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事项和任务全覆盖,抽查次数却比上一年减少了5%。这是武汉市全面推进“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干扰后带来的效果。 武汉市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以来,将监管部门从涵盖国务院规定的16个市场监管领域基础上,增加到32个,实现了各监管部门全覆盖。而全市共制定抽查计划1472个,较上一年同期减少约5%,有效降低对市场主体多头多层重复检查,避免干扰正常经营活动。 武汉市制定出台市场监管部门信用分类监管办法,以严谨考量信息整合、严格制定分类标准、严控信用等级运用的“三严”举措,实施分级分类精准监管。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风险一般的市场主体,按常规比例和频次抽查;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等级相结合,按照信用等级分别确定抽查比例,不再将守信企业和失信企业“一视同仁”,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守法者做到“无事不扰”,确保企业有“宁静时间”生产经营,营造出“守信激励、失信受限”的市场氛围。
疫情防控期间,厦门企业因上市、招投标、评先评优等需要企业劳动保障信用报告的,怎么办? 近日,厦门市人社局开通了企业劳动保障信用报告网上办理,用人单位可通过网络自行打印信用报告。 有需要的用人单位可登录厦门市人社局官网网上办事板块,按要求提交所需材料,在1个工作日后会完成审核。通过网上智能书面审查且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后,即可在企业对公平台自行打印盖有“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用报告专用章”的劳动保障信用报告。
记者从贵州遵义市发改委获悉,从今年9月20日起,遵义市明确在全市政府投资类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开始试行信用承诺制,即信用良好投标人可以使用信用承诺函代替投标保证金和金融保函(证),不用实质性缴纳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 据了解,近日,遵义市发展和改革委已印发《关于对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试行企业承诺函的通知》,并对这一新政策作了详细说明。信用良好投标人是指在信用中国和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网站上均无信用联合惩戒和行政处罚记录,且在工程建设领域已实际完成2件以上项目任务的投标人。同时,投标人信用记录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交易系统中直接查询,并分别在投标人确认投标、下载招标文件、上传投标文件等环节自动甄别。 “良好的信任关系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契约精神,而良好的契约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基础,更是反映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市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说,试行企业承诺制,对于政府而言,做到了简政放权、提高了办事效益,并将主要精力放在监督和管理上;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减少了办事环节,节约办事时间,降低了市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据悉,2020年,遵义市共计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招标1057项,采用现金保证4144笔,金额38467.2万元,采用金融保函(电子保函)152笔 ,节约现金投入成本 2189.8 万元,未收到招标人因投标人违约扣除投标保证金申请。其中:电子投标保函于2020年10月开始启用,到2021年8月20日为止,开具1907笔,为投标企业释放资金16337.364万元。 “我们根据国家现行规章以及其他地区的一些实践经验,制定并实施了这一新政策。”遵义市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今后,市发改委将继续以务实行动举措,进一步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做到“放权于市场,管理好市场,服务好市场”。
为纵深推进安徽省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近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信用交通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确定在合肥、淮北、亳州、六安、安庆5市开展“信用交通市”建设试点。 《实施方案》明确,围绕完善工作机制、推进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公开、融合创新高效的信用监管体系、加强诚信文化建设等方面,通过试点市先试先行,努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对象和社会群众的满意率,优化交通运输行业营商环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力争三年内完成全省“信用交通市”建设。 《实施方案》要求,试点市交通运输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宣传,形成多部门、全行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挖掘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在行业推广。 “信用交通市”建设试点有利于推动全省信用交通建设提质升级,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行业监管机制,为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和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福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1年福州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第一批强制评价企业评价结果。此次共有950家企业参评,其中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祥坂分公司、福州奥特帕斯工业有限公司、福州海王福耀制药有限公司等174家企业获评环保诚信企业。 据了解,环保诚信企业享有多项“优先权”。全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将优先为环保诚信企业安排环保专项资金或其他补助资金,减少“随机抽查”和监督性监测频次。环保诚信企业可优先参与各类环保评优评先,优先享受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激励性措施。同时,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在重大项目建设招标过程中将优先选择环保诚信企业,优先为其办理业务,优先安排资金、技术支持、行业评优评先、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等。
为推动全市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直隶福嫂”品牌,促进巾帼家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日前,保定市举办巾帼家政工作推进会暨“居家上门服务卡”推广仪式。 保定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段秀丽在讲话中指出,推广居家上门服务卡,是办好民生实事的最实举措。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促进巾帼家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履职尽责,推动巾帼家政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推动巾帼家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合力。 她强调,妇联组织、家庭服务业协会、巾帼家政基地、巾帼家政服务员是推动家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要恪尽职守,充分发挥好各自作用,真正把这项惠民利民、服务妇女、促进家庭发展的实事办好。妇联组织要在壮大家政服务员队伍、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巾帼家政诚信化水平、做强做优品牌上下功夫。家庭服务业协会要在研究和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监督、创新服务和管理方式三方面着力。巾帼家政基地要推进巾帼家政服务规范化建设、巾帼家政服务诚信化建设、巾帼家政关心关爱机制建设。巾帼家政服务员要树立诚信精神、奉献精神、工匠精神。 活动现场,保定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向全市家政服务企业发出诚信经营倡议书,号召全市家政服务企业依法经营、文明经营、诚实守信、回馈社会,以优质服务赢得社会尊重,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支持,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贡献家政人的力量。 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代表分享了使用“居家上门服务卡”的感受,呼吁全市家政企业、家政服务员用上这张“家政身份证”,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服务。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设立挂牌以来,围绕试验任务,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尤其是在项目建设方面,“审批制”正加快向“承诺制”转变。 目前,昆明片区受理昆明赛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产业化基地等13个“先建后验”项目,总投资120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对加快片区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昆明片区还在积极推行“先建后验”升级版“拿地即开工”。“拿地即开工”是指政企双方确立投资互信关系,签订项目标准地投资协议后,规划部门按照协议预出具《建设项目规划条件》,国土部门按企业需求进行带方案土地挂牌,企业按各项准入条件先行开展项目设计、地勘、图纸审查等前期工作;在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缴清土地出让金,行政主管部门完成工程开工预审工作的前提下,企业拿地当天即可开工建设。企业项目开工后,一边建设,一边补充完善所有承诺事项及审批要件,主体开工前,完成常规施工许可手续办理。开展“拿地即开工”改革试点后,可实现办理建筑许可时长由原来的50天缩短为1天。 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履约情况将纳入信用监管。降低了门槛,不意味着放松管理。昆明片区相关职能部门将更严格“过程监管”,及时评估企业履约情况。按照“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和“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原则,对履约失信的企业,按程序通过政府信用网站向社会公开,性质严重的列为失信“黑名单”;对严重违反承诺、造成不良影响的投资项目,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信用修复是个新鲜事。随着信用工作的推进,信用报告的使用领域越来越广,存在失信行为的企业被限制参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和评先树优等活动,让一些企业在发展中受到影响。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撤销失信信息公示,最大限度维护企业信用权益,菏泽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信用修复工作,创立“零跑腿、一网通办、一次办好”信用修复机制,切实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助企重塑信用“金字招牌”。 说起菏泽市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带来的益处,山东众康医用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庞波感触很深。 去年4月,山东众康医用服饰有限公司在其网站发布了公司产品广告,由于部分产品不属于医疗器械,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被巨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并依据相关条款罚款3000元。 “去年12月底,我们公司在参与招投标项目时发现,之前的失信信息仍在公示,可把我们给急坏了。”庞波说,如果公示不能及时撤销,企业无法参与招投标项目,无形中会造成经济损失。 去年12月24日,庞波在信用修复审核人员的帮助下,在线提交了信用修复申请,仍未审核通过。原来,企业在所提交的材料中未使用标准的信用修复承诺书模板,为不耽误企业按时招投标,审核人员及时通过电话反馈了问题原因及修改办法。第二天,公司顺利完成了审核并在信用中国网站撤销了公示,公司也按时参与了招投标项目。 菏泽市发展改革委信用中心负责人胡衍彪告诉记者,为发挥好信用支撑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作用,菏泽市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企业行政处罚失信信息信用修复的通知》,并制定和制作了《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指南(试行)》《信用菏泽网站行政处罚失信信息修复步骤》等文件资料,帮助企业了解信用修复政策要求,及时开展修复工作。 “针对信用修复流程繁琐、申请材料较多等特点,菏泽市发展改革委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开发建设了信用修复在线申请系统,企业不必到现场提交纸质材料,只需进入‘信用中国(山东菏泽)’网站,在线提交信用修复材料,就可实现‘零跑腿、一网通办’,大大节省了企业的信用修复成本。”胡衍彪说。 今年3月底,菏泽创佳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因承建的一个项目存在擅自在起重机械上安装非原厂制造的标准节和附着装置的违法事实,被菏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查处并罚款2万元。 “按照规定,在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满3个月后,公司7月初在信用中国(山东菏泽)网站在线申请了信用修复。”胡衍彪介绍,经过审核人员审核后发现,公司提交的《信用修复承诺书》未填写“行政处罚机关名称”。随后,审核人员将存在问题及修改建议反馈给企业,同时告知企业进行及时修改并重新提交。在审核人员的帮助下,企业修改后顺利通过了信用修复审核。 “对于企业来说,信用修复是个新鲜事物,多数企业不了解修复流程和标准,在提交申请材料时,时常出现材料不合格情况。”胡衍彪说,为帮助企业尽快完成信用修复,去年以来,菏泽市改革发展委多次组织信用修复培训班,介绍信用修复流程和提交材料标准。对于提交材料合格的申请,及时通过审核,撤销公示;若材料不合格,及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一次告知企业需完善的材料,再次申请修复,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申请成功率。截至目前,菏泽市共处理信用修复4142件次,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提高诚信经营和信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