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上午,来自北京的三位乘客在搭乘海口公交新月汽车公司韩书升师傅驾驶的出租车时,不慎遗落了一个装有15000余元现金的钱包。在接到失物找寻信息后,韩师傅第一时间找到钱包并完璧归赵,让外地乘客感受到了身在异乡的温暖。 当天9时20分左右,三位乘客搭乘韩师傅驾驶的出租车,从西海岸一家酒店去往锦鸿温泉花园酒店,其中一位乘客上车后,随手将钱包放在左后座靠近车门的位置,便一路上与韩师傅闲聊起来。9时45分左右,乘客到达目的地,匆匆付完车费、领取发票后便下车离开。 随后,韩师傅继续营运,在接送完又一组乘客后突然接到公司的来电,称有乘客通过发票上的车牌号联系到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信息指挥中心,请韩师傅立即回电。经与信息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联系,韩师傅得知,先前载运的三位乘客钱包遗落在车辆上了。韩师傅赶紧寻找,在驾驶位后面的角落里发现一个黑色钱包,他立即驾车返回公司,将乘客遗落的钱包送往信息台,经工作人员现场清点,包内共有现金15000余元和多张银行卡。 当天下午,失主来到公司信息台,韩师傅现场将钱包归还给乘客。“非常感谢韩师傅,他不仅给全体司机师傅树立了榜样,也为众多来海口旅游工作的外地人展现了良好的形象。”失主连声感谢。
“甜玉米收入1400元,稻谷收成2000元,土鸡蛋被全部预订,还有豆子、花生、辣椒等收入……”11月10日,在长泰县坂里乡新春村,71岁的老党员汤金德和老伴何阿秀盘点今年的收成,欣喜不已。6年来,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沐浴下,老两口不仅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替病故的儿子还清24万元的债务。 6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使汤金德一家成了贫困户。2014年3月17日,因误食采回的毒蘑菇,汤金德外出打工的儿子及其女友、孙女全部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儿子去世,给汤金德、何阿秀留下巨大伤痛。抢救期间,老两口搭进7万元积蓄,还欠下24万元的债务。这“救命钱”是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东拼西凑的。 看到汤家的不幸遭遇,再加上汤金德羸弱的身体状况,“债主们”谁也没跟老人提起还钱的事,但汤金德、何阿秀夫妇心里跟明镜似的:“这钱,无论如何一定得还上!大家都不容易,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乡亲们帮了我们。” 一诺重千钧。可是汤金德夫妇发现,无论怎么勤劳节俭,总心有余而力不足。直至2016年,受惠于精准扶贫政策,汤金德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低保兜底,身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汤金德得益于政府为贫困户购买的扶贫保险政策,就医取药几乎不用额外花钱,孙女就学享受教育扶贫“三免一补”政策。与此同时,针对汤家的各项产业扶贫措施接连上马,中央产业扶贫资金补助到位,何阿秀参加“雨露计划”培训,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乡党委、政府牵线搭桥,爱心人士无偿提供三批次各100只蛋鸡,土鸡蛋由社会各界人士“包销”,仅此一项,汤家每个月增收3000元。 汤金德夫妇的信心被树立起来了,成为乡里的脱贫能手和示范户。家里一有收入,汤金德便委托女婿登门认债还款。村里哪家有喜事难事,何阿秀主动前去帮忙,报答当年的救济之情。唯恐有所遗漏,他俩在村里吩咐个遍:“谁家有事,千万记得通知我们一声。” “我是一名有46年党龄的老党员,脱贫路上不能拖后腿,诚实守信更是万万不能丢。”目前,汤金德夫妇终于替儿子把债还清了。当年牵头筹措“救命钱”的刘阿洲敬佩地说:“这些年,老人硬是把钱还上了,非常不容易!这得感谢政府部门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帮扶。老两口吃苦耐劳、知恩图报,让人十分感动。” “脱了贫,还了债,轻松了。今后,我们要在致富路上不掉队。”刚荣获“脱贫明星”称号的汤金德夫妇信心满满。
甘肃庆阳一家人,带着筹措来的十一万元来西安给孩子看病。结果,打车时因为忧心病情,把装现金的包遗失在出租车后座。幸亏遇到热心西安的哥,两小时治病钱失而复得。 “师傅,你车后排怎么有一个包?”一位女乘客刚坐上亚辉公司陕AT6387出租车,就询问的哥魏家利。“啊!后排有一个包?你赶快给我,让我收好,可能是之前乘客丢失的。”魏师傅连忙回应。 魏师傅把包放到前排副驾驶,立即向公司报备此事,将车上女乘客送到目的地后,他赶紧打开包查看。包里装着崭新的一捆现金,魏师傅当时非常震惊。“当时目测就有个上十万元,丢钱的乘客一定非常着急。”正当魏师傅准备将钱带回公司寻找失主时,他的手机铃声响了。 原来,乘客在乘车时扫描了魏师傅车内张贴的“智慧码”,会显示车辆信息和驾驶员信息,乘客通过这些信息联系到了魏师傅。考虑金额比较大,魏师傅直接将钱交还有些不放心。于是和乘客约定到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在确认乘客信息后,再将失物归还。 下午两点多在管理处,经过工作人员调取车内监控,确认了程女士一家就是丢失了11万元现金的失主。程女士从魏师傅手里接过包,连忙握住魏师傅的手,表示感谢。原来,乘客是一家三口,从甘肃庆阳到西安交大一附院给孩子看病,随身带着筹措来的11万元现金。11月12日上午12点左右,一家人在交大一附院门口坐上了魏师傅的出租车回宾馆休息。车上因为一直担心孩子的病情,下车时候把装有现金的包落到了出租车后排。等他们发现包不在的时候,简直心如火焚。 妻子程女士说:“这11万元是给孩子凑的治病钱,丢了以后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联系到驾驶员后,我们悬着的心,一下就放下了,太感谢这位拾金不昧的驾驶员,西安出租车司机真好!”程女士随即掏出几百元钱,要感谢魏师傅,魏师傅当场拒绝。魏家利说,自己经常在车上捡到乘客遗失的物品,都会第一时间归还。“这只是做到了我们司机的本分,我觉得如今在西安,不论哪位司机捡到钱物都会第一时间想办法归还的。”
近日,广东省文明办发布《关于表彰2020年第二季度“广东好人”的通报》。 以下为通报正文: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道德典型,弘扬传统美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20年第二季度“广东好人”评选活动。经各地各部门推荐、专家评审、网络公示,李莎等76名同志荣获2020年第二季度“广东好人”称号。希望受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力度宣传“广东好人”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11月9日 其中,肇庆有4人荣获2020年第二季度“广东好人”称号。 助人为乐好人 莫执养 封开县大洲镇堪头村农家书屋管理员 诚实守信好人 梁碧华 德庆县双华食品厂董事长 敬业奉献好人 何建文 德庆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黄优访 肇庆市公安局端州分局古塔派出所社区中队长 让我们看看四位榜样的简要事迹,一起向他们学习。 助人为乐好人 莫执养,男,封开县大洲镇堪头村农家书屋管理员。 2008年莫执养退休后腾出自己的楼房建设农家书屋。12年来,堪头村农家书屋的藏书从2300册增加到1万多册,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建成后,为丰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莫执养主动联系省内5所高校,将农家书屋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至今已接待高校师生565名,为当地孩子带来丰富的文化大餐。莫执养多方筹资建起文体广场、表演舞台,助推堪头村建成肇庆市生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巾帼示范村。他热心开展文化活动,在村里筹办“贺江杯”歌唱大赛,推动堪头村成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 莫执养荣获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诚实守信好人 梁碧华,女,德庆县双华食品厂董事长。 梁碧华的家乡肇庆市德庆县马圩镇诰赠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豆角、芥菜等蔬菜腌制德庆醡的传统,但一直未能大批量生产和销售,为乡亲们换来财富。2016年7月,梁碧华办起了专门生产德庆醡的双华食品厂。她免费提供种子,垫资给乡亲们购买肥料等农资,再以保底价收购,当年就带动诰赠村100多户村民种植了150多亩豆角、芥菜。 这些年来,梁碧华始终遵守协议,保价收购豆角、芥菜,为当地种植户们带来稳定的经济收入,并且德庆醡这一乡间小菜打入国际市场,为乡亲们打开了脱贫致富之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蔬菜等农副产品需求量急增,她坚守诚信,不发“国难财”,把食品厂原来准备腌制的新鲜蔬菜运送到批发市场低价出售,保障市场供给,疫情期间共向市场平价供应新鲜蔬菜和酸菜、酸豆角340多万斤。 梁碧华荣获“广东百名最美乡村女能手”“肇庆市身边好人”等称号。 敬业奉献好人 何建文,男,德庆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2020年2月11日,何建文主动请缨参加支援湖北医疗队。2月15日,何建文作为肇庆市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带领30名队员驰援武汉。抵达武汉后,他立即组织队伍进行院感知识、防控知识和诊疗指南培训,以及方舱医院工作制度、职责、管理流程的培训及考核,并监督全体队员加强穿脱防护服隔离衣培训,使全体队员达到方舱医院的入舱要求。 何建文所在的广东医疗队管理武汉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A区,接管244张床位,他每天穿着厚实的防护服、戴着严密的口罩,连续8个小时不吃不喝,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当中。从2月21日正式收住患者,至3月8日休舱,何建文所在的A舱共收治患者106人次,转院29人次,出院77人次。何建文还担任广东支援湖北第六临时党总支部宣传委员,积极发动各医疗队队员记录身边人、述说感人事迹,全队在主流媒体上共刊发或播发稿件158篇。 何建文被评为“肇庆市身边好人”“肇庆市首批医学骨干人才”。 黄优访,男,肇庆市公安局端州分局古塔派出所社区中队长。 黄优访自2015年3月负责古塔派出所明珠、塔脚社区警务工作,为了和居民建立信任,他经常深入社区走访,与居民拉家常,及时帮助居民解决楼房外墙脱落、深夜噪音扰民、停车纠纷、小区环境卫生、治安等问题,得到了居民信任。他建立了两个近1000人社区微信群,辖区里发生的大小事,他总能第一时间知晓。 黄优访非常重视校园安全问题,每个学期都会到其辖区内的2间小学和4间幼儿园,定期开展防火、防爆、防灾、防不法侵害等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增强师生自救互救、防灾避险的能力。开学期间,黄优访每天早上总是准时到肇庆市第十三小学门口护学岗指挥交通秩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黄优访每天深入社区开展疫情的排查工作,并详细了解小区人员的情况,及时宣传防范疫情的相关知识。 黄优访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被评为“岭南百佳社区民警”“肇庆市身边好人”。
近日,山东省诸城市市民刘某,因病到诸城市桃林镇卫生院治疗,因个人信用良好(舜德分为“A+”),符合医院出台的对个人信用舜德分达“A+”级及以上的信用就医激励条件,在办理住院手续时,经医院住院处对个人信用核实后,给予免收住院押金。这只是今年诸城市开展城乡信用就医惠民工程的一个普通场景。自今年8月1日至10月底,诸城市已有954名符合条件的守信市民享受到了住院免押金信用惠民激励,免交住院押金总额达816万元。 今年8月1日,诸城市正式启动实施信用就医惠民工程,先期11家城区医疗服务机构围绕住院免押金、健康查体优惠、开设就医绿色通道、免民医疗设施免押金等内容,探索对个人信用“A+”级及以上的守信市民在方便看病就医方面实施激励,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从10月1日始,诸城市又将信用就医惠民工程扩展至镇街一级及以上医疗服务机构,实现了全市城乡49家一级及以上医疗服务机构城乡信用就医全覆盖。 今年以来,诸城市将创新开展信用就医工作作为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提升信用惠民工作水平的的重要举措,诸城市在2019年“信易医”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对信用就医工作又进行了探索,创新性的在全市城乡医疗服务机构间全面实施了信用就医惠民工程建设。为开展好该项工作,诸城市卫生和健康局在先期11家城区医院试点的基础上,对全市各医疗服务机构开展信用就医惠民工程,采取的激励措施既有规定性动作,即各医疗机构开展信用就医,主要对个人信用“A+”级及以上的守信市民在就绿色通道、住院免押金、健康查体优惠、便民医疗设施免押金四个方面实施激励。除了规定动作,诸城市还鼓励各医疗机构结合各自诊疗服务特点,灵活推出自选动作。如诸城市口腔医院,就结合专科医院特点,围绕拔牙镶牙等诊疗服务,针对“A+”级及以上的守信市民创新推出了个性化的优惠激励措施。诸城市新华医院、同济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还对守信市民在中草药方面出台了优惠激励措施。 诸城市开展城乡信用就医惠民工程,对守信市民实施激信用励,针对市民不同的信用等级,采取差异化的分类激励措施,即个人信用等级越高,到各医疗服务机构就医享受的信用激励幅度越大。如在住院免押金方面,诸城市人民医院对“A+”级的守信市民住院押金2万元以内实施免交;对“AA”级的守信市民住院押金3万元以内实施免交;对“AAA”级的守信市民住院押金5万元以内实施免交。医院开展的其它方面的信用激励,也大都体现了这种差异化的分类分层激励的思路。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规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教育部日前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明确研究生导师要坚持正确思想引领,合理调整自身指导研究生数量、确保指导的时间和精力,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等。 《准则》的出台有哪些背景?《准则》制定的原则标准是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 “我国研究生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对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该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有个别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方式方法不科学、质量把关不严,甚至出现师德师风失范问题,造成了很坏影响。” 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导师使命崇高。该负责人表示,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导师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着力提升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 随着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日益壮大和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导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对《准则》的出台提出了迫切需要。 目前,全国共有研究生导师46万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5万人。该负责人表示,为加快建设一流导师队伍,保证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导师岗位管理,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同时,也要维护导师应有权利,不断改善导师治学育人环境,激发导师育人育才积极性。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该负责人表示,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培养大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必须充分尊重导师,全力依靠导师,积极服务导师,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导师队伍。 八大准则助力造就“四有”研究生导师 为造就新时代“四有”优秀导师,《准则》根据研究生教育特点,从坚持正确思想引领、科学公正参与招生、精心尽力投入指导、正确履行指导职责、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把关学位论文质量、严格经费使用管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八个方面,对导师指导行为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基本规范。 “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准则》首先提出,研究生导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 《准则》明确,在参与招生宣传、命题阅卷、复试录取等工作中,研究生导师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公平公正,科学选材,确保录取研究生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不得组织或参与任何有可能损害考试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动。《准则》要求,研究生导师要根据社会需求、培养条件和指导能力,合理调整自身指导研究生数量,确保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供指导,不得对研究生的学业进程及面临的学业问题疏于监督和指导。同时,研究生导师要加强培养过程管理,指导研究生做好论文选题、开题、研究及撰写工作,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严格把关。 《准则》提出,研究生导师要因材施教,综合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提出研究生分流退出建议。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 针对学术规范,《准则》要求研究生导师带头维护学术尊严和科研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对与研究生联合署名的科研成果承担相应责任。不得有违反学术规范、损害研究生学术科研权益等行为。 此外,《准则》还提出,研究生导师要严格经费使用管理,不得以研究生名义虚报、冒领、挪用、侵占科研经费或其他费用。同时,研究生导师要对学生加强人文关怀,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既正面引导又划定基本底线 总的来看,《准则》体现了正面引导与划定底线相结合,宏观方向和微观要求相结合,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标准。 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准则》明确提出导师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严谨治学,支持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同时,针对当前导学关系、师德师风等方面出现的典型问题,明确了导师指导行为中的“不得”,划定底线。 “《准则》既着眼于研究生教育中的思想引领、培养过程、导学关系等重大问题,同时,又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考试命题、中期考核等关键环节,作出详细规定,明确具体规范。”该负责人说道。 此外,《准则》既尊重导师基本权利,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加强培养过程指导等,又强调导师要严格履职尽责,确保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供指导,及时督促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专业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写作等任务,指导研究生高质量完成学业。 作为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的基本规范,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各地各培养单位把落实《准则》和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切实抓好落实。 该负责人介绍,教育部将把导师履行《准则》的情况纳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双一流”监测指标体系中,对导师违反《准则》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严格限制招生计划、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情节严重的,将按程序取消相关学科的学位授权。
即使平凡,也可成为“超人”;即使平凡,也可撑起一片蓝天;即使平凡,也能做出非凡的大事,他们就是“湖南好人”。 11月11日,湖南省文明办发布2020年10月“湖南好人榜”,21人(组)群众身边好人入选。 邵阳6人合力营救落水父女 2020年9月8日下午,邵阳新宁县湘水大桥上,一女孩落入夫夷江中,其父救女心切,跳入水中救人,双双遇险。新宁县城管执法大队队员刘飞骑车正好经过事发地,没来得及多想,他跳入江中,向父女俩游去。随后,又有5位热心市民先后跳入江中,合力将父女俩拉上岸。父女俩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均已脱离生命危险。 救人后,6人默默离开。除了刘飞因身穿制服被群众认出外,其他5人身份不知。新宁县全城寻人,最终救人者被全部找到。他们分别是城管队员刘飞、建筑工人蒋绍柏、驾校学员杨世峰、理发师罗成刚、木线厂工人罗钦友、村民邓昌桂。他们集体获评见义勇为类“湖南好人”。 娄底好司机11年累计拾物价值10余万 获评诚实守信类“湖南好人”的罗林是娄底市凯旋出租车公司的一名驾驶员。从事客运出租车行业11个年头,罗林累计拾到乘客失物价值10余万元,连续多年被公司评为优秀驾驶员。 2020年8月16日晚,一女乘客下车后,忘了拿走随身携带的牛皮袋,牛皮袋里有6万元。罗林发现遗失的袋子后,开着车在女乘客最初上车的地方等候2个多小时,将钱如数原封不动还给了女乘客。事后罗林没有声张,乃至失主打12345市长热线,要求凯旋公司表扬司机,公司才知道罗林的义举。 湘潭“拐杖爸爸”钢钉刺骨也要站在讲台上 获评敬业奉献类“湖南好人”的李军是湘潭湘乡市山坪中学教师。李军双下肢三级残疾。但他凭着惊人的毅力,考上了大学并完成了学业,并主动申请去山村学校执教。 尽管行动不便,从教29年,李军一天也没有影响过孩子们上课。2000年3月,他因骨折住院,右腿植入了数枚钢钉。因为惦记学生们,钢钉没来得及拆就匆匆返回校园。为了劝一个初二的女生返校读书,李军拄着拐杖,翻过崎岖山路去家访。29年来,李军共劝返学生10名,资助了10多个贫困孩子,没有让一名学生失学,学生们都亲密地叫他“拐杖爸爸”。 衡阳“好嫂子”守护残疾小姑子50余载 获评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的谢先梅今年74岁,是衡阳雁峰区高兴村的一位普通村民。50多年来,她精心照顾身有残疾的小姑子杨承梅,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10年前,谢先梅的丈夫患病不幸去世,小姑子也一病不起。谢先梅坚持照顾小姑子,每天晚上,她都要起来看看小姑子的病情。2013年12月,小姑子因肺结核住院,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工作,谢先梅在医院陪吃陪住10多天,不怕传染,每天喂饭、喂药、洗澡、端便盆,小姑子的病情渐渐地缓解了。 张家界退休老教授支援家乡教育事业22年 获评助人为乐类“湖南好人”的何于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大气环境研究所退休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1998年退休后,何于班回到家乡支援教育事业,出任原武陵大学(现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外聘教授。2000年,他又让刚退休的妻子一起到学校工作。两人在学校教书,不拿工资,只拿一些必要的生活补助。而这一教,就是10年。 2008年,二人不再任教,而是开始为父亲筹办“老八路奖学金”项目,扶贫助学。不仅如此,对一些家庭困难学生,他另外定向资助上学,让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成就了学业和事业。他说,“老八路奖学金”、趣味数学免费教授、贫困学子帮扶三件事,他会一直做下去。 2020年10月“湖南好人榜”榜单 助人为乐类 何于班 张家界82岁退休老教授投身家乡教育 默默奉献22年 殷自文 株洲“慈灯妈妈”成立社工艺术团 帮助失独老人走出伤痛 袁复兰 湘西州爱心志愿者结对帮扶残障人士 自掏腰包采购物资送上门 张武军 怀化身残志坚志愿者创办志愿者协会 冲锋抗疫第一线 姚 文 郴州爱心企业家捐款20多万元帮困助学 参与志愿服务超6000小时 见义勇为类 陈铁军 株洲空调安装工徒手攀爬3楼雨棚 救下掉落女童 戴黄英 怀孕5月女子欲跳楼 娄底医生飞身救人 刘飞、蒋绍柏、杨世峰、罗成刚、罗钦友、邓昌桂 落水父女命悬一线 6位邵阳市民合力营救 李 峰 益阳三岁女孩头部被卡防盗窗 村民架起“悬空梯”救人 毛立夫 岳阳村民不顾自身危险 洪流中勇救落水青年 王承义 浏阳村级巡防员勇救落水女驾驶员 诚实守信类 罗 林 11年做好事不留名 娄底好司机累计拾物价值10余万 徐正祥 长沙望城越战老兵信守承诺 37年如一日照顾烈士父母 敬业奉献类 蒋丛青 永州教师坚守最偏远贫困瑶乡35年 为孩子打开走出大山的门 李 军 湘潭“拐杖爸爸”坚守山村学校29年 钢钉刺骨也要站在讲台上 彭林富 衡阳乡村教师护送3000余名学生上下学 累计走过5万多公里路 孝老爱亲类 陈应扣 郴州孝顺儿媳19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婆婆 覃文清 张家界“最美妹妹”不离不弃 守护瘫痪哥哥25年 肖小冬 岳阳“好妻子”11年如一日照顾年迈婆婆和残疾丈夫 谢先梅 衡阳“好嫂子”守护残疾小姑子50余载 张如雨 常德七旬老人24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
11月10日,由中共南平市委文明办主办,中国银保监会南平监管分局、人保财险南平市分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南平分行、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南平分校共同承办的,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在南平市延平区开讲。 本期道德讲堂紧紧围绕“唱歌曲、看短片、听讲座、诵经典、谈感悟、做承诺”6个环节展开,号召参与者感悟道德内涵,提升个人素养,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活动通过一则短片视频故事,倡导大家学习模范先进事迹。诵读《朱子家训(节选)》经典段落,让大家在古文中感受道德的精神力量。并邀请中共南平市委党校的孙雪琳教授为大家授课。通过讲解诚信案例,说明构建诚信的重要性,引导大家争当诚信社会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 在场听众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畅谈自己对诚信、道德的感悟。诚信作为一种社会美德、个人道德,是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中应该时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当市场经济高度发展,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大家都坚守诚信准则,共建和谐美好的诚信社会,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南平市委文明办副主任赖丹萍,中国银保监会南平监管分局副局长林文华,人保财险南平市分公司总经理何文静,工商银行南平分行纪委书记潘敏,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南平分校副校长杨丽琴,以及在延的省市级文明单位参会代表参加本次讲堂。
11月5日,家住西宁市城中区的李先生有一段难忘且特殊的经历。 那天中午,有警察打电话向他询问:“你家里是不是丢钱了?” “丢钱?”李先生有些疑惑,他问警察怎么回事。 警察说,他们是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公安分局南滩派出所的民警。8时许,有人在自家门口捡到一个纸袋子,里面有厚厚的几沓现金。 接警后,民警找到报警人确定,这是西宁一家银行的纸袋,里面装着小纸条捆扎的4万元现金。 报警人王先生和他的爱人说,早上他们准备去早市买东西,两人推开家门后看到了一个纸袋子,里面有4沓现金。 面对突如其来的数万元现金,王先生夫妇忐忑不安,赶紧拨打110报警电话向西宁市公安局民警求助。 很快,城中公安分局南滩派出所民警调出王先生所在小区及单元楼的监控视频发现,这笔钱是他的邻居李先生在前一天晚上丢的。 多种信息显示,前一天夜里,李先生酒醉后从外面摇摇晃晃回到小区,手里还提着一个袋子,后来这个袋子被放在了王先生家的门口。由此,民警找到了李先生。 11月5日中午,通过核实身份、比对取款信息,李先生从南滩派出所领回自己的钱款,并对拾金不昧的好邻居王先生和认真负责的民警表达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