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以来,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税务部门利用“税融通”平台,积极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助力其复工复产。 “2月底我们企业就复工复产了,受疫情影响,在扩大生产规模和购买原材料时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税融通’不要抵押就能贷款,极大地缓解了我们公司的资金压力。”芜湖鸿旋机械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刘勇说。 据悉,该企业是芜湖县境内一家专门从事模具代生产、代加工的小微企业,纳税信用符合一定条件,所以凭信用贷到款。“税融通”业务给企业带来了12.3万元的贷款,企业用这笔钱购买了3台线切割机器和1台穿孔机,对扩大生产帮了大忙。 近年来,芜湖县税务部门积极推进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通过“税融通”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和税银互动,使良好纳税信用记录的企业可以快捷方便地贷到款,将纳税信用成功转化为企业的融资资本,激发企业活力。
为做好疫情防控重点企业金融服务,同时全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龙里县支行2020年3月25日获批600万元信用贷款,用于支持贵定恒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复工复产经营需求,3月26日首笔发放223.05万元,4月23日发放176.95万元,累计投放400万元。 农发行龙里县支行持续为民营小微企业输血,坚持首贷、续贷两手抓。该行2019年7月29日投放16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支持贵定恒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日常经营资金周转,随后,在2020年抗击疫情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为恒丰公司“续贷”开辟绿色通道,该行2020年3月26日再次向恒丰公司投放信用贷款,截至目前,累计投放400万元。 据悉,贵定恒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粮油加工销售为主的民营企业,该公司法人代表刘辰飞是一个年轻的80后创业者,大学毕业后,便回到贵定县支持家乡建设,2015年创立了贵定恒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支持地方经济,创造就业岗位,与贵定县深度贫困村之一的沿山镇森山村签订的协议,带动了当地450户贫困群众种植优质水稻,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在疫情发生后,公司及时向贵定县内捐赠了一万多的物资。农发行龙里县支行秉持着“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初心使命,支持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具有当地农产品品牌优势的小微企业,做到“真小微、真支持、真提升”。 农发行龙里县支行把金融回归本源,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提升服务小微企业质效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重点之一,加强组织推动,强化服务质效,农发行的信用贷款资金及时到位,有力支持了恒丰公司的复工复产,同时也激活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让获得资金支持的恒丰公司在市场上更有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蓄力。
4月23日,自治区召开2020年“银税互动”专题推进电视电话会议,邮储银行广西区分行行长史军保作为国有大行唯一代表作经验发言。 “银税互动使纳税信用成为民营小微企业的信用资产,通过银税互动平台,链接起了政府、银行和企业,让更多守信纳税的民营小微企业享受到银行真金白银的融资支持。”史军保行长介绍,2019年,邮储银行广西区分行向小微企业投放涉税贷款21.87亿元,惠及诚信纳税小企业824户;疫情发生以来,为了支持民营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分行持续加大涉税贷款投放力度,2020年一季度即投放涉税贷款3.71亿元,惠及诚信纳税小企业182户,精准助力小微企业抗疫复工。 史军保行长表示,分行高度重视“银税互动”工作,以“三个推进”全面落实“银税互动”。一是高位推进“银税互动”线上贷款落地,通过银行与银税平台直连,实现“银税互动”贷款全流程线上办理、企业“零次跑”,大大提高纳税人申贷的便利性,并为纳税信用好、经营正常的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服务。二是大力推进信用贷款在银税互动的应用,打造了4款直接运用涉税数据作为授信依据的信用贷款产品,为诚信纳税客户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帮助企业真正实现“凭税申贷”。三是着力推进银税互动业务全覆盖,结合自治区“百行进万企”工作,主动为诚信纳税企业提供上门融资服务,目前,分行涉税贷款已覆盖全区14个市和所有县区,实现了银税互动服务全覆盖。 疫情发生以来,邮储银行广西区分行升级民营小微金融服务,出台了合理减免担保条件、主动开展续贷对接等“十大措施”,支持企业抗疫及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分行共支持8671家企业(主)及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为相关复工复产企业提供授信364亿元,已发放贷款77亿元,其中信用贷款金额超31亿元,为助力广西实体经济发展贡献了邮储力量。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了解到,青海银行、建设银行等16家银行,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先后推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银税互动”产品。截至目前,已累计向1314家企业投放纾困复产“银税互动”贷款48.48亿元,为小微企业稳岗复产添力赋能。 经过省税务部门与银保监部门充分沟通协调,各银行业机构积极推动“银税互动”扩面降价,降低“银税互动”项目准入门槛,加快“线下”向“线上”转变等措施,最大限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省纳入“银税互动”范围的企业数量较以前增加1倍多,数量达到约7万户。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小微企业,主动对接并执行优惠利率,进一步缓解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周转困难。 各银行机构创新丰富“银税互动”小微企业及个人信贷产品,共推出“云税贷”“纳税e贷”“税易贷”“小微易贷”“税融通”等11种产品丰富小微企业选择,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提高中长期“银税互动”信用贷款产品比例,结合企业复工复产需求,更好地匹配和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以组合措施为企业纾困解难。同时开办“银税互动”业务的各银行推进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实现“线上一站式办理”,将纳税信息引入线上服务平台,实现在线金融产品选择、贷款申请、审批授信、银税数据传输等功能,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快速完成贷款申请。 与此同时,青海省税务局会同青海银保监局及省内各银行机构,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快银税之间“数据直连”,各银行业机构充分利用税务部门推送的纳税信用评级结果等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真实经营情况和现金流入情况,以此向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减低抵押担保费用。
今年2月以来,齐鲁银行聊城分行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开展“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工作,积极宣传金融惠企政策,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出实招、办实事,成功助力众多企业复工复产。 近日,齐鲁银行推出了“巾帼信用贷”,聊城分行第一时间组织员工学习,认真研究业务办法,积极对接目标客群。4月3日,聊城分行小微中心成功发放全行首笔“齐鲁巾帼信用贷”,授信金额10万元。该笔业务从客户申请至审批放款不超过4个工作日,为客户提供了及时、快捷的金融支持,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赏。
企业复工复产以来,开启了生产经营的“快进键”。但由于受疫情影响,流动资金短缺也成为了掣肘企业复工达产的重要瓶颈。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的关键时刻,江苏省徐州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纳税信用作用,联合各大银行机构持续加码“银税互动”,鼓励和推动银行依托纳税信用创新信贷产品,帮助企业以“信”换“贷”,全力缓解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融资难题,帮助企业开足马力抓生产搞经营。 “这次税银互动推进会不仅让我们掌握了防疫税收优惠政策,还获得了银行贷款扶持,真是意外之喜!”在高新区税务局组织的“税银互动促发展”推进会暨签约仪式上,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志鹏与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分行签订了信贷合作协议后,很快拿到了4000万元的授信额度。 “切实推动税银互动向纵深发展,让纳税信用良好的中小微企业成为受惠主体,不断扩大覆盖面,使更多的守信纳税人受益,这既是形势发展的需求,也是税务部门的职责所在。” 徐州市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长臧红在“税银互动促发展”推进会暨签约仪式上表示。 据了解,此次推进会现场签约金额3.2亿元,真正缓解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 “‘银税互动’将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特别感谢税务部门和银行送来的‘及时雨’,保证我们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江苏雷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芸表示,有了“税银互动”平台的支持,企业更有信心在医疗大数据及数字化医疗设备产业中破浪前行。 江苏雷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数字化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化及信息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经营、安装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公司加大相关产品研发供应,流动资金周转出现紧张。税务部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企业宣传“银税互动”产品。凭借A级纳税信用等级,雷奥生物科技成功向江苏银行申请了600万元的信用贷款,既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又扶持了企业复工复产。 自“银税互动”工作开展以来,徐州市税务局与银保监部门以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江苏银行等数十家金融机构签订了“银税互动”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建立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共享交互信息、创新融资方式等,盘活纳税数据信用“金矿”,将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资金“活水”。 “100万元信用贷款火速到账,这下原材料采购资金有着落了。”日前,徐州海发厨具酒店用品公司法人代表朱海滨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通过“不见面”“非接触式”的方式,不到10分钟就通过江苏银行“税e融”,拿到了无抵押、免担保的100万元信用贷款,压在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徐州市税务局充分利用“银税互动”合作平台,及时推送企业纳税信用评价等信息,促进“银税互动”贷款提速,实现“秒贷、秒批、秒放”,帮助企业渡难关、复产能。 江苏天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主要经营煤矿井下挖掘机械设备的生产销售。受疫情影响,销售订单迟迟未能收款,资金回笼困难。近日,公司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通过江苏银行“税e融”,第一时间获得100万元的信用贷款。“纳税信用贷款解了我们公司的大难,现在公司的运行顺畅多了。”公司财务负责人袁松高兴地说。 “真是太感谢‘银税互动’这个平台了!过去贷款是要先将之前的本金还清,而这次考虑到疫情影响,公司资金确实有困难,税务部门主动与银行联系,帮我们争取到可以暂缓还本金。”江苏露水河人造板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高云燕称。据了解,该公司主要经营木材、木制品、人造板加工与销售,资金问题同样成为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首要难题。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税务部门主动联系丰县农商行,将该公司良好的纳税信用转化为信用贷款,最终获得800万元贷款,资金“活水”有效灌溉了企业一方“良田”。 徐州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银税互动”是税务、银保监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的一项举措,自2015年推出以来,为广大守信纳税企业获得银行融资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税务部门将能够申请“银税互动”贷款的企业范围由原先的纳税信用A级、B级企业拓展至M级企业,使得纳入“银税互动”范围的企业数量扩大了一倍,不断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强心剂”。
“100万元的‘税务贷’款项到账,我们企业的资金流一下子就充足了!”日前,宁波美净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君玉通过“银税互动”平台申请的贷款成功到账,多日来为资金链困扰的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美净康环境是一家专业从事环境检测设备、水处理设备的生产、批发和零售的企业。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工期延缓,而员工工资等成本支出相对刚性,导致账上资金周转陷入了困难。正当企业一筹莫展之际,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第一时间为企业分析情况研究对策,提供“银税互动”金融支持服务,为企业复工复产“输血”。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一刻也拖不得。现在移动网络技术这么发达,要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帮助守信企业尽可能精简融资流程,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宁波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顾波说,近年来,在当地金融办、银保监局、人行市中心支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宁波市税务部门积极加强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探索“银税互动”机制。2017年,“银税互动”受惠群体从最初的纳税信用A级拓展至B级。2019年,进一步拓展到A、B、M级,覆盖全市约29万户企业。 “税务人员上午来了我们企业,没想到下午钱就到了!现在原材料库存充足,防疫物资到位,员工整装待发,大家都有信心把生产能力恢复到100%。”王君玉开心地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宁波市税务部门已与38家银行建立“银税互动”机制,今年一季度已通过“银税互动”发放1.7万余笔纳税信用贷款,累计金额超过24亿元,为各类经济主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记者4月24日从宁夏区税务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区1088家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税收信用贷款4.15亿元。 因为受疫情影响,宁夏许多小微企业经营发展遇到困难。为了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宁夏税务部门筛选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小微企业35860户,充分发挥“银税互动”普惠性信贷产品的服务优势,其中通过多家银行向1088家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精准放贷,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截至目前,宁夏税务部门已与宁夏银行、建设银行宁夏分行、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工商银行宁夏分行、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等14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在确保无抵押信用的基础上,推出“税易贷”“云税贷”“税贷通”“税融通”“诚信纳税贷”等面向守信纳税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并将申请“银税互动”贷款的受惠企业范围由纳税信用A级和B级企业扩大至M级企业,让更多的企业受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钱是目前许多小微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的第一道‘路障’。我们公司体量小,放在以前,想要从银行申请贷款根本不可能,现在用‘纳税信用’就可以换取‘银行信用’,以此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真的太好了。”刚刚拿到中国农业银行贺兰支行发放的7万元贷款的宁夏新野食品有限公司法人朱瑞高兴地说。下一步,宁夏区税务局将继续探索“银税互动”工作新模式,将“银税互动”嵌入电子税务局,并继续扩大“线上银税互动”合作银行,让企业无需上门即可享受便利的金融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为企业发展注入生机。
“真是没想到税务局成了我们的最强外援!81万元的贷款及时到账,给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太感谢税务局了!”威海新隆德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表示。 据了解,威海新隆德电气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高低压成套设备、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等的销售、生产、安装,与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分公司有供需业务往来,由于疫情影响,在武汉订购产品发货延迟,且下游客户回款不好,流动资金困难是公司复工复产的第一难题。 环翠区税务局成立的复产复工专项工作组在调研与湖北由供需关系的企业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与企业对接,积极帮助企业想办法,解难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主动协调联系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威海世昌支行,利用“银税互动”协作机制帮助企业申请通过了“税融通”项目,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企业收到无抵押贷款81万元,开户手续办理好后即刻可到账,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我们小微企业因为可抵押物少,也没有与银行合作的记录,很难申请到贷款。这次没想到凭借良好的税收信用这么顺利就拿到了贷款,税务部门的帮助为我们的复工复产来了一场‘及时雨’。”企业负责人高兴地说。 据悉,为了积极破解复工复产难点堵点问题,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按照省局、市局部署,环翠区税务局由主要负责领导亲自挂帅,建立支持湖北企业复工复产专项工作组,对逐户对接问需,充分发挥税务部门职能作用,做好精准帮扶工作。下一步,环翠区税务局将继续优化服务,帮助企业兑现各类税收优惠,当好企业复工复产的“税务外援”。
“没想到我们公司也可以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真是雪中送炭啊!”日前,纳税信用M级的常熟市某新办化纤企业第一次获得了宁波银行常熟支行小微贷50万元。据悉,疫情发生以来,苏州税务部门聚焦经济发展渡难关,扎实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银税贷”首次向M级纳税人拓展,对诚信纳税的纳税人提供更优的金融产品服务,为企业换来真金白银,为复工达产增添动力。 日前,在张家港市税务局视频直播间,一场“银税云互动、战疫促发展”为主题的纳税信用贷推介会吸引了港城纳税人的关注,7家金融机构纷纷亮出自家纳税信用贷产品,为疫情影响下的港城企业送上一场资金“及时雨”。经营食品销售的张家港市嘉阳贸易有限公司,为保障疫情期间居民日常生活,向超市供应大量平价低价大米,企业流动资金出现了短暂紧缺。通过纳税信用贷,公司负责人徐正宇申请获得了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100万元授信额度。 同样受益于纳税信用的还有苏州华益美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位于太仓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专门从事研发和生产诊断试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企业科研人员放弃春节长假,加班加点进行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目前,该产品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检测,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企业还向多地医院捐赠了价值近100万元的核酸检测试剂。为了研发和生产,企业前期又投入了105万元购买设备和原材料,资金出现紧张。太仓市税务部门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困难后,将企业纳入首批纳税信用贷项目名单。作为苏州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单位,银行在实时采集纳税信用等级等信息后,将企业的授信额度从2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并提供了低于正常市场利率0.5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该公司总经理李振勇激动地说:“有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有信心发展得越来越好。” 苏州市税务局持续拓展“银税互动”合作范围,创新服务措施,加强税收信用管理和运用,“银税互动”受惠企业由纳税信用A、B级扩大至M级,将覆盖全市87%的纳税人,真正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为抗疫情、助发展注入更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