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机制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暂行规定》,构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修复激励机制,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从源头解决执行难问题。 《规定》明确,对人民法院决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有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意愿,向人民法院作出信用承诺,人民法院可暂缓录入其名单信息,不对其适用信用惩戒。对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被执行人,有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行为,向人民法院申请信用修复,人民法院可暂停对其适用信用惩戒。对于被执行人主动作出信用承诺,纠正失信行为,或者主动申请信用修复,通过创业创新提高履行能力的,人民法院应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予以支持。 《规定》指出,被执行人有充分证据证明有到期债权已进入执行程序,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并承诺按期履行的,具有主动履行意愿且提供相应担保的,经营状况良好且有相关单位为其预期收益提供担保或提供充分证据证明的,确因自然灾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暂时无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因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公共利益需要不宜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情形的,经被执行人承诺,人民法院可以给予宽限期,暂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经传唤于规定时间到达法院配合执行的,遵守财产报告制度,遵守限制消费令,积极配合人民法院处置现有财产,有部分履行行为及明确的履行计划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信用修复。被执行人为其他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提供担保,积极配合人民法院执行,且有证据证明其本身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及其家庭成员为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提供担保而被列为被执行人,积极配合人民法院执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信用修复。 《规定》要求,暂缓适用信用惩戒决定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发现被执行人拒不配合法院执行或虚假承诺的,应缩短宽限期,及时将其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向社会公布,对其予以信用惩戒。
“黎法官,我还钱还不行嘛!别拍卖我房子啊!”近日,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曾某主动将执行款6590元给付申请人陆某,案件顺利执结。 2015年11月9日晚,曾某驾驶的大型货车将陆某撞伤,经福建省沙县人民法院判决,曾某应赔偿陆某医疗费等各项费用合计6590元。判决生效后,曾某拒不履行给付义务,陆某无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曾某认为案件小标的少,只要把流动资产转移,法院就没办法,所以有恃无恐拒不还款。通过系统查控,曾某名下的确没有任何流动资产,仅有一处房屋。“即便案件标的和财产价值差距悬殊,我们也要依法处置,一方面让申请人权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坚定维护司法权威,震慑心存侥幸的部分被执行人!”承办法官果断处置查封了该处房屋,并经过执行合议,依法启动司法拍卖程序。曾某收到消息,立即履行了执行款,案件圆满执结。
7月16日下午,东城法院执行局刘惠楠法官团队利用车辆出厂自带的GPS定位系统,依法快速扣押一名被执行人名下车辆。 据申请人张某介绍,2016年8月,马某向张某先后借款共500万元,赵某作为担保人,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因马某未依约还款,张某将马、赵二人诉至法院,后法院判令马某偿还张某借款本金475万元及利息,赵某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判决生效后,二被告仍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并且玩儿起了“消失”。2019年8月,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法院查找到被执行人赵某、马某名下共有三辆机动车,但因车辆去向不明,只能进行备案查封,而无法实际扣押到案。马、赵二人被纳入限制消费人员名单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即便是在疫情期间,刘惠楠法官执行团队也没有停滞相关执行工作。通过研究备案查封车辆的档案信息,刘法官发现,被执行人赵某名下的一辆车在出厂时即预装有道路救援服务系统,该系统依靠无线技术及全球定位系统(GPS)向汽车提供无线服务。刘法官以此为突破口,立即通过该系统的道路救援客服电话与服务公司取得联系,经过沟通,公司表示配合执行工作。该公司在收到法院送达的强制执行裁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材料后,及时向法院提供了被执行车辆的位置信息。 7月16日下午,执行法官在某医院附近,找到被执行人车辆。经了解,车上人员并非被执行人赵某,司机表示,赵某也欠他的钱,所以把车抵押给了他,但未进行抵押登记,他也一直联系不上赵某。经执行法官释法后,该司机表示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在查验确认无误后,执行人员当即将车辆扣押。
2018年7月11日,何某出于多年朋友交情和信任,与崔某、邵某、蒋某、赵某签订了一份《最高额保证担保借款合同》,约定何某向崔某出借20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并约定了合同期限和借款利息,邵某、蒋某、赵某为该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限为三年,后因崔某无力还款,其他保证人逃避连带保证责任被诉诸法院。经过一审、二审,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判令崔某向何某返还本金2000多万元及利息,邵某、蒋某、赵某对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今年1月,何某向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于被执行人均没有主动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承办该案的执行法官对被执行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 经调查发现,邵某有偿还能力,虽背负巨额债务并被限制高消费,却仍然我行我素,完全没有把限制高消费令当回事,更没重视生效判决确定的履行义务。 近日,申请执行人何某看到邵某出现在某酒店停车场,他马上将这一情况告知执行法官,经过严密部署,对被执行人邵某进行抓捕,同时搜查其住所,并对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最后,邵某积极委托其亲属与申请人协商,本案顺利和解。
“你好,是靳法官吗?我是赵某的父亲,你这会在办公室吗,我这会就去替我儿子把钱还了,能不能把我儿子的照片从曝光台上删掉呀,太丢人了……”7月14日上午刚上班,被执行人赵某的父亲急急匆匆的来到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找到承办法官主动要求把欠款还上。 2019年5月,家住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武侯社区的赵某因为做生意资金不够向其朋友王某借款28万余元,双方约定2019年12月31日前还清。借款到期后赵某只还了20万,下欠8万一直未还。王某多次找到赵某索要欠款,赵某均以手头紧为由拖延还款。王某无奈一纸诉状将赵某起诉至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法院经审理依法判令赵某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还清8万元欠款,判决生效后赵某迟迟不与履行,王某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承办法官多次联系赵某要求其履行还款义务,赵某均以在外地做生意为由拖延执行。承办法官依照法律规定将赵某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通过该院的微信公众号的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向社会上进行公开推送。7月12日晚,赵某的父亲在朋友圈里看到自己的儿子被法院列入了黑名单,顿时感到羞愧难当,于是在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南阳市卧龙区法院执行局主动偿还了借款。
孙子因交通事故致人受伤未支付赔偿款,并玩起了“躲猫猫”,担心孙子被纳入失信黑名单,生活和工作受影响,八旬老人主动代孙子支付了赔偿款。“谢谢你们给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还把我安全送到家。”被执行人的奶奶握着安徽省定远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的手感激的说道。 家住安徽省定远县炉桥镇某村的李某于2019年1月因驾车不慎与朱某的车追尾,造成朱某受伤,交警部门认定李某负全责。由于双方就赔偿事宜协商不下,朱某将其诉至法院,案经法院依法判决李某支付朱某各项赔偿费用17000余元,判决生效后,李某未履行,朱某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立即向李某发出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却均未得到回应。经查控李某名下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2020年7月14日,执行法官来到李某家中寻找,发现李某家只有年迈的奶奶在家,执行干警从老人处得知李某因长期外出务工而踪迹难寻。执行法官一番思量之下,决定从案件唯一的切入口即李某奶奶处入手打探李某消息,并做其思想工作,希望老人能想办法与孙子尽快取得联系,劝其主动履行义务。 让执行法官没有想到的是,7月15日上午,将被执行人李某拉扯大的奶奶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表示要帮孙子支付赔偿款。此时老人正在乡镇银行取款,准备支付孙子的执行款,由于老人年纪较大,执行干警担心她只身前往法院不方便,放下电话后便立即驱车赶往。随后,老人将执行款交给了执行法官,法官驱车将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回家后,老人激动的握着法官的手说道:“看电视当‘老赖’干啥都不能干,我怕孙子要回家的时候会因失信受限。”办完结案手续的老人如释重负。
“法官,欠我钱的历某现在就在体育馆附近喝冰沙,他的车也停在附近!”7月15日晚上9点,福建省建宁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接到申请人提供的线索,该院执行干警迅速行动,立即驱车前往体育馆,成功拘传被执行人历某,并依法扣押其车辆。 据了解,申请人刘某与被执行人历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法院判决历某偿还刘某借款15500元,于2019年8月起每月偿还借款1000元,直至还清为止。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历某在偿还3500元后未继续履行义务,且拒接申请人刘某及法官电话。因历某无固定住所,法官多次查找未果,经网络查控系统查询到历某名下有辆汽车,建宁法院依法予以查封,但查封后一直没有找到该车辆。此次,申请人刘某散步时看到历某的车停在路边,并发现历某正在和朋友喝冰沙,立即电话通知执行法官,并在附近守候,执行法官随即到场拘传历某,并对其车辆实施控制并扣押。 在执行法官组织下,刘某与历某达成和解协议,历某承诺于7月底一次性偿还全部欠款12000元,若未如期偿还可将扣押的车辆挂网拍卖。 为切实解决执行难,建宁法院采取错峰执行方式,利用夜间、凌晨、节假日开展执行,多数“老赖”在夜间、凌晨、节假日期间被拘传、拘留至法院后主动履行义务或达成和解,取得明显效果。
“喂,法官你好,我是刘某啊,我现在就去法院还钱!快把我从失信名单上撤下来吧,太丢人啦!” 近日,福建省宁化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发生了一幕以上的画面,被执行人刘某因为在手机上刷“抖音”时看到自己上了法院的失信黑名单,主动联系执行干警到法院还款。 据悉,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2014年1月25日,刘某向王某借款30000元,双方约定每月利息600元,每月还本3000元,月末合计还本息3600元,分10个月偿还。刘某归还了借款本金12000元,利息支付至2015年4月5日止,没有再付本息。王某多次催讨未果,将刘某诉至法院。经法院审理,依法判决刘某归还王某借款本金18000元及利息5400元(利息计算至2016年7月5日),合计23400元。 判决生效后,刘某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无奈之下王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执行法官调解,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由刘某一次性归还王某借款本金18000元,剩余利息王某主动放弃。但让王某没想到的是,执行和解协议签订后,刘某更换了电话号码,玩起了人间蒸发,切断了一切王某可能联系上他的方式。执行法官通过多次线上线下查询,均未发现其名下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执行陷入僵局。 今年6月21日,宁化法院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平台多渠道,向社会公布了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名单一经发布立即得到了网友们的点赞与转发,播放量蹭蹭上涨,很快“失信被执行人”就“火”了。 在外打工的刘某在刷抖音时,看到了自己失信曝光的信息,并且被大量网友转发评论,亲朋好友也不停打电话询问,逐渐意识到了这1万余元欠款对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困扰,赶紧联系执行法官,并将18000余元执行款及利息打入法院提供的执行款专用账户内,请求法官屏蔽其信息。执行法官在确认收到该笔执行款后,依法将其解除了黑名单,至此该案成功执结。 近年来,宁化法院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发布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使被执行人信息精准地推送到其熟人圈、生活圈、工作圈,广泛征集被执行人下落及财产线索,督促被执行人主动还款。今年先后有2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与执行法官联系履行了还款义务。
近日,福建省泰宁县人民法院“一票否决”被执行人肖某在单位的评先评优资格,让失信“老赖”无处循形,促进积极主动履行还款义务。 据了解,2017年,肖某因借款不还被诉,法院未查到其有可供执行财产,遂将肖某纳入失信黑名单。今年7月初,肖某所在单位举行“评先评优”活动,其被单位推荐为候选人,因肖某是失信被执行人,根据联合惩戒失信实施方案规定,被法院“一票否决”,因此,肖某的评先评优资格被其所在单位取消。 今年以来,该院累计发布失信限高令500余人次,失信协审900余人次,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24人次,曝光失信被执行人76人,32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给付义务。
“法官,我是来还钱的,你们把我从黑名单里删除吧……”7月13日,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来了一位“特殊”的当事人,一见到法官就主动要求履行还款义务。 原来,被执行人李某和涂某是朋友关系,2019年7月11日李某向涂某借款人民币3万余元,并写下借条,约定第二天下午还清。到了还款期限后涂某多次催促李某还钱,李某一直以各种理由搪塞,无奈之下,涂某将李某起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后,李某和涂某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承诺还款时间,但李某却言而无信,迟迟不愿履行义务。 此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局依法将李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通过江华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布告粘贴等方式予以曝光。李某通过微信公众号得知自己被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感觉自己颜面扫地,十分羞愧,于是便主动到法院偿还案款。 江华人民法院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向社会定期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线上线下合力宣传,最大限度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形成了有力震慑,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