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泰宁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大法庭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严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一案,该案由该院院长郑中飞亲自担任审判长,同时作为观摩庭全程网络直播。 据了解,2019年1月28日,该院通过“总对总”查控到被告人严某财付通账户内有可用余额19017.65元,之后其转移财付通账户内款项,且以各种理由拖延,拒不履行给付义务,导致1.5万余元标的款无法执行到位,为此,该院以涉嫌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之后,被告人严某主动履行给付义务。 近年来,泰宁法院以破解“执行难”为目标,继续保持打击“拒执罪”的高压态势,对逃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零容忍”,充分运用“拒执罪”这把“利剑”,狠招治“赖”,全方位压缩“老赖”生存空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欠钱不还,被法院拍成短视频放在某平台上,无意中成了“红人”。不过,这份“红”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用的是个人诚信做代价。6月1日,被执行人董某让家人来到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主动履行了欠款5600元。 董某是一起民间借贷案件的被执行人,2019年5月,中原区法院依法判决董某返还马先生欠款5600元。判决生效后,董某迟迟未履行,申请执行人马先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董某就到了外地,也没把自己是被执行人这件事当回事。5月15日,中原区法院通过某平台的官方号发布了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该视频得到网友的关注和转发。 这天,董某闲来无事刷出一段失信曝光短视频,上面居然有自己的信息和大头照。此时的董某坐立难安,越想越丢人。第二天,消失多日的董某主动通过电话联系了执行员王桦楠:“周围的朋友都看见曝光视频了,太丢人了,这两天我就让家人去还钱,赶紧把我的信息删了吧!”6月1日,被执行人董某的家属来到法院,以转账的方式履行了全部执行款。案件顺利执结。 同样,视频曝光之后,主动履行的还有另外一起民间借贷案件的被执行人党某,“我就欠了1000块钱,亲朋好友可都知道我欠钱不还了!”党某说,自从被曝光之后,周围好多朋友问他怎么回事。为了1000多元成“老赖”,实在太不应该,他赶忙联系法官,将执行款打入法院专用账户,了结此案。 据介绍,中原区法院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于2019年5月开通了某平台官方短视频平台,并在平台上更新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动态等视频和图片消息。下一步,中原区法院将继续在平台发布执行动态信息、适时曝光失信被执行人,进一步压缩“老赖”的生存空间。
“真没想到不见被执行人,这钱也能要回来,这方法真不赖!”6月1日,河南省安阳县人民法院通过网络查控快速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申请人张某领取2.1万元执行款后拉着执行干警的手激动地说道。 2018年秋,被告刘某以做生意周转资金为由,先后两次向原告张某借款2.1万元,并写下了欠据。2019年4月,原告张某向被告刘某讨要该笔借款时,被告刘某以多种理由予以推脱,拒不偿还借款,双方形成诉讼。2019年11月,法院判决被告刘某偿还原告张某借款2.1万元。判决生效后,刘某拒不履行,张某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执行立案后,干警多次通过电话联系或上门找被执行人刘某,均未能获知其下落。执行干警一方面将被执行人刘某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另一方面积极搜寻其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并通过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冻结其银行开户账号(无存款)。5月29日,当执行干警再次查询被执行人刘某银行存款情况时,发现其账户前两天刚刚转入现金3万元,遂果断出击,当天便依法强制扣划了涉案款项。6月1日,执行干警通知申请人张某并领取了2.1万元执行款,张某对该院干警的工作方法和执行举措啧啧称赞。
家人办喜事,亲朋好友共聚一堂,其乐融融。然而武桥镇的董某在侄女出嫁的婚礼现场却尴尬了,因为自己拒不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险些将喜剧变成“悲剧”。 董某因在2014年借了陆某十万元钱,一直没有归还,即使陆某申请五河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董某仍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常年都在外地,法院不可能找到自己。 2020年5月28日,侄女出嫁,董某回家喝喜酒,但是喜酒还没喝到,执行干警冰冷的手铐已戴到了他手上。 婚礼现场执法,而且执法对象还是新娘的叔叔,很多人抱怨法院不近人情。但是执行干警将董某拘传至法院后,第一时间就组织了双方调解,此时董某也幡然醒悟,交代了自己有一辆大货车,挂靠于江西省的一个汽贸公司,并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 陆某也同意了董某的还款计划,并对董某表示了谅解,双方六年的矛盾也得以化解。庆幸的是,董某还赶上侄女婚礼的尾声。 董某在法院说了这么一句话,“以后再也不干这种事了,这次真是丢人丢到家了!”这句话,也送给现在还在规避执行的老赖们,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否则真的会丢人丢到家。
“我叫XXX,是一个生活在磐安的普通人,每天过着平凡的生活。我心中一直有个秘密,我欠了XX一笔钱一直没还,虽然他起诉到了法院,但是只要我没有钱他们就没办法。 这天我跟往常一样走在街上,却感觉到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有些诧异。等我到了工作的地方,发现同事们也用同样的目光看着我,这让我更纳闷了。之后家人发给我的一条链接解开了我的疑惑。当我看到我的名字和照片挂在那“光荣榜”上时,顿时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行我不能再这样“赖”下去,实在丢不起这个人,无论怎么样我都要把钱凑起来,我要还钱!” 是什么原因让“老赖”如此迫切想要还钱了呢? 近日,浙江省磐安县人民法院发布了一期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微信推送,名单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大量关注和转发,更是被磐安广电等地方性公众号转载。上面这名“老赖”在失信名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后羞愧难当,迅速筹钱并在第二天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表示自己已经认识到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错误,愿意立即履行。执行法官将双方当事人约至法院,被执行人当场履行了全部法律义务,该案履行完毕。执行法官向双方出具了结案通知书,并告知被执行人法院已撤销他的失信限高措施。 善意文明执行是法院执行工作一以贯之的理念,强制措施也是为了督促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法律虽然设置了失信限高和曝光等被执行人前进道路上的关卡,但是只要被执行人能够履行完相应的法律义务,法院也会出具结案的“绿码”,助力其通过诚信的关卡。
“年纪轻轻的,就因为欠了一万多块钱,被列入黑名单,以后的工作生活都受影响,不值得。”5月27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岭街道银鸿社区公示公告栏新张贴的内容,吸引不少社区居民驻足围观。不仅如此,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观沙岭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公示公告栏处。 让当地居民朋友们感兴趣的,正是当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张贴在公示公告栏上的22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社区公告栏是不少居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民法院将失信名单公布于此,不仅能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舆论谴责,造成精神压力,更为社区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司法权威,从而更加敬畏法律、知法守法。”银鸿社区党总支书记周翠娥以及当地居民对法院此举一致称赞、高度好评。 将失信名单张贴到失信被执行人的居住地、人口密集的街道社区,并不是新鲜事。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这种四处张贴的传统方式曾被网络曝光的新兴方式所取代。但是,我们慢慢发现,网络曝光也有弊端局限,比如不接地气、存在盲目等。所以,我们决定线上线下同步公布。”岳麓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万彪介绍,近年来,岳麓区法院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向社会公布失信名单,不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合惩戒力度,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仅2019年至今,就累计公布失信名单181人次,54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近日,安徽省界首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将失信被执行人刘某擒获,刘某因惧怕被拘留履行了还款义务,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成功执结。 原告王某与被告刘某是朋友关系。2017年11月2日,刘某以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王某借款9万元,双方口头约定了还款期限和利息。还款期限届满后,因被告未予履约引发诉讼。 法院判决生效后,刘某依然未予履行还款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了案件执行通知书和财产报告令等法律文书,并多次登门寻找被执行人,但刘某东躲西藏规避执行。界首法院只得将刘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时,发布悬赏执行公告,以此挤压被执行人刘某的活动空间,迫使其现身还款,然而,被执行人刘某东躲西藏躲避执行。执行法官根据线索在被执行人刘某藏身之处将其擒获并带回法院。当听说自己因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将被处以15日司法拘留时,他立马认怂了,连连求饶,立刻答应愿意偿还欠款。随后,他电话通知其家人送来了案款,至此,该案执结。
“感谢灵宝法院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这边可以正常买票了……”2020年6月1日,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卫常辉再次收到焦作市公安局干警发来的感谢消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陈某与赵某合同纠纷一案,灵宝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被告赵某偿还原告陈某75000元。判决书生效后,被告未按时履行,原告陈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灵宝法院在执行该案件过程中,穷尽各种查控措施未能发现有价值的财产线索,期间鉴于被执行人赵某拒不履行的情形,干警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强制执行措施,后该案于2016年3月以终结本次执行方式结案,但干警并未放松对被执行人及其名下财产的搜索,且被执行人赵某身上的限制强制措施始终有效。 2020年5月31日,灵宝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卫常辉接到焦作市公安局定和分局来电,该局刑警队称抓获一名涉刑事逃犯,在将该犯罪嫌疑人从云南边境某市带回过程中遇到难题,特向法院寻求帮助。执行干警经核实,因该名犯罪嫌疑人有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情节,四年前已被灵宝法院采取列入失信黑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措施而不能乘坐飞机,结合焦作公安局跨省办案急需将逃犯通过最安全妥当的方式快速带回,本着特事急办的原则,卫常辉安排负责承办该案件的执行七组团队长杜新波迅速行动,为该名被执行人办理指定期限内解除失信黑名单及限制高消费措施业务。 6月1日,在灵宝法院的高效协助下,焦作公安刑警顺利为该名犯罪嫌疑人办理乘机业务。下一步,灵宝法院将继续与焦作公安局深化合作,依法恢复案件执行,按序追究该名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失信行为。
根据《关于公职人员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通报的规定》,近日,福建省建宁县人民法院向41个机关单位、国有企业,通报了56名干部职工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相关情况,其中个人欠款最高额达231万元,建议各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此次通报的内容包括公职人员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级别、工作单位、欠款类型、未履行金额等信息,逾期不还款的公职人员在评先评优、干部提拔等方面,将会受到限制;对恶意逃避执行的,会及时向主管部门及单位负责人通报,并由纪检监察部门、组织部门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据悉,建宁法院建立公职人员失信通报机制,对被执行人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案件的执行难情况,进行通报,借助纪委监委、组织等部门的力量,助力执行工作。此次通报后,4名公职人员主动履行还款36.9万元,17名公职人员与申请人达成了和解协议。 此外,建宁法院加大公职人员案件执行力度,针对执行工作中的选择性执行、消极执行、乱执行等现象,以及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和工作作风不严密、不规范的干警,重点进行内部监督,采取通报批评、约谈责任人、诫勉谈话、纪律处分等形式,进行监督问责。建宁法院监察科负责人说,在案件执行过程中,除了执行干警、司法警察外,纪检监察人员会通过执行指挥系统监督办案,并根据情况派员现场监督,采用实体和程序“双查”的方式,确保案件办理的规范性。 据统计,今年以来,建宁法院纪检监察部门采取审务督查、专项巡查等形式,不定期开展执行工作督查,已发出2份《督查通知》和1份《整改通知书》,对3起案件执行工作提出整改意见。 建宁法院用足公职人员失信惩戒手段的同时,通过加强内外监督的方式,抓好执行规范化,实现公职人员执行案件结案“加速度”,旧案积案大幅度减少。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人无信不立,失信则寸步难行。信用不仅是文明社会的道德规范,更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准则。随着信用制度的不断完善,信用记录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个人信用报告已成为公民的经济身份证,更是个人履约能力的象征,有些地区甚至成为公务员录用、人事任免的重要参考依据。 案例:李先生逾期心存侥幸,事后悔之不及 2019年6月,李先生通过某消费金融公司APP申请了一笔60000元的贷款,用于个人房屋装修。期间由于自身原因未能按时还款,导致了个人逾期。逾期后,他接到了来自消费金融公司的逾期催收电话提醒,不还款会影响个人征信,甚至有可能受到法律制裁。李先生一开始还是比较紧张,陆续还了少许贷款。后来,李先生从网上认识了一些指导“上岸”的老哥。在老哥的指导下,李先生直接把逾期催收提醒的来电号码屏蔽了,甚至后来办理了一个新号码,原来的号码不再使用。他再也收不到欠款通知电话。 半年多后,李先生无意中重新使用原来的手机号码,收到了多条消费金融公司逾期催收提醒的短信记录,提醒李先生尽快归还欠款,并且由于逾期时间过长,他将面临被诉讼的风险,甚至很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数日后,李先生收到了法院传票,此时李先生仍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李先生需要出差时,突然发现自己无法购买机票。经过一番了解和查询,李先生才幡然醒悟,自身已被列入失信名单。 从这个真实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发生逾期后,李先生多次心存侥幸。尽管收到了贷款方多次发来的逾期催收提醒,但他仍以为暂时不还款,就会不了了之。殊不知,最后难逃法律强制手段!逾期未还款的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被纳入失信名单的失信行为,都将成为李先生个人信用报告中的“污点”。 主动维护自身良好信用,警惕陷入骗局 社交媒体经常隐秘地充斥着这些问题:“逾期了怎么办,手把手教你×××?”“逾期了想上岸加×××微信?”表面上看,各种攻略和手段能够解决问题。实际上,正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再次利用“老赖们”侥幸的心理,以为可以通过非正常手段进行“信用洗白“。岂不知,任何一次个人逾期行为都将被记入个人信用报告,而良好的信用记录应靠自己主动维护。 众所周知,个人信用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个人不良逾期记录一般会保存5年,且不可以人为删除。没有任何人拥有特权可以洗白个人征信。所以,那些声称花钱就能消除征信的,可以断定是一个骗局。 业内人士指出,有些诈骗团伙通常还会借助“洗白征信、”反催收”等名义,实施诈骗。像李先生们需格外警惕,切莫因小失大,一旦被骗入局,更加得不偿失,引发的心理和经济负担都不堪想象。 法律催收体系成为消金公司捍卫国有资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实际上,正常的催收服务是金融市场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逾期后的催收提醒更是为了帮助借款人及时维护自身良好的信用记录。对金融机构来说,贷后管理更多是为了帮助客户解决自身债务问题。当客户沦为“老赖”一族时,金融机构不得不借助法律手段予以强制执行。司法途径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定分止争。 通过采访和了解国内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招联金融,其在最近几年内已经建立了一套以传统法律诉讼为基础,以互联网仲裁、支付令、赋强公证执行等多种手段为辅助的完整法律催收体系,努力为保卫国有资产建立最后一道防线,积极推动金融诚信机制完善和社会诚信体系健全,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普惠金融成本。 需要郑重提醒的是:消费者在保护个人权益的同时,也需注意维护好个人信用。当个人申请了金融机构贷款时,应及时主动还款,避免产生逾期行为;切莫恶意逾期甚至坚持不还,成为“老赖一族”。同时,正常的催收提醒应得到重视,因为一旦被纳入失信名单,将对个人消费、交通出行、购房购车、甚至小孩上学等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