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指挥部总指挥陈求发主持召开省总指挥部(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听取4月份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汇报,查找差距、分析问题,研究部署下步工作。省政协主席、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夏德仁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要全力抓好经济运行,坚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推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大中小微企业一同发力,持续巩固拓展全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各级党委政府要抓住企业提质增效这个“牛鼻子”,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包保责任,一企一策、逐一分析、逐一帮扶,破解融资、市场和供应链配套等问题,为企业达产超产提供服务保障。要加大工作力度,咬紧目标、压茬推进,确保月度、季度目标任务按序时进度推进,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要全力抓好财政收支管理,突出稳存量、抓增量,千方百计完成年度预算目标任务。要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管理,该压的压、该减的减、该保的保,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三要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各市、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扛起抓经济社会发展责任,省直各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工作合力。要聚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强化精准精细考核,切实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到位。四要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 会议要求,要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毫不懈怠落实各项措施,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决不能前功尽弃。要围绕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省委副书记、省总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周波,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总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陈向群作有关部署。相关省领导出席会议。各市、沈抚新区和省(中)直有关部门作汇报。
“我有抗击SARS的经验,迎战新冠肺炎疫情,义不容辞!”大年初一,省人民医院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护理部主任郭丽华毅然报名出征。在武汉协和江北医院济和院区感染一病区,她整整奋战了55天。辽宁驰援湖北医护人员2054名,女性占72.5%。在省内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中,女性也占绝大多数。 前方抗疫卫国,后方坚守家园。我省各级妇联组织层层动员,2万名妇联干部、26万名妇联执委以及无数妇女典型等组成“巾帼抗疫先锋队”“大嫂巡逻队”,下沉到农村和社区。 胡静琴是沈阳市和平区文安路社区妇联主席、社区党委书记。年过六旬的她每天奔忙在疫情防控一线,进行人员排查,宣传防疫知识,关心隔离人员……社区居民说:“只要胡书记在,我们心里就有底。” 在做好疫情防控、积极捐款捐物的同时,各级妇联干部和志愿者把关爱医护人员放在心上、做到实处。送“暖心菜”、儿童辅导、家居保洁……一户不落。 复工复产,我省各界妇女精准助力。2020年度春季国有企业网上人才招聘活动,共发布女性就业岗位信息3万余个。5期“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服务直通车直播课堂,吸引211万人次在线观看。各级妇联还协调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贷款、惠农贷、信用贷等。 为帮助解决疫情期间民众心理问题,省妇联整合12338维权热线,开通心理、法律服务热线共258条,招募志愿者867人,开设心理微课堂1676次,提供服务8912人次。 此次战“疫”,我省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中的妇女同志主动作为,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巾帼力量,撑起了“半边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科技厅采取多项举措,帮助在辽宁工作的外国专家抗击疫情,保障他们返岗复工。截至目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安川电机(沈阳)有限公司、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等大批公司聘请的外国专家已返岗复工。此外,我省还为1000余家单位1800余名外国专家办理了来华工作许可延期业务。 外国专家是我省经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者。我省对外国专家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明确有关政策举措和相关要求,指导各市排查本地区外国专家工作情况,为外国专家在我省工作生活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同时,我省简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流程,通过在网上接收电子申报材料及相关承诺,对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实行全程网上办理,实行“不见面”审批,方便用人单位在疫情期间快速办理许可手续,协助外国专家返岗复工。
“站在卫生工作的最前线,我们是新医学的技术工作者,我们是新中国救护的先锋。”不论临危受命之际,抑或救治病患之时,这首代表“红医精神”的中国医科大学校歌总能在抗疫一线唱响。 为全力抗击疫情,作为从长征中走来的“红医摇篮”,中国医科大学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总队,尽锐出征,成为我省支援湖北及省内救治派出医疗队伍人数最多的单位。1月26日至今,1690名救护人员发扬“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医精神,驰援荆楚大地,佑护人民生命安全。 “要啃,就啃最硬的骨头!”中国医科大学医疗队队员中,68%都是青年志愿者,在“急、难、险、重”任务前,这些红医青年冲锋在前。由青年学者王振宁带队的专家团队,在进驻武汉协和医院后进行了3例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由青年医生丁仁彧担任队长的辽宁省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三病区和四病区,集中救治重症和极危重症病人,60余名医疗队员火线入党。 “技术精湛,勇于担当!”是湖北医护人员和病患对中国医科大学医疗队队员的一致评价。进舱医生4小时查看100多名患者,放射和检验技师穿着三级防护服8小时做完72个CT、66个血常规。因为心中有责,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两家地方医院的医护人员在30小时内完成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300张床位的病房组建工作;因为心中有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派出了国家队级别的儿科“天团”,共治愈113名患儿…… 白衣执甲护荆楚。中国医科大学医疗队共开展有创呼吸机处置10例、无创呼吸机处置17例、高流量吸氧20例、ECMO1例、CRRT3例。中国医科大学带领的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进驻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35天,累计诊治患者466名。 奋战湖北抗疫前线的同时,中国医科大学医疗队有1254人坚守省内救治一线,全力守护家乡人民安全。由中国医科大学重症医学科专家马晓春任组长的精英团队,集合省市级医院重症医学科精英骨干组成了沈阳中心重症患者救治组,至今保持危重症患者零死亡纪录。 有信念,才会更有力量。战争时期淬炼出的“红医精神”,在没有硝烟的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仍熠熠生辉、分外闪光。
自境外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大连市全力做好空中门户、海港渔港的疫情防控,坚决堵住境外疫情输入渠道,切实做到应查尽查、应隔尽隔、应控尽控,为夺取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把好关口、守住阵地。 机场口岸是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大连机场管控及转运工作集海关、边检、民航、外事等部门单位的合力,坚持“关口前移、严格管控,全程封闭、柔性服务”的原则,对乘坐国际航班和经国内其他口岸入境转道来连人员、分流北京入境人员、国内重点地区来(返)连人员,严格进行测温、流调、核酸检测、分流、登记、转运、隔离等,实现全链条闭环管控。在日常工作中,大连机场创新优化流程,逐一明确各部门工作流程职责,建立“每日工作例会”制度,第一时间研究解决转运和管控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列出问题清单、督查台账,坚持解决一个销号一个。组建信息工作组,制定科学的信息采集标准,设定表格填写内容,确保旅客轨迹全覆盖,全项数据“一张表”,建立入境人员流向信息台账,实现管控旅客信息可追溯。目前,大连机场口岸防疫点全面扩容升级,流程更为清晰,分拨响应速度更为快速,大大减少了旅客滞留时间。 大连市强化交通、口岸、外事、海关、海事和边检等部门及相关港航企业沟通协调和信息互联互通,对国际船舶航运企业进行实时跟踪,严格按照防疫相关规定和操作指南开展登船作业和下船人员核酸检测、闭环转运,全程跟踪管理,全力封堵海上通道监管漏洞。 辽渔集团作为省内远洋渔船定点停靠港口,制定了《辽渔集团防范远洋渔船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工作方案》。外轮靠泊前,提前掌握预靠船舶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研判;靠泊后,在海关检疫部门进行检验、体温检测、消毒后,严格进行二次喷洒消毒处理,并在船上设置警戒线和警示牌;船舶靠港作业期间,严格实施体温检测、记录登记和消毒等措施,无特殊情况严禁船员下船。 辽渔集团还建立了烟台港、客滚船和辽渔港三方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各航班旅客健康情况三方信息共享。对轮渡旅客严格实施“一卡”“一书”和“三测”制度,严把各个环节、各个关口。今年以来,共安全运行客滚轮渡206班次,运送乘客52686人次、车辆19549辆次,实现测温检查全覆盖,无漏查一人一车。在大连海关的支持下,疫情期间辽渔集团海关监管库投入使用,简化了外贸冻鱼查验和通关手续,实现外贸冻鱼中转量逆势增长。 大连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渔船北斗定位等监管手段,及时掌握渔船动态,实行“一船一册”实时监管。建立渔港检查日报告制度,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全市152个渔港(含自然港湾)均实现专人看管,做到渔船进出港、渔民上下船都有登记。设立专门隔离渔港泊位,做好应急准备。全面清理排查涉渔“三无”船舶,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船艇147航次,登检渔船13695艘次,排查渔港(含自然港湾)893个次,派出执法人员2437人次,查处涉渔“三无”船舶9艘,正在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加强远洋渔船的出入境管理,大连对全市18家企业263艘境外项目渔船的船员状况、航向、回国计划进行全面摸排,协调56艘渔船推迟、调整回国计划,对必须进港靠岸的渔船,严格实行健康申报、体温检测及隔离观察14天等措施。截至目前,大连市共有3艘渔船回连入境,随船27名船员均按入境防控程序完成核酸检测、隔离观察,健康返乡。
近日,省人社厅和省住建厅联合下发疫情防控期间暂缓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政策等通知,要求各地不折不扣落实暂缓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运营成本和负担。自2020年3月18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前,暂缓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此期间内已缴存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要尽快予以返还。 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存储办法,对连续3年未发生拖欠工资行为,在建工程项目已纳入“辽宁省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管理、实行农民工工资分账制和银行按月代发工资制的且支付记录良好的企业,可以依法依规实行免缴。 加快推行金融机构保函,鼓励使用银行类金融机构出具的银行保函替代现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保函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积极引入工程担保公司保函或工程保证保险。
一、低风险地区 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铁西区、苏家屯区、皇姑区、浑南区、沈北新区、于洪区、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 大连市:中山区、西岗区、甘井子区、沙河口区、普兰店区、金州区、庄河市、长海县、瓦房店市、旅顺口区。 鞍山市: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 抚顺市:东洲区、新抚区、望花区、顺城区、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 本溪市:平山区、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 丹东市:元宝区、振兴区、振安区、凤城市、东港市、宽甸满族自治县。 锦州市:凌河区、太和区、古塔区、凌海市、北镇市、义县、黑山县。 营口市:站前区、西市区、鲅鱼圈区、老边区、盖州市、大石桥市。 阜新市:新邱区、清河门区、海州区、太平区、细河区、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辽阳市:白塔区、文圣区、宏伟区、弓长岭区、太子河区、辽阳县、灯塔市。 铁岭市:银州区、清河区、开原市、调兵山市、昌图县、西丰县、铁岭县。 朝阳市:龙城区、双塔区、凌源市、朝阳县、建平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北票市。 盘锦市:兴隆台区、大洼区、双台子区、盘山县。 葫芦岛市: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 二、中风险地区 无。 三、高风险地区 无。
各市委、市人民政府,沈抚新区管委会,省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省(中)直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补齐医疗卫生机构短板,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快提升全省新冠病毒检测能力,为常态化防控工作提供基础保障。经省总指挥部研究决定,下达命令如下: 一、下放医疗卫生机构检测权限。将检测权限下放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放开对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核酸检测的限制,实现全省核酸检测能力的整体提升。及时公布检测机构名单,检测结果互认通用。 二、推动县域检测机构能力建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市要支持和强化县域检测机构建设。每个县(市)必须建设或改建一个符合生物安全标准的实验室,配备相关的检测设备和辅助设施,在短期内形成核酸检测能力。到5月末各市80%以上的县(市)应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到6月末所有县(市)应具备核酸检测能力。 三、加强检测人员配备与培训。加大对检测人员的培养力度,为检测机构配备充足力量,确保各环节有效衔接、高效运转。所有开展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采样、检测、运送等相关工作的人员都应接受严格培训,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到5月末,全省具备检测资质的人员数量能够满足检测能力需求。 四、确保检测质量和安全。开展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流程标准和操作规范,提高检测准确率,加强实验室室间质控,接受国家级或省级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从样本采集、运送与保存到病毒核酸检测、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对检测机构进行全流程监管。 五、有序高效开展检测。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第10、11号令有关要求,确保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普通人群愿检尽检。科学划定重点人员检测范围,对境外来辽人员,有国内重点地区旅居史人员,发热门诊患者、入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院、学校、餐饮企业从业人员,口岸检疫排查人员等重点人群,按照感染风险水平和轻重缓急,分批分类有序实施,优先检测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入境人员、隔离人员和医务人员。 六、提供检测资金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为医疗卫生机构采购设备和开展检测提供资金保障。兼顾当前疫情防控需求和未来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合理适度布局,防止重复建设。充分研判疫情风险状况,科学合理确定应检人员范围和时间点,提高检测效率和资金使用效果。 辽宁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 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指挥部 2020年5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为加强防护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充分发挥检验检测在疫情防控中的技术保障作用,满足相关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销售、出口过程中对防护用品检验检测的需要,4月30日,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依法通过国家审批取得资质认定许可的医疗器械防护用品检验检测机构名录。此外,全国还有170多家获得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资质认定的防护用品检验检测机构,可搜索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官方网站查询获悉。 记者了解到,在通过国家审批取得资质认定许可的医疗器械防护用品检验检测机构中,辽宁有一家,为辽宁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沈阳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项目为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等。 获得省级资质认定检测机构的辽宁有两家,分别为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检测项目为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和日常防护型口罩;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项目为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用于国内销售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可联系上述通过国家或省级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相应检验检测业务。用于出口销售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生产企业要根据出口国及采购方要求选择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尚志文
各市委、市政府,沈抚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省(中)直各单位: 为全面扎实做好“五一”劳动节假期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经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指挥部同意,就相关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压实各方责任 1.明确防控责任。各地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五一”劳动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严格履行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慎终如始、毫不松懈,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对境外入辽人员等重点群体,落实好相关防控要求。 2.合理安排出行。省内人员应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其周边区域。如确有特殊原因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在出行前向所在社区(村委会)登记,返回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告。公职人员如离开所在市,必须及时向本单位报备。 3.开展爱卫运动。积极开展环境“大清扫、大消毒”活动,重点消除卫生死角。游乐设备、停车场、休息区、垃圾点、公共厕所、电梯间等重点场所,每日进行清洁后消毒。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 4.强化宣传教育。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发布疫情防控温馨提示,引导公众就近错峰出游。做好个人防护,按场景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随时做好个人卫生。 二、交通运输管理 5.加强交通站点管控。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站点要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健康通行码查验,发现异常情况按照相关工作规范进行处置。 6.加强客流班次调控。通过加强人员设备配备、科学调整登乘时间、增加服务通道等措施,减少等待排队时间,切实降低人员密度。 7.加强服务人员管理。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和司机每日健康检测制度,上岗前和下班后分别开展体温检测,身体不适的应及时就诊。 8.加强交通工具防护。做好交通运输工具通风换气,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对车厢进行清洁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及时进行洗涤和消毒处理。 三、景区游览管理 9.有序开放景区。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对所有入园人员快速进行体温检测,并逐一查验健康通行码,严禁不按规定佩戴口罩、体温异常、无健康通行码或持红黄码人员入园。 10.控制景区流量。开放的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实行门票分时段预约,错时游览、有序排队,控制瞬时流量。做好景区内外客流疏导,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间距,避免出现人员拥挤。 11.突出重点管控。实时动态监控重点区域人流量,对出入口、重要参观点、休息餐饮区、缆车上下站等区域,加强巡视值守,一旦发生人员聚集,立即进行分流疏导。 12.加强秩序维护。加强景区周边道路疏导,优化景区交通组织,推行车流单向通行、增设临时落客通道、远端停车等措施,减少车辆排队等候。 四、餐饮住宿管理 13.控制餐厅就餐人数。推荐实行送餐及分餐等措施,加大餐厅内餐桌间距,包房实行隔位就座,做好候餐客人分流,避免人员密集。 14.落实餐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体温检测、健康通行码查验等措施,每日按规定频次消毒、经常性通风,推荐使用一次性餐具。工作人员要全程佩戴口罩,推荐使用自助点餐,顾客点餐时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就餐时间。全面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15.严格住宿实名登记。对入住旅客逐一如实登记,对所有住宿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测温查码,异常情况按相关规定处置,拒绝检测、未戴口罩的予以劝阻。 16.规范宾馆内设服务。督促旅客在公共区域活动时佩戴口罩,加强内设健身房、游泳馆、洗浴场所、咖啡厅、茶室、棋牌室等娱乐消费场所管理,符合条件允许开放的要严格控制人员数量。 五、购物消费管理 17.减少顾客聚集。商场、超市、书店、集贸市场等不得举办人员聚集型促销活动,应采取限制客流量、推荐顾客自助购物、自助结算,有效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在收银处设置“一米线”,提醒顾客排队付款结账时保持安全距离。 18.落实防控措施。各类公共场所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要做好清洁消毒,保持通风换气,空调通风系统需关闭回风系统。督促服务人员、顾客佩戴口罩,落实体温检测、健康通行码查验等措施。 六、医疗服务管理 19.保持发热门诊开放。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保持正常开放,落实首诊负责制。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发热患者后,要立即就近转诊至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 20.提供正常医疗服务。合理调整医疗资源,有序安排节日值班,正常开展临床科室门诊和住院服务,为患者全面提供门急诊、住院、检验检查等医疗服务,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和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 辽宁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 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指挥部办公室 2020年4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