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756路公交车驾驶员戴国良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一位乘客突然将一个沉甸甸的红色塑料袋塞给他,然后下车了。戴师傅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是杯子、阳伞等杂物,心想可能是哪位乘客落下的,被后来这位乘客捡到了。把袋子放好后,戴师傅像往常一样继续运营。 此时,另一边的市民王奶奶却吓得惊魂未定,因为这笔钱正是王奶奶落下的看病钱。9月8日,王奶奶一大早到银行取了钱,准备去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却不想匆忙之中竟然把随身的布袋忘在公交车座位上了,刚刚取出的现金全在里面。 想到袋子可能随时会被人拿走,心急如焚的王奶奶赶紧让儿子报了警。由于王奶奶只记得自己是在大江东第九人民医院附近下的车,具体是哪条线路,她记不清楚了,杭州钱塘新区义蓬派出所民警只能通过监控视频一个个排查老人的下车地点和具体时间。 通过一个多小时的排查,民警终于发现一路监控拍下阿姨追赶车辆的画面。监控显示,当天上午10点多,王奶奶从756路公交车下车后,一步一趔趄地追赶一辆公交车,公交车没有注意到老人在追,越开越远,老人一直追出了近百米,可是毫不知情的公交车司机过了红绿灯,一个提速就开远了。 此时,戴师傅上交至站房的布袋,正在车队人员手中进行核对登记,当工作人员打开底部一个黑塑料袋时,所有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里面裹着足足五万元现金!“刚从乘客手里接过这个袋子时,我掂着感觉沉甸甸的,但我怎么也没想到里面是这么大一笔现金,因为现在社会很少有人会随身携带现金,等回到站房打开一看,竟然有这么多现金,我心里一沉,失主得多着急啊!”戴师傅说道。 幸运的是,通过民警的帮助,王奶奶很快与公交站房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在瓜沥站房里,经核对无误后,王奶奶拿回了失而复得的袋子,看到现金分文未少,物品无一缺失,老人激动地向驾乘人员表示感谢:“本以为找不到了,没想到司机师傅品德高尚,拾金不昧,为我挽回了损失,真是谢谢你们,这样的社会正能量真是太难得了。” 据悉,这已不是戴师傅第一次拾金不昧了。十余年的驾驶生涯里,戴师傅常常会在营运过程中捡到乘客遗落的各类物品,而每次都无一例外上交车队登记保管,最后物归原主。“守护乘客出行,传递社会正能量,是我们每一位公交司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戴师傅腼腆地笑着说。
9月11日上午9时40分许,镇宁汽车站安检保安将一个黑色塑料袋包裹物品交到车站站长值班室说:“在安检机旁捡到一捆钱。” 值班站长杨琴打开查发现是3万元现金,因遗失物品金额较大,杨琴立即向主管部门镇宁县道路运输局汇报。同时,拨打110报警。 与此同时,立即调取站内监控对遗失物品乘客进行排查。经过10多分钟的排查终于锁定物品遗失人为一名红白相间花衬衫黑色裤子女性老人。但是,该名乘客已经坐上安顺老路班线客车出站。 随后,站长杨琴立即与客车驾驶员联系,嘱咐司机告知车内乘客是否有物品遗失。当老人获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下车,赶回镇宁汽车站。 10时35分左右,遗失物品老人心急如焚地来到镇宁汽车站。通过询问得知,该乘客叫鲍吉敏,西秀区幺铺镇河万村人。随身携带遗失物品为3万元人民币,其中有2万是向自己卖烧烤的侄女借的,还有1万是向自己的姐妹借的。 鲍吉敏老人激动而显忐忑地说:“钱借来给儿子在安顺买房用的,遗失了都不知道怎么办!” 随后,在镇宁汽车站站长杨琴与镇宁县道路运输局、县公安局民警共同核实、现场清点无误的情况下,3万元现金全部交还给了老人。 鲍吉敏老人领取失物后非常高兴,表示镇宁汽车站工作人员拾金不昧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作风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日,一位头发花白、有点驼背的老人走进长子县农商银行琚村支行的营业厅,说要归还儿子的贷款,工作人员看到这位老人时百感交集。提起替亡子还债的事情,老人语气平静地说:“欠钱就该还,人不在了,我们也要讲诚信”。 老人是长子县色头镇人,已年过七旬。2006年,儿子因建砖窑向琚村信用社申请贷款6000元,期限为一年,担保人为同村的平某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儿子于10年前因车祸去世,导致贷款逾期。 自“亮剑”清收工作开展以来,琚村支行万凯军行长对照明细,逐笔上门核对信息,挨户清收。9月5日下午万凯军走进老人家时,看到家徒四壁的情形,了解到借款人已死于车祸、担保人也自然死亡,心里凉了大半截。虽然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无言的痛,但万凯军还是委婉给老人说明了来意,讲清了清收的政策。老人家听后坚定地说:“我虽然年老多病,又没有什么固定收入,但我家是讲信用的,钱是国家的,困难的时候信用社帮扶了我们,我们不能忘了信用社的恩情,不能让国家资金遭受损失,无论如何我也要想方设法归还贷款。”老人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主动到柜台上归还贷款本息7000元。这一幕震撼了农商行的工作人员,他们为这位老人明事理、识大体、讲诚信的精神竖起大拇指。 老人的事迹很快在村里传开,大家都为他叫好,也积极配合清收工作,不但签了催收通知书,制定了还款计划,还主动上门归还贷款,在该村形成了积极主动归还贷款的良好氛围,也给欠钱不还、有钱赖贷的“钉子户”上了一堂生动的“讲诚信”思想课。
近日,一名中年男士急匆匆赶到市公安局恒安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称自己在恒安新区豪达影城附近哈啰单车车筐里捡到一个女士背包,希望民警能够帮忙找到失主。 获知情况后,民警考虑到失主的急迫心情,主动推迟下班时间,在热心男子的现场共同见证下,对该背包清点检查,发现包内装有现金、身份证及社保卡等物品。细心的民警根据背包内的1000元泰铢分析,失主极有可能持有出国护照,随后民警通过全国公安出入境信息系统,查询到失主本人联系电话,联系到了失主武女士。 据武女士介绍,当天下午自己领孩子游泳,随手把包放在了车筐内,由于粗心大意,离开时将背包遗忘在车筐内,得知背包被热心群众拾到交给民警后,武女士很快来到恒安公安分局出入境大厅。通过核实信息后,民警将背包物归原主,并嘱咐武女士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临走时,武女士对出入境民警急群众所急的爱民之举和热心群众的拾金不昧精神表示了真挚的感谢。
在广西南宁南阳镇凤阳路上,有一家无人值守的饮品专营店。老板陈艳艳告诉记者,2012年,她便开始尝试无人售卖,平时只有在补货时才会去店里。顾客上门买货都会自觉扫码支付,从来没有多拿或少付款的情况出现。如今,无人经营的小店和摊点在南阳镇越来越多,顾客都会自觉交费,绝不会少。 事实上,正是这种无人值守的小店才能真正测试公众诚信。从无人售卖店开张的那一刻起,商家就与市民在进行一场事关文明素质的诚信测试。社会诚信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考验,而南阳小镇众多无人经营小店和摊点的成功,似乎给出了一个满意答案:诚信已经不再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 如今,类似的诚信测试越来越多。郑州一位卖馒头的老太,回家吃饭时就不守摊,只需把摊子一撂,放一个公告牌,让顾客拿了馒头自己留钱。南京理工大学的几位同学,在宿舍楼里摆起了无人售货摊,从下午5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同学们可以按需自取,付款全凭自觉。各地的无人售货小店,应收货款和实际销售额,基本上没什么差错。特别是,南阳镇的这家无人值守小店经营8年无差错,更是令人感到温暖。 不可否认,当前,一些人对社会诚信问题心生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诚信测试来得正是时候。每份货物,少的只几毛钱,多的也才几十元钱,看上去是小事一桩,实则折射出市民的道德素质。市民“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贪小便宜。商家相信市民,市民就自买自取,不赊账不赖账,用守信回应商家的信任。 当下,各地正在为创建文明城市、塑造诚信市民而克难攻坚。无人值守店测试达标,令人心生感动。城市文明,最终还是要通过市民素质来体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无信不立”……自古以来,“诚”与“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视为人的立身之本。这些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弥足珍贵。也许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商品无人“值守”,只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小细节,不值得过分解读。然而,正是这些小细节,映衬出了城市文明和谐的大环境;正是这些小细节,给了处在“伤诚时代”的人们一丝安慰和暖意。
9月7日上午,361路线驾驶员于增成驾驶公交车由恒星学院站发往开封路停车场站。9时29分,车辆即将到达毛公地宾川路站,于增成由九水东路左拐向宾川路方向行驶时,发现路口斑马线上遗落了一只白底彩色花纹的手拿包。于增成回忆说:“这个包不大,颜色也不显眼,当时我想,路口车流量大,要是里面有贵重物品被车压坏了怎么办?”车辆通过路口后,于增成立即靠边停车,起身离开驾驶室,一路小跑返回路口,将手拿包捡回了车上并妥善保管。 在完成运营回到分公司后,于增成将手拿包交给了分公司工作人员,并与分公司工作人员一起清点了包内的物品。经查看,手拿包中有近千元现金、一部手机,还有一张存折,却没有失主的联系方式。恰巧此时,手拿包失主的儿子邹先生打了电话。 原来,当日上午,邹先生的母亲从家中前往社区医院看病。9时27分,邹先生的母亲步行通过九水东路与宾川路路口时,挂在胳膊上的手拿包滑落在了路口斑马线上,但当时邹先生的母亲匆忙赶路并没有发觉,直到达到社区医院缴费时,才发现手拿包丢了。“母亲说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把手拿包丢了,更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找,当时特别着急。”邹先生回忆道,抱着试试的态度,他拨打了丢失手机的号码,电话接起人是市北巴士第四分公司工作人员,邹先生及其母亲才知道了事情发生的经过。 中午12时30分左右,邹先生赶到市北巴士第四分公司,经过身份核实,并详细清点包内物品后,工作人员将手提包交还给了邹先生。见母亲的手拿包失而复得,邹先生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谢谢,谢谢!自发现提包遗失后,我母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么办,提包里有手机、现金、存折等物品,其他东西丢失是小事,主要是手机里的重要信息和存折,存折是在外地老家办理的,找不到就得重新补很麻烦。母亲让我一定要向你们表示感谢,尤其是于师傅,要不是他及时捡到,我们还不知道去哪里找。” 得知失主及家属再三对自己表示感谢,于增成表示:“举手之劳,真的没什么。我们公交车驾驶员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捡到东西第一时间能联系到失主的就会尽量联系,或者交到分公司处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9月10日,记者从丹东市获悉,丹东将信用承诺书嵌入审批流程,诚信企业和个人可优先享受“容缺受理”“容缺审批”等便捷服务,为守信者节约办理时间。同时,建立全国首个信用管理师人才库,开通“绿色直通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多措并举,打造“诚信丹东”信用品牌。 结合丹东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丹东市把信用服务与市行政审批大厅行政审批事项相融合,将信用承诺书嵌入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的守信主体在申报材料不齐备的情况下,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补齐材料可先行受理,优先享受“容缺受理”“容缺审批”等便捷服务,为守信者节约时间成本。同时,丹东市对信用良好的企业或个人优先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并结合信用情况,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变传统的重事前审批为重事后监管,实现快速准入。 为使“信用丹东”网站发挥为群众办实事、便捷服务的功效,丹东建立了全国首个信用管理师人才库。截至目前,全市有25名信用管理师纳入人才库。丹东还对每批符合条件的重点保障企业开展信用状况核查,开通信用修复“绿色直通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近日,长岛城市公交运营中心收到了一面“拾金不昧品德高,传递社会正能量”锦旗,感谢驾驶员袁克亮师傅的拾金不昧。2020年9月3日,袁师傅和往常一样驾驶车号为鲁FQ5320的4路城市公交车从孙家村开往码头,在返回场地打扫车内卫生时发现车座上有一部手机,立即报告了公司,经查询失主是从工商银行站点上车至码头终点站下车,走时匆忙把手机遗落在车座上,袁师傅急失主之所急,及时联系失主并在约定的站点处把手机归还失主。
“真是感谢你们了,这是我的救命钱啊。”“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下次一定要小心啊。”近日,如东畅行公交858车队迎来了一位老年乘客,他送来一面锦旗,激动地握着858车队驾驶员康传兵的手,连连道谢。 5日上午,72岁的陶洪高带着刚从银行里取来的1万元现金,乘坐216路公交车去看病,下车后发现装钱的外套不见了,这可把他急坏了。经回想,他意识到应该是下车时落在公交车上了,“当天取的1万元,只用了200元,还有9800元,我急得要死,连忙与公交公司取得联系。”经仔细询问并核对,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确认老人正是失主。拿到失而复得的9800元钱,陶洪高激动不已,对当班驾驶员康传兵拾金不昧的精神赞不绝口,当即从口袋里掏出现金想表示谢意,被康传兵当即回绝了。康传兵告诉记者,当时看到老人丢失的衣服和钱,他没有多想,就上交了公司,“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不管是谁,肯定都会这样做的。” 就在记者采访结束前,隔壁856车队又传来消息,驾驶员曹燕在车上发现了乘客落下的背包,经过清点,里面有4000元现金和户口本等证件。不一会儿,失主俞志平赶了过来,“包里钱不多,但是有户口本和各种证件,太感谢这位驾驶员了。”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如东畅行公交有限公司拾金不昧登记在册的就有52次,累计金额近3.7万元。
9月7日,市民田先生将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了车队,“夫妻档”的姐宗雪绒和的哥姚金宝见到田先生后,也回忆起了发生在9月1日的事…… 当天凌晨,姚师傅在后排座位上发现一个男士夹包,7时多,与妻子宗雪绒换班时,他将夹包交给妻子,并说明情况。夹包里有现金,还有乘客的身份证、驾照,想着乘客着急,宗雪绒将夹包送到了公交分局。12时多,宗雪绒接到了乘客电话,乘客表示已拿到夹包。 田先生表示:“原以为在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场景,发生在了我身上。他们捡到我丢失的一万多元现金和身份证等,交给警察。宗雪绒、姚金宝夫妇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和伊兰公司的高品质企业关怀让我深受感动,我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以小善带动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