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增减税降费15045亿元—— “放水养鱼”助企业如鱼得水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党中央及时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各级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落实落细相关政策措施,把该减的税减到位,该降的费降到位。今年1月份至6月份,新增减税降费15045亿元,有效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 近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时表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新增减税降费15045亿元,有效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有关部门和各地怎样贯彻落实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政策措施?企业在减税降费中获得感如何? 助力保供惠及民生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党中央及时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口罩10.73亿只、防护服439万件,隔离衣470万件……疫情发生后,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全力保障防疫救治物资供应。“减税降费给了我们强有力支持。根据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为扩大产能新购置的相关设备,允许一次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公司在深圳投入各类生产设备约8000万元能够一次性在税前扣除。”稳健医疗财务总监吴克震说。 除了稳健医疗,深圳迈瑞生物、怡亚通等企业也在抗疫保供中充分享受减税降费红利。“减税降费政策针对性强,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与物资供应。”深圳市财政局局长汤暑葵说。 在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中,除了医疗应急物资,粮油等生活物资的保供也十分重要。“我公司提出160万元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申请后,2天就到账了。”红蜻蜓(重庆)植物油脂有限公司财务人员童女士表示,扩产能关键阶段,这笔退税资金到账有效缓解了企业现金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减税降费政策覆盖面广,有力保障了基本民生。重庆在地方事权范围内出台系列降费措施,通过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百姓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充足的供给。比如,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资金周转、扩大融资等迫切问题,将转贷应急周转金使用费率降低一半,为企业续贷提供过桥支持,预计全年转贷210亿元、间接节约融资成本6亿元。 在深圳,仅对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这一项政策,就为企业减负7亿元。以深圳盒马鲜生为例,仅1月份至4月份增值税就减免350多万元。 企业增活力添后劲 疫情给广大企业经营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冲击。在往年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实施减免缓等措施,加大了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力度。 8月3日,长沙茶颜悦色世界之窗店内,顾客排着长队购买奶茶。茶颜悦色260余家店铺在疫情发生后一度按下“暂停键”,如今又恢复了勃勃生机。“我们的门店都是小微企业,适用一系列优惠政策,上半年直营门店减免增值税1081万元,社保减免311万元,缓交企业所得税110万元,经营成本大大降低。”湖南茶悦餐饮公司财务总监成小凤说,7月份该企业店均营收28万元左右,创下了历史新高。 “减税降费有效缓解了疫情期间广大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对促进复工复产、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企业扩大产能、加大投资发挥了作用,市场活跃度提升。”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何伟文说,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310亿元。 疫情对进出口冲击明显,外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为支持稳外贸,财税部门出台政策明确,自今年3月20日起,瓷制卫生器具等1084项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植物生长调节剂等380项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9%。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玻璃纤维系列产品及增强塑料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出口业务占总业务量的四成。“企业主要产品都在受惠范围内,预计全年为企业增加退税1140万元。”该公司财务人员李康志介绍。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2.5万户出口企业享受了此项出口退税政策红利。 同时,税务部门从增进出口退税便利化、加快出口退税速度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促进出口退税提速增效。在重庆,“全程电子退库”单笔退税最快当天到账,退税业务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较以往压减超过50%。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企业,今年上半年办理出口退税420万元。“得益于湖南出口退税‘即报即办’制度,退税资金在1个工作日内就可到账。”威胜公司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钟喜玉告诉记者。 “退税资金‘活水’快速回流,为稳外贸起到‘护盘’作用。”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明安斌介绍,今年截至7月29日,该局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670.85亿元。 协同发力落实落细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落实落细相关政策措施,把该减的税减到位,该降的费降到位,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汤暑葵介绍,深圳市建立财政、税务、社保、医保等部门联动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深圳税务部门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形成以网上办税为主渠道、大厅全面提速控流的办税格局。“我们认真做好优惠政策落实要给力、非接触式办税要添力、数据服务大局要加力、疫情防控工作要尽力的要求,助力市场主体轻装前行。”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国钧说。 随着各项惠企政策措施深入实施,深圳市场主体活力快速恢复。全市350万户纳税人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总体销售收入已全面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整体复工复产率近100%。 今年以来,湖南省财政厅第一时间建立健全减税降费工作机构,搭建财政、发改、税务、人社部门协调机制,提前谋划税费政策措施,做好减税降费分析测算,率先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的税费优惠政策。在岳阳市,减税降费工作纳入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重点财税工作考核。 “为确保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直达企业、为市场主体‘赋能’,我们实行网格化服务,强化政策落实情况跟踪问效。”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副局长王建平说。据悉,湖南省建立各级税务机关干部共赴企业调研辅导制度,为蓝思科技等企业解决政策适用、资格认定等涉税问题,并形成政策落实指南,在全省应用。 在重庆,市纪检监察、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和财政部重庆监管局、审计署重庆特派办,联动强化减税降费监管工作。同时,实施“银税互动”、提升涉税数据增值服务,纳税信用与金融信贷挂钩,为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重庆将更加积极有为实施好积极财政政策,全力稳企业保市场主体。”重庆市财政局税政处处长陈军武说。
近日,西乡县税务局联合西乡县农业银行、西乡县邮储银行,进一步交流完善“税银互动”工作机制,分享今年上半年以来的“税银贷”成效,以及今后合作助力中小微企业的新思路新方法。 上半年,西乡县税务局及时梳理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名单,将“税银互动”受惠企业范围由纳税信用A、B级企业扩大至M级企业,协助银行主动对接企业需求。2020年上半年以来,西乡县农业银行和西乡县邮储银行通过西乡县税务局提供的纳税人信用等级分别为9户企业贷款授信858.5万和5户企业贷款授信731万,让企业实实在在得到纳税好信用“贷”来的真金白银。 通过座谈交流,进一步架起数据交互的“连心桥”,让银行及时获得企业的纳税信用资源,增强信贷调查的信息透明度,也缩短了企业贷款的申请流程,线上线下双模式,为企业融资和复工复产“贷”去及时雨。 今后,西乡县税务局将不断拓展与县域内各大银行的深入交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税银合力”服务企业发展,为县域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加大对全市市场主体融资支持力度,扩大银企对接覆盖面,提高融资服务便利,四平市金融办积极督促各县市区组织辖区内有融资需求市场主体与银行对接,有效保障企业融资需求,同时,为增强融资服务的便捷性,积极引导辖区各金融机构入驻“信易贷”平台,截至目前,四平市“信易贷”平台入驻银行10家、发布金融产品28个,入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1754户。其中铁东区金融管理服务中心为提高市场主体信贷政策知晓度,在铁东区政府大厅专门设置咨询窗口,并协同建银、工行等5家金融机构入驻大厅,现场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一站式融资服务,解答各类金融信贷产品政策,并大力推广“信易贷”平台,帮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缩减了贷款手续流程,提升了放贷审批效率。截至目前,已收集到67户有融资需求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957万元融资需求,现已将融资需求名单推送给7家银行。
8月5日,泰州市发放第一张实施告知承诺制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泰州星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改革受益者。“我们足不出户就领到了经营许可证,太方便了!”企业负责人说。 旅游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如何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为有效应对化解疫情对旅游行业发展造成的影响,泰州市行政审批局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实施旅行社设立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7月底,泰州市行政审批局印发了《泰州市行政审批局关于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优化旅行社设立许可流程的通知》,决定对全市旅行社设立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将传统的“受理、现场勘查、审核、审批、发证”5个环节优化为“承诺即发证”,申报材料由原来的8件精简至3件,审批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改为“立等可取”。实行告知承诺制后,申请旅行社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只需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上提交申请及《旅行社设立许可承诺书》,受理人员即办理发证,证书通过EMS邮寄给申请人,全程实施“网上办、寄递办”的不见面审批服务。审批结束后,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行政审批部门将在作出准予行政审批决定1个月内对申请人的承诺内容是否属实进行现场核查。 泰州市行政审批局负责同志表示,“旅行社设立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是泰州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复业,鼓励大众就业创业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下一步,泰州市行政审批局和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深入研究旅游企业设立标准公开、规则公平、预期合理、各负其责、信用监管的治理模式,积极探索失信惩戒模式,依法建立申请人诚信档案,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加强跨部门联动响应,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助力泰州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8月11日,记者从兰州市发改委获悉,今年以来,“银税互动”已为兰州市4034户企业办理贷款4640笔、累计贷款金额86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注入了资金活力和发展动力。 据悉,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凸显,不少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面临资金周转压力。为了进一步扩大“银税互动”受惠面、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兰州市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小微企业,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全面了解的情况下,采取“快速办”的“银税互动”模式,及时提供企业纳税信用有关资料,协调企业贷款的意向银行。充分发挥纳税信用信息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企业受惠范围从纳税信用A级、B级扩大至M级。同时,加快网上办贷时效,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时效,确保“银税互动”申请、推送、受理、授信、审批、放贷简便易行、规范高效。
今年以来,秦皇岛市税务、财政等部门创新服务方式,推出多种服务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不足、融资难等问题。截至6月底,在秦皇岛市税务部门的推荐下,全市1687户企业通过“银税互动”服务,在银行获得无抵押贷款,总计17.96亿元。市财政部门在全省首创粮食产业共保金信用贷款措施,目前对该市5家粮油购销企业完成了增信贷款发放,累计发放共保金对应贷款3.3亿元。 “银税互动”是通过将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截至目前,秦皇岛市税务部门已与全市多家银行机构建立了“银税互动”合作关系,覆盖范围也从市级银行扩大到村镇银行。 秦皇岛市财政部门谋划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母基金和总规模10亿元的氢毅基金,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电子商务、康养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强政银企合作,积极拓宽该市上市挂牌企业融资渠道,与秦皇岛银行合作为两家企业办理了共计1000万元的“上市挂牌企业信用贷款”(上市贷)业务。为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健康发展,设立短期垫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企业到期贷款办理还贷、续贷业务。今年以来,已为33家企业办理了到期贷款的续贷手续,循环使用应急转贷资金4.25亿元。 为解决企业因无实物抵押等情况融资难问题,积极推进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财信资产管理中心与秦皇岛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完成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申请的1700万元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发放。
“减证便民”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重点,更是企业和群众热切期盼的改革福祉。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在省、市营商环境、卫健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用“承诺代替证明,信用代替跑腿”改革思路,积极探索在确保审批程序科学、完备的前提下实现行政权力“瘦身”,在国内率先试行“以照为主、承诺代证”改革,成为应对疫情常态化影响,更好地扶持中小微企业成长推出的一项稳增长、稳就业的重要改革举措。 一、助推“小店经济”,紧贴百姓生活 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发展“小店经济”号召,从最贴近百姓生活、最需要政策助力的“四类小型公共场所”入手发动改革,规定在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内注册经营的30张床位及以下的住宿场所、营业面积80平方米及以下的美容场所、营业面积100平方米及以下的美发场所(美容兼美发场所营业面积应在100平方米及以下)、营业面积300平方米及以下的沐浴场所,在具备开业条件后只需自主承诺即可开始经营,无需办理公共卫生许可手续,从制度供给侧将上述企业原本要经过受理、现场核查、审批、出证等环节才能拿到《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从15个工作日降为了“零”。 二、加强审管联动,保障改革成效 在四类小型公共场所实现“以照为主,承诺代证”后,为保证审批与监管部门之间的无缝衔接,切实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人民卫生安全,哈尔滨片区充分发挥其独有的“审批监管执法一体化平台”的作用,在“四小”企业领到《营业执照》后,明确告知其开业需要具备的软硬件设施条件,在企业做好经营准备后只需扫描《公共场所卫生告知和承诺书》上的二维码,即可将相关监管信息自动传输至监管部门。监管部门通过制定严格的监管办法和现场勘验来核实情况,对确实具备条件的企业“零打扰”,对需要整改的企业限期整改到位,对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予以取缔。通过上述部门的有效联动,保证了“以照为主,承诺代证”改革的实施效果。 三、强化服务意识,筑基信用体系 “以照为主、承诺代证”改革,是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构筑以诚信为基础的新型行政服务方式的又一大胆尝试,出发点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落脚点是让企业和群众真正受益,最终目的是建立起既便捷高效又规范有序的社会信用体系。哈尔滨片区不断创新行政管理手段,在持续发布“承诺制”改革政策的基础上,配套推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落实方案”“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清单”等一系列保障措施,有效发挥信用约束作用,在法治框架下,以服务为中心,以监管为抓手,实行服务效率最优化,监管手段法制化,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让“放管服”改革更有张力、更具影响力,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8月7日,咸安区税务局与建设银行咸安支行就“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诚信纳税与普惠金融”达成共识,联合推出“纳税信用贷”服务项目,签订“银税互动”合作协议,助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近年来,咸安区税务局大力加强与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合作,主动与咸宁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专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对接,在依法合规和企业授权的情况下,将2478户纳税信用为A、B级中小微企业名单、行业类型等信息推送给银行机构,协助银行业金融机构精准放贷。 截至目前,咸安区已有41户中小微企业通过“税e贷”等渠道,累计实现贷款金额4925万元,有效帮助小微企业缓解了受疫情等影响带来的短期流动性资金短缺难题,为企业“贷”出新生机。
为进一步拓宽“银税合作”模式,创新普惠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其支持小微普惠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盐亭税务积极与6家金融机构搭建“银税互动”信息共享桥梁,促进税、银、企三方共赢,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建立联席机制。与县工商银行、邮储银行、绵阳商业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联合开展“银税互动”战略合作,共商合作方案,签订“银税互动”合作协议,明确银税互动工作重点、协作方式,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召开联席会议5次,面对面交换意见20余条,及时了解纳税人需求、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纳税人不折不扣享受减税降费政策和“银税互动”的政策红利。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客户多、人员流动范围广的现象,在各个银行网点处摆放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册,进一步深化减税降费和企业融资宣传推广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合作宣传长效机制,推动“银税互动”合作持续深入开展。 深化信息共享。安排专职人员及时向各大银行推送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结果,针对企业因轻微税收违法行为导致纳税信用扣分,导致无法成功授信的情况,专职人员第一时间联系税收管理员,专管员将及时向企业进行反馈,并辅导其完成违法行为改正后,通过系统进行信用修复,从而避免企业因日常管理的小问题失去融资发展的大机会,使纳税人在合理范围内以最优惠利率取得贷款。 扩围受益面积。严格落实“贷款受惠范围从A级、B级向M级拓展”这一政策要求,以2019年纳税信用评价结果为基础,对“未按规定期限纳税申报”等19种易出现的轻微和非主观故意失信行为开展信用修复纠偏,新增受益企业1346户,较去年增长53%,进一步扩大了“银税互动”影响范围和受惠面,为优化金融服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六稳六保”提供有力支撑和创新动力。 优化信贷方式。推行“互联网+贷款”服务模式,实现金融机构线上贷款平台与税务信用数据直连,企业直接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平台提交融资需求后,金融机构可通过查询企业信用等级情况并开展网上贷款申请审核,实现贷款申请、审批、授信、放贷“网上一站式”办理,最快实现放贷至1个小时,最高效、最直接解决纳税人贷款手续多、时间长等困难,提升纳税人满意度。
今年以来,为帮助企业一解资金之“渴”,国家税务总局五家渠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助企+金融活企”联动聚合效应,利用“银税互动”平台,联合辖区全部9家银行,畅通企业“轻融资”“速融资”通道,及时“输血”六师企业,更好地服务“六稳”“六保”大局。 税务牵线搭桥,消除资金供需“痛点”。“我们企业在其他银行还有未结清贷款,也可以申请银税互动贷款吗?”……五家渠税务局联合辖区主要金融机构连续开展的6场“银税互动送春风”系列宣讲会,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积极响应。早在上半年,该局就通过微信群、QQ群、企业微信平台等多渠道广泛发放企业资金需求调查问卷,依据去年纳税信用等级情况,筛选出56户符合银税互动贷款条件并急需资金支援的企业,第一时间对接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必要信贷支持。今年纳税信用等级结果发布后,针对2298户符合“银税互动”准入条件的A级、B级和M级企业,通过“一对一”电话联系进行5轮全覆盖筛选,由税务局和银行联合诚邀符合贷款条件的纳税人到会参加银税互动产品推介会,精准对接融资服务。最终,促成9家企业与银行现场签约,获得贷款2000余万元,达成贷款意向达1000余万元。截至7月31日,五家渠共发放“银税互动”贷款46900余万,解决171户企业资金短缺问题,这个数字超过了前四年总和。 统筹兼顾同发力,打通企业融资“堵点”。一是兼顾线上和线下同步宣传。主动了解各行“拳头产品”,先后打造出“纳税e贷”“税务贷”“税银通”等11款形式活泼、内容有趣的银税互动产品介绍。推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银税互动等系列业务指南,通过短信、公众号、微信群、企业微信平台等多渠道推送,覆盖人群达3万余人次。同时发挥办税服务厅直接服务、税收员直接管理的沟通优势,把介绍银税互动作为接待纳税人的“必要动作”广泛宣传,确保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应知尽知、想贷能贷;二是常规和疑难问题共同解决。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银税知识培训;同时设置一条专线,负责解决纳税人申请贷款中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登记台账并限时反馈。 “贷”后服务有延展。充分发掘银税互动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的“杠杆作用”。同步提供“提速办理退税”“邮寄发票”“重点项目管家”等便民服务。在增强企业贷款能力的同时,提高企业还款能力,实现政府搭台,银行、企业多方良性互动共赢。并通过不定期召开涉企座谈会、项目推荐会、产融对接会、政策宣讲会等形式,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梗阻,进一步完善“银税互动”模式,让更多守信企业享受到税收信用“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