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银税互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贷款签约仪式获悉,截至4月底,我省各银行机构已推出40余种不同类型的“银税互动”产品,“银税互动”项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7.89亿元,其中针对复工复产产品11种,发放贷款9.6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2015年以来,青海省税务局、银保监局及省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通力合作推出“银税互动”系列产品。通过建立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共享交换信息、创新融资方式,实现了纳税信用体系和银行信用体系的有效对接,使小微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资本”,为大量守信小微企业送去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4月末,62家银行业机构与税务部门签订了“银税互动”协议,10家银行业机构与税务部门、监管部门签订了“线上银税互动”三方协议,4家银行与税务部门实现了数据直连。全省 “银税互动”项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7.89亿元,同比增加136.48%。 西宁东方通讯有限公司于2006年成立,主要经营手机卡、手机及手机配件等业务。受疫情影响,公司9家手机销售门店同时停业近两个月,维持运营的现金流难以支持。青海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主动对接,通过“银税互动”平台查询到公司为诚信纳税企业,为抗疫复工打开了“金融绿色通道”,仅用一周时间就将500万元“复工贷”资金发放到位。 “这笔利率仅为4.55%的贷款,为我公司节约利息支出12万元,迅速解决了进货、房租及发放员工工资等众多问题,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确保了公司后期的有序运转。”公司法人陈亮说。
将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贷款信用,搬走复工复产路上的资金紧张拦路虎。记者5月17日获悉,我省发挥在全国率先实现的“银税互动”全覆盖优势,利用税收大数据落实“银税互动”联席会议机制,1月至4月为万余家企业带来贷款68.76亿元。 “有了‘银税互动’贷款,企业复工复产最大的难题解决了!”获得南漳县农村商业银行1000万元“银税互动”授信,湖北圣铂达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祁新杰十分满意。 “银税互动”贷,即将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纳税能力等税收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信用情况,银行乐于用税收数据给企业信用“画像”,为守信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 据悉,省税务局已与22家省级商业银行全部签订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实现“银税互动”全覆盖。迄今,累计向银行推送88.61万户次纳税信用信息,使得5.29万户次小微企业获得贷款近600亿元。 随着疫情形势向好,省税务局将19840户次纳税信用A级、B级、M级和C级小微企业名单等信息推送给银行,形成精准融资服务企业清单。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10090户小微企业获得“银税互动”贷款15332笔68.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13%、33.26%和37.68%,有力促进了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为促进复工复产,我省“银税互动”“首贷”纳税信用A、B级企业开户实行容缺办理,重点保障小微企业,暂不进行客户分类和客户评级。平安银行武汉分行还将税金增信贷业务授信期限由过去最长12个月调整为36个月。
今年以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影响,百色市全面开展“金融暖企”行动,落实增加信贷、延期还款、优化融资和创新服务等措施,为小微企业送去金融“活水”。截至5月10日,全市金融机构支持复工复产企业5015户,授信总额42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18亿元。 加大信贷支持。该市推动辖区银行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加速资金落地,保障小微企业新增融资需求。累计向5359户小微企业、个体户发放贷款63.68亿元,其中发放“首贷户”贷款4.6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35.82亿元,较年初增加46.96亿元,增长12.08%;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为2.91万户,同比增加3832户。据了解,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防疫物资生产,以及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 保障应续尽续。针对中小微企业贷款,该市推动辖区银行机构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至6月30日,通过延期还本付息、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减轻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资金压力。累计为小微企业实施延期偿还贷款本金16.29亿元、延期支付利息1.06亿元,惠及908家小微企业。截至4月末,已办理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10.72亿元,同比增加4.22亿元,增幅达65.01%。 优化融资成本。该市采取多项措施,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一方面银行下调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利率。4月末,辖区新增普惠型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上年下调0.9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附加费用。4月末,辖区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累计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9.73亿元,累计承担或减免的信贷相关费用5.06万元,小微企业贷款附加费用比年初降低了5.6%。 创新金融服务。以“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活动为抓手,该市规范和深化“银税互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工具,加快产品研发创新。建行百色分行通过“税易贷”“云税贷”产品发放银税合作贷款1.15亿元,惠及290家小微企业。辖区农合机构创新开发“胜疫贷”“复工贷”“复产贷”等产品,累计发放复工复产贷款29.69亿元,惠及2477家企业。 据了解,该市还通过加大监管政策落地实施力度,简化业务办理流程等,为小微企业送去金融“活水”。
自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0号)(下称《办法》)以来,税务部门一直积极开展纳税信用评价管理工作,致力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纳税信用管理系统,全程搭载于全国税收征管系统,信息采集、参评纳税人管理、评价打分定级、结果发布全部在系统内操作进行。目前,已连续6年对县辖内的办法适用纳税人进行年度纳税信用评价工作。 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点击发布后,参评纳税人可以在电子税务局(登陆自己账户)查看自己的纳税信用等级;同时,A级纳税人名单根据上级规定通过办税场所、税务局官方网站、电子税务局、信用中国网站统一对外公示,A级纳税人名单全社会公开可查;此外,依照相关规定,接受公、检、法等相关部门涉及纳税人信用记录的取证或征信,2020年已接受“县团委青年标兵、青年突击手候选人”征信3户、“三台县第十二批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征信10户。 税务机关内部根据《办法》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此外,也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授信联合激励措施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 激励方面,主动向社会公告年度A级纳税人名单,构建“诚信纳税光荣”的良好信用建设氛围;积极开展“银税互动”工作,将纳税信用转化为金融信用,持续推动税务、银行信息互通,鼓励和推动银行依托纳税信用创新信贷产品,大力宣传银行依托纳税信用创建的信贷产品,帮助本地A、B、M级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缓解融资难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惩戒方面,接受政府评先评优和选举的征信,建议仅对纳税信用优良的A、B、M级纳税人予以推选;“银税互动”工作方面,仅向银行传递A、B、M级纳税人名单,对C、D级纳税人不予推荐。
“我们公司的市场主要在北方,运输距离远,仅此一项,公司已享受减免增值税400万元。”5月25日,谈起近期实施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王怡连连称赞。 减征或免征增值税仅是税务部门支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方面。在达州市,除执行中央、省政策,还发布了“稳定经济增长23条政策措施”,包括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和物流企业车辆,免征2020年度车船税;适用“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工商户,可依法提请合理调整定额;确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企业,可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最长延期3个月等。 不止税务部门。“23条”内容还包括缓缴社会保险费、减轻企业用能用水用网负担、减轻相关重点保障企业房租负担等多方面内容。 经测算,今年截至4月,达州市税务、社保、医保、用电方面共计减税降费5.6亿元。 1 释放税费政策红利 “今年一季度,达州累计实现减税降费2.56亿余元。”5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达州市税务局副局长谭健介绍,2.56亿余元税费减免主要来自两部分,包括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2020年继续实施形成的2.31亿元,以及2020年新出台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新增的2532.7万元。 “对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纳税人可申请延长2月至5月的纳税申报期限。对适用‘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依法合理调整定额。”谭健说,“目前累计受理并核准延期申报112户;共调整1850户,调减税额382万元。” “多亏了这笔102万元的‘云税贷’,解决了运输费问题,公司复工复产才顺利进行。”万源市远莲矿渣加工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彭祥玉说。 “云税贷”是“银税互动”中的一个产品。今年以来,达州市税务局进一步扩大“银税互动”受惠范围,启动纳税信用修复机制,将全市“银税互动”受惠主体纳税信用由A级和B级企业扩大至M级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共为纳税人提供纳税信用贷款191笔1.06亿元,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帮助企业发展,“我们还专门成立了税收数据分析专班,帮助企业畅通产销渠道。”谭健介绍,通过增值税发票电子底账系统查找辖区内外销售企业的信息,推送给相关企业;根据企业经营范围,分析潜在需求,筛选相关信息提供给企业。 “税务部门给我们提供了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的十几家经销商需求信息。”王怡说,3月销售逐步向好。 谭健介绍,目前共帮助4户企业签订合同并开票156万元,14户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协议379万元,4户已达成初步购销意向15万元。 2 社保医保减征免征 部分企业因资金紧张,面临无法按时或足额缴纳各类保险的困境,达州市社保局实施以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为主的支持政策:2月至4月减半征收大型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2月至6月,免征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截至4月,全市共减免征收4030家企业社会保险费2.3237亿元。”达州市社保局副局长王超说。达钢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员朱燕说,实施支持政策,社保医保两项每月为企业减少支出近300万元,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同时,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还可以申请缓缴、延缴社会保险费。2月至4月,达州市共缓征117家企业社会保险费1135万元,报备延缴193家企业社会保险费2322万元。 医保方面也出台了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政策措施。达州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建华介绍,2月至6月,对达州市各类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的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减半征收,费率由6.5%减半为3.25%征收,“全市每月减征近2000万元。” 3 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电力是企业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要素。 国网达州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陈曦介绍,国家电网出台了八项举措,支持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企业复工复产,其中包括减免非高耗能大工业企业电费的5%、减免非高耗能一般工商业企业电费的5%、延长“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执行期限等;四川省还实施“电十条”,对除高耗能行业以外的所有一般工商业、大工业电力用户电费实行“95折”,对参与生活物资保供、商贸流通等中小企业按销售电价的30%给予电费补贴等举措。 达州市世纪隆超市有限公司多家门店,今年以来一直处于营业状态。2月至5月,该公司应缴电费超12万元,享受“95折”和“30%”两项政策后,优惠金额约4.2万元。“‘95折’优惠费用由国网公司承担,‘30%’中有一半为省财政补贴,一半由达州市财政补贴。”陈曦说。 陈曦透露,2月至4月,该公司落实电价电费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企业,共计优惠电费约1553.56万元。落实相关企业30%电费补贴优惠,惠及电力客户172户,加上落实一般工商业、大工业电力用户电费“95折”,共计减少客户电费支出350.45万元。
记者29日从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处获悉,贵州发改委和贵州银保监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组织企业入驻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推动“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高守信主体获得感,营造“守信有益、信用有价”的良好氛围。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充分挖掘企业信用信息价值,大力推动企业信用资产变现,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据悉,全国信易贷平台以“信用+科技+普惠金融”为特色,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企业信用信息,通过信息整合,推动“政、银、企”信息共享应用,减少融资过程中对抵质押担保的过度依赖,促进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通知》要求,贵州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局)、各银保监分局要把“信易贷”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信易贷”工作,鼓励和引导本地区中小企业入驻全国信易贷平台,开展信用融资业务。同时,各银保监分局要督促辖区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尽快入驻全国信易贷平台,已入驻平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丰富完善金融产品,加大融资对接服务力度。 《通知》强调,贵州各市(州)因地制宜采取工作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信易贷”工作。“信易贷”工作将纳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贵州已组织贵州银行、贵阳银行、贵州省农村信用联合社、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等134家银行机构入驻全国信易贷平台,覆盖全省90%以上的区县,并发布了税源e贷、经营快贷、e抵快贷、结算贷、政帮贷、税信贷、黔微贷、创客贷、小微精准扶贫贷等100个金融产品,将为贵州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和便捷的“信易贷”金融服务,助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融资,是不少中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今年以来,莆田市发改委和市银保监分局创新探索推行“信易贷”产品,通过信用体系与授信政策相结合,让信用的无形价值成为有形价值,进一步疏通管道、引来更多金融活水,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据了解,为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开发建设了全国信易贷平台,通过共享信用信息、创新融资方式、搭建合作平台,将中小微企业纳税信用、水电缴费、职工社保缴费等信息资料归集,提升企业信用等级,助力企业融资,为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解燃眉之急。 今年2月26日,全国信易贷平台正式在莆田落地,全市20家银行全部入驻其中。莆田市发改委和市银保监分局将加快推广信易贷作为金融“抗疫情 促发展”的重要举措,进行专题部署,按周跟进落实。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特色信贷产品应上尽上,建立从需求响应到贷款发放的限时办结机制,并结合“百行进万企”,通过走访企业、推送平台链接等引导企业入驻,为疫情防控和实体经济发展打造一条线上融资对接的绿色通道。 目前,莆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发布针对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农牧渔业等分类别的“小微易贷”“工程易贷”“战疫支农贷”“复产贷”“税享贷”“小企业循环贷”“小信贷”等金融产品130个,中小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挑选适合自己的融资产品和额度。 在疫情防控期间,省重点防疫企业莆田才子服饰公司将企业的西装夹克车间改造成防护服生产车间,紧急启动11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加班生产防护服。了解到企业急需资金购买原材料的消息后,农行莆田荔城支行快速制定金融支持服务方案,开通信贷支持疫情防控的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才子服饰发放1000万元专款,支持企业转产生产防护服,助力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 古典工艺家具业是仙游县的支柱产业,疫情发生后,不少企业急需资金周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大臻文化在信易贷平台提交了融资申请。仙游农村信用社依托信易贷平台提供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报告及企业纳税情况,为企业快速提供3年期200万元的“万通宝信用贷”,及时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没几天时间就放款了,审批效率真高。”大臻文化总经理游先生表示。 截至目前,莆田市已有301家中小微企业入驻信易贷平台。得益于平台提供的银企无缝对接,95家企业成功获得银行授信95笔,授信总金额7亿多元。
在伊春市生产生活有序恢复过程中,伊春市税务部门高度关注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税费政策的调节功能和信息数据优势,在支持复工复产上加码助力,为企业纾困,助力全市经济加速重启。 今年一季度,伊春市税务部门累计落实减税降费1.45亿元,其中,2020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0.66亿元。2019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在2020年继续实施,形成减税降费0.79亿元。有力的减税降费为企业复工复产按下了“快进键”。 受疫情影响,乌马河永顺房产公司面临工程款给付不及时、工程不能按期完工等多重困难。税务部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为企业提供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的政策辅导,并特事特办,协调国库部门,仅用3天时间,近200万元的退税款就返还到企业账户,有力支持了企业复工。目前,企业已如期复工,并为税务部门送上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针对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实际,伊春市税务部门开展积极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主动征集企业诉求,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展开分析,帮助企业对接上下游产业链,纾解企业供需难题。税务部门还通过“银税互动”平台,帮助企业用纳税信用换取“真金白银”,目前已帮助21户小微企业申请贷款2666万元,充实了小微企业的“钱袋子”。 森娇山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一季度销售量同比下降了70%,资金成为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巨大挑战。得知情况后,市税务局积极与银行沟通,通过“银税互动”帮助企业申请贷款600余万元。 为保证减税降费政策和服务措施精准落地,伊春市税务部门同时加大宣传辅导力度,落实“网格化+专业”管理,通过开展“万名税务干部助万企”活动,进行“一企一策”式的精准辅导,累计为300多户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并通过走访问计,获取企业需求,实现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
今年以来,宜兴税务面对“战疫情、促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提升税收服务质效,深入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为主线,聚焦全力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推出“非接触式”服务、线上“税银贷”“春风益企行”等一系列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服务举措,为企业复工复产“添柴加薪”,为打响“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注入“税动力”。 “网上+掌上” 办税缴费有速度 “环氧树脂、氨基树脂、光固化产品退税率都从10%提高到了13%,出口退税不到2个工作日就到账了,国家的优惠政策和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让我们在特殊时期感受到了特殊温暖,我们有信心渡过难关!”江苏三木集团有限公司出口部总经理周根良深有感触地说。仅此一项,公司全年预计就可增加出口退税464万元,为身处疫情挑战与国内外市场双重压力下的企业“雪中送炭”。 疫情期间,宜兴税务部门通过电子审核、案头分析、电话约谈、函调等“非接触”方式,积极推行出口退税“加速办”,平均办理时间保持在2个工作日内,后期还将进一步提速。 “早上用手机登录电子税务局提交申请,下午2点发票就快递上门了!”第一次通过无锡税务微平台成功申领到100份发票,让市民李女士连连点赞。 如今,这样的“新鲜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纳税人的“习惯性”。电子税务局、智能办税厅、掌上微平台等智能化办税缴费新渠道正在为纳税人和缴费人解锁越来越多“非接触式”税费服务新功能。 “线上+线下” 政策服务有温度 4月,宜兴税务“阿福税通”征纳互动平台的81个税企互动群里热闹非凡:“手机清楚”“形式很好”“这样的培训授课很好”“刚好有工作,我稍后看回放”“老师讲得真好”“看了两遍”…… 为将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安全地传递给每个纳税人,宜兴税务纳税人学堂依托“阿福税通”平台向全市3.6万户企业开展了定制版“政策云辅导”,6个场次直播已 吸引1.8万人次观看,收获7000多个点赞,未能参与直播的企业也可随时收看回放。 在提供政策“云直播”的同时,宜兴市税务局还携手当地金融监管局、银保监局及各合作银行开展“税银贷—云推介”,对全市资金周转困难的3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70余家有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和29家金融机构进行在线联播,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复工复产资金难题,“贷”来发展活力。 “‘税银贷’不仅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问题,还减免了我们30天的贷款利息,实打实地为我们提供了帮助,真是雪中送炭啊!”位于西渚镇的一家环保企业通过在线申请不仅拿到了50万元贷款,而且享受了疫情期间的贷款利息优惠。 据悉,宜兴市企业财务信用平台“税银贷”模块自2018年9月上线以来,已累计为780家企业授信超9亿元。 除了“线上”的一系列暖心服务,江苏驰马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也在“线下”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税务关怀。 “自接到第一笔防护服拉链订单以来,我们24小时不停机,把精力全都集中在生产线,好在有税务部门替我们操心,不但第一时间将延期缴纳税款等优惠政策送到我们手中,还‘手把手’辅导办税,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地专注于扩能生产。” 驰马拉链财务负责人蒋曙峰连连点赞。 保障防控物资生产就是守护千万生命。宜兴税务“税官新风”服务团队专门建立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专项服务机制,全方位对接保供企业,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持和办税辅导,为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提供坚强保障。 “分类+精准” 助力发展有力度 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历史遗迹……打开去哪儿、携程等各类旅游APP,搜索“宜兴白塔”,旅友们的五星好评多不胜数。 “这次疫情真是让民宿行业掉入了谷底,影响太大了,我们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八成多,是真的急啊!”回忆起疫情初期时的艰难,宜兴市西渚镇行香竹苑度假村负责人谢惠珍感慨万千,“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当地税务干部第一时间送来了减免税优惠,一季度增值税和房土两税减免就有1万多元,对于小本经营真是‘及时雨’”。 为助力民宿业复工复产,服务乡村振兴,宜兴税务通过钉钉、微信群、电话等多种方式主动开展线上政策宣传辅导,确保纳税人懂政策、会申报、易操作。同时以“党员先锋岗”和“税务营商专员”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走访和“一对一”的精准帮扶。 “税务部门是白塔村的结对共建友好单位,多年来便民办税春风持续吹进新农村,给白塔村带来了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又为村级经济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和周到细致的暖心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全国人大代表、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说。 不仅如此,宜兴税务部门还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多维度分析,掌握复工复产第一手资料,针对企业个性化涉税需求,提供分类指导,并主动对接地方财政、民政、经管等横向部门,提出有行业针对性的复工复产建议。同时,发挥增值税发票等涉税数据优势,帮助梳理上下游企业供需关系,打通企业原料、生产、销售的微循环,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对标无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城市,宜兴提出打造“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在宜兴市税务局局长郁岚看来,疫情既是一场大考,也是一次机遇,宜兴税务部门将立足更高站位、采取更实措施,以智能化为方向,加力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细落实,加速推进“非接触式”办税规范化常态化,倾力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为奋力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贡献更大的税务力量。
近日,北辰区深入开展 “税务护苗”百日集中行动,全面了解企业复工达产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情况,精准对接纳税人涉税需求,构建“税企连心”机制,帮助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尽快走出困境,渡过难关。 量体裁衣,开展税务专员助复产活动。按照“一企一策”的工作思路,北辰区税务局通过税收大数据定位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重点税源企业以及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创新清单式服务模式,精准定制服务方案,点对点精准推送税收优惠政策、一对一进行专人帮扶,开展实地走访和线上答疑释惑,实现企业“点餐”、税务部门“上菜”,利用政策培训短视频、云课堂、微信等“非接触”方式,靶向辅导,及时对国家和我市出台的各项税费减免优惠政策进行宣传解读,确保纳税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输血补气,畅通经济运行和市场循环。依托“银税互动平台”,积极开展线上资金需求问卷调查,帮助企业以“信”换“贷”,让纳税信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慢、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助力企业盘活纳税信用资产,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为企业送上“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引来“源头活水”,充实企业的钱袋子,增强纳税人复工复产的动能。同时,运用税收数据,点对点跟进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和复工复产情况,开启战役服务“直通车”,实现纳税诉求快速响应、政策查询一键直达、税费办理一站服务。 问计问需,构建税企连心“共同体”。以精准帮扶为着力点,开展税企交流座谈会,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摸清企业需求,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纳税人诉求。分类组织辖区内纳税人召开恳谈会,局领导带领业务骨干“面对面”听取纳税人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堵、难、痛点,共话税收、共谋发展。 下一步,北辰区税务局将认真落实天津市税务局“税务护苗行动”的要求,夯实“一次走访、长期帮扶、持续关注”的税收长效服务机制,确保税法宣传有热度、行动有速度、服务有温度、工作有力度、纳税人有“满意度”。