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表彰会在济南举行。会上,山东省文明委表彰了60名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及126名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山东金兰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兰乳业)总经理法文静当选第八届山东省诚实守信模范。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泰安市岱岳区的金兰奶牛养殖基地,法文静正和员工一起在挤奶大厅里忙碌。2003年,全国人大代表金兰英成立了泰安金兰奶牛养殖有限公司,2013年,法文静接过母亲的接力棒,成为金兰乳业传承人,并对企业升级改造,一如既往地用诚信守护着每一杯好牛奶。 “目前,金兰乳业奶牛存栏量达到1700头,每天产奶量16吨。我们对原奶的质量进行了严格把控,确保每一滴原奶都不含抗生素。”法文静说。 好牛奶是喂出来的。“想要一杯好牛奶,一定要对奶牛好,对它好才能产出优质的奶。所以在奶牛饲养上,我们坚持用好料,合理均衡奶牛营养。保持奶牛的生活环境舒适、整洁。”法文静在奶牛饲养场边走边介绍。 在确保奶源质量的同时,法文静还坚持诚信经营,特别是在奶业出现“奶荒”时期,她拒绝跟风涨价,不惜每天损失万元也要供应合约单位,赢得业界一致好评。“我们很不理解,就连外面来高价收购的企业也不理解,但正是因为我们总经理的坚持,才赢得了整个行业的信任。”公司员工马晓娣说。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法文静还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与扶贫相结合的路子,建设养、种、加、销、游产业链,成立金兰家庭农场,流转土地4000多亩作为饲草料种植基地,带动周边百姓致富。 目前,金兰乳业已经发展成为集奶牛养殖、巴氏奶加工、牧草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法文静也先后荣获“诚实守信中国好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齐鲁乡村之星”等称号,今年5月当选“山东好人”2020年度人物。 谈及刚获得的全省道德模范称号,法文静表示,获得这项荣誉,确实很激动,自己有责任将诚信品德推广下去。“我们在基地建设了诚信园,园子里的菜、奶无人监督,自己取买。在这里,除了讲好诚信故事、宣传诚信文化,还开展了一系列亲子游活动,将诚信真正传承给下一代。”法文静说。
阅读爱好者杨铁森每个月都会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只见他刷刷身份证,两本书籍就借到手了。“原来借书的时候需要交100块钱押金,只能借两本书。现在可以用身份证借书了,工作人员给我们设置了积分管理,积分越高借的书就越多。我觉得这个事特别好,我们更应该爱护书籍,文明阅读。”杨铁森说。 杨铁森所说的积分是青州市图书馆依托个人纯信用制定的积分管理办法。青州市图书馆全面推行“信用+阅读”服务,依托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把市民借阅情况全部纳入信用管理。根据市民有无爱护书籍、按时归还、文明阅读等行为进行加减分,并为守信读者提供新书优先借阅、延长借书时限、优质图书推荐等便民服务。“我们要爱护书籍,按时还书,这样积分就会攒得更高,能借出更多的书。”市民杨梦涵说。 近年来,青州市深入推进“信用青州”建设,在重点民生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机制,通过开展“信易+”守信激励应用工作,努力为守信者的信用福利加码,让“信用有价”真正走进群众生活。 “在图书馆进行积分的读者目前一共有五万人左右,通过信用借阅这种方式借书的读者每年接近20万人次,借出的图书在40万册次左右。我们要继续完善信用借阅相关制度和方法,让更多市民能够享受到诚信借阅带来的好处,营造文明借阅、守信爱书的社会风气。”青州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王延亮介绍。 除了“信易阅”,多种具有青州特色的“信易+”守信激励应用在青州市落地开花。该市深入推进信用惠企便民,在旅游、医疗、教育等41个领域建立行业守信激励措施清单,推出“信易游”“信易医”“信易贷”“信易购”等应用场景,为守信市民提供免门票、特色诊疗、上门办理等265项优惠便利服务。 青州市组织大型购物商场、超市等市场服务机构开展的“信易购”应用,对诚信主体给予付款免排队、购物卡双倍积分、免费使用购物袋等便利服务,让市民平日点滴积累的信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福利。同时,该市还立足商业特点,不断创新拓展“信易购”服务内涵,引导商户主动立信、亮信,打造诚信兴商特色品牌。 “我们在店铺打造二维码信用平台,一铺一码,由消费者评价,有效督促店铺自主推进诚信经营活动,提高店铺的诚信经营意识。对诚信顾客我们提供免费修裤脚,免费清洗黄金等10项免费服务项目,让顾客享受诚信服务,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青州泰华城行政专员刘文东说。 诚信有感,守信有用。“信易+”不仅让文明变现,更让市民知信、守信、用信的意识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青州市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充分发挥政务诚信引领导向作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以奖惩联动为抓手、以惠民便企为重点,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建设,深入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强基配套”工程、信用信息平台和数据归集“提质扩面”工程、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推广应用“深化提升”工程、信用奖惩“联合实施”工程、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培育示范”工程、信用舆论宣传“推广普及”工程等六大工程,建立健全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诚信青州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青州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月度排名稳居全国县级市前列,并多次位居全国第二。先后荣获“全国守信激励创新奖”“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奖”“潍坊市守信和信用创新优秀案例奖”等,被列入全国首批“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城市”。
李洪珍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保洁员,但在她服务过的小区里,认识她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个品德高、讲诚信的好大姐。李洪珍从事保洁工作多年,经常捡到对失主意义重大的东西,她每次都会想方设法寻找失主,甚至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谁丢了东西不着急?既然我捡到了,就应该主动还给人家,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李洪珍说。 2017年8月20日上午,李洪珍正在海椒市街7号院门口清扫街道。无意中,她在路边发现一个黑色手包,打开一看,里面竟装着一叠百元大钞、身份证、银行卡等物品。李洪珍立即联系了锦东社区工作人员。经过清点,发现包里有1500多元现金、身份证、3张银行卡、两张信用卡和其他单据。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多方努力下,失主最终被找到,当天下午就来社区领回了失物。当时,失主要给李洪珍500元作为感谢,但被李洪珍婉拒,“钱我不要,捡到别人的东西就要还给人家,这是我该做的。” 在平时工作中,李洪珍经常遇到类似情况,她曾经捡到过手机、身份证、银行卡、首饰、钥匙等,每一次都会想办法寻找失主,为此她还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有直接联系失主的、有张贴寻主启事的、有交居委会办公室处理的、有交派出所的……”李洪珍说,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失物都能很快找到失主,一时半会找不到的,她也会做好登记,以便失主回头寻找。 寻回失物后,很多失主表示要给李洪珍“辛苦费”,但她从来不收,“我做这些事情不是为了挣钱,做人本来就该诚实守信,这是一种美德,应该发扬下去!”
“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这是多年来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秀缎所信奉的格言。陆秀缎始终坚信,只要相信群众,群众就不会失信于己。正是这样的一份信念,让她与当地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信任的桥梁。 当村医,让群众没钱也能看病 与丈夫结婚后,陆秀缎来到夫家所在村——东养村生活,在这里开了一间小诊所,当起了村医。当时的东养村条件艰苦,群众普遍生活困难,80%的群众到诊所看病都付不起医药费。陆秀缎深知群众的苦,村民来看病买药,付不起药费就先给他们赊账,她说:“群众来看病,不可能因为没钱我们就不治。”渐渐地,这个有没有钱都能去看病的诊所在东养村出了名,陆秀缎也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 199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已是凌晨1时许,结束了一天工作的陆秀缎刚睡下,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她打开门,看到几个人扶着一个小伙子站在门前,小伙子头部受伤,流着血。陆秀缎立即为他做了止血,但没一会,小伙子的意识开始模糊。村里的诊所无法提供紧急救治条件,陆秀缎很着急,建议立即送小伙子到县里的医院治疗。但是,当时送来的几个人身上一分钱也没有。紧急时刻,陆秀缎自掏腰包,拿出200元,连夜将小伙子送到了县里的医院。庆幸送医及时,小伙子最终脱离危险。 陆秀缎的小诊所开了13年。13年里,她给村民看病赊账多少已无法计算,对家庭困难的人,她总是“先治病后收钱”。对于赊账村民,陆秀缎从来就不主动索要,即使有的村民拖了一年多时间。 曾有人问她:“您给大家赊这么多账,就没有担心过吗?”陆秀缎笑着回答:“我一直都相信,只要我把病人医治好了,他们都会信守承诺来还钱。”果然,村民们没有辜负这位好心的村医,几乎所有赊过账的病人都把钱还上了。 开农资店,让群众赊账购买农资 被推选为东养村党总支部书记后,陆秀缎下定决心要做大做强东养村的芒果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了提高村民们的种植积极性,陆秀缎动员丈夫到林逢镇上开了一间农资店,并承诺:所有农资均以厂家的价格提前发放给村民,待芒果成熟,果农有了收入再收款。农资店每年对外赊账的金额都超过200万元。 2020年,田东县一名果农通过新闻了解到陆秀缎的事迹。由于缺乏技术,他种植的芒果产量和品质都不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找到陆秀缎寻求帮助。陆秀缎亲自到他的芒果园里查看,在找准原因后,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护理技术和经验告诉他,并为他垫付4万元的农资款。在陆秀缎的帮助下,今年,该果农的芒果园实现了大丰收。“我去北京期间,他给我打电话,说要把农资款转给我,我记得大概是4万元,但是具体多少还得去查看单子。”陆秀缎说,“因为人在北京,想等回去找到单子发给他再结算,结果他说不用看,相信我,立即就转了4万元过来。” 面对群众的赞誉,陆秀缎说:“乡亲们种植芒果,在最开始的两年基本上没有收入,如果我们不垫付农资,群众也很难发展起来,诚信都是相互的,我们信任群众,群众自然也不会失信于我们。” 销售芒果,价亏“诚”不亏 经过多年的发展,陆秀缎种植的芒果已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每年芒果季,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到陆秀缎的芒果基地订购。 2016年芒果上市前,一位来自上海的经销商看上了陆秀缎果园里的芒果,以2.8元/斤的价格包下了整片芒果园,经销商交付订金后就回了上海。后来芒果成熟上市,市场价格涨价至3.6元/斤。“市场价比我们的协议价高了将近1元/斤,且按当时市场的火热程度来看,还会继续涨价。”陆秀缎说。如果以2.8元/斤的价格销售,肯定会亏不少钱,和上海经销商的协议也只是口头协议,并没有签订合同。亲朋好友都建议她把订金退还给上海的经销商,再按市场价把芒果销售给其他经销商。 “答应人家的事怎么能反悔呢?”陆秀缎没有犹豫就拒绝了这个建议,丈夫黄涛也很支持她。“收入是少了很多,但诚信是无价的。”陆秀缎说。该经销商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感动,为了感激陆秀缎夫妻俩坚守诚信,特意购买了一辆价值3.8万元的手扶拖拉机送给他们。 虽然是外嫁来的媳妇,但在东养村的近30年时间里,陆秀缎深受村民们的信赖与爱戴。“要让群众相信自己,首先自己要相信群众,只有站在群众的角度,用心、用情、用力去帮群众排忧解困,群众才会相信你,这是我这么多年来最真切的感受。”陆秀缎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东养村的产业发展越来越好,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我真的很高兴。荣誉代表过去,实干才能赢得将来,今后我还会继续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兑现我给他们的每一个承诺,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
一到冬天,八步沙的林场里就安静了下来,少了春日里万人压沙治沙的火热场景。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郭万刚依然没闲着,跟林场职工们一起忙碌着冬季防火的事宜。他总说,治沙、护林本就是一项四季无休的事业。 “最近一段时间冬季防火的压力很大。我们分成几个小队,白天巡护,晚上就住在八步沙里。”郭万刚说,这里的每一棵草木都成活不易,容不得马虎。 八步沙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上世纪,这里曾饱受风沙肆虐之苦,沙漠中刮来的沙尘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吞噬着庄稼和村庄。 1980年,郭万刚的父亲郭朝明等6位庄稼汉,以联户形式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在原本几乎寸草不生的荒漠区治沙造林。 几年后,当时在古浪县土门镇供销社上班的郭万刚辞去了工作,接替日渐年迈的父亲,也走进了这片沙窝里。 最初的日子苦闷而艰辛,他有时会怀疑自己的选择,发愁手中这把铁锹如何能战胜肆虐的黄沙。 1993年,一场黑沙暴席卷了古浪县城。漫天的黄沙把白天变成了黑夜,下工后的郭万刚艰难“摸”回了家。第二天他才知道,这场黑沙暴夺走了23条生命,其中还有好几个学生娃娃。 多年以后,每次谈及那段往事,他都会声音哽咽。也是从那时起,郭万刚坚定了信念,“沙漠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再也不能让黑沙暴把人吹走!” 从此,他卷起铺盖,住进了沙漠里,带领着一百多人的治沙队伍,向腾格里沙漠南缘挺进。 如今,郭万刚和林场三代治沙人一共完成治沙造林25.7万亩,封育管护面积达到43万亩,八步沙周边的沙漠已经基本治理完毕。 郭万刚没有停下脚步。“我们不仅仅要守住八步沙,还要向更远处、更深处前进。” 近两年来,八步沙林场治沙造林的步伐以每年近2万亩的速度向外拓展。目前,古浪县已经在沙漠前沿形成了乔、灌、草结合的防风固沙体系。 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这里的绿洲在一天天“长大”,八步沙也迎来了新机遇,走向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林场开始发展“沙产业”,建立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和枸杞、红枣等经济林基地,同时利用林间空地散养沙漠土鸡。 林场里也多了年轻人的身影,他们不断创新治沙方式,将“蚂蚁森林”项目引入古浪县,还通过短视频平台,把治沙造林的故事告诉更多网友,开展直播“带货”等电商项目。 今年以来,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自发前来林场参观的全国各地访客数量超过6万人次,沙漠体验游正逐渐成为这里的新名片。 郭万刚等治沙人的坚守,换来了八步沙及周边的林草丰茂,也赢得了外界对治沙人的认可。11月5日,郭万刚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是13名全国诚实守信模范之一。 如今,郭万刚已年近古稀,虽然有时要去全国各地宣讲,但只要返回古浪县,他几乎每天都在林场里忙碌着,去林草管护站巡查、压麦草方格、给秋季栽植的苗木做沙土保温套袋…… 站在林场的观景栈道上,郭万刚就会想起父辈们治沙的故事和那些一刮沙尘暴就飞沙走石、拔树揭瓦的日子。他感慨道,“治沙造林改变了我的家乡,如今生活变好了,我们更要把治沙事业一代代传下去,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绿色。”
一家海南农业企业,从最早50亩的种植面积发展到如今的2.8万亩,从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高端凤梨品牌、中国资本市场热带水果第一股,秘诀是什么? 答案是:诚信。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名单公布,当得知自己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时,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人公司)董事长徐咏梅说:“能获得这个奖十分不容易。这份荣誉既是一份国家对自己和企业的肯定,也是鞭策自己不断奋进的推进器。” 徐咏梅认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需要考察企业经营的每个方面,也对自己是全方位的考量,起码应具备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诚信,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1999年,徐咏梅刚到临高创业,种植了50亩的香蕉。一开始,她不被当地百姓所接受,甚至有人怀疑她是来抢占村民土地的。有一件事情开始改变了村民的看法。 徐咏梅发现基地所在的村没有井,村民要到很远的河里取水喝,不仅远而且不卫生。徐咏梅就主动去村里帮村民打了一口井。当村民喝到了甘甜的井水时,慢慢接受这个“外来人”。 创业以来,天地人公司基地开到哪里,就为村民路桥修到哪里。20年来为村民修路15条、修桥9座、打饮水井20余口、修建校舍12间、资助贫困大学生50余名,并建立了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业培训基地免费为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培训。 徐咏梅的诚信经营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信赖,长期以来与百果园、长沙绿叶等几十家果业渠道、批发客户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率先实现了订单农业,销售网络遍布全国。 2015年,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正式打响,天地人公司主动与贫困户签订了精准扶贫协议。“精准扶贫既是爱心帮扶,也是诚信的庄严承诺。”徐咏梅说。 徐咏梅认为,产业方向与扶贫模式有机结合,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围绕如何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动力的问题,在实践中徐咏梅带领公司探索出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利用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务工模式,创建“三位一体”扶贫模式。 一组数据凸显成效:原来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桉树每亩地年产值只有500元,改种凤梨每亩年产值达到18000元。 截至2020年12月底,天地人热带水果产业扶贫项目实现分红3015.46万元,帮助7137户、3132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出列。 天地人公司不仅让更多农户走上致富路,还不断培训员工让其掌握发展技能。“我刚来公司时,只能当保安,经过公司这几年的培训,我学会了香蕉种植技术、如何管理工人,慢慢地成长为公司一个千亩基地的场长。目前年薪近20万元,还买了小汽车盖起了小楼房!”临高临城镇和兴村脱贫户王海骄傲地说。 徐咏梅表示,接下来,天地人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国家级龙头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带领天地人公司在诚信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按照省文明办关于开展2021年度“辽宁好人·身边好人”推选活动的要求,经事迹审查和负面清单核查,我市拟推荐王立恒等15人作为候选人,参加全省2021年度“辽宁好人·身边好人”推选活动,现将候选人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1月8日至12日。 如对推荐人选有异议,请于11月12日前来信或来电反映。反映问题应实事求是,单位反映问题请加盖公章,个人请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信件有效日期以邮戳为准。 联系电话:82758604 来信地址:大连市中山区育才街39号 大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11月8日 “辽宁好人·身边好人”候选人推荐名单 序号 姓 名 单位及职务(职业) 推荐类型 1 王立恒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 助人为乐 2 王 坤 大连市“郭大姐爱心之家”公益二代团队负责人 助人为乐 沙河口区马栏街道兰园社区工作者 3 王金海 北京市盈科(大连)律师事务所律师 大连西岗律师普法讲师团团长 助人为乐 4 孔玉珍 大连市甘井子区关工委五老志愿者 助人为乐 5 安 磊 辽宁渔业传播检验局金普新区检验所单位负责人 助人为乐 6 姜治民 冰山集团-松下冷链(大连)有限公司物流部副部长 助人为乐 7 郭庆国 大连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市政基础设施部 助人为乐 沙河口所副所长 8 王菊芝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眼科原主任 见义勇为 9 刘民田 大连瑞希特木业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诚实守信 10 王 波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大连航标处大三山岛灯塔灯塔长 敬业奉献 11 史玉伟 大连市消防救援支队庄河大队新华路消防救援站 敬业奉献 执勤助理 12 羊建业 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武汉光谷管廊项目部 敬业奉献 高级业务经理 13 王连明 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街道鸿盛社区居民 孝老爱亲 14 邹 杰 大连红旗商贸有限公司退休职工 孝老爱亲 15 张勃霆 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中山区税务局青泥洼桥 孝老爱亲 税务所三级高级主办
潍坊市奎文区37071136号福彩站位于鸢飞路与行政街交叉口南侧路西,销售员张萍是一个看起来有点瘦弱的中年妇女,她很健谈,语速适中,声音很好听。据了解,张萍原先在单位上班,下岗后在超市做过促销员,也给酒店包过毛巾,但工作一直没有稳下来。她的外甥是一名福彩销售员,在他的推荐下,张萍经过仔细考虑,决定也开一家福彩投注站。 从福彩“小白” 到销售“精英” 张萍从2013年开始销售福利彩票,她坦言,刚开始选择销售福利彩票,只是为了生活。张萍工作特别认真、执着,她在超市上班的时候,工作时间很少坐下休息,比同事站的时间都要长,促销工作也干得很出色。在这之前她没有接触过福利彩票,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她认为,跟超市的工作相比,一是福彩销售接触人比较多,面对的人群也比较复杂,二是每天临近销售截止时间,会特别忙。她说,“刚开始销售福利彩票真是手忙脚乱的,三个月下来,人变瘦了,脱发也很厉害,幸亏当时有老公在店里帮忙,虽然很辛苦,但家人的支持让我坚持了下来”。 张萍觉得福利彩票“挺好玩儿”,没事自己也会买上几注。有一次她购买的5注3D彩票,还“小中”了一把,奖金是1700多元钱,这让她高兴了好久,她觉得彩票能够给人带来快乐,这也正是彩票的魅力所在。 因为张萍兢兢业业的服务,她的福彩站销售额一直不错,也比较稳定,即使在新冠疫情和彩票游戏调整期间,在她的努力下,还是能基本能做到维持原先的销售水平,因此,她的站点也获得了潍坊市“优秀投注站”“文明投注站”荣誉称号。 销售原则是“不让一个彩友跑空” 张萍的彩站之所以有稳定的销量,得益于有一群固定的老彩友。每逢过年,她都会买来台历、挂历送给彩友,中秋节期间,她还会“自掏腰包”送彩友几注彩票,以回馈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支持,祝福他们都能有个“好彩头”。 自从加入福彩销售队伍,张萍的销售业绩一直很稳定,在辖区内名列前茅。她说,自己并没有什么销售技巧,有的只是兢兢业业,敬业爱岗。八年来,几乎从未缺勤,老公前几年因为血糖高住院一个多月,都是独自一人在医院治疗,张萍没有抽出哪怕是一天去陪他。老父亲生病,她让老公帮忙照看彩站,自己前去照顾老人。偶尔遇到停电,她就在彩站门口摆上刮刮乐销售,同时告知彩友到临近没有停电的彩站购彩,她的销售原则就是“不让一个彩友跑空”。 诚信服务加“借势宣传” 赢得铁杆彩友 张萍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她认为做生意讲诚信是第一位的,有漏兑的彩票她总是第一时间联系到彩友,让他们赶紧前来支取奖金。彩友们都说,张萍的账一点问题没有,一分钱都不会少。因此在她彩站搬迁后,很多彩友还是隔老远跑来找她购彩。拾金不昧的事情对张萍而言更是“司空见惯”,她经常捡到彩友们落在彩站的钱包、手机,每每都是想办法及时归还。有一次,张萍在彩站捡到彩友的卡包,里面好多银行卡、证件卡,她心想,彩友一定很着急。她看到里面有一张4S维修店的维修单据,她通过维修店找到了彩友,将卡包归还给他,彩友对她连声感谢并送上现金,她婉言拒绝了。对于彩友们的感谢,她总是一笑置之,认为这都是她应该做的。 “借势宣传”对于福彩销售非常重要,张萍深得此道。只要有彩友中奖,她就趁机在彩站张贴喜报,在朋友圈发信息,加大宣传,彩友们看到之后纷纷前来彩站“沾喜气”。快乐8上市的时候,她的彩站虽然不是第一批开通“快乐8”的站点,但她第一时间进行宣传,让彩友们熟悉这款新游戏。站上从2021年3月份开通了快乐8之后,彩友们很快就喜欢上了它,这跟她前期的宣传是分不开的。 转眼之间,张萍销售福利彩票已是第9个年头了,从刚开始为了生活而工作,现在的她,已经爱上了这份工作,爱上了福利彩票,感觉已经离不开它了。张萍说:“我的人生格言是‘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我把它融入进福彩销售工作中,它激励着我不断前进,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一名最优秀的福彩销售员!”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诚信,诚信又是必不可少的人生准则之一。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街道干部职工树立“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创文明城”的理念,11月11日,武陵区穿紫河街道开展了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活动中,首先由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彭刚以诚信含义、诚信小故事、你会怎么做、诚信守则四个方面向街道干部讲解了道德诚信有关知识,并引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讲诚信、重信用,让诚信深入人心,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投身诚信实践,在单位里做个诚信员工,在家庭中做个诚信成员,使讲诚信成为自觉行动。 活动最后,全体干部共同观看了诚实守信类全国道德模范刘习民《医者仁心 一诺千金》先进事迹展播视频。刘习民38年初心不改,专注不孕症的研究和治疗,为近3万个不孕症家庭实现生儿育女梦想;他承诺“不让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26年来减免患者治疗费用1000余万元,为践行“医者仁心”写下最美注解。
10月27日一大早,秋风中带着丝丝寒意,周吉亮已在自家的农场里忙活起来,检查螺蛳肉的生产情况、和工人一起搬运货物…… 今年45岁的周吉亮年轻时在外闯荡多年,后回到了家乡泗阳县爱园镇条河村创业。那期间,他捕过鱼捉过虾、养殖猪羊鸡鸭、收购加工蔬菜,后成立水产饲料经营部,向厂家提供鱼虾饲料、贝壳粉和螺蛳肉。2018年,他果断流转了本村土地300多亩,成立了“泗阳县爱园镇周吉亮种植养殖家庭农场”。 周吉亮的家庭农场不仅种植水稻、蔬菜、花卉,还养殖鱼、虾、螺蛳,这些鱼、虾和螺蛳销往扬州、上海、山东等地,且销路在一点点扩宽。在每年的经营中,周吉亮与外界有千万元的经济往来,难得的是,从未发生过一次纠纷。他说:“农场的生意之所以能越做越大,是因为我在经营中始终秉持‘诚信守信’的原则,诚信给了我很大的助力。”周吉亮的这份诚信不仅体现在与客户的交往中,对待员工也是一片真诚。 周吉亮的农场里目前有10多名固定工人,这些员工都是经济较困难的村民或留守妇女。农场繁忙的时候,一天用工60多人,每个工人一天能有80元至120元的收入。作为管理者,周吉亮始终坚持按时发放工人工资,不管遇到什么经济难题,绝不拖欠。“想要留住工人,诚信是关键。”周吉亮掷地有声地说道。 2018年,周吉亮与村民签订订单协议,免费向村民提供长豆角籽种,待豆角成熟后按照协议价一元钱一斤收购。谁知到了年底,受市场冲击,长豆角价格直线下滑,销售渠道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周吉亮一筹莫展,但他坚持按照原价收购了这批豆角,最终亏损2万多元。 回想起此事,周吉亮说:“亏了钱不是大事,重要的是不能辜负村民的信任。”在他心中,诚信比金钱重要得多。 不仅是对待他人真诚、讲信用,周吉亮还非常热心公益。2019年8月,条河村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周吉亮主动出资帮助4名困难学子走进大学校园。2020年,周吉亮还向宿迁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捐款1万元,从今年开始,他打算每年资助5名至10名困难学子,直到其大学毕业。今年2月份,周吉亮被评为第八届诚实守信“泗阳好人”。 如今,周吉亮的一双儿女也加入到农场的工作中,在网络上销售农产品。将诚信视作一生必修课的周吉亮,常常教育儿女在经营中要坚守诚信的底线,做一个干净、真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