第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流动资金短缺,生产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市局“直连包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走访活动中,税务干部及时向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建议企业通过“税银互动”工作机制提请“税信贷”贷款申请。企业财务人员通过自主选择运用纳税信用等级办理“税信贷”业务,顺利申领贷款140万元,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使企业复工复产动力充足,对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宝鸡市税务局依托纳税信用体系,深化“银税互动”,联合全市八家金融机构沟通需求、迅速授信,实施精准放贷,进一步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坚持以信授信、以信促信,放大纳税信用的激励作用,使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切实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和融资难题,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最大限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宝鸡向源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中药生产前处理、中药材收购和中药饮片制作的企业。公司财务人员近日收到宝鸡市税务局税收优惠政策点对点推送,知晓企业除了可享受税收优惠减免35万元,还可以优先申请更低利率的“专项贷款”。该公司负责人郭惜光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税信贷’帮助我们贷来200万元。这种‘税务+银行+企业’的形式,用纳税信用换得真金白银,极大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增添了我们快步发展的底气和动力。” 为方便纳税人了解办理“税信贷”业务,市税务部门在全市各办税服务厅建立“税银e站”,纳税人可根据需要快速了解信贷产品、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纳税信用和融资需求,扫描不同银行二维码,即时选择适合自身的信贷产品,与有关银行接洽。 市税务局着力以“互联网+税务”为指引,全面升级“税银互动”,构建以税务端和银行端专线直连为基础,以税银征信互认、用户授权、信息共享、大数据风控为保障的税银合作机制, 将税银互动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过去企业申请贷款走完全流程平均需要2天,专线直连后,从申请贷款到资金到账全流程平均时长仅为3分钟,实现纳税信用贷款线上“秒申、秒批、秒借、秒还”,给企业带来便捷体验。受惠群体也由纳税信用A级B级拓展至M级,将“诚信纳税贷”产品继续扩围,使“诚信纳税贷”产品惠及面更广。 上半年,全市8家金融机构共计为1192家企业发放“税信贷”资金7.06亿元,为宝鸡企业纳税人创造了更加优良的区域发展环境。 下一步,全市税务系统将继续努力,围绕纳税信用数据资源,打通数据共享渠道,发挥纳税信用激励作用。同各金融机构密切协作,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税信贷”业务办理体系,让更多的诚信纳税人享受到便捷优质的信用服务。
近日,浙江德清县天之成纺织品有限公司通过“银税超市”服务平台顺利获得了250万元信用贷款,该公司总经理葛祖官说:“这是我第一次通过网上申请贷款,5分钟时间就到账了。” “银税超市”是当地税务部门、银保监部门在前期“银税互动”项目基础上,运用“银税”大数据,为企业提供的线上融资服务平台,该平台将企业的纳税信用与银行授信有机结合,发挥政务信息共享的叠加效应,使纳税信用变成企业的有形价值,从而减轻企业的贷款难度和负担。在操作上,企业只要通过搜索浙江银税互动平台,进入“银税超市”,就能看到各大银行的贷款产品,在线上操作就可以办理贷款等事项。 据悉,为了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银税超市”项目将放款范围从原来的A、B级纳税人扩展到A、B、M级纳税人。自平台上线以来,仅德清企业便通过“银税超市”获得授信次数近2000次,总授信金额2.5亿多元。
今年以来,新疆哈巴河县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通过协调资金、减税降费等系列措施,引来金融纾困“活水”,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解渴”。 作为全区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之一,新疆荣成哈克制药有限公司在做好企业自身疫情防控防护工作基础上,正开足马力生产,年内已累计为防疫一线捐赠价值105万元的药物。公司董事长丁荣成介绍,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企业特别是药企应担负的责任;为尽力满足疫情防控和市场需求,公司在5月新建了2条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线。 在荣成哈克制药有限公司新建生产线期间,相关部门选派专家到现场全程指导,在企业办理应急审批手续等方面给予协调支持,当地税务部门也为荣成药业“量身制作”优惠政策指南,切实保障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能够落地落实。 “针对企业在防疫物资捐赠、防疫物资生产设备采购等,我们安排专人为企业进行一对一、全方位政策辅导,让企业能够应享尽享政策红利。到现在,荣成哈克制药有限公司预计享受减免各类税款203万元。”国家税务总局哈巴河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仕平说。 为解决荣成哈克等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哈巴河县积极协调县内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惠企力度。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冯彦翔说,“我们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加急审批批复企业抗疫流动资金信用贷款300万元,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与融资难度。” 哈巴河县税务、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部门,还联合开启“银税互动”模式,由税务部门向金融机构推送纳税信用企业,金融机构将企业的纳税信用与贷款信用相结合,对有信贷需求的纳税信用企业及时开展授信工作。“通过银税互动,有效发挥出银税惠企利企的作用,帮助中小微等企业以信换贷,实现了以金融纾困‘活水’为中小微企业复产发展助力提速。”哈巴河县商科工信局副局长李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