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笔者在市区富豪花园小区见到了替子还债的朱顺和,今年69岁的他衣着朴素,脸上挂着笑容,让人难以相信,他在3年内还清了50多万元的债务。 谈起《文明宿迁“诚10条”》,朱顺和连连点头“。我觉得这个‘诚10条’提出很好,我做的事就很符合第一项内容‘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朱顺和说,做人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 时间倒回到2018年6月,朱顺和的儿子朱宝因动脉瘤破裂突然离世,留下了50多万元的高额债务。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朱顺和面临两条路:一是让儿子人死债销,继续过自己安逸的日子,二是扛起帮儿子还钱的重担。朱顺和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第二条路:替子还债。 他的决定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朱顺和主动找到了属地法院的执行庭,恳请搜集儿子外债账单,并通过法院与借钱方达成协商,朱宝生前的债务由父亲接管,朱顺和在儿子的每一张借条上都加上了自己的名字,之后他又拿出2000多元作为诉讼费,让借钱人起诉自己,然后把工资卡交到了法院,法院每月给他留700元生活费,其余的钱全划给借债方。 “不少人会劝我‘这钱又不是你借的,你还干嘛’,还有的人说我‘吃饱了撑的’。”朱顺和笑着说,自己对此都不在意,因为良心不允许自己这么做。“我既然有能力就是要把所有的债务还掉。” 为了早日还清债务,退休后的朱顺和在小区物业当起保安,家中子女也节衣缩食帮忙还债,亲朋好友见朱顺和还债不易,有时会送来油、米、面等生活用品。“真的很感谢他们。”朱顺和说,身边很多人的帮助,让他感到很暖心。 2021年3月,朱顺和将1.7万元现金交到债主的手中,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钱还清了,我这心真正踏实了。”朱顺和感慨地说,以前欠人钱,见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现在,自己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朱顺和的行为感动了许多人,2020年他被评为首届“宿经开好人”,荣登2021年4月“江苏好人榜”。50多万元的债务,曾经如同一座巨山压在朱顺和的心头,如今朱顺和终于可以“挺直腰板”生活,而他依然在保安的岗位上工作,为小区居民提供着服务“。工作习惯了,这样也挺好。”朱顺和说。 生之大莫过于诚信。“子债父还”虽没有法律依据,但朱顺和却坚守住良心,用实际行动,为诚实守信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凡人善举传真情,身边好人暖人心。近日,经各地各单位推荐、网友点赞评议、评议会综合审议,省文明办发布2021年8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邢中山、冀凤学等28人(组)入选。 上榜的河北好人中,有践行初心使命、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有驰援河南洪灾一线、救助受灾群众的公益人士,有路遇危难、急施援手的救人英雄……网友盛赞:他们在德行善举之中弘扬社会正气,用行动书写了新时代的好人之歌。 恪尽职守显担当,基层党员干部邢中山、冀凤学,冲锋抗洪一线力保群众安危,不幸殉职;农业专家王建威30年如一日扎根乡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热心公益传大爱,公益负责人王朋辉带领团队奔赴抗洪一线,救援行程超2000公里转移受灾群众1600余人;爱心人士李津州累计募集善款超千万,帮助贫困儿童1000余名。救人危难亮本色,退役军人许立勇不顾个人安危,湍流中勇救落水男孩;人民警察陈永平谨记入党誓言,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帮助群众化险为安。严把质量践信义,食品经营户邢磊十几年坚持凭良心做生意,把良知融进产品。孝老爱亲扬美德,好嫂子李秀兰40多年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子;好儿媳王绍芬28年如一日,柔弱肩膀扛起家。 2016年8月以来,我省已有1922人入选“河北好人榜”。 2021年8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榜单 (排名不分先后) 敬业奉献:季向楠(石家庄市),孟磊(石家庄市),邢中山、冀凤学(承德市),丁宝成(唐山市),孙凤娥(廊坊市),王建威(保定市),杨书岭(沧州市),范英华(邢台市),耿瑞(邢台市),肖渤旺(雄安新区),董永强(雄安新区) 助人为乐:樊志勇(张家口市)、吉明海(张家口市)、沈占军(张家口市)、张焱(唐山市)、李津州(唐山市)、王朋辉(廊坊市)、刘喜双(保定市)、古华江(沧州市)、李延军(邢台市)、许英强(邯郸市) 见义勇为:许立勇(秦皇岛市),刘建辉、刘建军、王艳军(衡水市),陈永平(邯郸市) 诚实守信:邢磊(廊坊市) 孝老爱亲:王绍芬(秦皇岛市)、李秀兰(保定市)、李秀芝(沧州市)
“这不是我的劳动所得,我坚决不能拿!” 2万元现金,对于每个月收入并不高的乐陵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服务中心保洁科一队保洁员闫守田来说,可谓是一笔巨款 。然而,当他捡到这样一笔钱款时,却没有丝毫犹豫,及时归还了失主,并婉言谢绝了酬金。 闫守田回忆道,8月24日清晨4点半,正在乐陵城区南鑫时代花园附近进行清扫作业的闫守田,发现道路一侧的花砖上有一个黑色手提包,打开一看,竟发现里面有大量现金、银行卡和身份证等物品。 “当时,我看这个手提包很干净,也没有破损,感觉应该不是被遗弃的,而且里面又装满了东西,我第一时间想到可能是谁有人丢的。”考虑到失主在丢失了大量现金后,可能会返回进行寻找,闫守田便在原地等待失主前来认领。但等到中午12点左右,也未见失主前来认领。他便返回乐陵市环卫服务中心,将捡拾的钱包交到保洁科科长王永手中。经过现场清点,发现里面有现金2万多元。根据包内相关证件,王永多方打听,最终找到了失主王先生。 下午3点半,家住杨安镇西街村的王先生来到乐陵市环卫服务中心,经现场核对确认后,闫守田将捡拾的黑色的手提包物归了王先生。面对2万元现金的失而复得,王先生十分激动,他紧紧地握住闫守田的手连声道谢,并从包里拿出一叠现金表达感激之情,但被闫守田婉拒。“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真不是图钱,不然也不会把钱送过来了。” 据乐陵市环卫保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工作性质,经常会有环卫工人捡到财物,但是却从没有人私吞过,拾金不昧在这里已经成为习惯。
“非常感谢两名拾金不昧的学生和你们民警,我丢失的钱这么快就找回来了。”8月23日,福安市穆阳镇的缪先生从穆阳派出所领回失而复得的500元人民币时,连连道谢。 据悉,当日13时许,两名中学生路过穆阳桥下时捡到500元人民币,于是便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等待失主,可是等了好一会儿还不见有人认领,就把钱送到穆阳派出所。他们表示,如果是他们自己的钱掉了被人捡走,一定会很难过。他们将钱交到民警手里,希望民警能够帮他们找到失主。当民警问他们姓名时,两名学生却不愿留名。 不久,失主缪先生来到派出所求助称,他丢失了500元钱,这笔钱是他家里急用的,不知道掉落在哪里,希望派出所民警能够帮助找寻。民警经过查证,证明该笔钱确实是缪先生丢失的,便将钱交到缪先生手里,缪先生对两名拾金不昧的学生和派出所民警表示感谢。
8月24日,李先生来到高峰专线107号线公交车调度室,领回了自己不慎遗失在公交车上的手提包,不住地表达对驾驶员李建庆的感激之情。 李先生表示,他是外地人,近日来到深圳出差,当天乘坐高峰专线107号线公交车去见客户的时候,由于粗心大意把手提包落在公交车上了,包里有多张个人的重要证件、资料,最为重要的是包里的合同书,如果丢失了,都不知该如何向单位交差。好在当班驾驶员李建庆拾到了他的包,并交给队管人员进行保管。 随后,李先生也辗转联系到车队,经过工作人员核实,最终顺利领回了自己的物品。
“你好!我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黑包,你们能不能帮忙找一下失主?”日前,保洁员袁示娥拿着一个黑色手提包来到姑苏区拙政园片区大儒巷社区,希望社区能帮她找到失主。 当天,袁示娥正在打扫社区对面的公共卫生间,在隔间里发现了一个黑色手提包。她环视四周,并没有发现失主。袁示娥想着失主发现包不见了一定会马上回来找,便在原地等了一会儿,但失主迟迟没有出现。她只好拿着手提包来到社区求助。 工作人员通过包里的证件,联系相关派出所找到了失主甘女士。接到电话后,甘女士很快赶到社区。据悉,甘女士来自昆山,当天她和朋友约在附近喝茶,要不是接到这个电话,她压根没发现自己的包丢了!“这个包是在商场买的,差不多要1万元。包里还有身份证、社保卡和苹果耳机,我真的太粗心了!” 眼看手提包失而复得,甘女士对袁示娥连连道谢。袁示娥笑着说:“以后一定要把贵重物品保管好,别再落下了!”
日前,市民韩先生在加油站加油时,将钱包随手放在车顶忘记收回,随后驾车离开。行驶途中,钱包掉落,现金、证件等散落一地。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南巴士104路线驾驶员王玲发现后,驻车捡起,公交工作人员多方联系失主,最终将钱包完璧归赵。 8月16日下午,王玲驾车在山东头站点停靠时,突然看到一辆私家车急驶而过,有物品从车顶掉落。王玲在确认安全前提驻车走近后,发现一个钱包掉在路面上,钱包内的身份证、医保卡、银行卡、现金及相关票据都被甩了出来,散落一地。王玲立即将失物捡起。 回到场站后,王玲将失物上交调度室并说明情况,工作人员根据身份证上的信息联系辖区派出所,辗转找到了失主。 8月18日上午,失主韩先生匆匆赶到市南巴士六分公司,接过钱包后连连道谢。原来,韩先生当日在加油站加油,顺手将钱包放在车顶,开车驶离时也未能想起。“没想到钱包能以这样的方式找回来,真是太感谢驾驶员了,多亏她热心又细心,要为她点赞! ”韩先生说道。
“谢谢你相信我,咱们都要讲诚信……”8月22日,一辆18路公交车上,一位老年乘客接过站台上家人递来的1元钱,转身放入投币口。看到这位乘客的行为,车内其他乘客议论起来,大家纷纷称赞这位老者的诚实守信行为。 当日下午5时许,司机张伟驾驶18路公交车到达上庄公交站。这时,一位年近七旬的乘客站在车前门,带着商量的语气说:“师傅,我的老年卡找不到了,身上也没带钱,能不能让我搭车,我随后还你钱。” “这是啥事,您先上车,我随后替您投币。但是,您上车后可得做好相关信息登记,现在是疫情防控时期,个人乘车信息不能有空缺。”司机张伟想,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就赶紧招呼老人上了车,进行了身份登记。 1元钱的事,张伟没放在心上,依然专心驾驶,但老人上了心。 公交车继续行驶,老人打起了电话。张伟断断续续地听到,老人似乎在安顿什么人,在什么地方等。 当公交车快要驶入科技大学站时,坐在前部的老人突然起身,探着身子,观察着车外的站台,神情专注。 公交车进站,老人立即站在前门处,手扶栏杆向外看。很快,老人从站台上一个抱着小孩的女子手中接过1元纸币,转身放进了投币口。 老人一边投币一边向张伟说:“谢谢你相信我,咱们都要讲诚信,1元钱事不大,没了诚信就是大事。”说完,老人从后门下了车。车外,抱小孩的女子,也挥手向张伟致意。 这时张伟才明白,老人上车后打电话联系的是其家人,为了感谢他的信任,也为及时将这1元钱投入钞箱,老人特意让家人拿着钱在站台等候。 “1元钱真不多,却是老人诚信的体现,他的行为让我感动。”张伟说。
尽管天气炎热,可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李阁镇团结村,村民们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每到傍晚暑气消退,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志愿者们组成的清洁小分队就开始了村庄保洁工作。得益于村民对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持更加重视,近一个月来,“清洁小分队”的工作量明显减轻了不少。在团结村党支部书记武体忠看来,这一变化的背后,除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还有一个全新的推动力:“现在村里家家都有本‘信用账’,谁家口碑好、谁家不咋样,都看得清清楚楚。” 自2020年11月以来,鱼台县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创新开展“信用乡村”建设,搭建起以“一网四库两平台”,即信用鱼台网,自然人、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和农村常住家庭信用数据库,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和“信用乡村”信息平台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倡导诚信文明新风尚的良好氛围。 鱼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建芬表示:“在县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我们对所有的信用主体实行了分类评价定级,把信用体系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实现两促进、两提高。” 鱼台县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参与”“重点突破、强化应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着力构建以“一网四库两平台”为基础的信用数据体系。打通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并完成信用鱼台网站与省市信用类官方网站的对接,实现“一网覆盖、信息共享”的运行态势。 鱼台县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朱圣娟说:“我们归集的信用数据是2020年1月1日以来的所有有效数据,更新周期长的数据还要往前追溯。目前,4个数据库已录入各类数据160余万条,有了这些数据的支撑,我们可以给信用主体更加多维、全面的‘画像’,让‘信用画像’更准确、直观。” 此外,鱼台县探索实施“信用+志愿”实践模式,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纳入信用平台,丰富信用评价和信用修复的方式;根据志愿服务时长增加信用积分,激励引导信用主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使信用体系建设和志愿服务实现“1+1>2”的效果。 对于刚刚在鱼台县城买房的市民陈铎来说,虽然住上新房还有段时间,可他已经患上了“装修焦虑症”,而信用鱼台网站的上线大大缓解了他的焦虑:“有了信用鱼台网站,我就可以查询这家公司的信用等级,评分差、等级低的咱就不考虑了,也算是有了一个‘排雷’的手段。” 陈铎的“排雷”手段是鱼台县社会信用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折射。鱼台对信用主体的评价设定1000分为基础分值,根据制定的5类、360余项加减分指标,划分为6个等级,结合信用评级和联合奖惩机制,实现“奖守信、惩失信”的精确管理,提高公民诚信意识。 与此同时,鱼台还积极探索开发“信易+”系列信用产品,制定“信易贷”“信易行”“信易游”等守信激励政策,“守信人”“信用户”“信用村”可以在金融信贷、行政审批、文旅服务、就业务工等方面享受优惠,引导更多领域使用信用评价结果,让“信用分”成为社会生活的“硬通货”。 当前农村人口外流现象普遍,为了保障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到“最后一米”,鱼台县创新性的把农村常住家庭作为评价主体。“我们把县委、县政府有关重点工作作为信用评价指标,比如,正在开展的美丽庭院创建工作,谁家被评为三星级示范户,就给谁家加上相应分值;谁家残垣断壁、荒芜庭院不按要求整治,就给谁家减去相应分值。”朱圣娟说,根据不同时段的重点工作内容,相应的评价指标可以灵活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县域重点工作推进和整体发展步调。 按照“遵纪守法、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乡风民风、志愿服务”等评价类别,鱼台为“信用乡村”评价体系制定加减分奖惩细则;建立信用评价队伍,各行政村确定1名信用专员,组建3至5人的信用议事会;建立信息公示程序,评议内容和结果向全体村民公示公开,确保透明度;每月对常住户和合作社的信用评价得分进行张榜公布,划分信用等级,进行联合奖惩,让守信者得“甜头”、失信者有“痛感”。 鱼台县委书记朱贵友表示:“下一步,鱼台将通过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建立全民参与机制等方式,全面构建规范高效、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鱼台’品牌,为建设现代化鱼台提供有力保障。”
孔子云:“言必诚信,行必忠正。”从“一诺千金”到“立木为信”,从诚信老人吴玉兰到诚信兄弟孙水林、孙东林,诚信意识已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神脊梁,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秉持的道德准则。为讲好烟台诚信故事,深度挖掘一批有代表性的诚信人诚信事,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由烟台市文明办、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烟台广播电视台主办,胶东在线网站承办,烟台市信用协会协办的“寻找身边的诚信人诚信事”征文活动正式开始! 一、征集要求 (一)征集范围:面向烟台市民征集,采取自愿参加原则,不收取任何费用。 (本次活动仅限烟台市范围内市民参与,主办方将通过报名信息对所属区域进行筛查,如有不符合活动要求的作品,将取消参赛资格。) (二)征集内容:以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宣传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牢固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征文主题鲜明生动,内容富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情感真挚,突出人物或故事主体,字数不超3000字的原创作品;作品结合自己或身边人在学习、日常生活过程中的诚信典型,谈感想、提建议,确保事迹真实。作品必须为个人原创,如有抄袭,取消参赛资格;文章题目自拟,题材以记叙文、散文、诗歌、小小说等形式为主。 注:投稿者的作品应为原创,并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凡参赛作品,主动视为允许在信用烟台、胶东在线网站等相关媒体进行传播。 (三)作品提交: 征文作品可发布至邮箱ytcxzw@126.com。邮件以“姓名+作品名称”命名,提交的信息包含所在地区、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征文等内容。 二、活动时间安排 征集时间:8月18日—9月5日 网络投票时间:9月9日-9月23日 专家评审及奖项公布时间:9月28日 三、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作品征集结束后,将对作品进行初审,初审入围作品在“信用烟台”和“胶东在线”网站微信公众号设立投票页面进行网络投票,将评选出10名网络人气奖,每人给予价值200元奖品及证书。投票活动结束后,将邀请专业评审从参赛作品中评选出以下奖项: 一等奖1篇,奖金1000元; 二等奖2篇,奖金各800元; 三等奖3篇,奖金各500元; 优秀奖10篇,各200元奖品。 除奖金外,还将为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四、获奖作品展示 如无特别说明,获奖作品将视为同意公开发表,将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今日头条、胶东在线网站、信用烟台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进行发表。 特别说明:优秀的获奖作品,可入选到由主办方创作的信用微视频的剧本制作中。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以诚待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慢慢拉近,诚信之风才会逐渐形成。“寻找身边的诚信人诚信事”征文活动欢迎大家的踊跃投稿,让我们共同将生活中的诚信点滴汇聚成磅礴的诚信力量!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