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诚信经营的消费环境是推动城市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小桥惠客家超市里,“建立诚信体系、保证食品安全”“诚实守信、公平负责”等经营理念不只是挂在墙上,更深入每一位员工的心里。 寒冬腊月的小桥惠客家超市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一派热闹和谐的场景。作为零售终端的超市来讲,只有坚持诚信经营才能换取消费者的信赖,才能让超市长期处于这样的“火热”的状态。作为超市的商户,更要齐心协力,诚信经营,消费者才能放心选择和购买商品,超市才会越做越好,越来越红火。 为了保证良好的消费环境,超市通过各种措施给市民提供服务。此外,惠客家超市还和商户们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并派专人进行监督,保障了良好的买卖关系, 依靠贴心的服务和诚信的作风。惠客家超市赢得了消费者的心,因为他们深知,只有从长远利益出发,诚信经营,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获得顾客的忠诚。
一个不起眼的黑色皮包被遗忘在后排车座上,里面装着身份证和药物,还有一沓红色百元现金。1月13日上午,大庆交投公交快1路公交车黑EC3205驾驶员暴喜波打扫车厢时,发现了一位粗心乘客落下的物品。 “打开皮包时,才发现里面有一沓钱,也没有数到底有多少,但仔细看了看身份证。”暴喜波说。 “乘客发现自己的包丢了后,一定会着急。”想到这里,暴喜波立即掏出手机,将物品拍照传给公司经理,表示如有市民打电话到公司寻找丢失物品,可以联系他,他暂时保管。做完这一切,暴喜波按时发车。1个小时后,车辆在终点站大庆西站停靠时,一名男子给他打来电话表示,自己的包丢失了。 杨先生说出的信息能与遗失物品对上号,暴喜波拿出保管好的包交给杨先生。 杨先生看着失而复得的物品激动地说:“都怪自己大意,幸好有暴师傅帮我捡到了,真的十分感谢,包里一共有2000多元现金,还有银行卡,尤其是身份证,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如果丢失了,会很麻烦的。” “平时也会捡到雨伞、帽子、手套等一些小物品,这是第一次捡到现金。”暴喜波说,不管捡到什么物品,他第一个念头都是及时归还给乘客。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日,北控清运三班环卫工人郭运国和高建明将捡到的钱包物归原主。两位师傅拾金不昧的行为,成为疫情防控中的一股暖流,让我们倍感温暖。 1月12日上午,北控清运三班环卫工人郭运国和高建明两人开着清扫车像往常一样在达沃斯小区门口附近进行保洁作业,这时郭运国看到路边有一个黑色钱包,便下车将其捡起,并发现钱包内有2000元左右现金和身份证件,于是赶紧上报给公司。公司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途径,与失主取得了联系。 失主刘小宝说,昨天回老家的时候,在达沃斯门口道边等人,小外甥一直闹,包落下了也没看见。等快到家找钥匙的时候发现包没了,接着就往回走,后来我上邻居家找达沃斯的微信群,从这里边看到了,就让我姐夫带我过来拿包来了。非常感谢环卫工人捡到了我的包并且还给我,应该学习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 为了表示感谢,1月13日,失主刘小宝将写有“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和600只一次性口罩送到了北控清运三班。另外,刘小宝在外务工的丈夫也录制了一段视频对两位师傅表达谢意。 北控清运三班环卫工人郭运国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都是我们北控环卫工人应该做的,现在把包送到失主手上就放心了。 朴实无华的话语更彰显了品质的高尚,两位环卫工人拾金不昧的行为,为我们城市增添了温暖的一幕,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经常有人把东西落在共享单车车筐里,我捡到过钱包、宝马车钥匙,还捡到过苹果笔记本电脑,收到锦旗还是第一次。”1月13日晚9时许,在友谊西路整理共享单车的赵军这样说。抱着采访他拾金不昧的初衷和他交谈后,记者才知道他原来是个正能量网红。 他用爱守护城市“温度” “谢谢您,就是一份心意。”1月12日,一则失主向共享单车运维人员送锦旗的视频登上微博热搜,发微信红包被拒收,失主通过共享单车公司联系上他,当面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42岁的赵军是一名哈罗单车转运调度员,主要负责大唐芙蓉园周边的共享单车运维工作。1月10日晚上7时,利用假期和朋友聚会后赵军准备搭乘地铁回家,在地铁大明宫站C口附近,他发现一辆共享单车车筐内有个红色女式挎包。他按照惯例边拍视频边检查,发现包里有一台相机、一个装身份证和银行卡的钱包、一串钥匙。他当即联系公司有关人员申请获得用户真实电话号码,联系上失主王女士后,原地等她来拿包。 40多分钟后,王女士返回原地,经过核实,赵军将包还给了她。“我包里的相机价值两万多元,还有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物品,非常感谢您。”王女士激动地连连致谢,当场加微信要给赵军发红包表示感谢。赵军拒绝了,叮嘱她不要再将贵重物品落在共享单车上。 1月11日,过意不去的王女士特意给赵军打电话,提出以发红包表达谢意,赵军再次拒绝。1月12日,王女士联系赵军的单位,给他送来一面锦旗。“我觉得没有啥,很正常的一件事,大家都会这么做。”赵军说。 王女士说,她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附近一单位工作,当天着急回家,坐上地铁很久后才发现把包落在共享单车上。“感谢赵军,他的拾金不昧、不图回报,让我感觉非常温暖。” 原来他竟是“共享单车锦衣卫” “咔嚓,就是一剪。”“谁又给共享单车加私锁了,剪。”一个干练、精瘦的男子,操着一口陕西话,麻利地用大铁钳剪断共享单车上私锁的系列视频在多个新媒体平台热播,大家亲昵地称他“共享单车锦衣卫”,这个人就是赵军! 赵军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1999年当兵复员,2018年开始从事共享单车运维工作。在运维中,他发现有人“占便宜”骑共享单车,就会劝阻、纠正。 2018年8月中旬,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附近,他发现有人将共享单车和自家三轮车锁在一起,就剪断了私锁,闻讯赶到的三轮车车主辱骂他。他回了几句,对方将他发脾气的照片上传网络,赵军在没有证据证明自己“被迫发火”的情况下,被公司以“损害公司形象”罚了2000元,这可是他月收入的一半啊。 吃一堑,长一智。挨罚这件事伤透了赵军的心,也给他提了个醒。于是,他将自己纠正违规骑共享单车、剪私锁的过程拍视频上传到多个新媒体平台,既给自己留证据,又能倡导更多的人文明骑行、勿侵占他人利益。同时,他也将拾到东西归还失主的视频上传到新媒体平台,提醒“马大哈”用户注意保管财物。 赵军说,视频越发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目前,他的抖音账号粉丝近44万,获赞1100多万。 赵军“刚性”维护共享单车运营秩序、爱心守护用户财物的正能量之举得到了多家媒体关注,2020年5月,赵军被西安市总工会授予“致敬西安匠心”优秀劳动者称号。 “总有一些平凡的人,做着让这个世界温暖的事!”网友表示,正是赵军这样的人默默践行正能量行动,为西安温情加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古城的暖意。
有个故事,在山东交通学院口口相传十年;有支队伍,立足诚信做公益十年;有个小店,在交院践行诚信十年。山东交通学院“诚信驿站”,就是这个“网红”小店,它让一届一届交院学子习染诚信,弘扬公益,涵育文明。 2010年4月,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2008级学生孙凤慧,本着“诚者,内诚于心;信者,外信于人”的信念,在学院无影山校区学生生活区摆放了一个公益性小摊,这就是山东交通学院“诚信驿站”的前身。 孙凤慧说:“升入大二后,我总想找点事情来充实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大学留下一抹不一样的色彩,于是我想到了创业。我找来一张简易的木制电脑桌,摆上少许文具用品,在桌子上放了一个收钱的盒子,一张介绍自主诚信购物的宣传板,我的无人看管小店就这样开张了。” 2009级学生谭成志的加入,让小店注入了新鲜血液。谭成志觉得小店并非单纯一个小商店,应该是一个为大家提供方便的“驿站”。他们商议后,就把小店更名为“诚信驿站”,谭成志还根据“诚信驿站”这四个字,写了一副对联“诚吾心与君大同之信,驿交院供君周便之站”,首尾四个字就是“诚信驿站”。 山东交通学院“诚信驿站”就这样诞生了。一路风雨,如今它已走过了十个年头,从最初的“诚信小店”到现在的“诚信驿站”,从一个小摊到8个站点,从1名成员到现在百余人团队,在校园内营造出了志愿服务、弘扬诚信、崇尚公益的浓厚氛围,承载着学校“教育基地”“文化景点”“示范窗口”“学校名片”“地理标识”等五大功能于一体,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品牌与亮点。 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诚信体系的今天,山东交通学院学生想到了一个好点子,一张简单小桌,很少的商品,或许它并不起眼,却传播着诚信正能量,践行着诚信真品质。央视《新闻联播》曾这样点赞:“无人照料的小店,从没丢过一分钱;无人监督的大学生,从没丢过一次脸。你尊重我,所以我必须自尊;你信任我,所以我不能失信。一个小小的店面,为社会诚信的大文章,提供了一个现实样板,值得每个人去深思、品味。” 记者了解到,十年来,交院“诚信驿站”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诚信文化。坚持把盈利的八成用作公益,开展诚信助学金、诚信爱心支教、诚信爱心义卖、诚信骑行等志愿服务活动。把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自强精神,一下子升华到服务同学、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的高度,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安身立命道义为本,处事做人诚信在先。”山东交通学院党委书记王焕斌说,“诚信驿站”是一种显性的校园文化,看到“诚信驿站”,人们感悟到一种理念、一种特质和一种精神,在“诚信驿站”的感召下,交院师生争做践行者,诚信考试、诚信自行车、诚信水站、诚信售饭、诚信演讲比赛、诚信纪念品设计大赛等如雨后春笋,纷纷在校园内涌现,已成为“交院的风景线、诚信的活样板,成功的加油站、发展的新开端”。 岁岁年年,届届相传;十年坚守,初心不变!3000多日日夜夜的坚守,扩大的是规模,不变的是理念,“诚信驿站”在十年发展成长过程中,彰显着交院人的诚实守信。今天的“诚信驿站”志愿服务队,作为山东交通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的一支分队,8个站点遍布学校两地四址,在贴近同学、服务师生的同时,传播诚信正能量,为探索培育大学生诚信文明意识提供了现实样板。
日前,市民王先生带着一面“拾金不昧完璧归赵,品德高尚学习楷模”的锦旗专程赶到保定电谷源盛广场客户服务中心,将锦旗赠送给源盛城发集团沐野企管员工崔勇,以表达对崔勇拾金不昧的感激之情。 2021年1月3日凌晨4时许,崔勇在夜间巡视时,在电谷源盛广场生活垃圾房附近发现一个黑色钱包。包内有若干银行卡、大量现金及失主身份证。为尽快找到失主,崔勇主动前往可能与失物相关的二楼商户,耐心寻找失主。终于,在商户店值人员的协助下,顺利找到了失主王先生,仔细核对身份信息后,当面清点了物品和现金,完璧归赵。失主王先生连声感谢,他说:“幸亏崔勇先生捡到并及时归还,才免去我的损失,感谢源盛公司的工作人员,谢谢他们的暖心服务。”
遵义市播州区一名女子,去柜员机取款时发现,机器里竟然有4300元现金。不过她并没有因此动心,而是将钱交给了当地派出所。 1月11日,遵义市播州区的赵姓女子,到当地一家银行柜员机取款,她却吃惊地发现,柜员机里竟然有4300元。 “肯定是谁不小心掉这里了。”赵女士说,此时大厅里没有人,她赶忙寻找失主,但大街上也不知道谁是失主。于是,赵女士拨打报警电话,寻求民警帮助。 接到报警后,播州公安分局龙坑派出所立即组织民警赶到现场,赵女士将拾到的4300元交到民警手中。因天色已晚,该银行工作人员均已下班,无法确认失主身份,民警便将4300元现金带回派出所。 次日一大早,民警来到该银行查看视频监控。在视频画面中,民警发现失主将现金放入ATM机后按机器提示确认了存入的张数,误以为存款成功,便没有继续后面的操作就匆匆离开。 最后,民警通过多方查寻确认了失主身份,并电话联系失主告知其具体情况。接通电话后,失主高某称,他还不知存款没有成功。 1月12日11时许,失主高某来到派出所。经确认身份后,民警当场将4300元现金交给了高某,高某很是感激拾金不昧的赵女士。
北京东城区将进行“信用+医疗”体系建设,以社会化“信用+保险”工具,为东城区守信市民提供“先看病后付费”的信用就医服务,大幅节省患者就诊时间,提高东城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是记者11日从北京东城区两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近年来,为方便患者就医,一些地方尝试“先看病后付费”惠民政策,但实际效果不佳,由于存在患者看完病不付钱的逃费风险,不少医院担心受损失,大都抵制“先看病后付费”。北京东城区尝试进行“信用+医疗”体系建设,为守信市民提供“先看病后付费”信用就医服务,解决了医院的后顾之忧,不仅能够唤醒和增强公众的诚信意识,也让“先看病后付费”成为一种社会常态,给患者就医带来极大方便。 现实生活中,患者到各大医院就医,往往是先付费后看病,特别是住院治疗,既要缴纳一笔不菲押金,还要及时缴纳医药费,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患者一旦出现欠费情况,医院为了避免损失,便会停止用药和治疗。这种做法,让一部分急需治疗的贫困患者,或一时交不起医疗费的患者,因此耽误了病情,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则危及生命安全,甚至有患者因无钱而放弃治疗回家等死。如此现象,严重违背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责。为此,一些地方曾尝试“先看病后付费”惠民政策,但因出现患者逃费等行为,医院承担不起便抵制实施。 少数患者利用“先看病后付费”钻空子,恶意不交医疗费,一般数额比较大,这种不守信用行为,给医院带来很大压力和经济负担。如果不解决医院后顾之忧,“先看病后付费”就难以实施下去。北京东城区进行“信用+医疗”体系建设,专门为守信市民提供“先看病后付费”信用就医服务,一方面,守信市民通常不会出现恶意逃费行为,医院不会遭受医疗费用损失,纾解了后顾之忧,就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常态化实施“先看病后付费”惠民政策;另一方面,此举既解决部分患者一时交不起医药费“看不起病”的问题,让他们能够及时得到救治,也避免在收费窗口排长队等候缴费现象,节省了患者大量的时间。可以说,这种“先看病后付费”政策,把看病放在第一位,简化了就医流程,提高了治病救人的效率,也增强了公众诚信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诚然,实行守信市民“先看病后付费”,也有可能出现逃费和交不起医疗费的现象。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加以避免,才能让这项惠民政策持久地实行下去。其一,对那些原本没有信用“污点”的患者,一旦享受“先看病后付费”后出现恶意逃费,就应列入信用“黑名单”,除依法追讨医药费,今后不再享有这项惠民政策,还因失信在社会其他方面受限制,从而倒逼患者必须诚实守信,依约按时缴纳医疗费;其二,对部分贫困或因病返贫患者交不起医药费的情形,不能一刀切列入信用“黑名单”,可以约定一个较长的缴费期限,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大病救助、财政补贴等方式,以减轻这部分患者的医疗负担,体现政府的关切和温暖,让他们能够看得起病。 总而言之,实行守信市民“先看病后付费”惠民政策,方便了患者就医看病,唤醒和增强了民众的诚信意识,对建设诚信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大胆探索和尝试。
近日,省文明委举行“榜样山西——第八届山西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为夫偿债、诚信爱家的和顺县马坊乡北村村民张俊兰受到表彰,被评为山西诚实守信道德模范。2012年,张俊兰为了给丈夫看病,四处向亲朋好友借钱。丈夫去世后,她为了偿还十几万元外债,没日没夜拼命挣钱。好在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惠民政策,在组织帮扶下,她承包了一个蔬菜大棚,终于偿还了所有债务。事实证明,勤劳加诚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会遇到难事急事,也就免不了涉及借钱还钱的问题。有道是,借钱见人心,还钱看人品。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表面上看是经济的问题,实质是一个诚信做人的问题,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尺。难时借钱,按时还钱,这对每个借钱的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也是兴家之道。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重要,放而言之亦然。这让笔者想起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雁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们一家七口人,因母亲身体不好,就父亲一个劳动力,每年挣下的工分不够分口粮,成了生产队里年年的缺粮户。那时,每年按人头分粮,必须要达到所应得的工分,如果不够,生产队先把粮分给你,差下的工分换算成欠款记在生产队里的账上,日积月累家里就欠下村集体好几百元钱。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村里把这笔钱移交到当地的农村信用社。为此,这件事成了父亲心里的一个疙瘩。欠信用社的这笔钱,直到笔者参加工作后,小弟弟也外出打工,于20世纪90年代初才算还上。可过后不久,国家对此类记账的钱大都减免了。母亲为此常唠叨不已。可父亲说,别人管不着,咱还了自家过得心安。 中国人历来以至诚为道。孟信不卖病牛、季布一诺千金、宋濂勤学守信、查道吃枣留钱……古人诚实守信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今,像张俊兰这样坚守诚信的模范典型身上,同样映射出新时代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诚信底色。 古往今来,诚信既是构成个人道德高地的基石,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毋庸置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诚信是处理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同样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近些年来,国家诚信建设呈现良好发展积极态势,令人欣喜。筑牢社会“诚信大厦”,每个人都应添砖加瓦,让诚实守信、履约践诺的美德薪火相传。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名优秀少先队员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崇高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1月11日,一位中年男子早早地来到了宣城市第十二中学,为该校八(2)中队丁聪送来了一面致谢的锦旗——“拾金不昧,品德高尚”。 原来1月4日下午,丁聪放学回家时,在校门外捡到一部新款华为手机,市场价值数千元。丁聪第一时间将手机交给来接自己的父亲,并催促父亲赶紧想办法联系手机的失主。经过一番周折,丁聪与父亲终于将手机完好地归还到了失主手中。 事后,手机失主经过几番辗转,最终联系到了丁聪的中队辅导员,并感激地说:“学校教育出了这么好的孩子,孩子拾金不昧的好品质太让我感动了!”丁聪却说,这是他应该做的。该校少工委副主任钟洁评价丁聪:性格活泼开朗、为人热情善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承传统美德,扬时代新风。拾金不昧虽是小事,但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丁聪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彰显出作为一名新时代少先队员的优秀品质。他不仅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更为广大青少年播下了助人为乐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