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原则。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诚信经营典范,他们重信守诺,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让诚信之风充盈在大家工作、生活的各个空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诚信经营者张全航。 张全航是原棉纺厂的职工,在2002年棉纺厂走下坡路的时候,他选择了另谋出路。因为在厂里就干着维修机器的活计,所以他瞄上了电动车维修这个行业,他边干边学,于2004年开了自己的电动车修理铺。在经营电动车维修的这17年里,好口碑为他积累了相当多的老顾客。 市民张学军说:“这多少年了,一般的小毛病人家一分钱不收,直接还赶紧走,赶紧走,撵着让我们走。其实我作为一个残疾人,能有这样好的师傅为我们服务,确实心里感到非常地舒服。” 处理好张学军的车后,张全航分文未收。他说,自己也经历过困难无助的时期,对别人的困难能感同身受,所以能帮则帮。 张全航说:“对这些孩子们,反正都是做父母的人,想的是中午放学急急忙忙的,哪个一看车坏了,把我的车子先骑上回去,等赶上学走时再过来取车子,尽可能给这些孩子们找点方便。再一个就是看那些残疾人什么的,确实他们生活也不易,我们能尽最大力量帮助他们,就帮助一下。” 诚信经营为张全航积累了人脉,也为他赢得荣誉,2016年,市消费者协会授予他诚信单位称号。 张全航说:“好多现在老熟人车子往那一放,你给我修,价钱都不问扭头就走了,等我们修完了之后给他打电话,他们过来取。” 人无信而不立,小信成则大信立,张全航身上放射出的诚信之光,让他身边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着温暖。
他始终坚守“诚信是金、德行天下”的人生信条,创立了“以客运带动劳务、以劳务促进扶贫”的脱贫模式,组建“扶贫车队”,为家乡困难外出务工人员减免车费5000余万元,带动3000多个农村家庭走上了脱贫致富路。他帮乡亲捎带工钱回家累计上亿元,无一差错,被人们称为“移动银行”“信义大哥”。他积极发展扶贫产业,带动全村及周边群众2800人就业,被村民亲切地称为“信义书记”。他热心公益,先后为抗震救灾、抗击疫情、扶危济困等捐款600多万元。 他就是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孟庄村党支部书记贺新义。“小时候,姥爷、母亲经常教导我‘做人要实诚,不要怕吃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把诚信立身、大爱铸魂作为一生的追求。”8月19日,今年58岁的贺新义坚定地说。 1994年,贺新义买了第一辆大巴车,开始从事客运业务。针对当时很多乡亲想外出打工却没有车费的情况,他成立了“扶贫车队”,并作出“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外出务工乘车不要钱,找不到活儿免费送回家”的承诺。其实,当贺新义做出这一惊人之举时,自己还背着300多万元的买车贷款。此后,找他乘车外出打工的乡亲越来越多,他成为家乡外出务工人员的依靠和最信得过的人。多年来,他信守承诺,通过这种特殊方式为乡亲们减免车费5000多万元。 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由于当时不少农民工挣的钱无法及时寄回家,贺新义就主动承担起捎钱的责任,并保证:“我一定把你们挣的钱原封不动送到家里。”贺新义说到做到,找他捎钱的农民工越来越多,最多的一次,装满钱的信封塞了整整一麻袋。2011年,面对3000多名村民的期待,贺新义毅然放下多年的生意,回到家乡孟庄村。“孟庄村是我的根、我的家,孟庄村不富我决不罢休。”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面对种种困难,他自掏腰包还清了村集体债务,解决了群众上访问题。他从自己准备建新房的钱和多年积蓄中拿出100万元建起了村委大楼和文化大院,又把办公设施配备齐全,让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众有了办公场所及活动场地。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把“抓党建、建阵地,兴产业、促脱贫”作为自己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先后捐款300多万元、协调和争取国家资金1000多万元,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建成了文化广场、村卫生室、自来水厂和扶贫车间等。 孟庄村的村民告别了多年的泥泞路,喝上了安全饮用水,有了健身娱乐的场所,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报销”的愿望。贺新义协调资金1000多万元发展蔬果大棚、奶牛养殖、苗圃栽培、光伏发电等8个扶贫产业,吸纳周边群众2800人就业。在贺新义的带动下,先后有10多位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村民李建设返乡种植黄金梨450亩,年收入达260万元。2019年,孟庄村实现整村脱贫。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贺新义为孟庄村修路捐款7万元,那条路被村民命名为新义大道;贫困户房满良夫妇,多年住着老房子,贺新义自掏腰包6万元,为他们建起了新房;他还捐款50多万元救助身患重病的农民工刘小爱、段永军、贺铁良,捐款20万元建立确山县竹沟小学……20多年来,贺新义为助学、敬老孝老、扶贫助残、扶贫济困、建桥修路等捐款累计600多万元。
10年前,他主动抗下儿子的部分债务;8年来,他践信守诺,还债50余万元;他,沈得坚,“浙江好人”,用行动诠释了诚信为本的质朴坚守。 沈得坚是我县罗阳镇洲滨村人,以砌石为生,平日就在村子里打零工维持生活,日子算不上好却也朴实无忧。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儿子在外投资房地产项目亏损了200多万,其中50多万是沈得坚向村里的左邻右舍借来的。 一边是乡亲们的信赖,一边是压力重重的儿子,当时64岁的沈得坚毅然抗下了这部分债务,起初,他准备把自己亲手造的老房子卖了抵债,可是反复咨询叫卖,都没有一个好价钱。沈得坚心一横、留下房子、节衣缩食、打工还债。 为了还债,每天早上不到5点钟,天还没亮,沈得坚就出门砌石,不论风吹日晒、寒冬酷暑,周边村子哪里有活干他就去哪里,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腰酸背痛是家常便饭,用他的话说,当时唯一的心愿就是尽快还清乡亲们的债务。 早些年做工,工资不高,后来涨了些,沈得坚便更加努力赚钱,每次工钱一结算,除去基本的家用外,其它的他都主动用来还债。他对诚信的坚守,也换来了乡亲们的赞赏,无一人上门催债。 2019年,债务还清了,沈得坚终于松了一口气。 生活不再那么繁忙了,读书、写字、作画又成了沈得坚的日常。在他的抽屉里,除了一些书籍,最引人注目的是几本手抄书,书里摘抄着村里一些先辈关于如何为人处事的著述,沈得坚说,这些书籍影响了他一辈子,教会他诚信是金、善良为银,他也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儿孙们做一个好榜样。
日前,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审核确定了由各地和军队系统推荐的包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5类322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下面来看今天(8月4日)的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展播。 今年春节前夕,90岁的陈金英还完了最后一笔7万元的欠款,划掉了还款名单上最后一个名字。 上世纪80年代初,退休后的陈金英创办了一家羽绒服厂,20多年的苦心经营,工厂年产值高达千万元。2011年9月,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欠下了2077万元的巨额债务。这一年,陈金英已经80岁,有人劝她申请破产,剩下的债务就不用还了。 浙江省丽水市兴华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陈金英:我说破产(这条路)我不走。做人要有信用,把别人的钱借来,不还是不行的,我只能坚持下去。银行的先还,再还私人的。 陈金英将厂房以900万元的低价转手,又卖掉了名下的两套房子,还了1800万元。面对还剩下的277万元欠款,81岁的陈金英租了个小厂房,带了几个老工人继续生产。她每天凌晨都会出门去市场摆摊卖羽绒服,把卖来的钱存起来,一笔一笔偿还债务。十年后,她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
记者8月4日从东莞市文明办获悉,第八届东莞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名单已出炉,现正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如对名单持有异议,市民可在8月9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市文明办如实反映。 记者了解到,东莞市道德模范是市委、市政府授予东莞市民在道德领域的崇高荣誉称号。东莞通过评选发布道德模范,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广大群众的生动实践。经过各镇街(园区)、市直及驻莞各单位积极推荐、市文明办组织初评,共产生了第八届东莞市道德模范候选人30名。随后再通过网络投票、专题评审等程序,评选出第八届东莞市道德模范10名和提名奖10名并进行公示。在最终表彰名单确定后,东莞将运用多种方式宣传道德模范,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第八届东莞市道德模范名单(共10名) 一、助人为乐类(2名) 谢东阳(男),东莞市公安局石排分局副局长、交警支队石排大队大队长 王庆余(男),东莞市南城志愿者协会会长、东莞市志愿者拓展服务总队副总队长 二、见义勇为类(1名) 关腾飞(男), 生前系东莞市茶山镇新兴单车维修店员工 三、诚实守信类(1名) 谢祥娃(女),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四、敬业奉献类(5名) 黎伟标(男),生前系东莞市公安局石碣分局石碣派出所三级警长 宋秀婵(女),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重症医学科护士长 殷 雯(女),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子科学部副主任 钟雅哲(女),东莞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二级调研员 张健霞(女),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水乡分公司中堂营销服务中心副经理 五、孝老爱亲类(1名) 张月娥(女),东莞市横沥镇中心幼儿园园长 第八届东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名单(共10名) 一、助人为乐类(3名) 汤超荣(男),东莞市世纪蓝天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贤艺(男),退休干部 张美平(女),常平海关二级主办 二、诚实守信类(1名) 叶沃和(男),东莞市大岭山镇金桔村村民 三、敬业奉献类(5名) 蔡晓峰(男),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输电线路四班班长 张 蕾(女),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教师 刘伟坤(男),东莞市虎门消防救援站消防员 张炯贤(男),东莞市虎门镇大宁社区党委宣传委员、大宁社区工会联合会主席 陈汝权(男),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莞城分局创业社区城管工作站片长 四、孝老爱亲类(1名) 张艳芬(女),中堂税务分局纳税服务股副股长
蔡靖宇是淮南日报社的一名普通编辑,他因孝敬父母,拾金不昧,热心公益,弘扬社会公德、社会正气获评淮南好人。 孝敬父母弘扬美德 “听爸爸妈妈拌嘴是我最开心的时候。”8月3日中午,在父母家忙着做饭的蔡靖宇长舒一口气说,“我父母已经八九十岁高龄了,生活早已不能自理,身体及精神状况也是时好时坏,他们能拌嘴吵架,说明这一天他们状态不错,我悬着的心就能放下来了。” “爸爸是一名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干部,年纪大了,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肺结核、右肺完全损毁,左肺也有支气管扩张伴感染、肺气肿,慢性胃炎,脑梗死、脑萎缩等疾病;妈妈身体也不好,患有癌症、脑积水、糖尿病并发症,腰椎和尾椎陈旧性压缩骨折等诸多疾病。”看着躺在床上的父亲和坐在轮椅上的母亲,蔡靖宇眼眶湿润地说,“常年下来,我要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他们,不怕你笑话,我经常失眠,最困难的时候我背着二老偷偷抹眼泪。” 记者了解到,蔡靖宇的妻子在合肥,兄弟姊妹也都在外省市工作生活,他一人挑起了照顾父母的全部重担。“我是一名党报编辑,平时工作很忙,还时常值夜班”蔡靖宇说,“我努力协调好工作和生活,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父母这边,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请保姆帮着搭把手。” 时间回到2011年,那一年,蔡靖宇的父母同时病倒住院。白天,蔡靖宇在单位工作,晚上去医院照料老人。前前后后一年多的时间,他每天奔波在单位和病房之间。 有一段时间,他的母亲因为长期卧床,20多天未解大便,十分痛苦。看着母亲青筋暴凸、肚子鼓胀,蔡靖宇顾不得避嫌,俯下身子,伸手去抠大便。站在一旁的护士见状,不住地赞叹他是个大孝子。 照顾好母亲,蔡靖宇再到医院的另一楼层照顾父亲。终于,在他的精心照护下,他的父母顺利度过这场生死关。父母出院后,他又自学了扎针抽血,在家为父母抽血,然后送到医院化验。 为了更好地照顾双亲,蔡靖宇自学了科学护理肿瘤及脑梗患者等专业知识。每天,他把一日三餐端到老人面前,帮助他们洗澡、换衣、处理大小便。十余个寒暑过去了,在他的悉心照顾下,老人虽然常年卧床,却没有生过褥疮,并一次次转危为安。 拾金不昧热心公益 蔡靖宇在家是大孝子,在外是好公民。2018年12月18日晚11时许,他下夜班回家,骑车途经金家岭路东方医院集团总院西侧三百米左右时,捡到一个黑色的男式手包。 打开后,蔡靖宇看到包内不仅有1600余元现金,还有多张银行卡及各类证件、钥匙及一张数额巨大的借据。看到包内有这么多贵重物品,他想到失主肯定很着急,就立即向单位领导进行了汇报。领导很是重视,考虑到当时已是深夜,就让他妥善保管手包,待次日想法寻找失主。 次日一早,蔡靖宇赶到报社,把手包交给了单位,在多位同事的见证下,对包内财物进行了清点。最终在同事及警方的帮助下,联系上了手包失主并物归原主,失主当即表示感谢。 时间再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春蕾计划”实施期间,淮南日报社与淮南市妇联联合开设了“春蕾爱心桥”栏目。蔡靖宇负责该栏目相关工作,他经常与市妇联儿童部的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偏远乡村小学了解情况,挨家挨户摸排,建立了淮南市特困女童档案。在《淮河早报》的前身《淮南日报.下午版》上定期刊登特困女童的名单和基本情况,向社会公布贫困女童的求助信息,建立起了一座独具特色的“春蕾爱心桥”。 一时间“春蕾计划”在全市家喻户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全市出现了“爱心热潮滚滚来,春蕾之花处处开”的暖心态势,社会爱心人士踊跃加入到“春蕾计划”中来。“春蕾爱心桥”栏目开设期间,募集了大量慈善资金,帮助1000余名贫困女童重返校园。鉴于蔡靖宇在“春蕾计划”中的突出贡献,2004年5月,省妇联授予蔡靖宇安徽省“春蕾计划”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如今,遇到捐款捐物等公益活动,蔡靖宇都是踊跃参与。 蔡靖宇说: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光亮可以是无限的。未来,他将持之以恒,践行党媒采编人员的初心使命,持续弘扬社会美德。
8月4日9时许,深圳西部公汽三分公司国泰车队M345线粤B04463D车驾驶员龙锋华在石岩黄峰岭总站对车厢进行清洁时,发现座位上有一个黑色背包,打开一看内有大量现金和一条金项链。看到遗失物品重要,龙师傅第一时间将包交给当班站务员,以便失主寻找。 不一会,一位女士急匆匆来到石岩黄峰岭公交总站调度室,着急地问:“我刚乘坐M345路公交车遗失了一个包包,里面有6500元现金和一条价值4000多元的项链,在台湾工业区下车就发现包落下了,又马上乘坐后面的车赶过来的,请问司机有没有捡到?”当班站务员经过核对失主描述遗失物品信息后,与龙师傅刚捡到的物品相符,在登记后将背包归还给了失主。 原来,这位失主当天在创维天桥站乘坐M345线到台湾工业区站下车时,忘了放在座位上的包。还好发现及时,随后乘坐后续车辆找到黄峰岭公交总站。拿到失而复得的包,失主激动地表示:“非常感谢龙锋华师傅,避免了我的经济损失,给龙师傅拾金不昧的精神点赞!” 在另一起好人好事中,乘客在驾驶员的帮助下也成功寻回因粗心遗失的背包。“师傅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的背包及里面的证件、手机、现金还有工作资料肯定找不回了!”8月3日19时30分,在深圳西部公汽三分公司科泰车队光明科技公园总站调度室,唐先生对刘军炎师傅及现场工作人员连声感谢,感谢刘师傅将其不慎遗落在公交车上的背包找回。 8月3日傍晚,唐先生下班从西乡立交站乘坐E15路公交车返回光明区的家中。由于工作了一天有些疲惫,唐先生在车上眯了一会,下车时比较匆忙竟把随身携带的背包遗落在车上,下车后才发现背包不见了。这可把他急坏了,因刚下车不久,他心想背包应该还在公交车上,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又回到公交站台,乘坐上了E15线的公交车辆,和当班的师傅说明了情况,并坐到了该线路光明科技公园总站。 当唐先生到了调度室说明了来意,发现自己的背包已经在“等”他。原来,刚刚刘军炎师傅驾驶车辆在执行完一趟营运任务回到总站后,在车厢内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了背包,第一时间把背包交到调度室给当班的调度员处理,才继续回到车上完成卫生工作。接过失而复得的背包,唐先生激动地连声道谢。刘师傅笑着说:“急人之所急,能帮到乘客就是我们公交司机的荣幸。”
市民潘先生在路边捡到两万元现金,苦等失主未果后直接送到派出所;一位老人,还有一名小男孩,在路边捡到钱包后,也交给了民警……记者从市公安局谯城分局了解到,近日,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时有发生,一个个凡人善举传递着身边的正能量。 7月18日中午11时许,一名六七岁的男孩在家人陪同下,将其在市区魏武广场游玩时捡到的钱包送到了市公安局谯城分局特巡警大队设在魏武广场的执勤点。执勤民警表扬了小朋友拾金不昧的行为,当面将钱包打开,发现钱包内有100余元现金,还有饭卡等。随后,民警根据物品信息联系到失主。原来,失主是一名高中生。“特别感谢捡到钱包的小朋友,也感谢民警。”领回钱包时,失主连声道谢。 “不是咱的钱,不能花。丢了钱,失主也急嘛!”7月27日晚,亳州某银行的保安潘先生在市区文帝街捡到了一个塑料袋和一瓶酒,他打开塑料袋发现,里面竟有两万元现金。这些钱对于当保安的潘先生来说,可不算是个小数目,但他却不为所动,在原地等待失主。由于当晚市区下着大雨,又担心失主着急,潘先生就把这些财物交到了市公安局谯城分局薛阁派出所。因没有失主的任何信息,为了尽快找到失主,薛阁派出所民警结合捡拾地周边的公共视频展开排查,终于在两日后找到了失主张先生。原来,张先生当晚酒后回家时,不慎将随身携带的两万元现金和没喝完的半瓶酒弄丢了。 7月30日,石老汉在老伴的陪同下急匆匆地来到市公安局谯城分局汤陵派出所,称在路边捡到一个钱包。民警发现,钱包内有驾驶证、银行卡等,还有一张某医院的就诊卡。石老汉说,失主可能是急着看病时不慎丢失的,或许银行卡里就是“救命钱”。随后,民警根据物品信息,很快联系到失主李女士。“真要感谢好心的老人,钱包里都是各种证件、银行卡,都急死了。”失主李女士说,当天她到医院去看病,不小心弄丢了钱包。
7月31日上午9时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心市民来到巡特警支队海慧警务站,称刚在城区白云楼附近捡到一个男士手包,请民警帮忙找到失主将其归还。警务站值班民警对热心市民拾金不昧的精神表示称赞,代表失主表示感谢,并表示一定联系失主领回遗失钱包。 民警考虑到失主此时一定焦急不已,便立即通过平台对其身份信息进行查询。但由于失主登记的电话号码有误,民警又通过其他查询,最终与失主曹先生取得联。曹先生在接到民警电话后喜出望外,称自己9时左右骑共享单车时将钱包不慎遗失在车篓,此时正在发动亲友在所经过之处帮忙寻找,考虑到包内现金过多,心想找回的可能性很小,正在犹豫是否报警求助时,意外接到民警的电话。 9时40分,曹先生火速赶到海慧警务站,见到失而复得的钱包,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连声道谢,并对热心的市民称赞不已,同时对民警热情高效的服务高度赞誉。 警方温馨提示:出行时,请注意保管好随身物品,对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最好贴身放置,离开场所时请注意检查随身物品是否有遗落。如发现物品遗失,要及时向警方求助。
7月22日下午,德安县蒲亭镇北门社区辖区居民七旬老人张国爱在路边捡到了一个黑色钱包,打开一看,发现里边有银行卡、身份证、社保卡等很多重要证件。 “是谁的钱包掉了?是谁的钱包掉了?……”张老先生拿着钱包在马路边来回询问,却无人认领,老人担心失主会回来寻找,便在原地等待,见半天也无人来寻找,老人便将钱包送到了蒲亭镇北门社区居委会。居委会工作人员根据钱包里的证件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失主,失主表示:“发现钱包丢了一家人都非常着急,虽然钱包里边没有很多现金,但是有证件和银行卡,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张老先生这么大年纪,捡到钱包后还特意送到居委会,我们一家人都十分感动。” 失主想当面对张老先生表达谢意。朴实的张老先生说:“其实不用这么客气的,换成别人也会这么做的。” 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被社会和人民群众所公认的,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拾金不昧的行为都应该继承和发扬下去。张国爱老先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自身的高尚品质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社区里经常有人做好事不留名,这样的正能量,让大家倍感温暖,希望把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一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