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税务局获悉,日前,湖北宏晟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公安县芳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康盛医用设备有限公司、湖北明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公司因纳税信用记录良好,受到信用联合激励,获享银行“信易贷”。 其中,湖北明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高度重视自身信用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积极履行纳税义务,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规范经营,讲求诚信,提高自觉纳税意识,认真做好个人所得税、城建税及附加税费、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及印花税。因纳税信用记录良好,通过中国建设银行贷款100万元。 湖北宏晟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近年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讲究诚信,积极履行纳税义务。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完成自身相关税费的申报与缴纳。积极配合其税源管理分局各项工作,享受纳税信用贷200万元。
“我们在‘信贷通’贷到了500万,资金压力小多了。”江西恩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曾思文办理完授信额度后心情大好。 这是江西税务部门在推动“银税互动”和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下,当地企业逐渐步入发展正轨的一个缩影。 服务扩围 贷款快了 受新冠疫情影响,大部分企业在复工复产阶段都面临资金周转压力。江西税务部门通过贷款信用等级扩围、加快融资速度、推行网上办理等来提升“银税互动”运行质效,更迅速、便捷地破解大范围企业的融资困难。 “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我们通过江西省电子税务局‘银税互动’信贷模块,足不出户就申请到了100万元无抵押贷款。”江西省宜丰县永盛鞋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游财元介绍,当地税务部门了解到企业复工复产“梗阻”后,根据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立即为企业对接农商银行,办理线上贷款授信。 据了解,江西省税务局优化升级了电子税务局“银税互动服务平台”,安排专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辅导企业线上办理贷款手续,并根据纳税人授权,实现税务、银行信息共享共用,纳税人“在线随时申请、网上实时办结”,融资到账时间从平均7个工作日缩短至最快5分钟,贷款流程从税务、银行“来回跑”升级为“一次不跑”。 在南昌,当地税务部门与农商银行联合开展“银税互动”政策宣讲会,通过钉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重点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介绍“银税互动”贷款受惠企业范围由A级、B级企业扩大至M级企业以及贷款办理流程。南昌市金峡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网络直播现场顺利完成了贷款申请。 “很贴心,税务人员不仅帮我们找来资金,还手把手教我们办理!”金峡谷公司负责人李金耀提交完贷款申请后说道。 据统计,疫情期间,江西税务部门通过银税互动服务平台,与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共享了28类1600余万条企业相关信息和涉税数据,有效帮助纳税人快速获得信用贷款。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为1332户企业启动信用修复,避免因纳税信用等级较低导致企业无法融资贷款或参与招投标。 “点税成金” 企业活了 “有了这500万,资金周转得过来了!”南昌杏林药用包装公司付方文一扫两个月以来的阴霾。原来,当地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平台筛查赣鄂上下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时,发现该企业资金链严重吃紧,生产经营面临困境。经税务部门的“牵线搭桥”,杏林药用顺利拿到“信贷通”贷款,再加上湖北企业顺利复工,保证了原料供应,企业复工复产之路变得通畅。 在上饶,江西省易得利食品有限公司也通过“银税互动”拿到了“救命钱”。疫情暴发后,企业生产的五香笋豆、竹炭花生等产品销量大增,供应商湖北永信食品有限公司却难以及时补给产品原料,导致企业生产、销售、资金回笼均受到了阻碍。 得知企业困难,当地税务部门立刻帮助企业与银行对接,辅导其线上申请银税互动项目“云税贷”,企业信用等级为A级,当场获批了200万元的授信额度。 “有这笔周转资金,不仅可以支付给永信食品前期采购款,我又下了29万的订单。”企业负责人林建华表示贷来的资金继续投入生产,确保了企业的有效运转。 “从申请到审核,一共只花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庐山观云宾馆负责人梅勇惊讶“税易贷”的放贷速度。受疫情影响,宾馆一度出现资金短缺等严重困难,庐山风景区税务部门主动帮助企业获得“税易贷”100万元的贷款额度,利率比同期平均普惠贷款利率还低。梅勇高兴地说,“这笔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救活了我们。” 据了解,江西税务部门通过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筛选、梳理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四大行业中,纳税信用等级较高且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4666户,逐一向这些企业法定代表人发送提示短信,联合银行业金融机构精准提供信用贷款,全力帮扶企业复工复产。 据统计,截至目前,江西省有8700余户企业获得“银税互动”信用贷款共35.22亿元。
“以前办证、换证至少要5个工作日,现在十几分钟就拿到了。”5月7日,安徽妙仁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阜阳分厅向市市场监管局提交了四家连锁门店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申请,并作出符合现标准、无不良记录的承诺,在收到企业旧证后,市政务服务大厅市场监管窗口当场为申请人换发了新的药品经营许可证。这是全市首批通过“告知承诺制”完成审批的药品经营许可证,也标志着全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正式实施。 “告知承诺制”是指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审批服务申请,审批部门一次性告知其审批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请人以书面形式承诺其在规定期限内达到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由审批部门作出审批决定的许可方式。 今后,在适用范围内,食品生产经营户、药品零售企业(含连锁门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申办、变更、延续等行政许可事项,均可实行审批服务“告知承诺制”。申请人申办这些事项,由原来的“受理、现场核查、审批、出证”,缩减为“受理、审批、出证”,许可材料和现场核查环节均可以书面承诺作出保证,审批时限大幅缩减——原来需5个工作日完成,现在即来即办、即时发证。 “实行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是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畅通市场主体准入渠道的有力抓手。”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局副局长李治军介绍,“告知承诺制”并不是监管部门懒政,而是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劳。以药品经营许可审批“告知承诺制”为例,为严把药品流通安全关,监管人员将于发证后30个工作日内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实行严格的闭环管理。 李治军介绍,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积极推动更多行政审批事项从“优化审批服务”向“告知承诺制”转变,并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努力打造审批最简、服务最优、监管最强的市场监管服务体系。
当前,正值春季农业生产关键期,在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凉泉乡湖滨村,种粮大户鲁松节正在自家田里忙碌着。 鲁松节早年因为生意失败欠了不少外债,2015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几年通过流传土地种植水稻,逐步实现了脱贫。2019年,鲁松节想要扩大种植规模,但资金却成了他实现致富“小目标”的拦路虎。 令鲁松节颇感意外的是,村党总支了解到他的诉求后,及时联系相关部门为他办理了信用贷款。不用担保和抵押,一个月不到,25万元就全部到账。 原来,鲁松节所在的望江县,是安徽省16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县之一。去年,湖滨村被评为了信用村。鲁松节本人因为信用良好,也被评为了信用户。 “这25万元真的解了燃眉之急。”鲁松节表示,正是靠着这笔信用贷款,去年他新流转了350亩土地种植水稻,纯收入达到10万元。 “通过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有效盘活了农村资源和农户资产,调动了更多金融资源向农村集聚。”凉泉乡党委书记刘秀芳说。 目前,在望江县,信用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按照选点先行、逐步推进的要求,该县共确定了25个村进行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工作。 为了扎实推进该项工作,望江县成立了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席的工作联席会议,25名县领导分别定点联系指导25个试点村。另外,选派25名金融机构人员驻村担任指导员。各参与银行在相关政策的带动下,不断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及时解决信用村和信用户的资金需求。 据了解,该县现已全面完成25个试点村的信息采集、录入、评定、授信等工作,已为12,624户信用户授信,授信金额达72,674万元。
疫情发生以来,兴业银行主要采用放大抵押系数与信用免担保方式,为相关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农行湖北省分行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设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执行信贷快速审批流程。 “银税互动”通过税务、银保监部门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发展遇到困难。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企业面临更大的信用与资金压力。武汉市精华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自动生产线的减速机及相关电机设备的生产销售,是一家成长型较好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其在兴业银行的500万元信贷余额于今年2月初到期,但因疫情影响,导致还款资金无法落实。 该企业提出续贷申请,兴业银行结合该企业以往信用情况及保单材料,综合相关信用信息后,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业务展期审查,并快速通过线上审批,实现成功续贷。据了解,这笔贷款本身就是兴业银行专为中小科技企业推出的“科保贷”,无需传统抵押物,只需要提供相关保单即可贷款。 武汉璟泓科技公司主营体外诊断试剂与仪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已被湖北省防控指挥部列入全省“三个一批”重点企业。该公司为执行一笔订单,3月初向兴业银行武汉分行申请新增1000万元流贷,用于向上游企业采购。 由于该企业信用信息良好,兴业银行武汉分行决定采用订单融资模式,在有效锁定下游回款的前提下,以信用方式给予其新增授信敞口1000万元,借款期限与其订单合同回款匹配。疫情发生后,兴业银行主要采用放大抵押系数与信用免担保方式,为相关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此外,不少金融机构也纷纷出台多项金融支持政策,强化有效金融供给,推动信用信息深度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 农行湖北省分行为湖北省普惠型小微企业专项匹配100亿元信贷额度,强力支持当地小微企业发展。该行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所需药品、医疗器械、防疫物资生产、流通运输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设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执行信贷快速审批流程。同时,对湖北省内普惠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在现有利率基础上下调50个基点。 “银税互动”是税务、银保监部门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缓解民营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好举措。疫情发生后,银行系统增设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影响专项调查问卷”,各银行机构通过疫情专项调查,主动了解疫情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融资需求的影响,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渡过难关。截至目前,湖北辖内银行机构已邀请1.27万户小微企业填写了线上问卷,其中有2234户企业同意银行上门服务。截至3月末,湖北省“银税互动”信用贷款150.34亿元,覆盖用户2.5万。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上饶市分行致力于产品创新,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打造符合产业特色的小企业贷款,助力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该市分行全面提速线上化转型,持续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广“无接触式”线上贷款产品,全面满足客户“全天候、全自助”一站式金融服务需求。4月23日,该市分行首笔小微易贷项下“工程信易贷”业务在广丰区顺利落地,向线上化转型助力广大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又迈出坚实一步。 据了解,江西某市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承包和施工,在疫情逐步趋稳的态势下,急需流动资金采购苗木、草皮等原施工原材料。“在我们工程类行业,由于行业上下游特殊合作关系,往往需要垫付资金进行施工,流动资金需求量较大,特别是遇上多个工程项目同步开工,难免暂时出现资金周转短缺问题。”该企业主要负责人说,这是工程类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痛点”。一方面需要垫资尽快开工,但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缺少抵押物,无法直接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支持,针对这一工程类行业资金“痛点”,邮储银行广丰区支行客户经理在学习掌握小微易贷项下“工程信易贷”业务后,第一时间了解到该企业融资需求,及时向该企业推介了“工程信易贷”,指导该企业在线申请“工程信易贷”,帮助该企业在2天内即获得了10万元的纯信用信贷资金支持。 邮储银行小微易贷项下“工程信易贷”业务是一款针对有效破解工程行业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全力支持守信企业融资需求,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充分挖掘工程行业企业行为数据信息,系统地对该类小微企业进行综合评分与信用评价,全新推出的纯信用、线上化的融资服务产品。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该市分行纯线上贷款余额2.41亿元,今年净增1.07亿元;线上支用类贷款产品余额32.14亿元,今年净增3.43亿元。其中,线上小企业贷款余额1.53亿元,小企业E捷贷余额1.47亿元,均列全省邮储银行第1位。 该市分行将认真总结运用此次业务落地过程中的宝贵实践经验,不断做好产品转培训工作,继续向全市大力推广小微易贷线上产品,努力拓宽线上产品应用场景,以更加便捷的流程、更加贴心的服务、更加精准的支持,全力助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我们之前还在为‘过桥’资金没落实发愁,这笔续贷资金帮了大忙。”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的北京市企业续贷受理中心的柜台前,佳永医疗副总经理伍先琼激动地说:“作为一家民营小微企业,我们干劲儿更足了,一定会为疫情防控做出更大的贡献!” 伍先琼所在的企业是一家注册在海淀区的医用呼吸机经销商,与全国多家医院保持长期合作。疫情发生后,各大医院医用呼吸机等医疗物资严重短缺,企业要大量进货导致流动资金十分紧张。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在这时,佳永医疗一笔203万元的贷款即将到期,企业急需筹措一笔资金偿还到期贷款。这种情况对小微企业而言并不少见,以往,每逢银行贷款即将到期,企业就需要筹措“过桥”资金来周转。“过桥”资金使用的时间虽然短,但对到位时间的要求非常高,利率也相对较高,如果到期不能归还,还会影响企业信用。 入驻续贷中心的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了解到企业需求后,为企业设计了无还本续贷方案,无需企业用自有资金偿还即将到期的203万元贷款,直接由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提供续贷业务,同时还将贷款金额提升至600万元,以满足企业在疫情期间的资金需求。达成上述合作方案后,银行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用最快速度完成了审批和放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去年8月,北京银保监局、海淀区政府联合推动设立了全国首家小微企业续贷中心——北京市企业续贷受理中心,首批入驻的15家银行机构、4家担保公司、1家大数据服务公司及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在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为小微企业现场提供续贷受理审批及其他投融资服务。续贷中心对于申请资料、业务流程、审批时效等均有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大幅缩减了审批时间和申请材料,将授信审批压缩到10个工作日以内。 截至4月17日,续贷中心完成续贷审批968笔,续贷金额58.56亿元。续贷中心最快审批项目用时2.5天,平均压缩时限70%以上;设立以来累计为企业节约直接财务成本超过1.69亿元,平均融资成本下降3%;推动全市续贷率提高约9个百分点。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续贷中心建设,营造区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信用环境,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海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最近两笔‘银税贷’,不用任何抵押就迅速办下来了,税收信用真的可以换来真金白银,为企业输血补血,我们有信心有决心闯过这一难关。”近日,福建省南安市绿兴食用菌有限公司经理吴江河说。 位于南安市码头镇的绿兴公司主要种植海鲜菇等食用菌,每年1月份左右是海鲜菇的收获期,今年因产量比较大,受疫情影响严重。就在公司经营受困于资金压力时,南安市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及时告知吴江河,可凭借公司的A级纳税信用,向金融部门申请“银税贷”信用贷款。在税务部门的支持下,该公司顺利获得银行贷款。 据悉,与绿兴一样,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已有5366户企业获得11,461笔“银税互动”信用贷款,金额逾64亿元,贷款户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64.75%、51.16%,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达99.6%,小微企业占比达98%。 针对受疫情影响许多小微企业出现流动资金困难的情况,福建省税务局在积极落实国家及地方税费优惠政策的同时,联合福建银保监局持续开展“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活动,借助税收信用大数据,及时梳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小微企业名单,在依法合规和企业授权的情况下,将企业的纳税信用和部分纳税信息推送给银行。“以纳税信用换取银行信贷”的高效融资模式,及时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以前如果要贷款,走流程审批,至少也要一周。这回线上操作、自助办理,仅5分钟,12.9万元的贷款就到账了。有了这笔钱,进货不愁了。”看着银行的放款单,永安鸿迪贸易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刘美华感慨道。 福建省税务局还积极推进“线上银税互动”,通过搭建“福建省银税互动平台”,与16家银行实现线上数据直连,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非接触式”银税服务,实现足不出户“秒批、秒放、秒贷”。 结合运用税收大数据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各地税务、银保监部门充分利用“银税互动”联席会议机制和“百行进万企”等平台,向合作银行推送企业涉税信息,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银行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精准提供金融服务。泉州、漳州等地金融机构还不断加码扩围,创新升级服务产品,推出“税易贷”“税贷通宝”“纳税e贷”“小微征信贷”“云税贷”等银税贷产品,为企业融资带来便利。 “税收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状况。”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特聘研究员、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教授杨默如认为,“税务部门积极同金融机构携手,有效疏通经济活动关键节点,将纳税信用盘活,让纳税人的税收信用迅速转化为融资信用,不仅及时、有效帮助轻资产的小微企业提升获贷可能性,也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对当前企业复工复产、经济全面复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自2015年起,福建省税务部门联合福建银保监局开展“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开展以来,共有22家银行加盟“银税互动”,累计帮助全省3.64万户企业获得“银税互动”信用贷款610亿元。
助力复工复产,陕西省充分发挥“银税互动”平台作用,全力为企业提供“真金白银”支持。一季度,陕西省通过“银税互动”业务在线上共对5182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09万笔,放贷金额27.37亿元。 “个体工商户能享受复工复产税收优惠政策吗?”“教育类企业零报税较多可以贷款吗?”“企业在其他银行有贷款未到期,可以申请税易贷吗?”近日,一场由西安市碑林区税务局和中国建设银行西安和平路支行联合开办的“银税互动”网络课堂得到了当地纳税人的热烈响应,两部门相关负责人对纳税人关注的问题在线进行了详细解答,为企业办理相关业务提供了便捷指引。 这次网络课堂以“税企交流掌上通”为载体,为税、银、企三方搭建了沟通对接的桥梁。“今年疫情对公司的影响较大,通过‘云税贷’解决了复工复产的融资难题,这为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陕西嘉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韩女士说。据了解,今年以来,碑林区已有490余户纳税人获得了“银税贷”,共计2.45亿元。 同样的案例也发生在渭南、宝鸡等城市。渭南市蒲城县森源脱硫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非金属矿物产品制造,疫情发生后,企业经营尤其是资金方面出现困难。关键时刻,赶上当地宣传推送“诚信纳税贷二维码”,公司财务负责人扫描二维码后主动联系银行,成功办理了100万元的信用贷款。 据了解,针对疫情时期企业资金紧张的实际情况,渭南市以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基础,开展“银税互动一码贷”行动,为企业提供信贷保证和资金支持,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复销。渭南市已经首批推出建设银行“云税贷”、农业银行“纳税e贷”、中国银行“税融贷”、邮政储蓄“小微易贷”4个金融产品,适用对象、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联系方式等信息都放在一个二维码里,企业在辖区内可以自由选取金融机构扫码贷款。截至4月23日,渭南市“银税互动”办理户数已经达到517户,贷款金额2亿元。在“银税互动”的推进下,与2月份相比,3月份全市税务系统办理税费业务增幅为135.31%。 宝鸡市凤翔县紫荆汽配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春节假期本来是企业经营销售的重要时段,但受疫情影响,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下滑十分严重,资金不足给企业复工复产带来了严重阻碍。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凤翔县税务局联系县邮政储蓄银行对该企业进行了重新授信,信贷额度调整为150万元。“没想到纳税信用这么给力。以往只是习惯按时申报、诚信纳税,这次信用贷款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紫荆汽配负责人付永利说。据统计,一季度,凤翔县仅邮政储蓄银行就通过“银税互动”为5户企业分别投放了39.9万元至150万元不同额度贷款,总金额416.7万元。 据统计,疫情期间,陕西省税务局利用银税互动监控平台对44万余户中小微企业滚动推送有关银税互动助力复工复产的宣传信息,并直接链接17家银行的线上银税互动产品,帮助中小企业第一时间获取精准信贷支持。 陕西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扩大试点实施M级纳税人授信银行的范围,逐步将申请“银税互动”贷款的企业范围扩大至纳税信用C级企业。同时,还将不断增加合作银行数量,促进银税双方互联互驻、互动提升,更加方便纳税人。
“最近两笔‘银税贷’,不用任何抵押就迅速办下来了,税收信用真的可以换来真金白银,为企业输血补血,我们有信心有决心闯过这一难关。”近日,南安市绿兴食用菌有限公司经理吴江河说。 位于南安市码头镇的绿兴公司主要种植海鲜菇等食用菌,每年1月份左右是海鲜菇的收获期,今年因产量比较大,受疫情影响严重。就在公司经营受困于资金压力时,南安市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及时告知吴江河,可凭借公司的A级纳税信用,向金融部门申请“银税贷”信用贷款。在税务部门的支持下,该公司顺利获得银行贷款。 据悉,与绿兴一样,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已有5366户企业获得11461笔“银税互动”信用贷款,金额逾64亿元,贷款户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64.75%、51.16%,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达99.6%,小微企业占比达98%。 针对受疫情影响许多小微企业出现流动资金困难的情况,福建省税务局在积极落实国家及地方税费优惠政策的同时,联合福建银保监局持续开展“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活动,借助税收信用大数据,及时梳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小微企业名单,在依法合规和企业授权的情况下,将企业的纳税信用和部分纳税信息推送给银行。“以纳税信用换取银行信贷”的高效融资模式,及时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以前如果要贷款,走流程审批,至少也要一周。这回线上操作、自助办理,仅5分钟,12.9万元的贷款就到账了。有了这笔钱,进货不愁了。”看着银行的放款单,永安鸿迪贸易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刘美华感慨道。 福建省税务局还积极推进“线上银税互动”,通过搭建“福建省银税互动平台”,与16家银行实现线上数据直连,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非接触式”银税服务,实现足不出户“秒批、秒放、秒贷”。 结合运用税收大数据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各地税务、银保监部门充分利用“银税互动”联席会议机制和“百行进万企”等平台,向合作银行推送企业涉税信息,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银行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精准提供金融服务。泉州、漳州等地金融机构还不断加码扩围,创新升级服务产品,推出“税易贷”“税贷通宝”“纳税e贷”“小微征信贷”“云税贷”等银税贷产品,为企业融资带来便利。 “税收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状况。”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特聘研究员、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教授杨默如认为,“税务部门积极同金融机构携手,有效疏通经济活动关键节点,将纳税信用盘活,让纳税人的税收信用迅速转化为融资信用,不仅及时、有效帮助轻资产的小微企业提升获贷可能性,也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对当前企业复工复产、经济全面复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自2015年起,福建省税务部门联合福建银保监局开展“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开展以来,共有22家银行加盟“银税互动”,累计帮助全省3.64万户企业获得“银税互动”信用贷款6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