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一天,家住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的崔西武起得特别早,81岁的他在侄子陪伴下,搭乘出租车跑了100多公里,先后到诸城市桃林镇上曹家沟村、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两地,找到工人们还上当年欠下的工资。这一天,他终于把自己26年前欠下工人们的工钱全部还清,崔西武也被评为青岛市“诚实守信”文明市民。 “当年有些是工程干完了,尾款结不了,一户剩下几百元或一千元左右,总共欠了工人们大约1万元。”崔西武说,当时自己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后来自己身体也出了问题,这笔账就拖了下去。日子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崔西武虽然日子过得始终不宽裕,但一直记着这笔钱,从日常生活中省吃俭用“抠”出钱来攒着。 崔西武的《工资账》里不仅记录着账目,更记载着“诚信”二字。“老乡们虽然这些年没来找我要钱,但我知道自己必须还,哪怕钱不够,也得多少给人家一些弥补。”崔西武说。
国庆长假第五天,黄鹤楼景区已送出约2000个棉花糖。这份特殊的礼物,倍受景区文明旅游小达人们的欢迎。黄鹤楼景区这一幕,是武汉市发起的“诚信守诺 文明旅游”活动展露的一角。长假期间,全市景区积极推进“诚信守诺 文明出游”活动,引导游客有序入园、践行守诚信、倡文明,安全、游玩两不误。 10月4日上午11时,在黄鹤楼景区主楼前,前来参观的游客排起长龙。排队时间稍长,很多孩子开始躁动。这时,黄鹤楼景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开始沿着队伍“吆喝”:“小朋友们想不想参加一个游戏,大家每排队5分钟,就能获得一个棉花糖。”游戏很奏效,小朋友们都开始安静排队,不吵闹乖乖排队的小朋友,获得一张棉花糖兑换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庆长假期间,这个小游戏成功地让孩子们遵守秩序,同行的家长也更自觉起来。 8月起,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武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全市游客发起倡议:积极参与“诚信守诺 文明出游”活动,用行动为武汉加分。整个活动开展至今,超过10万名市民、游客通过线上打卡、签署承诺书等各种形式参与活动,用行动践行“诚信守诺 文明出游”。由此引发的文明旅游持续效应也体现在“十一”长假期间。 在东湖海洋乐园,10月2日客流突破2万人次。园区内增设了很多志愿者,工作人员全员在岗。在每场演出前,工作人员都会提醒游客注意防疫措施,戴好口罩,让广大游客玩得更加安心,更加开心。东湖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大游客也是诚信守诺、文明出游的践行者,他们帮忙一起捡垃圾、维护秩序,主动配合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让国庆假日更加祥和美好。 5日,在园博园景区,来自天门的小朋友何其恬,和妈妈、弟弟一起在园区内扎帐篷游玩。看见弟弟将饼干外包装袋随手扔在地上,她连忙捡起来放进随身带的垃圾袋。当离开时,何其恬帮助妈妈将帐篷收拢,将空矿泉水瓶、用过的湿纸巾、酸奶盖全部装进垃圾袋,然后扔进垃圾箱。在凤娃古寨,人流爆满。截止到当天下午4时30分,景区入园游客超过17000人。景区建议大家错峰出行、避免拥堵,积极落实“四必”原则,要求每位游客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健康码必扫、大数据通信行程卡必出示,确保游客安全畅玩。 在花博汇景区,虽然游客众多,但游客在玩乐的过程中,都自觉地将垃圾放进垃圾桶里,地上很少有果皮、纸屑等垃圾,“总的来说,游客们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了。近日以来,几乎没有发现践踏草坪、偷折鲜花的情况。”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写下一纸承诺,他4年如一日照顾罪犯的女儿,用关爱将濒临绝境的少女扶上人生正道。 从警36年间,他充分调动身边的资源,与慈善机构、爱心企业共同资助超过100名贫困学子,以行动书写人民警察的大义和担当。 从派出所到分局,他致力为民辅警打造稳定“大后方”,将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从高赞警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 他是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分局政治处主任、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刘继平。 父亲的军功章鼓舞他一路前行 刘继平出生于1969年。1985年6月,中考前夕,父亲意外去世,成绩优秀的刘继平放弃读高中,选择报考武汉市警官学校初中班,开启从警生涯。 “我曾经也有过大学梦,但是既然选择当警察,就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对得起百姓的信任和期待。”刘继平说,36年一路走来,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 刘继平的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母亲是农村妇女。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从不缺位。“父母不讲什么高深的道理,他们对孩子的期许是做有责任有担当、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家庭给予的良好道德教育,与进入警校后,学校为学员们树立的价值观一脉相承。 刘继平说,读高中可选择的职业道路很多,但他最终选择从警,看上去似乎是场“意外”,但冥冥之中却有几分“注定”。 父亲曾在战争年代建功立业,他的书桌抽屉里摆满了军功章。无论是小时候的心驰神往,还是长大后的睹物思人,在刘继平看来,这些闪耀着时代荣光的物件是鼓舞自己一路前行的最大动力。 用4年时间践行一纸诺言 2002年,时任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王家巷派出所副所长的刘继平带队破获汉口沿江一带系列麻醉抢劫案。抓获犯罪嫌疑人龚某时,刘继平发现其女珍珍(化名)无人照顾。 “她的成绩很好,很爱学习,如果因为家庭原因影响学业太可惜了。”刘继平说。为此,他主动提出代龚某抚养珍珍,并手写一式两份协议书请龚某签字。 龚某认为这是刘继平的查案手法,并不指望他真的照顾珍珍。但她想不到,刘继平用了4年时间践行这一纸诺言。 每个月,刘继平都要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用于珍珍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哪怕再忙,4年间他也没有错过一次珍珍的家长会。 “因为这是我作出的承诺。”刘继平说,“搭白”就要“算数”,这事关人民警察的荣誉。 珍珍没有辜负刘继平。继2006年考上大学后,2010年她又考取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研究生,如今定居国外、事业有成。 “她一直喊我叔叔,‘警察叔叔’的‘叔叔’。”刘继平说。珍珍的人生路越走越宽阔,是对自己的最大安慰。 2007年,刘继平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公安部二级英雄模范、湖北省道德楷模等多项荣誉,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 用好自己身上的“光环”,把阳光和温暖传递给需要帮助的孩子,刘继平初心不改。他不仅自掏腰包,还积极争取身边的慈善机构、爱心企业帮扶贫困学子,截至目前,已为超过100名学子解决读书、生活难题。 用政治建警锤炼武昌公安铁军 2019年8月,刘继平告别一线岗位,调至武昌公安分局政治处工作。 为基层一线当好“娘家人”,打造一流政工品牌,成为他追求的新目标。 他积极倡导服务基层、随警作战、做优服务理念,实行从优待警措施“一揽子”工程,网上公示各项优待制度和办事程序,方便基层。实行政工首接制,“一次说清、一次办结”,提升机关服务质量。 为了激发队伍内生动力,刘继平不仅坚持自己当好英模,还组织分局民辅警跟班先进,学习英模争当英模,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鼓舞人,充分发挥“标杆效应”。 “公安队伍是党的‘刀把子’,必须传承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砥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初心。”刘继平说。面向未来,武昌分局满怀信心,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继续落实从严管党治警要求,着力锤炼“四个铁一般”的武昌公安铁军,在新起点上为平安武昌建设再谱新篇。
9月23日中午,武汉市民黄先生来到省客集团盛世通运输有限公司279路公交调度室,领回自己丢失的66100元现金及相关证件。 当天上午9时,279线公交车驾驶员赵红兵从新洲邾城开往汉口新荣,抵达后湖大道新荣客运站。车上乘客下车后,他对车辆进行例行检查,在第7排座位上发现一个塑料袋。 司机赵红兵告诉记者:“拿到手上感觉像钱,我当场就向公司车站反应,然后回来之后就上交到公司,这是我们公司的例行流程。不论钱多钱少,我们都是按程序上交公司。” 公司接到司机赵红兵的报告后,立即由生产品质部和安全机务部负责人一同驾车在汉口新荣返回新洲邾城的高速路口等待赵红兵并联系交接。 盛世通运输有限公司生产品质部部长杨艳芳告诉记者:“经过财务的清点,发现有66100元钱,里面还有一张身份证、医保卡和银行卡。”丢失这大一笔钱,失主肯定着急,为了尽快找到失主,盛世通公司立即报警。 新洲区公安分局辛冲街派出所接警后,副所长罗京带队赶到盛世通公司279路公交监控室。很快,民警通过身份证信息查到失主的联系方式,通知失主黄先生前来领取遗失的物品和现金。 中午12时30分,在辛冲街派出所民警的见证下,黄先生领回丢失的现金和证件。原来,他当天着急赶往武汉办理社保,遗失的钱正是缴纳社保用的。 “正急得不得了!派出所给我打电话,让我过来拿钱,说是盛世通279公交司机拾金不昧。司机人品太好了!钱找到了很高兴!”黄先生对记者说道。
“感谢感谢,你们工作人员太负责了。”9月22日,在石门县红十字会医院办公室,失主接过药剂科贺一秦手中的钱包,连连感谢。 这个故事得从9月18日说起,当天中午12点左右,药剂科贺一秦上班时在西药房窗口前的地上发现一个黑色皮包,但四周并没有患者,他站在窗台边等了好一会儿,不见有人寻找,确认是被人遗失了。通过清点包内物品,发现里面有现金和医保卡等重要证件。 在医院丢了钱、医保卡,那可不是小事,为了尽快找到失主,贺一秦立即将钱包交到医院办公室,希望通过医院的力量来找寻失主。凭借着钱包里的信息,宣传科、门诊部通过多种渠道,于9月22日终于联系到了失主。 失主系石门县税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赶到医院办公室认领了钱包时对拾金不昧的贺一秦和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表示万分感谢。面对失主的感谢,贺一秦腼腆的说:“这都是力所能及的普通小事,我想医院的其他同事遇到同样的事也会和我一样做的。” 一直以来,石门县红十字会医院始终坚持在提高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的同时,不断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今年已有多名工作人员将拾到的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交还失主,树立了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着医院医务人员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医患之间搭起了一座拆不散的连心桥。
各县(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 根据中央、省文明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的相关要求,为弘扬社会新风尚,广泛挖掘和宣传我市的凡人善举,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继续深化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攀枝花好人”选树活动。2021年6月至9月,通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逐级审核、媒体公示等程序,罗成英等10名候选人入选2021年三季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攀枝花好人榜”,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助人为乐好人 罗成英 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攀枝花铁矿表外矿作业区综 合干事 周运英 仁和镇老街社区党委委员、支部书记、区妇联兼 职副主席 田力 攀枝花市新发出租车有限责任公司出租车司机 二、敬业奉献好人 逯云龙 攀枝花市西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 向绍红 攀枝花钢企米易白马球团有限公司质量技术管 控中心副主任 夏勇 攀枝花市东区环境监测站站长 三、诚实守信好人 陈志安 攀枝花宏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 四、孝老爱亲好人 张晶晶 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政办公室主任 刘记 攀枝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西区局(分公司) 客户经理 莫正东 华荣公司攀枝花矸石发电厂燃运车间工人 希望上榜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公民道德建设中作出新成绩。各县(区)、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大力宣传“攀枝花好人”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社会风尚,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攀枝花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中共攀枝花市委宣传部 攀枝花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2021年9月24日
9月2日晚19时,拉萨市公交运营有限公司金珠分公司24路驾驶员巴桑卓玛在自己驾驶的公交车(藏AD9906)从哲崩寺终点站发车前往色拉寺站,途中经过铁崩岗公交站时,车内一名小孩发现一部手机掉落在座椅上,随后将手机交给了巴桑卓玛手中,巴桑卓玛暂时把手机保管起来,以保持手机畅通,方便跟失主联系,并在第一时间拍视频汇报给了金珠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同时在微信工作群内帮忙寻求失主。 9月2日晚20时许,巴桑卓玛通过电话与失主取得联系,将价值八千多元的一部苹果手机归还给失主。对于巴桑卓玛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失主提出了高度赞扬,并对巴桑卓玛表示了真挚的感谢与问候。 巴桑卓玛这种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是当代公交车驾驶员积极向上、文明服务的完美诠释,希望这种正能量继续在公司传递下去,在营运过程中展现公交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意志品质。
诚信经营是立业之本,兴业之道。31年来,他始终坚守诚信经营的初心,赢得了诸多合作伙伴及顾客的信赖,他就是第六届“最美银川人”李建民。 “做人做事,都要诚实守信。失信,万事不可为。”李建民说,坚持诚实守信,把事情做好,这是自己能经营长久最关键的一点。 1982年,李建民退伍后回到河南老家,开办了松紧织带厂。1990年,李建民回到了第二故乡——银川,成为了一名个体工商户。“刚开始经营时资金等方面都比较困难。”李建民告诉记者,通过长年的诚信经营,生意逐渐由小变大,“目前我们在整个银川乃至宁夏的母婴行业里,也是名列前茅的。” 因为产品质量好、价格公道,店里的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与此同时,李建民也有了许多加盟商和合作伙伴。而在这些加盟商中,其中有一位令他记忆特别深刻。 “2017年,有一个小伙子到店里来买奶瓶。买了奶瓶后他就走了,把装着5000多元现金的黑色袋子,落在我们店的货架上了。”发现袋子后,李建民的妻子和店员立即跑出去找人,但没找到。当天下午,这位顾客再次来到店中询问时,李建民便将袋子物归原主了。当时这位顾客就非常感动,并在随后的接触中被李建民诚信经营的品德打动了,后来便加盟了李建民经营的母婴品牌。 因为坚持诚信经营,李建民获得过“全国诚信经营示范商户”、银川市首届“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第六届“最美银川人”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由于受到电商的冲击以及疫情的影响,实体店销售情况不如往年。李建民说,他正在积极想办法促进销售,也计划开家网店。“不论是实体店,还是以后的线上销售,我们都会一直把诚信经营进行到底。”李建民说。
2021年9月13日下午,渭城交警大队县乡中队聂翔,苏龙华在东风路与朝阳一路高峰执勤时,突然发路边有一部手机,观察四周无人寻找,便捡起,心想,机主一定很着急,但因无法解锁,不能和机主联系,半小时左右,电话铃响,是机主家人找机主,便告知其家人让机主到中队办公室领丢失的手机。 经民警耐心的核对失主身份,确认无误后才将手机还给失主,并叮嘱失主保护好自身财物,避免财产损失。 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是群众对交警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公安交警的鞭策和鼓励,交警渭城大队将继续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全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李育明,男,汉族,59岁,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市万州区天子客运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党支部委员、出租汽车驾驶员,万州区第五次党代会党代表。该同志从业16年来,在平凡的出租车驾驶服务岗位上,始终坚持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乘车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出租车行业最深沉的爱,用自己的完美服务让无数乘客享受旅途中的美好,较好地践行了“人民交通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该同志曾先后多次荣获万州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出租车驾驶员”“发展先锋”“提升城市先进个人”“重庆五一劳动奖章”“最美交通志愿者”和“文明服务明星”等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各级领导、同事们的赞扬和乘客们的表扬。 一、爱岗敬业,优质服务 让自己的出租车成为城市最亮眼的“流动名片”,是李育明的工作准则。16年的出租车营运生涯,李育明始终坚持着出租车应有的规范,“安全驾驶、热情服务、规范运营、文明待客、不拒载、不超载、不欺客宰客”,这早已成他每天必念的“心经”。“您好!"“您去哪里?"“请您携带好随身物品!”凡是乘坐李育明出租车的乘客,总会听到如此暖心的问候和善意的提醒,而言语间也让乘客如沐春风。 “我热爱出租车这个行业”。李育明从不避讳在众人面前表达对于出租车行业的热爱,这是他最朴实的初心。16年的栉风沐雨,李育明先后拾捡的现金、物品价值高达十几万元,无一例外全部返还给了乘客。他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自己的钱物,坚决不要。 二、奉献爱心,服务社会 2012年天子公司成立雷锋车队,李育明被推举成为队长。在过去9年间,他每年都会带领车队的队员们开展各种公益服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爱心车队9年来,累计免费搭乘老弱病残乘客以及65岁以上老人2160余人次,免费接送高考学生达7200余人,节假日走访慰问社区退伍军人和贫困家庭870余人。在工作之余,李育明还经常抽出时间带领队员们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到儿童福利院给孩子们送玩具。助人为乐、关注公益、传递爱心,李育明始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一颗真诚之心尽力尽责服务社会。2013年李育明带领的雷锋车队荣获重庆市“工人先锋号”,2017年荣获万州区“学雷锋示范岗”,1名队员荣获重庆市“学雷锋标兵”。 三、安全行车,重中之重 李育明作为一名老驾驶员,无违章、无事故、无投诉是他对自己从业的基本要求。特别在是安全方面,他始终坚持把“安全高于一切”作为行车的最高标准,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多年来,他勤于刻苦钻研驾驶技术,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努力提高车辆驾驶技能本领,视手中的方向盘为生命,安全行车150余万公里,从未发生任何大小安全事故。他说“出租车是个服务行业,每天载着不同的乘客,安全行车既是对乘客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作为出租车司机,能把车开走是非常容易的事,但要真正地把车开好,做到“车行万里路,时时保平安”,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这不仅需要驾驶员具备娴熟的驾驶技术,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责任心。在16年多的行车中,李育明始终牢记“安全重于泰山”,在每次出车前都会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车辆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不开“带病车”;坚持规律生活,保证足够睡眠,不开“疲劳车”;保持乐观心态,做到心情愉悦,不开“赌气车”;坚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做到礼让驾驶,不开“英雄车、斗气车”。 四、不惧危险,冲锋在前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就必须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冲锋在前,这才是共产党员真正的为民本色。”李育明如是说。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波及全国。李育明所在的天子公司闻令而动,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应急车队,他挺身而出,主动请缨,担任起应急车队的队长。在抗“疫”期间,李育明带领20名队员克服困难,积极行动、勇担责任,冒着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感染的危险,义无反顾地接送出行困难的医护人员外出采集标本和上下班。无论是白天或是夜间、晴天或是下雨天,李育明和他的队员们都会招之即到,24小时全天候提供服务从无怨言。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李育明带领的疫情防控应急车队,累计接送抗疫一线医务人员700多人次,确保了一线医务人员每天的安全出行,为全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交通人的贡献。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足迹书写着自己的历史。李育明热爱自己出租车驾驶员这个岗位,以无私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付出了满腔热忱、捧出了全部真诚,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塑造了一种不平凡的敬业精神。他用热心、爱心、真心擦亮了城市文明窗口的“万州名片”,用他默默无闻的实际行动传递着“人民交通为人民”的正能量,在推动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服务“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建设中彰显出了新时代万州交通人之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