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恩县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中,以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导向,通过减审批、并环节、优流程、缩时限等举措,有效整合政务服务资源,打破行政部门界限,通过“一站式”办理和“一条龙”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现在快捷、方便多了,原来办的时候手续比较麻烦,需要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代表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还要跑几次,现在只需要填两个表,一个申请表、一个合同表。”宣恩农村商业银行物业管理部负责人廖光志说。 8月6日,廖光志来到宣恩市民之家为单位办理自来水报装业务,窗口工作人员热情服务、耐心指导,从进门到完成报装不到5分钟。 这种既快捷又方便的办事流程,是宣恩县自来水公司正在推行的“320”工作方法。 “3是指3个工作日;2是指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签订用水申请书,第二个是签订用水合同;0就是提供零材料。我们通过政府网,实行一网通办,不需要给我们提供任何材料。”宣恩县自来水公司党支部书记向波介绍,为了让用户少跑腿,该公司花了不少心思,简化了申报手续、压缩了办理时间,用户还可以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和鄂汇办App,自行在网上办理业务,通过网上结算,实现“一次也不跑”。 自4月以来,通过“320”模式,宣恩县自来水公司共完成用水报装730户。 为让企业安心生产,相关部门还主动上门,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8月5日,在宣恩县璟泰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着赶制订单。近两个月,该公司订单量稳步增长,但因资金紧张,公司业务发展一度陷入僵局。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资金周转确实比较困难,虽然客户想给我们下订单,但没有资金,没办法买设备,订单无法承接。”宣恩县璟泰电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凤娇无奈地说。 对此,宣恩县税务局主动上门服务,开展“银税互动”,将纳税人信用等级与金融机构对接,寻找合适的金融产品,及时化解企业贷款难题。 “不像别的贷款方式要抵押、要做各种资料,而是通过税务局后台进行一个数据对碰,我们这边就可以在网上提交申请,10多分钟贷款就下来了。”公司的资金问题解决了,李凤娇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今年以来,宣恩县税务局针对纳税人办税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宣恩县税务局及时将纳税人信用等级信息反馈给金融部门,与金融部门联合举办培训,推介金融产品,上半年,累计为27户企业办理了‘云贷款’‘税易贷’等业务,发放贷款1609万元。”宣恩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因疫情影响,公司流动资金较为紧张,幸好线上申请的100万元纳税信用贷款到账了,解决了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真是太方便了。”8月9日,乌鲁木齐市鑫鑫傲牛商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胡斌说。 胡斌经营的是一家主营电子产品、电线电缆、机电设备及配件的小微企业,眼看着到了发放员工工资的时候了,流动资金比较紧张。 “税务干部微信指导我,通过手机线上申贷,没想到当天贷款就申请下来,操作简单便捷。”胡斌说,他要把这笔“救急款”用在员工工资支出和后续市场拓展上,缓解运营压力。“有好政策和税务干部贴心服务,有信心和底气渡过眼前难关。” 天山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日峰说,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他们通过“大数据+银税互动”组合优势,以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结合银行资金变动和税务部门发票比对等数据信息,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宣传辅导到位,充分运用“银税互动”精准帮助中小微企业,扩大了受惠企业范围,守护他们的资金链,让更多企业受益共渡难关。 据了解,“银税互动”是由税务、银监和商业银行三方建立的银税合作机制,企业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无需抵押,零担保,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截至目前,天山区税务局通过“银税互动”已为107户企业获得纳税信用贷款共计8526.68万元。
今年以来,吐鲁番市税务部门通过“银税互动”平台累计向58守信企业发放纳税信用贷款4209万元,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其健康发展“贷”来了新机。 “截至目前,今年信用贷款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3%,是去年贷款总额的近1.41倍。”国家税务总局吐鲁番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副科长韩杰介绍。 得益于“银税互动”的不断深化,吐鲁番市税务部门积极与工行、建行、农信社等同级金融机构合作,连续推出“税务贷”“云税贷”等多款贷款产品。纳税信用良好的企业可通过各银行线上通道办理申请,银行审核完毕后1个工作日即可发放贷款。 近日,新疆蜀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就通过线上“税务贷”申请到了一笔240万元的贷款。该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屋建筑、土木工程建筑的企业。近日,该公司面临资金链断流的风险。吐鲁番市高昌区税务局在了解到该公司2019年纳税信用等级为B级后,第一时间帮助企业通过“银税互动”平台申请到了信用贷款,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 “没想到240万的贷款这么快就能批下来了,有了国家的帮扶,相信公司一定能渡过此次难关!”该公司会计纪付红说。 纳税信用不仅是衡量企业信用的“试金石”,更是企业发展的“金名片”。纳税信用等级越靠前,企业享受的便利就越多。据统计,今年吐鲁番市共有7550户企业参与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被评为A级和B级的企业共有3236户,比去年增加了239户。M级纳税人比去年增加了333户。 吐鲁番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张永刚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对信贷政策进行扩面升级,将纳入该政策的企业从纳税信用A级、B级逐渐拓展到M级,进一步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打造更多精准帮扶的贷款产品,让更多市场主体尝到以“信”换“贷”的甜头,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疫情防控期间,税务部门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通过‘预约办、引导办、容缺办’的方式给办税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和便利感。”福州万全货运有限公司办税员小孙对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税务讲堂”第五讲印象深刻,他说税务讲堂指导性和实用性强,希望能一直办下去。搭上云端,千万税企共上一堂课成为了现实。今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通过“税务讲堂”,打造税费政策线上宣传辅导的公开课。每一期“税务讲堂”都由税务总局各司局负责人讲解,纳税人可通过观看课程视频形式,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税费政策和征管服务措施,这也是税务部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又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福建乔安树脂科技有限公司是宁德市首家重点保障物资84消毒液生产许可企业,并列入福建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负责人孙伯平是税务讲堂的忠实“粉丝”。通过“税务讲堂”第二讲的视频课程和福鼎市税务局的线上辅导,企业顺利完成留抵退税44930.49元,盘活了流动资金。 总局开设视频课程就像打开了一扇窗,福建省税务部门深受启发,各地纷纷创新培训模式,开设了各具特色的“云课堂”。夜晚九点,福建巨岸实业有限公司的综合会议室仍一片灯火通明,一场由荔城区税务局与巨岸实业联合举办的“减税费优服务·助复工促发展”建安企业“云课堂”渐入佳境。与以往面对面授课不同,此次“云课堂”采用视频直播形式,100余名企业财务人员通过手机参加培训,并与税务干部在直播间互动。巨岸实业财务总监张金林对“云课堂”赞不绝口:“课程内容干货满满,老师讲解精准易懂,培训形式安全高效。” 在福建溢源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财务主管吴秀美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日历,一些“特殊”的日子用笔圈了起来,原来,这些都是她上“云税课”的日子,特地标记起来。在吴秀美看来,虽然税企不见面,但税务干部“云辅导”效果一点也不打折,不仅可以在线学习,还可以在线提问,实现了疑难问题即问即解。将纳税人学堂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税务干部化身为“主播”,在宁德已不是新鲜事。今年来,宁德市税务局开设的“云课堂”内容丰富,有疫情防控企业的税收政策、复工复产税收征收管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等,纳税人、缴费人只需点开税务部门分享的直播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直播或回放,随时随地学习税收优惠政策。 课堂在“云端”,内容接地气。不久前,一场“纳税信用评价那些事”在邵武市税务局“云课堂”开讲,“这堂课对企业纳税信用的修复很有帮助,实操性很强。”邵武市某交通运输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在直播中回复说。在培训中,税务人员对纳税信用评价工作、纳税信用补复评、纳税信用修复、银税互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还设立了问题答疑环节,与纳税人互动热烈。自税务讲堂开讲以来,福建省税务局紧贴日常工作和阶段性重点工作,根据纳税人需求,开设了直播教室,先后举办了电子税务局常见问题线上解析、疫情期间阶段性社保减免优惠、个人所得税汇算申报培训,2019年度办理个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深入解析等直播课程,让税务讲堂更接地气、更贴民心。
近日,在巴州昆仑建设建材有限公司内,记者看到该公司总经理汤树林正在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司机叮嘱安全事宜,他告诉记者,年初时受疫情影响,资金回笼较慢,企业面临运营资金短缺、产能恢复缓慢等难题。 按照“六稳”“六保”基本要求,和静县税务局了解到该企业情况后,多次上门走访,了解企业困难,第一时间向企业宣传“银税互动”优惠政策,并指导办税人员通过银行线上平台申请信用贷款,“银税”联手缓解了该企业的资金周转难题,助力其顺利渡过难关。 据了解,巴州昆仑建设建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混凝土、砼结构构件加工和销售。今年,该公司在税务部门的推荐下,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取得了“银税贷”790万元,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通过‘税银互动’平台,我公司在和静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了790万元,解决了公司生产经营困难,感谢党的好政策。”巴州昆仑建设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树林在谈到“银税贷”时激动地告诉记者。 银税互动是由企业提出融资申请,税务机关及时根据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将企业的征信信息积极传递到金融企业,开辟出融资的绿色通道,快速地为企业提供贷款服务。“银税贷”既解决了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也省去了申请与发放贷款的诸多手续与环节,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 同时,银税互动由税务部门提供安全可靠的财务数据以及直接数据对口实时更新,打破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得到释放出口,有助于税务部门向纳税人传导“信用有价”的诚信理念与意识,有利于推动营商环境建设。 和静县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凯说:“对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和静县税务局积极与金融企业对接,开通‘银税互动’绿色通道,解决企业经营难题。截至目前,通过‘银税互动’平台,已经为全县七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贷款服务,总金额达一千七百余万元,解决了企业当前面临的资金压力。下一步,我们税务机关将会一如既往地落实好纾困惠企的各项优惠政策,继续为企业提供银税互动的服务,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没想到,没抵押物也能贷款,贷款2天到账,邮储银行的服务太周到了,对我们民营企业帮助太大了!”日前,张掖市银杏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业主陈永明通过办理邮储银行“小微易贷”业务,解决了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对邮储银行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小微企业竖起了大拇指。 张掖市银杏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当地药品批发销售龙头企业。近几年因医保改革,公立医院结算资金周期延长,造成公司流动资金短缺,企业主愁于无可供抵押物用于担保贷款,融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邮储银行张掖市分行信贷客户经理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上门对接,讲解“小微易贷”产品特色、优势,客户当即表达了办理的意愿。经过数据授权查询后,企业主纳税、负债、征信及开票记录均符合“小微易贷”条件。两天后,100万元贷款发放到了客户手中。 临夏州和政县宏发商砼有限责任公司每天都有三四十万元的商砼供应支出,但供应单位结账都是按周期结算,导致客户流动资金压力非常大,客户每月都会为工人、司机的工资结算而发愁。邮储银行和政县支行信贷客户经理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服务。经了解,客户每年增值税发票开票金额高达七八千万元,并吸纳了精准扶贫户就业,属于邮储银行重点支持的小微企业。3天后,成功为客户发放“小微易贷”信用贷款100万元。 “邮储银行服务高效,手续简便,企业足不出户网银支用还款,对于我们流动资金压力大的小微企业来说就和及时雨一样,真是解决了燃眉之急!”该企业法人雷鹏感慨到。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推广全流程线上“小微易贷”,做强线上小微产品品牌。同时,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持续开展“进政府”“进企业”活动,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多渠道、多方式满足诚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切实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据统计,截至7月,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小微易贷”产品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客户492户。 “小微易贷”是邮储银行针对具有有效的结算流、信息流等数据验证的小微企业客群,推出的单户授信金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以“小额分散、快速便利”为主要特征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其产品设计主要从小微客户的行为特征出发,根据行为所产生的相关数据记录分析其实际经营情况和履约能力,无需财务报表,可信用、可抵押。 甘肃邮储将继续围绕“线上促转型”的工作思路,利用好“银税互动”平台,以线上+线下的综合拓展手段,拓宽小微客户群体,大力创新小微金融产品,不断贴近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持续优化客户体验,努力打造小微金融服务新样本,助力小微企业新发展。
记者从天津市税务局获悉,天津市税务局联合多家银行开展“银税互动”,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2020年上半年共为企业授信101亿元。 受疫情影响,京泰克光伏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外销订单量减少,产品的积压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金流。为帮助企业引入“活水”,天津市东丽区税务局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额度,帮助企业对接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使企业顺利拿到了300万元的信用贷款。 同样受惠于“银税互动”的还有天津领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疫情暴发后,该企业长期未接到新订单,面临严重的资金压力。在税务工作人员的全程指导下,企业提交了贷款申请,仅用两天时间,就获得了天津银行的50万元贷款,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资金支持。 “按时依法纳税的良好信用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红利,税务工作人员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 该企业负责人李汶俊高兴地说道。 天津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天津将继续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结合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把需要融资的企业信息快速推送给金融部门,让更多企业受益。
8月4日,湖北香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口罩业务熔喷布生产线忙碌有序。从4月中旬,该公司这一新领域的月产值达1000万元,预计到今年底,产值可实现6000万元以上。“感谢税务局的点石成金,有效弥补了我们出口受阻带来的损失。”公司董事长潘允充满感激。 香江电器是黄冈市最大的出口企业,也是鄂东地区最大的小型家用电器出口企业。仅2019年,该公司就出口销售2.5亿元,交税2733万元。受疫情影响,今年1月至4月份,企业实现出口4566万元,同比下降27%,一度压力较大。 得知这一消息,蕲春县税务局局长李力带领专班主动上门,与潘允一起商讨发展对策。经积极努力,今年一季度,为该企业减免房产税23万元、土地使用税2.7万元,社保费减免24万元/月;联合中国银行签订税企银三方协议,为企业提供出口退税贷服务,获取3000万元贷款额度。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蕲春聚焦税收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下足硬功夫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蕲春疫后经济重启、实现高质量发展。该局制定了《更大力度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路线图,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从六大行动、满意度调查、纳税人学堂等方面进行全员考核,全力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店小二”,畅通税企“连心桥”。 目前,蕲春税务系统干部职工先后走访1211家企业,发放纳税人满意度专项调查问卷,征询纳税人涉税需求,为纳税人把脉问诊、找准需求。据实建立了税源管理部门走访台账、纳税服务部门抽检台账和纳税人意见反馈台账;邀请12名税务师、会计师开展“税务体验师”活动,通过换位思考,查找办税中的堵点、痛点问题;针对蕲春蓬勃兴起的电商、大健康等特色产业,拓展“银税互动”受惠面,为民营经济、小微企业推出“财e融、税e融”等普惠金融服务项目,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开展“遇到涉税问题就找我、涉税服务不满意就找我、有好建议也找我”的全员便民承诺。李力说,“对于我们而言,做好纳税服务工作是本分,真真切切需要在提升办税服务效能上‘下足苦功夫,下好真功夫’!”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局累计落实减税降费6423万元,其中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2020年继续实施形成的减税降费3348万元,2020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075万元;为全县11家出口企业累计办理出口退税953万元,办理免抵1449.2万元;帮助86家企业解决购销两难问题。
为推动全面复工复产,创造有利条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近期武汉市江夏区税务局联合人民银行江夏支行打造“银税互动”新格局,共享企业纳税信用信息,助力企业获批贷款,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活融资、促发展的新路。 湖北楚春归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环保设备研发、制造、销售、环境工程、市政工程设计施工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该公司目前拥有9项污水净化装置专利,2019年公司被评选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武汉市科技小巨人”。先进的技术引来了订单的井喷。2020年以来,该公司新签署的合同金额高达6000多万元,同比增长了近2倍,受疫情影响,项目回款较慢,资金链压力骤然加大。正当该公司一筹莫展之际,湖北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根据江夏区税务局提供的纳税信用良好企业名录,主动与其取得了联系。鉴于税务部门对该公司的纳税信用评级为A级,银行加速为其办理贷款审批,仅用时2天即综合授信500万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据统计,截止7月底,江夏辖区商业银行依据税务部门所提供的纳税信用信息,主动对接企业发放贷款253户,金额6.94亿元。
“无人看守,没有监控,扫码自取。半个月下来,这个梨摊总共卖了1200多斤梨,收入6000多元。按照市场价5元一斤来算,可以说分文不差。”8月2日傍晚,摊主吕火剑在卖光自家的翠冠梨后格外开心。 吕火剑的售梨摊所在的双龙村位于缙云县城东郊。梨子成熟时节,梨农就会在穿村而过的省道两旁设摊卖梨。 一顶红色帐篷,两边各挂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无人售梨处,梨子自产自销……”帐篷下的桌子上放着三篮梨,按个头大小分别卖3元1个、2元1个和1元1个,收款码就摆在边上。 在附近一家工厂上班的梁女士喜欢在下班时过来买几个梨,她说:“来来往往买梨的人,谁也不知道是谁,但谁也不会占小便宜。那样做对不起卖家这份信任,也对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