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万元!”近日,东阳市欧咪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来自东阳农商银行的一笔复工复产专项“税银通”贷款授信,该公司负责人周和仙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公司新的授信额度批下来了,我们可以好好规划一下转型的事情了!” 东阳市欧咪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在周和仙的苦心经营下,研发、生产的化妆笔、塑料笔套等塑胶产品远销韩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但受欧洲疫情的影响,今年出口遭受较大的影响。该公司分析形势后,主动做出调整,将产品扩大向韩国出口及加大内销力度,但部分设备及原材料采购的资金缺口让企业感到有心无力。东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企业中得知该情况,同时,东阳市税务局及时提供了该企业2019年度为A级的纳税信用等级和130万元的完税情况证明,随即,东阳农商银行江北支行在该公司原有115万元抵押贷款的基础上,为其追加了“税银通”贷款授信。 260万元的贷款额度,不仅解决了企业周转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也让周和仙尝到了诚信纳税的甜头。他感叹道:“这次多亏了农商行和税务局的‘税银互动’,才帮我们渡过了难关,今后我们一定会按时纳税,诚信还贷,让良好的纳税信用成为我们企业最重的一块金字招牌!” 目前,正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但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却因周转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复工复产困难重重。东阳农商银行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大力推进“燎原行动·小微普惠”行动,同时与东阳市税务局进一步优化“银税互动”工作机制,通过税务局推送的“税务清单”、企业需求等,及时掌握企业最新动态,以及纳税资信情况,第一时间送上信贷支持,形成“敢贷、愿贷、能贷”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助力企业摁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税银互动”关键时刻的“济困解危”“雪中送炭”,其实是企业诚信发展的直接反映。经此一“疫”,也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合法经营、诚信纳税的重要性。
“感谢‘银税互动’让我们公司能以诚信纳税换来‘真金白银’,这笔143万元的信用贷款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周转压力,激活了公司现金流,为公司下一步的经营发展撑起新天地。”近日,在新疆昌吉州“银税互动”工作推进会现场,昌吉市瑞森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接收到工商银行现场发放的贷款后,财务人员雷建红说。 国家税务总局昌吉回族自治州税务局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中,充分发挥“银税互动”作用,以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基础,为企业获得信贷保障和资金支持搭建平台。主动携手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昌吉监管分局、昌吉州金融工作办公室,联合召开“银税互动”工作推进会,实现税、银、企精准对接,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回族自治州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回族自治州分行等25家金融机构、10余名纳税人代表及县(市、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就如何完善“银税互动”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共享交换信息展开讨论,旨在以最优最快的方式将无形的“税收信用”转变成有形的“银行信贷”,促进企业纳税信用与融资信用充分结合,引金融活水,破解融资困境,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带动全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座谈会上,各企业代表踊跃发言,纷纷提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融资难题。各银行代表结合企业融资困难,就“银税互动”贷款产品进行宣传讲解,共同交流探讨如何解决企业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等问题,共谋融资环境优化工作,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打通企业复工复产资金链。同时,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与5家企业签订贷款协议,达成签约(授信)金额542万元,并现场演示线上申请贷款到发放成功的全流程操作,纳税人纷纷表示“银税互动”如同一针强心剂,让他们对企业的未来和发展更有信心了。 据了解,疫情以来,昌吉税务部门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将“银税互动”受惠企业范围由纳税信用A级和B级扩大至M级企业,纳入受惠群体数量实现翻倍。同时,依托办税服务厅、银行网点、服务热线、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和方式,对“银税互动”活动和相关金融产品进行全方位宣传,提升社会公众、市场主体的参与度和活跃度。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小微企业特点创新推出的信用信贷产品,加快推进“线上银税互动”。并且结合税收大数据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深入走访企业精准对接融资需求。今年上半年全州共有125户小微企业获得“银税互动”信用贷款3.6亿元,贷款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倍,有效解决了复工复产小微企业的资金缺口问题。 昌吉税务部门与金融机构实施“银税互动”合作以来,累计向合作银行推送6.1万余户诚信纳税人信用评价信息,促成中小微企业获贷款432笔,授信贷款金额达4.87亿元。 “我们将继续加大‘银税互动’推广力度,进一步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通过实施重点帮扶,创新信贷产品,落实扩围要求,提高服务质效,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有效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昌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昌吉州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小微企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12次提及小微企业,明确将通过减免税费,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等多种举措,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在苏州,“银税互动”作为企业纳税信用与融资信用之间的桥梁,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为不少逆势而上的小微企业送去了资金“活水”。 “我们是一家新设立不到一年的企业,属于纳税信用M级,没想到我们公司也可以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真是雪中送炭啊!”日前,常熟市旭日化纤有限公司第一次获得了宁波银行常熟支行贷款30万元。据悉,苏州税务部门聚焦经济发展渡难关,扎实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银税贷”向M级纳税人拓展,对诚信纳税的纳税人提供更优的金融产品服务,为企业换来真金白银,为复工达产增添动力。 同样受益于纳税信用的还有苏州华益美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向多地医院捐赠了价值近100万元的核酸检测试剂,再加上前期又投入了105万元购买设备和原材料,企业的资金出现紧张。税务部门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困难后,将企业纳入首批纳税信用贷项目名单。作为苏州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单位,银行在实时采集纳税信用等级等信息后,将企业的授信额度从200万提高到1000万,并提供了低于市场利率0.5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该公司总经理李振勇激动地说:“有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发展得越来越好!” 不仅如此,苏州税务部门还积极通过“云直播”,广泛宣传“银税互动”产品。日前,在一场税务、银行联合举办的“银税云互动、战疫促发展”为主题的“纳税信用贷”视频直播宣传会上,金融机构纷纷亮出自家纳税信用贷产品,为疫情影响下的企业送上一场资金“及时雨”。经营食品销售的张家港市嘉阳贸易有限公司,为保障疫情期间居民日常生活,向超市供应大量平价低价大米,企业流动资金出现了短暂紧缺。通过纳税信用贷,公司负责人徐正宇申请获得了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100万元授信额度。 苏州市税务局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持续拓展“银税互动”合作范围,创新服务措施,加强税收信用管理和运用,“银税互动”受惠企业由纳税信用A、B级扩大至M级,将覆盖全市87%的纳税人,真正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为抗疫情、助发展注入更多动力,为“六保六稳”夯实基础。
近日,在通州区税务局和建行北京通州分行的通力合作下,北京市金融局疫情防控重点名单内企业——北京浩石集成房屋有限公司成功获取“税易贷”贷款500万元,用于企业流动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疫情资金问题。 北京浩石集成房屋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后,该企业积极参与到抗击疫情建设中,先后为火神山医院、济宁市传染病医院提供箱式房、缓冲间等建设物资和技术支持,在快速建立应急防疫医院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获取该公司急需资金支持需求后,通州区税务局联手建行北京通州分行积极为该企业匹配相应小微企业贷款产品。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不少企业面临着复工复产的资金困难情况。作为今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之一,“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正是企业最急需的“硬核”实招。为了加强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今年税务总局通过“年评价、奖守信、惩失信”等方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加强纳税信用体系管理,发布纳税信用级别评价,并对诚信纳税人实行联合激励,对失信纳税人实行严格管理。 据悉,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将能够申请“银税互动”贷款的企业范围由原先的纳税信用A级、B级企业拓展至M级企业(主要为新设立的小微企业),使得纳入“银税互动”范围的企业数量扩大一倍。为落实好相关政策,通州税务局采用“非接触式”模式,加强与各大银行沟通交流,为企业与银行搭建信息沟通渠道,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今年1-5月,建行通州分行已累计为1252户小微企业提供授信8.2亿元,其中银税互动专属产品“云税贷”授信400多户,授信近2亿元,助力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这笔100万的信用贷款缓解了当前复工复产的资金压力,为企业生存发展撑起了一片天地。感谢税务部门为银企双方提供了这么好的合作平台。”阿左旗杰昌劳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道。 受疫情影响,许多小微企业资金链承压严重,急需融资支持。阿拉善盟税务局加强与银保监部门和银行机构的合作,大力推进“银税互动”,帮助企业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变纳税信用为贷款信用,为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纾困解难。疫情发生以来,阿拉善盟“银税互动”项目已为43户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金额1738万元,有力支撑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主动加强合作,业务办理简便。主动联合银行等部门为小微企业量身制定了“云税贷”“税易贷”等纳税信用贷款产品,小微企业可根据信用级别选择适合的产品,实现“在线申请贷款、在线评估授信、在线发放贷款”服务一条龙,有效提高贷款需求响应速度。 税收数据加持,服务企业精准。通过开展线上宣传和“一对一”专项走访等形式主动优化服务,运用大数据准确分析识别受疫情影响较大、复工复产较困难的小微企业,“一对一”电话服务、“点对点”送税费政策,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依托专业服务团队,开通“绿色通道”,减少申请办理贷款流程,大幅缩短办理时限。 用好信用评级,放宽受贷范围。将符合申请贷款的企业纳税信用级别由A级扩大到A、B、M级,整合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税务处罚等相关数据,纳入“信用内蒙古”体系。与银行建立数据实时传递机制,确保税务部门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和最新动态调整信息可实时调取。今年共上传纳税人信息6952条,有效化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银行部门通过“银税互动”为企业授信贷款提供完备数据保障。
d中小微企业是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重要环节,也是复工复产过程中压力最大的群体。市南区税务局在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银税互动”作用,以“信”换“贷”,打通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资金周转“堵”点,缓解企业资金难题。 青岛欧森木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家具出口业务的企业,一直以来经营状况良好,连续三年信用等级均为A级。企业复工复产后加大相关产品的供应,投入了大量资金,面临资金周转紧张的局面。 了解到企业困难后,市南区税务局靠前服务,加大“税银互动”宣传辅导力度,通过丁税宝等线上途径推送相关政策。该企业了解到“税银互动”项目,通过手机银行APP及企业网上银行申请了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分行的“纳税e贷”业务。在企业授权的前提下,税务部门向银行提供了企业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和纳税信息。贷款秒批秒贷,该企业足不出户即申请到了贷款金额80余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 疫情防控期间,市南区税务局积极发挥网上渠道优势,提供安全便捷的“非接触式”服务,确保“银税互动”平台运行、信息推送、申请受理业务不中断,帮助企业依法依规通过“银税互动”享受诚信纳税红利。“银税互动”将企业的信用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为守信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激发了企业活力,在企业遭受疫情冲击、资金流转不畅的困境下,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借助“银税互动”的积极效应,在纳税人中逐步树立起“褒扬诚信”的价值导向,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企业关注纳税信用、主动积累良好的纳税信用,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和往常不同,今年的甘肃福雨塑业开工比较晚,作为本地规模较大的农膜生产企业,福雨塑业承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公司发展陷入困境,前期应对准备不足、上游原料短缺、部分订单预付款无法及时回笼,资金不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这可让公司负责人陈二虎犯了难。 正在这个时候,一封来自天水市秦安县税务局的政策宣传资料邮寄到了陈二虎手上,上面详细罗列着公司在疫情期间可享受到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税务工作人员还靠前跟进,开展“一对一”帮企活动。当了解到福雨塑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时,税务工作人员立刻提出了“银税小微支行”为企业申请贷款的解决办法,当天在税务人员的联系协调下,凭借多年良好的纳税信用记录,甘肃银行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为福雨塑业提供了绿色通道,仅用一天的时间就为企业成功申请到150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纳税信用变成了真金白银,税务局真的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及时雨’啊!有了这笔贷款,我们顺利购进了原料,恢复了生产,日前生产的4000余吨农膜已经全部销售出去,有了政策支持和资金后盾,我们再没有了后顾之忧。”福雨塑业负责人陈二虎感慨地说道。 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不少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面临资金周转压,为帮助企业获取信贷支持,天水市税务部门把“银税互动”作为新形势下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细化措施,加强税银合作,建立新型政、银、企合作模式。积极向纳税人宣传国家出台的聚焦疫情防控、减轻小微企业负担的相关政策,向纳税人详细解读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以及相关指标的扣分标准、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等,示范引领更多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提高税法遵从,享受更多政策红利。 甘肃正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主要从事建筑劳务总承包房屋建筑业、市政工程、保温防腐工程的承包及施工等生产经营活动。在了解到甘肃正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存在资金短缺难题后,清水县税务局辅导团队就“银税互动”向企业开展一对一宣传,辅导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以“非接触”方式提交了“银税互动贷款”申请,凭借企业多年的良好纳税信用,申请的100万元贷款很快到账,为企业复工复产、扩能扩产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企业法人蔺成科收到贷款时说道:“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全部的计划,原本计划实施的工程项目因疫情不得不暂时停止,200多人的工资开支和复工复产购买建筑材料所需资金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难题,没想到凭借企业良好的纳税信用就快速、便捷、高效的办理了贷款,不仅耗时短、放款快,并且利率低,切实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企业复工复产的信心倍增”。 近日,秦安县税务局又联合建行秦安支行举办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银税互动推介会,邀请纳税信用A级、B级、M级企业的纳税人参加。建行天水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祁健从建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信贷支持、授信政策、云税贷产品、云易贷产品等方面向与会企业进行了详细介绍,让企业更多了解金融政策。同时,现场办理环节,各与会企业通过在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网上办税体验区的外网电脑上进行网上申请,建行人员跟进授信,贷款额度当场实现。此次税银推介会,邀请企业33家,现场办理成功12笔,贷款723万元。通过银税互动加速企业融资办理速度,将纳税信用“变现”为真金白银,帮助小微企业缓解复工复产的资金难题,为小微企业“贷”来生机,促进小微企业良性发展。 “我们登录电子税务局的银税互动平台提交申请,几分钟就获得授信额度,100万贷款很快就到账,真是方便快捷,在疫情影响,复工复产艰难的情况下,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秦安县长城建筑有限公司负责人牛建平高兴地说。 天水市税务部门深化“银税互动”助力解决融资难题。加强与银保监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将纳入“银税互动”范围的企业在纳税信用A级、B级企业基础上扩大至M级企业。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满足不同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信贷需求。配合省局积极推进银税数据直连,实现小微企业贷款网上“一站式”办理。 截至目前,天水市税务局已与当地18家金融机构签署了“银税互动”战略合作协议,企业用“纳税信用”换取“真金白银”的资金扶持,着力提升纳税信用的转化度。2019年,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推送纳税信用评价结果A至D的企业2.15万户,全年累计向1173户纳税人发放纳税信用贷款10.8亿元,向492户纳税人发放基于纳税信用的其他贷款30.33亿元。今年1-5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向729户纳税人发放纳税信用贷款8.18亿元;向149户纳税人发放基于信用的其他贷款金额为11.25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河南平顶山市郊联社在深入学习省联社关于推进从严治贷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联社信贷制度相关文件精神,以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作为评定贷款额度及利率优惠的重要标准之一,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贷款难题。截至5月底,该联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62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82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967户。 平顶山市明轩油业有限公司是平顶山市一家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民生保障类企业,生产有菜籽油、花生油、橄榄油、食用调和油、小磨香油、芝麻酱等30余种不同规格的包装产品,已销往我国20多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并于2008年获得了正式出口权。2020年以来,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经营陷入困难,资金缺口200万元左右。 当得知市郊联社可依据纳税信用等级给予相关优惠政策的时候,该公司立刻申请贷款。市郊联社第一时间安排客户经理去该企业经营场所进行实地调查,与企业负责人沟通。经调查得知,该企业2019年度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结合当前联社推出支持企业相关信贷制度管理政策,当即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给予企业200万元的贷款额度以及利率优惠政策,解了该企业的燃眉之急。 据悉,平顶山市郊联社该项优惠政策首先确定企业纳税信用等级分类:A、B、M、C、D五级,针对不同纳税信用评价级别企业,细分贷款授信额度、选择贷款利率优惠幅度、优化风险管控措施。特别是上一年度纳税信用等级为B级及以上的企业,实际经营期限至少两年以上的,只要符合省联社信贷管理制度相关要求,市郊联社都将给予较大额度的贷款授信及相关利率优惠政策。与此同时,该联社加强实施标准化管理,提高个性化服务模式,持续创新信贷产品,制定更高额度、更低成本的信贷方案,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解决企业贷款难题。
“获得工行南涧支行这300万元的贷款,对我来说就像做梦一样……这次信用贷款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南涧县驰达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茶文荣激动不已,得益于“银税互动”政策红利,这个因疫情陷入困境的企业终于“转危为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涧县税务局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合作,针对企业复工难的现状,有效发挥“银税互动”作用,精准对接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资金需求,加大税收信用贷款支持力度,为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引入资金“活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南涧县税务局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专班,结合正在开展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发动全局干部职工走进企业宣讲政策。同时,全面梳理全县拥有授信等级的企业,核实经营状况,通过税收大数据筛选出符合申请条件的企业,精准、定向、依法推送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情况、纳税情况等信息给银行,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效提升银税互动的运行效率。 借着政策的东风,各大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信贷产品,工行南涧支行迅速推出“税务贷”,农行南涧支行推出“纳税e贷”,建行南涧支行推出“小微快贷”,有效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据统计,截至5月31日,南涧县已发放“银税互动”贷款金额达1200万元。
中小企业是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重要环节,也是复工复产过程中压力较大的群体。近日,乌苏市税务局和中国工商银行乌苏支行加强沟通协作,建立了“银税互动”合作机制,推出“税务贷”业务,借助税收大数据平台,同时发挥工商银行线上产品优势,为纳税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贷款绿色通道,全力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助力复工复产。 工商银行乌苏支行行长刘女士表示,“税务贷”完全以纳税信用为依据,无抵押,最高额度300万。通过线上自主申请,线上审核,利率相比普通产品至少降低2%以上,放贷时间最快只需4小时,纳税人当天就可收到贷款,帮助企业节省成本,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受疫情影响,我们企业的资金链压力很大,正准备申请贷款时,乌苏市税务局和中国工商银行乌苏支行推出了“税务贷”业务,我们企业由于纳税信用等级良好,可以享受这项业务,116万元贷款当天就拿到了,真的是太快了,资金链的压力瞬间减小了,企业发展一下觉得有动力了。”享受到“税务贷”首笔贷款的乌苏市土产日杂果品有限公司法人高兴的说。 工商银行乌苏支行行长刘纯玫表示,“税务贷”完全以纳税信用为依据,无抵押,最高额度300万。通过线上自主申请,线上审核,利率相比普通产品至少降低2%以上,放贷时间最快只需4小时,纳税人当天就可收到贷款,帮助企业节省成本,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乌苏市税务局和中国工商银行乌苏支行将以此次银税合作为起点,不断加强银、税、企之间的沟通交流,巩固完善“银税互动”合作平台,与更多的商业银行开展银税合作,充分发挥金融和税务的协同效应,让更多纳税信用良好的企业能够享受到有更低利息、更快放贷产品,构建起银行服务地方经济、地方带动银行发展的良好银税合作关系,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