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税务总局烟台市税务局以“智慧税务”建设为总抓手,致力于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创新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新时期税收现代化,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疫情期间,为全力保障防疫物资供应,我们公司计划新购置一批防疫物资生产相关设备,合计9000余万元,龙口市税务局税收专家顾问团队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为我们送来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仅企业所得税一项就减免近1400万元,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底气!”山东省人大代表、道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晓宁表示。 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高分子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2003年成功研发出超高流动性聚丙烯熔喷布专用料,主要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是口罩中间层熔喷布的主要原料,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被列入国家防疫物资重点保障企业。 自疫情以来,烟台市税务局不断完善政策落实机制与办法,努力打通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探索独具烟台特色的税收专家顾问制度,组建16个专家顾问团队,聚焦减税降费政策集中企业、受疫情影响困难企业、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三大领域,构建了“模块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建立了“闭环式”统一规范新流程、“体检式”风险内控新机制、“非接触式”线上服务新模式和“动态式”以税资政新格局。 烟台市税务局还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相关工作,特别针对与纳税人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发票领购和发票增量需求,开通发票免费邮寄业务,在线指导企业填报申请。“2020年共将21000余份增值税发票及时派送到我们公司,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助力企业快速实现复工复产。”于晓宁说,“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等作出更大贡献。” 据悉,烟台市税务局还充分发挥“智慧税务”优势,依靠“双中台”支持架构,利用好“智慧税务综合体”“数据中台”开发的“大企业数据管理”模块,通过将市局中台“数据包”“工具箱”和“产品库”与企业行业特点、经营现状相结合,为每户企业智能化匹配“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落实落细各级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逐户“一对一”分类实施宣传辅导,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让税费优惠政策真正成为帮助企业解难纾困的“及时雨”。 “我们在走访时了解到,不少企业当前还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的难题。前期的问卷调查显示,周转资金紧张的企业达到40%,资金缺口的企业达到30%,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龙口市税务局税收专家顾问栾兆亮介绍道,“为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困难,税务部门主动对接辖区商业银行,深入摸排相关企业实际情况,扎实推进‘银税互动’建设,将纳税信用转化为对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 “500多万元的贷款几天就到账了,能这么高效便捷地获得融资支持,我们一定加速复工复产!”山东百特电机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曲富基激动得对记者说道,“疫情期间我们企业的订单直线下降,但是需要支付的开支依然很大,手上能用的资金不多,周转也很困难。现在税务部门的纳税信用级别成了我们融资的关键,有了这笔资金我相信一定能渡过难关。”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服务‘六稳’‘六保’大局,聚焦精准落实各项税费政策,继续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依托智慧税务建设,落实落细各级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维护地方经济稳定发展贡献税务力量。”烟台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郑舒东表示。
1月28日17时许,岳阳市公安局云溪分局汪家岭派出所接到一小男孩报警,电话里面小男孩很焦急,称在供销香辣鱼附近捡到一个钱包。钱包内有银行卡5张、现金5000余元和一张票据等其他重要物品。担心失主会很着急,希望派出所民警帮忙寻找失主。 值班民警陈俊安、辅警李子斌出警到现场,询问了小男孩情况,名叫姚某越,初中生,并查看了失主的钱包,发现钱包内有一张票据,通过票据上的信息,经过几番周折,终于联系到失主姚女士,并通知姚女士前来认领钱包。 随后,姚女士赶到现场来认领钱包。民警核实了其身份后,将钱包交到了姚女士手中。姚女士拿着自己失而复得的钱包,非常激动,对派出所民警热心举动和姚子越同学拾金不昧的行为表示感谢。周围的群众也为孩子的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连连称赞。
“现在,向大家发放公司拖欠的工资,预祝你们过个好年!”日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法院向某鞋业有限公司工人集中发放工资。执行法官向390名申请执行人集中发放工资执行款共计1987.15万元,并送上暖暖的节日祝福。 在上述案件执行中,涵江区法院执行法官积极采取多项执行措施,深挖彻查财产线索,加快财产处置进程,使得该系列案件共执行到位金额4640万元,优先用于发放工人工资。 据涵江区法院院长何文珍介绍:“我们加大年关执行力度,穷尽执行措施,对涉民生案件建立健全‘三优先’常态化机制,安排办案骨干集中力量攻坚执行,想方设法方便涉民生案件当事人实现快立、快查、快执、快付,充分彰显新时代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力度和温度。” 一年来,该院根植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开辟涉民生案件执行绿色通道,共执结涉民生案件624件,执行到位金额5211.56万元。
临近岁末年关,江苏省苏州两级法院执行干警集结队伍,逆风前行,在18日上午开展了“天网行动之凛冬季——冬日暖阳”暨第五次“六稳”“六保”专项集中执行行动。 被执行人不动产在拍卖前原有一租户宋某某租赁了2-3楼用以经营,且至今仍在租赁期内。买受人某纺织公司对租赁无异议且同意宋某某继续使用。但宋某某违法占用了该不动产一楼入口,且擅自搭建了一间15㎡的玻璃房间以供办公使用,给买受人造成了极大困扰。在多次沟通无果后,买受人向张家港法院要求强制清场。为维护买受人合法权益,张家港法院决定对该场地进行强制腾退。 腾退过程中,起初租户宋某某及其亲属抵触情绪强烈,不愿进行腾退,执行法官对其进行释法明理,最终面对强大的执行威慑力,宋某某及其家属最终承认错误,表示愿意配合执行工作。 在执行干警的现场监督下,将一楼堆放物品拆卸、搬运至自己承租范围内。买受人向法院出具了拍品交付说明,并向执行法官表达了深切的感谢。 被执行人柯某拖欠申请执行人李某入伙资金10万元,申请执行人向常熟法院提供财产线索,称发现柯某下落,执行干警遂至被执行人家中进行现场搜查,并当场扣押苹果笔记本电脑、戴森吹风机、戴森吸尘器、戴森美发造型器、白酒、手镯等物品。 1月18日上午8:30,吴江法院执行干警出动24名干警,分为四组前往松陵街道、震泽镇、黎里镇、吴中木渎镇等方向,查找工人工资等涉民生案件被执行人。 至下午,吴江法院共拘传被执行人7名,执行到位执行款44461元,扣押轿车1辆,电脑主机1台。 吴中法院执行干警至金庭镇对一起土地租赁案件进行清场。该案涉及土地面积42.23亩,办公楼、门卫等建筑物28800平方米。涉案部分土地由案外人长期占用,案外人拒不配合腾退并扬言将对抗到底。 吴中法院协调当地公安等部门开展清场行动。在强大的执行震慑下,案外人自行搬离了占用的土地,申请执行人也同意就案外人搭建的临时建筑,给予适当回购补偿。本案涉案外人部分得以妥善执行完毕。 申请执行人胡某、王某等58人与被执行人苏州某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劳动纠纷系列案件,案涉金额485.44万元。 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已履行部分款项,但后期其承诺的还款计划迟迟未能履行,虎丘法院多次督促,但被执行人仍拒不履行。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虎丘法院依法对执行人的实际经营地采取搜查、查封等强制执行措施。 赵某某、潘某某等45人来张家港务工,系某木业公司工人,后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自2019年起接连拖欠45名员工近两年工资共计147万余元。多次讨薪无果后,众人最终经劳动部门仲裁后依法向张家港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张家港法院组织执行干警加快财产控制及处置进度,在依法处置该木业公司设备后,将相关钱款基本执行到位。在款项到位后,该院坚持案款优先发放原则加急办理,并举行“执行款发放仪式”统一发放农民工工资,让45名农民工能够赶在春节前拿到工资。 购房者吕某等与开发商苏州市某置业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系列案,涉及购房者近百户,案件标的总额近5000万元。法律文书生效后,由于开发商没有履行退还购房款的义务,众多购房人向姑苏法院申请执行。 此系列案件申请人近百户,标的额巨大、财产处置难度高。姑苏法院历时三年艰苦执行,终于全额执行到位,于18日上午对案款进行了集中分配发放,一张张现金支票在这个寒冬腊月温暖着申请人的心,拿到执行款的当事人个个喜笑颜开,纷纷对法官表示感谢。 该案系一起涉非法集资执行案件,该案涉案标的3000多万元,受害人员170余人。 该案有两大难点:一是财产查控处置难度较大,二是涉案金额较大、受害人数较多。 园区法院执行局与刑事审判部门紧密配合,执行局通过线上线下查控措施,将被执行人资产及时控制执行到位,同时刑事审判部门积极协调公安机关移交已查控的财产,尽快兑现受害人权益。 在立案执行后一周内,园区法院已将本案中所有的退赔款项以及罚金全部执行到位,按照及时有序原则,分批组织受害人到法院领取款项。 2020年以来,受疫情和行业大环境影响,某汽车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陷入经营困境,支付工人工资成了难题。虎丘法院受理的涉其工人工资案件共计305件,金额高达2272.93万元。 案件进入执行后,虎丘法院依法查封了被执行人名下相关机器设备及土地。 考虑到上述企业产品有市场、有前景,企业自身也在积极融资自救,虎丘法院秉持善意执行理念,充分做好申请执行人思想工作,给予被执行人履行宽限期,为其融资自救争取时间,在保护工人合法权益的同时竭力帮助企业脱困重生。 为了让每一位工人都能过个安心年,1月18日上午9:00,虎丘法院将已执行到位的近800万元执行款进行了发放。对于执行标的低于25000元的全额发放,超过25000元的,发放25000元,工人们对法院执行工作高度赞赏。发放现场,执行法官就本次执行结果以及后续的执行方案进行了释明,工人们对法院执行工作和后期执行计划均表示理解和支持。 与此同时,被执行人也在积极准备复工复产,争取尽快解决全部纠纷。
以“信用”换“贷款”,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从中受益。记者近日从绵阳市税务局了解到,全市税务部门深入推进“税银互动”,通过信用(征信)互认、数据共享,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换为融资信用,为援企稳岗抗疫情提供“真金白银”支持,缓解企业融资难题。2020年全市发放“税银互动”贷款28.66亿元,规模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绵阳元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软件技术为主打的轻资产企业,受疫情影响,员工工资、场地租金等费用对公司经营造成较大压力,由于缺少抵押物在银行办理贷款也较困难。去年4月,税务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刻向该企业负责人推送了工行“税务贷”产品信息,并联合工行工作人员辅导其用手机申请贷款,由于企业纳税信用良好,1小时内便收到融资授信信息,获得绵阳工行289万元授信。 “我们主动拓宽服务范围、延伸服务触角,加强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应用,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将“税银互动”纳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组织开展外贸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等座谈会,宣讲税费优惠政策、便民服务措施和“税银互动”贷款产品,还携手金融机构开展点对点辅导,引导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 税务部门加强同银保监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税银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研商宣传推广、主体扩围、效果分析等,实现纳税信用、金融信息互通共享。同时,联合开展需求调查,收集市场主体在办税缴费和融资方面的需求建议,引导银行机构主动对接企业、精准提供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已与工农中建、邮储、绵商行等银行机构签订“银税互动”合作协议,累计提供纳税信用信息30万余户次。 为了让更多企业享受“税银互动”的政策红利,市税务局将受惠企业范围从纳税信用A级、B级延伸至M级,并对轻微和非主观故意的失信行为精准辅导,累计修复纳税信用指标42974次,扩大可授信企业数量。联合银行机构创新推出“抗疫贷”“税务贷”等适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信贷产品36种,满足不同融资需求,并支持银行机构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增加信用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加强“首贷户”培育,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助力稳产增产。如今,通过“税银互动”,企业可更便捷获取低息贷款,有效缓解在保供应链稳定、保工资发放、保生产发展和提能扩产等方面困难,实现“轻装前行”。
1月21日,在九江市浔阳区甘棠街道考棚社区里发生了一幕暖心画面。社区退役军人专干拾金不昧,失主王女士将写着“拾金不昧好榜样,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社区表达谢意,感谢社区退役军人专干夏忠飞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精神。 1月19日上午10时许,考棚社区退役军人专干夏忠飞从街道办事回到社区,在社区附近拾得一枚金戒指,由于失物贵重,夏忠飞在原地等候多时,见无人前来寻找,便将这枚戒指交到社区书记李媛的手中,经社区居干多方查找核实,该枚戒指是一名来社区办事的居民遗失,失主接到找回戒指的电话,万分欣喜,连声感谢。 1月21日,为了感谢夏忠飞拾金不昧的精神,失主王女士给社区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这枚戒指价值7000多元,丢失后我非常着急,四处寻找,幸好有夏忠飞同志捡到并立刻归还,更可贵的是他不求回报、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后来才知道他当天在原地等了很久,真的让我十分感动!”王女士说。 夏忠飞自担任考棚社区退役军人专干工作以来,牢固树立文明、诚信理念,用真心和热情对待每位居民。夏忠飞表示,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诚实守信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德,作为一名社区退役军人专干,更应该在工作生活中多做好事,弘扬社会正能量。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作为一名社区退役军人专干,夏忠飞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为社区和居民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让诚实守信更加深入人心,考棚社区书记李媛说,这样的正能量让人倍感温暖,希望这样的善举越来越多,希望好人好事越来越多。
2011年1月,被告张某以做建筑工程缺钱为由向原告李某借款8.5万元,出具借条一份。借款到期后,李某多次催要,张某始终推脱不还。无奈之下,李某向河南省郸城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张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偿还原告李某借款8.5万元。判决生效后,张某仍然拒不履行,李某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及时与张某联系,责令其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但张某面对执行法官的督促,仍百般推脱,拒绝履行义务。为及时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法院决定采取执行强制措施来促使被执行人还款。2021年1月5日一早,执行法官接到申请人信息,张某在郸城县一建筑工地出现,执行法官立即出动,经过数小时的蹲守,将运货归来的张某控制。在将张某带往医院进行体检和核酸检测后,依法对其司法拘留。 被关进拘留所的张某此时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急忙联系其家属,偿还李某欠款8.5万元,并交纳了罚金,此案得到执结。
眼看离新年越来越近,浙江火龙工贸有限公司的91名职工却愁容满面,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工资已经拖欠了近三年。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外地来武务工的农民工,维系生活的血汗钱到底何去何从? 2018年8月,火龙工贸已经开始陆续拖欠职工工资未发,经劳动仲裁后于2019年9月申请执行,执行法官通过多方走访调查发现,火龙工贸已于2019年6月底左右停止经营,名下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办理一时间陷入了僵局。可这涉及到九十几位农民工兄弟的血汗钱,执行法官始终记挂在心上。随着浙江省武义县人民法院执行转破产进程不断推进,破产清算为执行法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你们可以申请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在法院的主导和监督下,通过管理人介入管理,你们工资还有清偿的可能性。”在执行法官的不断沟通下,职工代表提交了破产清算申请,2020年8月31日,该县法院裁定受理了浙江火龙工贸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案件受理之初,管理人通过实地走访、多方查询,并未发现债务人名下有可供处置财产,公司法定代表人也下落不明。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之际,管理人调查到债务人名下有一文字商标,系从他人手上转让于债务人,专用权期限至2028年。通常来说,文字商标的市场价值并不高,起拍价多为100-500元左右。“这个商标名称为周大福,国际分类为6类金属材料。”管理人向法院汇报说道。“看来咱们这九十几个农民工工资有着落了,赶紧上网拍进行处置。”破产合议庭在听到管理人汇报后第一时间作出了工作布置。 经司法网络拍卖,这一文字商标起拍价500元,成交价为300500元。在破产清算程序中,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后,职工债权为第一顺位清偿的优先债权,因此拍卖所得绝大部分用于职工工资支付,清偿率可达70%,后续如发现其他资产,可以再继续进行分配。 “我们91个人对拿回工资原本是不抱任何希望了,破产前这个企业就已经只剩下个空壳子,没想到经过破产程序,还能有财产变现。拿到这些钱,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职工拿到拖欠已久的工资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对于破产,社会普遍观念还是未能完全转变,认为企业破产是丢面子、走程序。其实不然,破产清算是刺破企业面纱,充分实现资产价值,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最大化的一种途径。”承办法官介绍道。 2020年以来,该县法院审结破产案件21件,促使20家企业依法有序退出市场,1家企业完成重整,盘活土地113.64亩,房产93368.98平方米,追缴税款689.84万元,为108名工人追回工资63.71万元。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云南省文山州税务部门通过系列举措,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为企业健康发展、渡过难关提供有力支撑。 减税降费为企业纾困解难 “税收优惠很大程度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云南某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洪说,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让企业“钱袋子”鼓了起来,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020年,国家先后推出7批28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文山州税务部门创新机制提高效率,组建政策服务工作组,采取网格化精准服务,确保税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应享快享,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渡过难关。 文山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果树种植15年以上,集农产品研发、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吸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近2万人,是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涉农重点企业之一。虽受疫情影响,但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现已步入正轨。 “税收的减免极大地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我们享受‘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去年仅企业所得税就减免70万余元。减轻了企业负担,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现在我们的刺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发展越来越好了。”负责人陈来银说。 据了解,文山州税务局全面推进简化程序办业务、优化服务助发展,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清单式”“容缺式”办理,全力推动减税降费政落实落地。2020年1—11月(税款所属期),全州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206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红利,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只需在网上动动手指提交申请,银行审核完毕后贷款就办下来了,‘银税互动’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看到账户上到账的37.8万元,某家居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卢波丽开心地说道。 受疫情影响,不少小微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资金短缺的情况,为了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文山州税务部门进一步深化“银税互动”,帮助优质纳税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持续扩大受惠面,协助银行精准放贷,全力以赴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有同样获得感的还有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摩托车及零配件零售,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销路不畅导致收入大幅下滑。当地税务部门获知企业困难后,主动联系该企业负责人,告知信用良好的企业可以通过纳税信用向银行申请贷款。短短几个工作日,该企业成功获得了200万的贷款用于资金周转。 “没想到良好纳税信用作用这么大,不用任何抵押就可以办理贷款,速度还很快,企业得以渡过难关、恢复经营。”该公司负责人陈坤说:“在获得了资金后,我们整合资源,从各乡镇加大摩托车等销售宣传,加强售后服务吸引顾客,现在销售收入明显回升,顺利完成了转型升级。” 文山州税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落细落实减税降费,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不断提高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努力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贡献力量。”
拾金不昧是一个人良好品德和崇高风尚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今和谐社会乐章的一个美好音符。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像这种正能量处处可见。 1月28日上午8时许,成都二医院物业员易显能打扫厕所卫生时,看到厕所隔断上挂着一个手提包,赶紧捡起,打开一看,这么多钱,把他吓了一跳。 想想这些钱可能是失主救命钱,易显能第一时间就交给了护士长,看看包里有没有可以联系到失主的信息。护士长立即联系了护理部、保卫科,把手提包交给了安保,请他们帮忙寻找失主。 经清点,包内一共有11156元现金。安保根据包内的证件信息,找到了失主。失主是医院住院病人,88岁高龄老太太。由于老太太患有轻微老年痴呆,护士长立即联系了她的儿子。经过护理部、安保、物业的齐心协力,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包就归还给了失主。 失主儿子表示,如此大额的现金失而复得,真的让他们感到惊喜万分,他非常感谢好心人易显能和热心帮忙的护士长、安保人员。 “我虽然在医院做着保洁工作,一个月拿着两千左右的工资,上万元的现金对我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但是我也有丢过钱和物的经历,知道丢钱的滋味,况且包里还有这么多重要的证件,想到失主焦急的情形,我一定要想办法交还于失主。” 易显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