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税务部门的纳税信用评定,我们企业达到了B级。昨天申请的建行‘银税贷’90多万元贷款,今天就发放成功了,解决了企业发展急需资金的难题。”26日,西藏天港集团副总经理王春利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西藏税务和金融系统深化合作,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更加迫切的资金需求,扩大授信范围的纳税信用等级,帮助天港集团在内的100多家企业复产复销渡过难关,发放贷款2.52亿元,带动就业1600余人。 建行西藏分行集团客户部副总经理刘洁说:“2015年,建行西藏分行和自治区税务局开展‘银税互动’合作以来,累计为区内小微企业提供涉税贷款10.5亿元,帮助了区内的277户小微企业。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建行西藏分行充分发挥‘银税互动’的产品优势,利用建行贷款服务平台,提供非接触式信贷服务。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发放涉税贷款2.04亿元。” “‘银税互动’是西藏税务和银保监部门于2015年面向诚信企业创新开展的一项融资支持活动。通过税务与银保监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协作,上线了普惠金融企税银智能综合服务平台,推出了系列银税信贷产品,打造了西藏‘互联网+税务+金融+N’服务模式。”国家税务总局西藏自治区税务局纳税服务处主任科员普布次仁说,“‘银税互动’推行6年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乘数效应和聚合效应,实现了税收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纳税信用贷款23.34亿元。特别是今年第一季度,全区符合条件的纳税人从2019年的16844户增加到39505户,覆盖面同比增加了135%。小微企业共获得“银税互动”税收信用贷款金额达到1.878亿元,同比增长了6倍。 “国家一直以来实行的对西部开发企业的税收政策优惠以及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已经让我们这些小微企业减轻了很多税费负担,现在又积极主动为我们解决其他问题,助力企业发展。”那曲市金诚青稞食品生产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含勇激动地说。 该企业为扩大经营规模、解决更多困难大学生就业,在引进创建销售新媒体、电子商务团队时出现资金短缺,那曲市税务局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此情况后,第一时间与银行联系,主动提供了该企业的信用评定等级,通过“税易贷”在短短三个工作日内,为企业争取到100余万元贷款。 为进一步满足小微企业“小额化”“便捷化”的融资需求,农行西藏分行推出“纳税e贷”产品,通过建立“银税互动”机制,加大对依法纳税、诚实守信的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在线小微金融产品融资体系,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农行西藏分行及时加强与自治区税务局合作,成功实现银税数据对接,七市地分行全部上线。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纳税e贷”68笔,贷款余额3826万元。 普布次仁说,下一步,西藏税务部门与金融监管局和银保监局还将联合发文《2020年西藏“银税互动”共促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进一步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形成政府推动、银税参与、普惠小微企业的良好局面,纾解小微企业资金困难。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小微企业知晓“银税互动”,享受税收信用红利,助力小微复产复销,切实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纳税信用贷款真是及时雨,这样不仅我们的员工工资有了保障,还可以缓解原材料采购的资金压力,我这就申请!”康平县康平镇正老大食品厂法定代表人王旭激动地说。 近日,“银税互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康平县税务局积极响应号召,结合市局制作的宣传资料,通过多种渠道对银税互动的意义、申请贷款条件及流程等进行宣传,税银携手打通纳税服务“最后一公里”。 康平县康平镇正老大食品厂自疫情发生以来,企业压力倍增,原材料采购资金出现短缺。该企业属于B级纳税人,可以通过“银税互动”申请贷款。康平县税务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该企业,向其讲解可以直接登录电子税务局,进入“公众服务-特色业务-银税互动”板块,即可申请适合自己的贷款产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县部分企业在复工复产后即面临资金周转压力。为此,国家税务总局攸县税务局联合县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启“银税互动”新模式,以税收信用等级为企业贷款提供支持,向企业送去一场及时雨,努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市民罗先生在我县经营着一家建材公司,近段时间公司的资金周转遇到了问题,多方筹措无果后,罗先生来到了银行谋求帮助。从提交申请到审批放款,短短一个小时,罗先生的贷款就到位了。这笔资金之所以能快速到位,源于一种“银税互动”的新模式。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攸县支行负责人说:”只要在我们县里面是纳税级的a、b级客户,符合小微企业的条件,那么在我们农行只要开一个对公账户然后开通网上银行和企业主的个人掌上银行,在我们柜台就可以秒审批秒放款,这个不需要抵押和担保。“ 罗先生遇见的问题并不是个例,自复工复产以来,攸县高新区的冠群电子受益于5G技术的发展,订单量增加迅速,但产能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抵押物,冠群电子的融资一度遇阻。了解冠群电子的困境后,县税务部门及金融机构积极对接,通过评定冠群电子的纳税等级,银行及时给冠群电子发放了一笔贷款。 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攸县支行负责人说:”我们以纳税人授权在税务部门的纳税信用作为主要的依据,通过在线申请自动审批实时放款的模式,向中小企业发放的随借随还的信用贷款,一台手机30分钟最高额度300万元。相对传统的线上贷款具有审批快,体验好,额度高,费用省的优势,极大程度方便了中小微企业主。“ 据了解,税务部门通过与金融机构实现信息互通,将税收大数据推介给金融机构作为放贷参考,把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为我县企业复工复产、满产扩能注入了资金“活水”。 目前为止,攸县共有51家企业享受了银税互动融资产品,涉及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长沙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金额达7139万。“银税互动”很好的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特别对企业的复工复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公司在疫情期间受到了较大影响,复工复产以来,资金短缺,运转困难,多亏了税务局银税互动平台,帮我们解决了75.5万元银行贷款,解了燃眉之急,使我们企业逐步走出困境,步入正轨!”石家庄金日辉煌电梯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韩旭说。 石家庄金日辉煌电梯有限公司是石家庄市新华区税务局合作分局所辖的一家小微企业,该企业成立于2009年,主要是从事电梯销售、安装、维修等业务。新华区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在对企业复工复产政策辅导时,了解到该企业因疫情影响,资金周转困难,及时介绍了税务系统面向诚信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银税互动”活动。该企业选择了农行针对诚信纳税的优质小微企业提供在线自主循环使用的网络融资产品“纳税e贷”。税务人员指导企业通过“河北省电子税务局”在网上申请了信用贷款,并第一时间与农行北城支行取得联系,将企业信用等级、经营状况向银行进行了介绍。银行按程序对企业经营状况、信用等级进行调查核实后,最终成功实现贷款75.5万元 ,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了资金流。自2020年1月份至5月底,依托农行“纳税e贷”产品,新华区税务局共为43家企业争取贷款支持,金额达1728万余元。 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密集发布并实施,新华区税务局通过微信群、QQ群、电话等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和辅导力度,将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及时推送给纳税人缴费人。同时深入企业调研,针对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沟通联系,积极通过“非接触式”渠道宣传,大力推广“银税互动”普惠政策,引导企业依法规范纳税,提升纳税信用等级,为依法诚信的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产品服务,持续为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增添动力。 “我们针对税务干部积极开展银税互动知识和能力培训,组建专业团队,加强宣传辅导,建立宣传辅导和定期回访机制,进一步提升银税互动工作质效,为企业信贷、办税等提供便利。”新华区税务局纳服股负责人周燕表示。
为帮助企业纾解资金难题,国家税务总局肥城市税务局深化“银税互动”,大力推进与肥城市农商银行的信息交互,及时推送纳税人信用评价结果,确保纳税人享受高效便利的融资信用服务。 山东泰鹏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肥城市一家生产销售涤纶无纺布系列产品的企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企业及时调整方向,转型生产用于口罩中间层的熔喷布,并被列为山东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为进一步扩大产能、更好供应防疫需求,企业亟需购置一批设备,但资金仍存在较大缺口。关键时刻,税务部门宣传推送的“银税互动”,让企业看到了希望。企业财务人员了解后,主动与银行对接,成功办理了无抵押贷款。 对此,山东泰鹏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董峰感到很惊喜:“由于我们企业纳税信用良好,符合申请条件,在税务人员的指导下,我们通过线上申请了农商银行的‘抗疫快贷’,没想到贷款资金很快就到账了,真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据了解,为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影响,肥城市税务局积极搭建税、银、企三方交流桥梁,以纳税信用等级为基础,深化“银税互动”平台应用,设立“抗疫快贷”专项贷款,受惠企业范围从纳税信用A级、B级企业扩大至M级、C级企业,将无形的信用资产变为有形的经营资金,有效破解了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对很多企业来说,尤其是小微企业,没有较大的固定资产可以作为抵押,通过‘银税互动’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和银行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让纳税信用变为‘真金白银’,解决企业的资金难题。”肥城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恒强介绍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通过“银税互动”累计为肥城市14户次企业提供6279万元的纳税信用贷款,有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动全市经济发展。
从天津市税务局获悉,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税务部门和金融系统携手互动,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助力复工复产复商。今年1月至5月,双方利用“线上银税互动服务平台”,为全市19352户企业授信81.12亿元。 线上银税互动服务平台,是2019年7月天津市税务局与市金融局合作搭建的。“银税互动”也从此由2015年的线下“单轨推动”升级为线下线上“双轨驱动”,实现了银税互动产品从申请、审批、授信到放贷的线上一站式办理。企业凭借纳税信用就可以足不出户申请到无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办理时间仅5分钟。 纳税信用良好的天津常道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企业之一。通过前期调研走访,津南区税务干部了解到该企业受疫情影响资金链吃紧。区税务局联系天津农商银行辛庄支行,开启了信用贷款直通车。天津农商银行为其放贷440万元,而且优化审批流程,加快了放贷速度。“这笔信用贷款大大缓解了我们复工复产的资金压力,为我们的生存撑起了一片天。”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
6月3日,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通报了制度集成创新成果,实施审批和监管彻底分离又相对集中的“审批无障碍、监管不干扰”审批监管新模式运行情况,明确大连片区“放管服”改革已由“点”的改革走向“面”的创新,投资由“便利化”迈向“自由化”。 不久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交二航(大连)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所需文件无法及时寄来,大连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容缺受理”“承诺准入”机制,并对企业注册及补缺注意事项进行专项辅导,经办人按要求签署承诺书后,经过十多分钟等待,营业执照便交到经办人手中。 这是大连片区审批监管新模式运行的一个缩影。按照系统创新、集成创新的思路和路径,经过系列创新实践,大连片区探索形成“无障碍、不干扰”审批监管新模式,包含市场准入环节全面告别人工审批,实现全程标准化程序化,企业注册立等可取,尚未完全具备条件的申请人可“容缺受理”“承诺即准入、即发证”;监管环节实施“符合认证”“分类监管”,全面实施覆盖大连自贸片区市场主体的综合监管、智慧监管、信用监管。 此项审批监管新模式,集合了行政审批改革方面的制度创新和事中事后监管方面的制度创新,既解决“一线放开”问题,也解决“二线有效管住”问题。其中,标准审批、承诺准入实现了行政审批的“无障碍”,符合认证、分类监管实现了事中事后监管的“不干扰”,在审批和监管全流程实现了闭环管理。 实施 “无障碍、不干扰”审批监管新模式后,主体资格(营业执照)审批完全做到按标准审批,经营资格审批做到了“承诺即发证”,极大地促进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 此外,新模式真正实现了“守法守信便利”原则。不论是承诺准入,还是符合认证和分类监管,均建立在市场主体守法守信、诚信践诺的基础上,企业越是守法守信,信用等级就越高,监管部门按企业的信用等级采取不同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对风险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做到“监管不干扰”,对风险高、信用差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滨海新区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这一体现天津市“一制三化”改革在市场主体信用分级管理深化细化的举措,在全国属于首创。 植根天津20余年的PPG(天津)公司因产品研发和业务发展所需,亟须从国外进口一批含有易制毒品成分的产品混合物,根据相应法规和条例要求,需要到公安机关办理《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且该证明单次仅一个月内有效。“国外采购周期长、易制毒管控国内外要求不一致,再加上疫情影响,在现有申请流程和时间要求下完成这部分产品的进口很有难度。”企业发展陷入困境令PPG公司中国区供应计划总监贾洪亮犯了难。 随着《滨海新区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事情有了转机。“经过查询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了解到该企业信用非常良好,我们当即决定适用完全承诺审批。”滨海新区公安局法制支队四大队大队长于欣介绍,企业只提交了一张申请表,并作出书面承诺,新区公安局很快就为其发放了有效期为半年并多次有效的备案证明,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据介绍,《滨海新区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暂行办法》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将市场主体视为一个动态、生长的生命体,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治理及实施保障形成有机闭环。行政机关首先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核实行政相对人的信用状况;对不同信用记录的企业采取完全承诺审批、一般信用承诺审批、不适用承诺审批三种方式;审批机关在作出准予许可决定后,将办理结果推送至监管机关。发现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监管机关将相关情况告知审批机关,依法撤销行政许可决定。 企业的需求就是审批改革的方向。新区借鉴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的思路,创新运用于审批改革。让真正守信的企业办事从“便利化”变为“极简化”。同时,通过正向激励,培养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吸引更多诚信市场主体投资兴业。
小微企业在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带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如何纾解?2015年,内蒙古“银税互动”平台应运而生,于当年11月正式上线运行。5年来,“银税互动”平台有效发挥了税收、金融政策的聚合效应。截至目前,该平台注册用户已达到17万余户,微信公众号关注7万余户,累计成功授信7500余笔、贷款72.87亿元。 内蒙古弘晟物流有限公司传统业务主要以普通货物运输业务及服务为主,在日常经营中遇到了融资难度大且成本高的问题。“2019年,通过‘银税互动’平台我们获得了100万元的‘云税贷’,这极大地降低了公司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在疫情期间,银行不仅为我们做了无还本续贷工作,还根据2019年的纳税情况又追加了200万元的贷款额度,帮助公司顺利渡过了难关。”公司法人代表刘文娟如是说。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让许多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变得更加迫切。“疫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于是,我们在‘银税互动’平台进行融资申请,仅用半天时间就取得72.8万元贷款,不仅缓解了经营压力,还保证了公司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员工工资。”内蒙古曲歌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平表示。 在疫情防控期间,内蒙古“银税互动”平台将原来的注册、认证、申贷、授权、查询、获贷等6个环节优化为认证、授权、结果推送3个环节,大大提高了贷款办理速度。此外,自治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纳税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加强与发改委、银保监部门和金融机构合作,实现“银税互动”平台与省级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平滑衔接,推动“互联网+税务+金融”创新,为小微企业提供税银一体化便捷融资服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据自治区税务局纳税服务处负责人介绍,“银税互动”平台面向诚信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将“纳税信用”的无形资产转化成有形资产,让越来越多小微企业从中获益,同时也成为我区制定金融支持措施的重要“选项”。接下来,围绕市场主体所需所盼,税务部门在试点个体工商户纳税信用评价基础上,尽快在全区范围内逐步扩大合作银行的范围。目前,该平台已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等9家金融机构共同开展银税合作。 据了解,近年来,各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银税互动”产品创新,提升服务水平,通过“银税互动”平台推动全区优质纳税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全区优质税源数量和质量,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更好地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有了这笔贷款,我不仅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复工复产,更能多进一些货扩充规模。”日前,秦皇岛市首笔“信易贷”成功放款,海港区秦皇东大街崔成吉食品店的个体工商户主拿到贷款后高兴地说,从申请到发放款仅仅用了两个小时。 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守信主体的融资支持力度,秦皇岛银保监分局联合相关单位启动“信易贷”。“信易贷”是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枢纽,结合大数据、智能风控等金融科技手段,涵盖多种融资服务模式的一站式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 秦皇岛银保监分局协调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为该市银行机构开通“信易贷”平台账号,入驻平台后,银行发布融资产品,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机构和产品,银行依托平台大数据信息进行受理。自5月11日“信易贷”平台上线以来,已有19家银行入驻,发布金融产品29款,有7家小微企业向3家银行提交了融资需求8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